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GDW 11498.12016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规范 第1部分:通用性能测试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110kV and below protection relay Part 1:General performance test 2016 -12 - 28发布 2016 - 12 - 28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GDW ICS 29.240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498.1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检测条件 . 2 5
2、 检测用仪器 . 2 6 检验与测试 . 3 编制说明 . 22 Q/GDW 11498.12016 II 前 言 为了保证110kV及以下常规站和智能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各项功能指标满足系统要求,全面提升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水平,制定本部分。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规范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性能测试; 第2部分:继电保护装置专用功能测试; 第3部分:继电保护装置动态模拟测试。 本部分为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规范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冀北
3、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伯龙、李静、赵华云、张志、李峰、杨兴超、谷君、闻宇、杜丽艳、陈能民、王洋、杜兴伟、钱建国、李红志、艾淑云、周春霞、华秀娟。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498.12016 1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规范 第1部分:通用性能测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110(66)kV母线、变压器保护装置、110(66)kV线路保护装置(常规站)、110(66
4、)kV母联(分段)充电保护装置(常规站)、66kV及以下接地变、所用变、电容器、电抗器保护装置、35kV及以下线路、母联(分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通用性能部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的判定依据。 本部分适用于110(66)kV母线、变压器保护装置、110(66)kV线路保护装置(常规站)、110(66)kV母联(分段)充电保护装置(常规站)、66kV及以下接地变、所用变、电容器、电抗器保护装置、35kV及以下线路、母联(分段)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和检验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5、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900.172009 电工术语量度继电器 GB/T 2900.492004 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6113.10120
6、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GB/T 6113.102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传导骚扰 GB/T 6113.104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辐射骚扰 GB/T 7261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
7、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14598.22011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Q/GDW 11498.12016 2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
8、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62007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9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
9、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9520.122009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 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IEC 61000418:2006/A1:2010 电磁兼容 (EMC) 第41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418: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Damped oscillatory wave immunity test) Q/G
10、DW 1808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72009和GB/T 2900.4920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检测条件 4.1 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对装置进行功能性试验的环境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 基准试验的大气条件 检验装置有关准确度试验的环境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205; b) 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 检测用仪器 装置检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11、,符合有关计量管理的要求,并应满足GB/T 72612016及智能变电站试验使用设备的指标要求。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中测试使用设备应满足IEC 61000418:2006中对试验设备的要求,其他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中使用设备应分别满足GB/T 17626.22006、GB/T 17626.32006、GB/T 17626.42008、GB/T 17626.52008、GB/T 17626.62008、GB/T 17626.82006、GB/T 17626.9Q/GDW 11498.12016 3 2011、GB/T 17626.101998、GB/T 17626.162007、GB/T 1
12、7626.172005和GB/T 17626.292006中对试验设备的要求,电磁发射测试使用设备应满足GB/T 6113.1012008、GB/T 6113.1022008和GB/T 6113.1042008中对试验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6 检验与测试 6.1 结构及外观检查 6.1.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的整体结构、机箱尺寸、表面质量、铭牌标志、开关按键、接地标志。 6.1.2 检验方法 用直尺检查机箱的尺寸,人工检查机箱结构、工艺、铭牌等。 6.1.3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如下: a) 装置所有零件锡焊处的质量,不应存在虚焊假焊现象; b) 装置表面的涂覆层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和眩
