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9711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湖北黄冈市语数英三科联赛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一) 其他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7分) 2010年 5月 13日是我国第二十个法定 “全国助残日 ”,这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 1)、在第二十个 “全国助残日 ”来临之际,某校九( 4)班将开展一次助残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学生志愿者,你打算怎样为身边的残疾人服务?( 2分) ( 2)、在青海省玉树大地震中,许多少年儿童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作为学校赴灾区慰问团的一员,面对这些同龄人,你应说些什么?( 2分) ( 3)、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所了解的身残志坚的名人及其事迹。( 2 分)

2、( 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 “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请你写出下联: 。( 1分) 答案:( 1)、示例:帮助残疾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他们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等。( 2)示例:亲爱的朋友们,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心手相连,在灾难中磨炼自己,在坚强不屈中放飞梦想。(以关心鼓励为主,意思对即可)( 3)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 凯勒,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 言,后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跳出生命的旋舞,一曲千手观音彰显生命的价值。( 4)示例: 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

3、佛经; 嫉恶如仇,鲁达打死郑关西。 全民奋进,中国举办奥运会。 奋勇向前,刘翔卫冕全运会。 心善思敏,汤姆谱写英雄歌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我为全球减斤碳 ”的行动得到积极响应, “低碳生活 ”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B晚饭的餐桌上,多了一样四弟带来的家乡菜 芦笋。 C花有花的娇艳,叶有叶的嫩绿;天有天的辽 远,地有地的广阔。 D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2分 )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

4、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答案: D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5、 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啬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吝啬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惜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惜轻车熟路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中国 8位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 不能自已 ,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 B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山区失学儿童重回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 天伦之乐 。 C当 “甲型流感 ”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 草木皆兵 ,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6、。 D因为 一念之差 ,歌星满文军陷入了 “毒品门 ”,导致身败名裂,这个教训值得演艺圈内大腕们深思。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凝 成 nn收 敛 lin迸 bng溅忍俊不 禁 jng B 伫 ch立 倔强 ju jing狩 shu猎苦心孤 诣 y C 喑哑 yn y称 chng职 讪 shn笑义愤填 膺 yng D 叱 ch咤 zh剽 pio悍 hn荒 谬 mi一 gpu黄土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6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 曾浩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

7、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 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 凰玻 宰菁词拧 br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

8、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 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 。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

9、六色,星星点点。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我惊异地看着 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 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 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 ,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

10、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 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 “白头翁 ”。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 有这雪国中的 “白头翁 ”,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 。 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浩歌是夏的宣

11、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 8月号,有删改) 【小题 1】 .文章把小花称作 “雪野里的精灵 ”,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2分) 【小题 2】 .请赏析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这句话。( 2分) 【小题 3】 .文章说 “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两种 “境 界 ”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 ( 4分) 【小题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12、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 “我 ”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 “朝菌 ”、 “蟪蛄 ”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 “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 ”,其中的 “美 ”,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只它们的精神。 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大生命。 答案: 【小题 1】美丽 /纤弱 稚嫩 /顽强 不怕困难 /充满活力。 【小题 1】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

13、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 “我 ”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小题 1】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 命力量的展示。 【小题 1】 C E ( 4分)就传承的一面而言,汉语言文字具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上最美 的语言文字之一,有着画一般秀美的形体,有着音乐一般悦耳的韵律,有着包罗万象的涵义,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她自成一体,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汉语言文字型塑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思维模式,型塑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

14、然,强调传承绝不意味着要禁锢创新。恰恰相反,正是永无止境的创新赋予了汉语言文字永恒的、蓬勃的生命力。如果说甲骨上那些难懂的文字是先民朴素地师法自然,从具体的物象脱胎而来,那么到了周易等上古典籍中,汉字就具有了非常深奥博大的涵义。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 除了形体、结构、笔画的创新之外,她在文字语言编码、内涵外延等方面更是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汉语言文字显示出了成熟的智慧和精准的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唐诗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宋词和元剧展示了她声调平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声韵之美,而明清小说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更是展现了她在编码、涵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无限可能

15、性。至于近代以后,古老的汉字同样可以准确诠释那些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等等。汉字在这里所展现的无穷包容力和创造力实在令人惊叹。 【小题 1】、( 2分)一 份主张用 10年时间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政协提案,迅速引起各方热议,许多人观点不一,由以上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小题 2】、对此提案,你有什么看法,请以简练的语言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得超过 20字(标点不算字数)( 2分) 答案: 【小题 1】( 2分)既不应以强制力量去禁锢汉字的流变演化,也不应该想当然地运用强制力量的改造和创新(答出两点得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2分)示例一:使用

