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971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湖北黄冈市九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二) 其他 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6分 )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 “农家乐 ”旅游异常火爆。所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 “农家乐 ”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 “荡秋千 ”,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 “农家乐 ”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 ”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1分) 为保护环境,增

2、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 “农家乐 ”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分) 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 包括山 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不超过150字)( 2分) ( 4)活动中,面对一些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会油然而生喜悦之情,请写几句话表达一下你的心情,并在你的表述中恰当使用下面两句诗中任意一句。( 2分) ( 1)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 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要求推荐内容要具体,特点要鲜

3、明,语言表达富有文学性。( 4)必须引用所给的一联诗, 语言优美、通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分 )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明星效应的冲突时,说: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新周刊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这种观点一出现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答: 答案: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一:我赞同他们的观点,因为章子怡目前是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员,她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 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

4、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参考二: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种观点包含有太多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曲解,实际上章子怡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内涵( 2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无理由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 A有例可援 遍稽群藉 鳞次栉比 如坐针毡 B沧海横流 周道如底 引颈受戳 吹毛求疵 C影影绰绰 顶礼模拜 星临万户 不求甚解 D睡眼惺松 断 壁残垣 怀古伤今 乐此不疲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的这个 不情之请 让我很

5、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 囫囵吞枣 ,马虎了事。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 “峨眉天下秀 ”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 巧夺天工 。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 师心自用 ,才能学深学透。 答案: B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 -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B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

6、须高度稳定。 C如何才能富起来呢 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D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 项是 ( )( 2分) A开 辟 偏 僻 日积月 累 累 计 聘 请驰 骋 B田 埂 梗 概 挑 逗 挑 担 纤 维 阡 陌 C 降 低天兵天 将分 外妖娆安 分 守己用 途 涂 鸦 D 晌 午 响 晴勉 强 强 大 殚 精竭虑肆无忌 惮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一)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12分) 秋天来了,山

7、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 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 。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 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 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

8、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 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 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 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

9、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 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 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 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

10、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 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

11、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 无比实在的秋日 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 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 使

12、一个走到秋日下 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 2007年 8月,有删节) 【小题 1】作者为什么说 “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 ”“此时的美超过一切 ”?( 3分) 【小题 2】文中第 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小题 3】 “秋日的灯盏 ”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 “灯盏 ”?( 3分) 【小题 4】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 3分) 答案: 【小题 1】因为它的独立存在体现了山村的岑寂( 2分)(如答 “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 ”得 1分),揭示了 到了秋日一切美艳都归于素洁,归于自

13、然的道理。( 1分) 【小题 1】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 1分)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 1分) 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 1分)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1分)(如扣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特色一一进行阐述也可,每点 1 分,三点 3 分。) 【小题 1】秋天的果实或劳动的结晶(意思对即可)。( 1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灯盏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 1分)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这些与秋天的果实、劳 动的结晶给人们的感受相同,二者有相似点。( 1分) 【小题 1】 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

14、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 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 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每点 1分) (二)阅读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友谊,回答文后问题( 10分) 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要我们珍爱。 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 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红苹果只留给灌溉果树的人品尝。别的人摘下来尝一口,很可能酸倒

15、了牙。 友谊之链不可继承,不可转让,不可贴上封条保存起来而不腐烂, 不可冷冻在冰箱里永远新鲜。 友谊需要滋养。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血。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友谊必须诉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友谊有的时候 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惟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礼物分两种,一种是实用的,一种是象征性

16、的。 我喜欢送实用的礼物。 不单是因为它可为朋友提供立等可取的服务功能,更因为我的利己考虑。 此刻我们是朋友,十年以后不一定是朋友。 就算你耿耿忠心,对方也许早已淡忘。 速朽的礼物,既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善意,又给予朋友可果腹可悦目可哈哈一笑或是凝 神端祥的价值,虽是一次性的,也留下美好的瞬间,我心足矣。 象征久远意义的礼物,若是人家不珍惜这份友谊了,留着就是尴尬。或丢或毁,都是物件的悲哀,我的心在远处也会颤抖。 若是给自己的礼物,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好。比如一块石子一片树叶,在别人眼里那样普通,其中的美妙含义只有自己知晓。 电话簿是一个储存朋友的魔盒,假如我遇到困难,就要向他们发出求救信号。 一

