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105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 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图中 OP表示价格, 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 D是需求曲线, 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上某商品价格处于 P1时,该种商品的供求情况是( ) A该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该商品价格上涨,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当商品价格处于 P1时, M3是供给量, M1是需求量,由于 M3大于 M1,说明该商品供给大于需求,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因此可以推断出该商品价格处于上涨的状态, D适合题意

2、; A、 B、 C都是错误的题肢。本题答案:为 D。 考点: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影响 有人以韩非子的话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 )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体现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错误;事物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

3、程度才能必然引起质变,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

4、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既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也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中 “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的表述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故不能入选;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项中 “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违背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 “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 ”为话题。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

5、习坚持了( )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 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唯物论角度,与题干所要求的认识论角度不符;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符合 题意;材料未体现真理的相关知识,舍去 ;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下图所示漫画腾不出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腾不出手漫画的主人公,只顾搬雨伞,而没有根

6、据天气变化的情况灵活处理,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故 D符合题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指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人公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故不选择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均与题目的指向性不符,故 B、 C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为 D。 考点: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在七月初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 “屏状核 ”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 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

7、进一步佐证了( )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物质 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可将意识关闭,说明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适合题意;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适合题意;意识不能脱离物质,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离开了物质,意识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源,但物质可以脱离意识, 观点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意识的本质 李克强总理在 2014年国务院廉政

8、工作会议上指出,以强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管好权、看好钱是防治腐败的关键。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促进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的有( ) 公民张某参与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 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政协委员李某担任政府部门特约监督员 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开展整治干部公款吃喝行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是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是法制监督,不是民主监督, 与题意不符;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开展整治干部公款吃喝行动,是党内监督, 与题意不符; 是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是民主监督; 是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是民主监

9、督。该题答案:选 B。 考点:对权力的民主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强调 “老虎 ”、 “苍蝇 ”一起打,从薄熙来,到徐才厚,再到周永康,他们的落马充分证明了中央反腐的坚强决心和铁腕力度。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有利于( ) 严肃党风党纪,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 从严治党,提高党的行政管理水平 推进党内民主,提高党的创新活力 密切党群关系,增加人民对党的信任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意义类选择题,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 符合题意;加大反腐力度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但不是行政管理水平,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是错误的;

10、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 “废止劳教制度 ”和 “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再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社区矫正制度将更有利于矫正对象重新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提升重塑自我的机会。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 是完善基层政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 丰富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内涵,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进步 有助于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题肢 说法错误,故排除;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丰富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内

11、涵,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进步,是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C。 考点:基层群众自治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换成市场的手 ”( ) 是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换成市场的手,就是强调要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强调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题中换成市场的手,强

12、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没有涉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强调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十二五 ”规划纲要指出,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 ) 健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不断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居民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应给予保护。所以要增加居民财产

13、性收入必须健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制度。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所以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不断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故 符合题意。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都是注重分配公平的措施,不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增加居民财 产性收入的措施 下列推导能正确反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的是( )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个别劳动时间缩小 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指的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

14、产率无关。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使得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故推导为: ,答案:为 A。 考点: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 综合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78年 2013 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 目 1978年 1992年 2008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26923.5 300670 568845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0

15、.9 13.9 52.3 61.8 市场化程度( %) 0 26.0 76.4 79.6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 85%-95%之间。 材料二:改革是我国最大的红利,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中国区域广阔,国情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4分),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10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 “既要有顶层

16、设计,又 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 9分) 答案:( 1)信息: 1978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4分) 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分) 逐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公平参与市场 竞争。( 3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分) 调整和加强宏 观调控,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 2分) ( 2

17、)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做好顶层设计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决定的。( 3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群众可以广泛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所以改革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3分) 我国的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要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所以要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 3 分) 试 题分析: ( 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图表、归纳、总结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中不同年份各项数值的变化情况和

18、注释的相关内容,并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反映的全部经济信息。学生既要看到 1978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也要看到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本题第二小问要学生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第一小问中经济信息出现的原因。解答本题学生对第一小问的解答尤为关键,针对第 一小问中 “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学生可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角度来说明;针对第一小问中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学生可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加以说明;针对第一小问中 “市场

19、化程度不断提高 ”,学生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也注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角度来分析。 ( 2)本题属于政治生活试题,解答政治生活主观性试题常用主体法。题干涉及的行为主体有党和国家,解答时主要围绕这两个主体,运用跟这两个主体有关的知识分析材料。本题需要准确理解 “顶层设计 ”和 “基层 ”的政治生活中的含义。加强顶层设计,指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指的是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分析原因。 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的宏观调控、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 材料一

20、: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 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 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 (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 “科学发展 ”?( 9分) 材料二: 2014年 8月 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 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 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

21、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 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

22、取得成功。 (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 识过程的。( 12分) (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8分) 答案:(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各地区的城镇化化进度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结合。( 3 分)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对下一步城镇化的进度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 3分)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质量的局面。( 3分) ( 2)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

23、真理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人认识具有反复性( 3分) 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3分)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该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体现了认 识的上升性。( 3分)(如学生能够从相关知识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

24、分) ( 3) 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战胜病毒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2分) 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人们战胜病毒的过程是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 2分)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人们对病毒战胜过程也是逐步实现的过程,要经过认识由少到多的积累,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才能完成。( 2分)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们战胜疫情过程中,一定会有挫折失败,但在挫折中不 断取得经验教训,最终会取得胜利。( 2分) (如学生能够从相关知识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辩证唯物论的

25、相关知识,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我国城镇化的 “科学发展 ”。唯物论基本理论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在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然后抓住材料 “城镇化化进度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结合 ”“有一个科学的把握 ”“避 免出现重建设,轻质量的局面 ”,运用上述理论进行分析。 ( 2)本题限定的答题角度是 “认识过程 ”的相关知识。认识的过程主要包括: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及其方法论要求。解答本题需要我们抓住设问中的 “人们从对病毒的一无所知到

26、逐步认识 ”、 “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 ”等关键性的词语,要将它们与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这一答题角度有机结合起来,并分析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和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所述的内容来组织本题的答案:。 ( 3)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 本题的知识限定是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设问的指向是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可以首先从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人类认识战胜病毒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其次可以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们战胜疫情过程中,一定会有挫折失败,但在挫折中不断取得经验教训,最终会取得胜利;最后考生可以从事物发展的状态、动力角度分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考点:辩证唯物论、认识的过程、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