16、简化字,不要无谓增加学生负担。 示例二:学点繁体字,时刻铭记汉民族传统文化。 (观点理由明确合理 1分、语言简练干脆 1分。标点不算字数。) 读短文人生定律,完成后面题目。 (4分 ) a乐观与悲观定律: 乐观者发明了游艇,悲观者发明了救生圈;乐观者建造了高楼,悲观者生产了救火拴;乐观者都去做了玩命的赛车手,悲观者却穿起了白大褂当了医生;最后乐观者发射了宇宙飞船,悲观者则开办了保险公司。 b胃口定律: 不劳动的人,饭量小而胃口大。 c成功定律: 站起来的次数要比被击倒的次数多一次。 d憎恨定律: 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 e行走定律:别朝后看,也别朝下看,永远笔直地

17、朝远处看,你走得最远、最快。 f 【小题 1】上面的各种 “定律 ”,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种或哪两种,请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简要谈谈。 (2分 ) 【小题 2】结合你对人生的理解,你也能在横线处创作一条人生定律的,是吗?相信自己,一定行! (3分 ) 答案: 【小题 1】如 b:不劳动的人,当然吃的就少,但这些人往往是不劳而获的贪婪者。 C:只要你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最终获得成功。 d:就算再恨一个人,也不能让情感的火焰恣意燃烧,否则会得不偿失的。要分清轻重,保持理智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示例:信用定律:信用是人生银行的存款,做出承诺就不要出现恶性透支。 拍马定律

18、:周围拍马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会有把马拍卖的心。 三分钟定律:遇事不多思考三分钟,那么也许要用比三分钟多三千倍、三万倍的时间来弥补这次草率行事。 贝壳定律:追逐潮流之后,往往被抛弃在沙滩上。(有一些道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 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 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犹当博学审 问,古人与稽

19、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 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 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 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 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 孤陋 片面、浅陋。 资 盘缠。 审 详细。 稽 探究、考察。 庶几 差不多 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 邑 地方, 丘 孔子。 勉 勤勉,努力。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卒之为众人 卒: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终无济于天下济: 【小题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其受之天也

20、,贤于材人远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小题 3】、甲文谈 “成才 ”,乙文谈 “做学问 ”,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3分) 【小题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3分) 甲文: 乙文: 答案: 【小题 1】 终于 达到 地方(答 “疆界 ”“区域 ”也算对) 帮助( 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 1分) 【小题 1】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 每天退步( 4分。每句 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小题 1】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 “受之天 ”外,更要 “受之人

21、 ”。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 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3分。答对甲文 所强调的重 点得 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 2分 【小题 1】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 “为学 ”不进则退的道理( 4分,各 2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小题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 答: 【

22、小题 2】、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答案: 【小题 1】 “复 ” 写出作者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状态;回临皋寓所时,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天色很晚,说明畅饮之久; “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样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前两点 1分;对 “仿佛 ”有分析给 1分,此问 3分)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诗人风神潇洒的形象,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有两点即可给 1分) 【小题 1】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 中。(对内容的概括, 2分)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

23、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对情感的分析 2分 )( 4分) 【小题 1】上片首句 “夜饮东坡醒复醉 ”,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 ”, “仿佛 ”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 ”,再一个 “仿佛 ”,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 诗人风神潇洒的形象,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 【小题 2】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

24、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默写 古诗词名句填写( 6分) 【小题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小题 2】、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小题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一改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的诗句是 , 。 【小题 4】、

25、上任伊始,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曾说 “当总理后, 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 ,岂因祸福避趋之 。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小题 5】、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 “ , ”的两句来勉励他。 【小题 6】、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 答案: 【小题 1】乱花渐欲迷人眼 【小题 1】谁言天地宽 【小题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 1】苟利国家生死以 【小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 1】下自成蹊 作文 作文( 4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一: (助人、旅游、读书、战胜自己 )

26、,原来如此快乐 要求:( 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填充题目,使作文题目完整;( 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一篇 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晚上,爱因斯坦走进他的实 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辛勤地在实验台前式作。 爱因斯坦关心地问: “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 ”学生答: “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么了? ”“我也在工作。 ” “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 ”学生带着谦恭地表情承认了,并期待着这位名学者的赞许,爱因斯坦稍稍想了一下,随即问道: “可是,这样一来,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时

27、间来思考呢? ” 要求:( 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2)结构合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小题 1】 属于半命题作文。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 1.写什么?(立意) 2.为什么写?(思想感情) 3.怎样写?(表达方式的问题)。 只要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含有正能量的都可以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 补全的题目一定要醒目。 2. 角度一定要新颖。 3.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一定要合理运用。 4. 字数符合要求。 【小题 2】 属于自命题作文。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 1.写什么?(中心论点) 2.为什么写?(思想感情) 3.怎样写?(论证方法的问题)。 只要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含有正能量的都可以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题目一定要醒目。 2. 角度一定要新颖。 3. 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一定要合理运用。 4. 字数符合要求。 二者任选其一,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