17、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冬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虽然我有时会几天不同任何朋友联络,但我知道自己牢牢地粘附于友谊网络之中。 利害关系,实在是交友的大敌。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患难与共的友谊。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有改动) 【小题 1】总结选文内容,你认 为友谊的 “准则 ”有哪些?( 2分) 【小题 2】 作者爱给朋友送 “速朽 ”的礼物。你能否推断出 “速朽 ”在文中的意思?( 1分) 作者为何爱给朋友送 “速朽 ”的礼物?( 2分

18、) 【小题 3】作者说 “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2分 ) 【小题 4】著名政治家邱吉尔说过: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 人,只有根本的利益。 ”毕淑敏说: “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患难与共的友谊。 ”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观点的?请说明理由( 3分)(不少于 80个字) 答案: 【小题 1】 不可传递性; 信任对方; 不可继承、不可转让; 必须不断用时间滋养;(只要答出 3点即可,如果有超出这四点的内容,与文章有联系亦可) 【小题 1】参考答案: 实用、不能久远保存但能给朋友一个美好的 “瞬间 ” 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善意;给朋友留下一个美好的

19、 “瞬间 ”;也避免将来友谊变质了,礼物处境尴尬。 【小题 1】现代人的友谊有人懂得去滋养有时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显得很坚固,有人不懂得去滋养有时因各种利害关系经受不住考验而容易变质。需要我们去珍爱,需要用时间去滋养、去灌溉。 【小题 1】略(结合文章与人物身份,可同意其中一个观点,也可对两个观点进行辨证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神奇的中国木构架 阮仪三( 6分) 中国的古代建筑,几千年来形成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 筑体系,用木柱、木梁、木屋架来搭建成遮雨避风防日晒的房屋。小到每家每户的住房,大到皇帝的宫殿楼阁,甚至高塔,都是完全用木头建造的。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取材很容易。另一个

20、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这块地方是多地震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地震一来,山崩地裂,人们无法抗拒,石头、砖块叠起的建筑,以前还没有发明水泥能牢固的把这些散块的材料凝结在一起,地震一震全都震垮了。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从血的经验中,创造出这种木构体系的建筑。 木材是建筑材料中较为轻巧的,木材也富有弹性,又便于加工。用木材做成的柱、梁、屋架 的构架结合,都是在木材本身上开挖槽孔,做出榫头,用卯榫相互连接。古代许多木结构房屋一根铁钉也不用的。这种卯榫结构的样式,早在六千年前的浙江宁波河姆渡就有了。用木材用卯榫搭建的房屋是一个整体,非常牢固,从结构体系上说却是柔性的,而不是刚性的,因为所有的构件的节点都是绞结

21、的,就像人的关节,可以允许小的活动的。一些大型建筑,柱顶上支撑着一个大屋顶,而这些屋顶的支点都是落在一个个斗拱上,这些斗拱也是用一块块木头做成特殊的构件,巧妙的搭接在一起,托住了巨大厚重的屋顶。发生地震时,这些木构架的柱子和梁架,柱头的斗拱就充 分发挥出柔性的作用,可以减弱或抵抗地震的震波。古代传下来的谚语说: “墙倒柱不倒,房塌屋不塌 ”,就科学地说明了这些道理。 天津蓟县独东寺观音阁建于辽代统和二年(公元 984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了,经历了多次地震,特别是 1976年唐山大地震,它岿然不动,只有墙体有些裂缝。山西应县木塔也经历了多次地震,依然完好的耸立着,木塔下面几层的承重的木构件经多

22、年的重压都已经变了型,但整个构架还是保持着原本的姿态。1995年丽江申报世界遗产,当年 11月报出, 1996年 3月 4日,丽江发生 7级大地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打电话来询 问准备取消这个申请,因为里氏 7级是严重破坏性地震,他们估计丽江可能震得一塌糊涂了。但是,丽江全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木柱梁、木屋架,房屋一排排相互连着,屋顶上都铺的瓦片,地震一来瓦就会有响声,人就得了警报就可以逃避,最重要的是木结构,能抗震,就没有发生毁灭性的破坏。当天我打电话问丽江的同志,我问他们房屋塌了没有,他说塌了,我问什么房子 塌了,他说 “你们批评的那幢难看的教师进修学院五层楼塌了,供销社的四层楼也塌了 ”

23、。我又问 “老百姓的老房子塌了没有? ”“没塌,掉的满街都是瓦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了专家去观察, 丽江依然保持了它昔日的风采,当年一举通过与平遥,苏州园林一起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传下的木结构的精华庇护了我们中国人民几千年,我们现在应该很好珍惜这份珍贵的遗产,虽然木材不像过去多了,但要研究,去继承这种科学技术,不要使它消失。 选自建筑工人( 2007.5)(有删改) 【小题 1】中国的古代建筑之所以在几千年来形成了 “以木结构为主 ”的建筑体系是受到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2分) 【小题 2】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2分) 最重要的是木结构,能抗震,就没有发生毁灭

