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29834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年浙江省桐乡市河山中心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卷 选择题 下列能断定 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A=40o、 B=50o B A=50o、 B=65o C AB=AC=3, BC=6 D AB=5、 BC=8, B=45o 答案: B 在直线 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 (如右图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 2、 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1、 S2、 S3、 S4,则S1 S2 S3 S4等于( ) A 4 B 5 C 6 D 14 答案: A 如右图所示, ABC 中, AB=AC,过 AC 上一点作 DE AC, EF BC

2、,若 BDE=130,则 DEF=( ) A 60 B 65 C 70 D 75 答案: C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D,则 A+ ABC=180 B若 AD/BC,则 C+ ADC=180 C若 1= 2,则 AB/CD D若 3= 4,则 AD/BC 答案: B 如右图所示, CD是 斜边 AB上的高,将 BCD沿 CD折叠, B点恰好落在 AB的中点 E处,则 BCE等于( ) A 25 B 30 C 45 D 60 答案: D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一条直角边

3、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答案: A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线段 B角 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答案: D 1与 2是直线 a、 b被直线 c所截的一对同旁内角,若 1 70,则 2 为( ) A 70 B 110 C 70或 110 D不能确定 答案: D 如右图所示,直线 a、 b被直线 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 1) 3= 6;( 2) 1= 7;( 3) 2+ 5=180;( 4) 5= 7,其中能判定a b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答案: B 下列数组中,是勾股数的是( ) A

4、 2, 2, 4 B C 0.2, 0.3, 0.5 D , ,答案: B 填空题 如图所示, l是四边形 ABCD的对称轴,如果 AD BC,有下列结论: AD=AB, AD=CD, AB CD, AB 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 答案: 如果 的三边长 满足关系式 ,则 的形状是 。 答案:直角三角形 试题考查知识点: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那每一个均为 0;解方程组;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思路分析:根据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那每一个均为 0”列出方程组,得到 a、 b、c的值,再推断以这三个数为边长组成的三角形可能的形状 具体解答过程: 解之得 是 的三边长,且 是直角三角形

5、试题点评:这是代数式运算和三角形相联系的综合题型。 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 50,那么它的底角等于 度。 答案:或 65 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 6 cm和 8 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时,这三条线段就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答案: 如右图所示,在 ABC中, AB AC, BAD 24o, AD AE,则 EDC 。 答案: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和 6,则它的周长为 。 答案: 如右图所示,直线 a b, A、 B为直线 b上两点, C、 D为直线 a上两点。请写出图中所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 答案: 在 Rt ABC中, C=90, AB=7, CD是斜边 AB 上的中线,

6、则 CD= 。 答案: .5CM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10,底边长为 12,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 答案: 如右图所示,若 a b, 1=55,则 2= 度。 答案: 3 如图因为 a b, 1=55,且 1与 3是同位角 所以 1= 3 又因为 2与 3是对顶角 所以 2= 3 故 2= 1=55 解答题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 ABC中, D、 E分别在 AB和 AC 上,且AD=CE , BE和 CD相交于点 P。 【小题 1】( 1)说明 ACD CEB 【小题 2】( 2)求: BPD 的度数 . 答案: 【小题 1】( 1) ACD CEB-4分 【小题 2】( 2) BPD=

7、60-4分 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 ACB为直角,已知滑杆 AB 长 2.5米,顶端A在 AC 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 B距 C点的距离为 1.5米,当端点 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 A下滑多少米? 答案: AC=2-2分 CE=1.5-2分 AE=0.5-1分 答 -1分 如图,在 ABC中, B= C, AD是 ABC的 BC 边上的高, DE AB,交 AC 于点 E,判断 ADE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是等腰三角形 1 分 证出 BAD= CAD-2分 证出 BAD= ADE-2分 证出 ADE是等腰三角形 -1 我们在七年级(下)中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

8、80,当时,我们是通过拼图的方法得到的。现在你能否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来得出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请你添上辅助线并把过程写下来。 答案:略 如图,已知 BDE= DEF, DFE= B,试说明: CFD+ C=180 解: BDE= DEF(已知), ( ) DFE= ADF ( ) DFE= B(已知) ADF= B ( ) CFD+ C=180( ) 答案:解: BDE= DEF(已知), 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DFE= ADF (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 DFE= B(已知) ADF= B DF 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CFD+ 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如图,已知 A、 E、 F、 C在一条直线上, AE=CF,过 E、 F分别作 DE AC,BF AC。且已知 AB=CD。 【小题 1】( 1)试问 DB平分 EF 能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小题 2】( 2)若 DEC的边 EC 沿 AC 方向移动,其余条件不变,如图,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