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2971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卷 选择题 一个均匀的立方体骰子六个面上标有数 1, 2, 3, 4, 5, 6,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数 作为点 的坐标,则点 落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区域内(含落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点)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 D 已知两圆的半径是方程 两实数根,圆心距为 8,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离 D外切 答案: C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B C D 答案: C 如图 ,正方形图案绕中心 O 旋转 180后 ,得到的图案是 ( )答案: D 已知:如图 7,在 O 中, AB是直径,四边形 ABC

2、D内接于 O, BCD=130 过 D点的切线 PD与直线 AB交于点 P,则 ADP 的度数为( ) A 45 B 40 C 50 D 65 答案: B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答案: D 填空题 如图,如果以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 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 ACEF,再以对角线 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 AEGH,如此下去, ,已知正方形 ABCD的面积 为 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 , , ( n为正整数),那么第 8个正方形的面积 _ 答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 AOB。现将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标

3、有数 1、 2、 3、 、 的 5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作为点 P的横坐标,将该数的倒数作为点 P的纵坐标,则点 P落在 AOB内的概率为 答案: 如图, A、 B、 C是 0上的三点,以 BC 为一边,作 CBD= ABC,过BC 上一点 P,作 PE AB交 BD于 点 E。若 AOC=60, BE= ,则点 P到弦 AB的距离为 _ 答案: 如图,抛物线 y ax2 bx c的对称轴是 x,小亮通过观察得出了下面四条信息: c 0, abc 0, a-b c 0, 2a-3b 0。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_。(填序号) 答案: 已知关于 x的方程 有实数根,则实数

4、 k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且 k . 若实数 满足 ,则 的值是 答案: 若式子 有意义,则 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x1 且 x0 解答题 某商场购进一种单价为 40元的篮球,如果以单价 50元出售,那么每月可售出 500个,根据销售经验,售价每提高 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 10个。 ( 1)假设销售单价提高 x元,那么销售 300个篮球所获得的利润是_元;这种篮球每月的销售量是 _个。(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 ( 2) 8000元是否为每月销售这种篮球的最大利润?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求出最大利润,此时篮球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答案: ( 1) 300( 10+x); 500-

5、10x ( 2) 8000元不是最大 利润,最大利润为 9000元,此时篮球的售价为 70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 ,点 ,如图所示:抛物线 经过点 。 ( 1)求点 的坐标; ( 2)求抛物线的式; ( 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 (点 除外),使 仍然是以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 1) ( 2) ( 3)点 与点 都在抛物线 上 如图,在菱形 ABCD中, P是 AB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 A、 B重合 )。连接DP 交对角线 AC 于 E,连接 BE。 (1) 证明:

6、 APD CBE; (2) 若 DAB 60o,试问 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ADP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1)证明略 ( 2) 如图, AC 是某市环城路的一段, AE, BF, CD都是南北方向的街道,其与环城路 AC 的交叉路口分别是 A, B, C经测量花卉世界 D位于点 A的北偏东45方向、 点 B的北偏东 30方向上, AB 2km, DAC 15。 ( 1)求 B, D之间的距离; ( 2)求 C, D之间的距离 答案: ( 1) 2 ( 2) 已知:如图, P是 O 直径 AB延长线上一点,过 P的直线交 O 于 C、 D两点,弦 DF AB于点 H, CF交 AB于点 E。 求证: PC PD=PO PE; 若 DE CF, P=150, O 的半径为 2,求弦 CF的长 答案: ( 1)证明略 ( 2) 已知:如图,点 A( m, 3)与点 B( n, 2)关于直线 y = x对称,且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点 D的坐标为( 0, -2)。 ( 1)求反比例函数的式; ( 2)若过 B、 D的直线与 x轴交于点 C,求 sin DCO 的值 答案: ( 1) ( 2) ( 8分)已知 是 的小数部分,求 的值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