24、性的破坏。 【小题 3】综观全文,作者认为天津观音阁、山西木塔、丽江古城的木结构房屋等建筑能够抗震的原理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 1)中国古代有茂密的森林,取材容易。( 1分) ( 2)中国是多地震地区,木结构房屋能够抗震。( 1分) 【小题 1】【示例】因为 “最 ”一词强调了木构架的抗震作用之重要,前面的瓦片的 “报警 ”只是使人及时逃生,只有木构架能保证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分) 【小题 1】( l)木构架房屋是一个整体,很牢固。( 1分)( 2)木构架的结构体系是柔韧的,可以减弱或抵抗地震的震波。( 1分) 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 【甲】【 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

25、19 一 23 题。( 10分)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邃狙轮 洌 槐缗怼谑茄桑硬 廊蛔韵玻 蕴煜轮 牢 诩骸沉鞫 校 劣诒焙! 娑 樱 患 恕谑茄桑 硬 夹 涿婺浚 笙蛉舳 驹唬骸耙坝镉兄 唬骸 诺腊伲 晕 喝簟 撸 抑 揭病曳蛭页 派僦倌嶂 牛 岵 闹 逭撸 嘉岣牛 裎叶米又 亚钜玻 岱侵劣谧又 牛 虼 印岢 诖蠓街 摇!保 img src=http:/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庄于 秋水 ) 【乙】黄帝将见大隗( 1)乎具茨( 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 3)焉,曰: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 “然。 ”“若知大 隗之所存乎?

26、 ”曰: “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4)。黄帝又问。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奚( 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 庄子 徐无鬼) 【注释】 ( 1)大隗( wi ) 传说中的神名。( 2)具茨:山名 ( 3)涂:同 “途 ”,路。( 4) 辞:谢绝。( 5)奚:何,什么。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2分) ( 1)秋水 时 至 ( 2)河伯始 旋 其面目 (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 之 山 ( 4)亦去 其 害马者而已矣 【小题 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7、分) A( 1)河伯始旋 其 面目( 2)亦去 其 害马者而已矣 B( 1)望洋向 若 而叹曰( 2) 若 知具茨之山乎 C( 1)河伯欣 然 自喜( 2)曰: “然 。 ” D( 1)于 是 焉( 2) 是 进亦忧,退亦忧 【小题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 2分) (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小题 4】、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2分 ) 【小题 5】、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分) 答案: 【小题 1】 ( 1 )按时( 2 )穷尽,尽( 3 )拜见,拜访

28、( 4 )正好,恰好 【小题 1】 D 【小题 1】 ( 1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 ( 2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 【小题 1】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小题 1】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默写 古诗文 名句填写( 6分) ( 1) _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 2)扬子江头杨柳春,

29、 _ 。(郑谷淮 上与友人别) ( 3)咏煤炭中的 “_ , _ 。 ”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有异曲同工之妙。 ( 4)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 ”的势头。(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话形容。) (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一位传统士大夫眼中的 “仁人之心 ”和高深人格,而它正是传承与发扬了孟子的: “_ , _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梁惠王下) ( 6)静坐常思己过, 。 答案:( 1)明月松 间照( 2)扬花愁杀渡江人( 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

30、苦出山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6)闲谈莫论人非 作文 写作表达( 4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 “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在水族大家族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这种怪异的走路姿势引起了其它鱼类的非议。 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地嘲笑说: “螃蟹真笨呀,横着走路遇到障碍物不就过不去了吗 ” 聪明的章鱼讥讽道: “河虾更蠢,向前走路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不是给自己的行动造成不便嘛。 ” 螃蟹和河虾听了传言只是浅浅一笑。它们心里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式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

31、定的。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答案:略 题一:请以 “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 1.写什么?(立意) 2.为什么写?(思想感情)3.怎样写?(表达方式的问题)。此次作文的关键词语 “发现 ”“美 ”,美的含义有很多,只要是思想向上的,含有正能量的都属于美的系列。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 题目一定要醒目。 2. 角度一定要新颖。 3.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一定要合理运用。 4. 字数符合要求。 题二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的写作,首先审题,选取一个角度(注意:角度一定要小,角度大难以把握),然后确定题目(题目一定要新颖,要与众不同的感觉),其次论证方法选取适合自己的题目实际的。语言要多引用名家名篇的句子。 字数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