13、光,涂复层表面无砂粒、趋皱、流痕等缺陷; c) 装置铭牌标志和端子号应正确、清晰、齐全; d) 装置应采取必要的抗电气干扰措施,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靠接地点; e) 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T 72612016中的规定; f) 机箱尺寸应符合GB/T 19520.122009的规定; g)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h) 装置开关按键应操作灵活,状态完好。 6.2 开入量功能检查 6.2.1 测试内容 强电开入回路的启动电压值、启动功率测试,分别接通、断开开入回路,检查装置开入量的状态。 6.2.2 检验方法 分别接通、断开开入回路,保护装置的开入显
14、示正确。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定义是否采用正逻辑,即接点闭合为“1”,接点断开为“0”,检查开入量名称是否与标准要求描述一致;调整直流电源电压,测试强电开入回路的启动电压值,测试启动功率。 6.2.3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如下: a) 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接点闭合为“1”,接点断开为“0”,开入量名称与标准要求描述一致; b) 装置中所有开入回路的直流电源应与装置内部电源隔离; c) 强电开入回路的启动电压值不应大于0.7倍额定电压值,且不应小于0.55倍额定电压值; d) 装置中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强电开入回路的启动功率不应低于5W。 注:启动功率只适用于常规装置和多合一装置。 Q/G
15、DW 11498.12016 4 6.3 开出量功能检查 6.3.1 测试内容 检查操作插件的出口继电器驱动功率,检查所有开出接点的动作情况。 6.3.2 检验方法 测试操作插件的跳闸出口继电器驱动功率,测试所有开出接点的动作情况(包括跳闸接点、保护动作信号、保护运行异常信号、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等)。 6.3.3 技术要求 出口继电器驱动功率不应小于5W,装置的开出接点应能可靠保持、返回,接触良好不抖动,且装置的动作延时应能满足标准要求。 注:保护跳闸接点和保护动作信号的试验只适用于常规装置和多合一装置。 6.4 绝缘性能检验 6.4.1 绝缘电阻检验 6.4.1.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的外
16、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地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6.4.1.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试验部位: 1) 每个电路和外露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2) 每个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b) 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施加电压时间不小于5s,读取绝缘电阻值。 6.4.1.3 技术要求 按照GB 14598.27的规定,在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 6.4.2 介质强度检验 6.4.2.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地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介质强度是否满足要
17、求。 6.4.2.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试验部位: 1) 每个电路和外露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2) 每个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3) 同一组常开触点之间。 b) 试验设备设定的开路电压初始值不应超过规定电压值的50%,额定绝缘耐压在63V250V之间试验电压为2kV、50Hz,额定绝缘耐压不大于63V试验电压为0.5kV、50Hz,同一组常开触点之间试验电压为1kV、50Hz。试验电压从初始值均匀上升至规定电压并保持1min后尽快平滑降至零。也可选择直流电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应为交流试验电压的1.4倍。 Q/GDW 11498.1
18、2016 5 注1:试验中未涉及的电路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注2:试验电压也可以采用等效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试验电压有效值的1.4 倍。 6.4.2.3 技术要求 按照GB 14598.27的规定,在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试验期间,装置不应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装置元器件应无损坏。试验后,装置应满足原技术要求。 6.4.3 冲击电压检验 6.4.3.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地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能否承受短时雷电冲击电压。 6.4.3.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试验部位: 1) 每个电路和外露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2)
19、 每个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b) 各回路分别施加1.2/50s的标准雷电波电压(分正、负两个极性),每个极性至少施加五个脉冲,脉冲间隔时间至少1s。额定绝缘耐压在63V250V之间试验电压为5kV,额定绝缘耐压不大于63V试验电压为1kV。 6.4.3.3 技术要求 按照GB 14598.27的规定,在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试验期间不应出现破坏性放电(火花、闪络或击穿),装置元器件应无损坏。试验后,装置应满足原技术要求。 6.5 保护联接阻抗检验 6.5.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保护导体端子和外露导电部分的电阻值。 6.5.2 检验方法 在装置保护导体端子和外露导电部分
20、之间施加DC20A的试验电流,持续时间为60s,用数字多用表读取测得的电压值,用伏安法计算出电阻值。 选取外露导电部分上的三个点,原则上选取距离保护导体端子最远的三个点。 6.5.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的规定,保护导体端子和被试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 6.6 功率消耗和光功率检验 6.6.1 功率消耗检验 6.6.1.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各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 6.6.1.2 检验方法 用伏安法测试各回路的功耗。检验方法如下: a) 电流回路:将电压表并接在电流回路两端,施加额定电流值,测试各回路两端的电压值; Q/GDW 11498.12016 6 b) 电压回
21、路:将电流表串接在电压回路中,施加额定电压值,测试各回路中的电流值; c) 直流电源回路:将电流表串接在电源回路中,施加额定电压值,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测试回路中的电流值;投入保护功能,施加激励量使装置处于动作状态,读取回路中的电流值。 6.6.1.3 技术要求 对装置的功率消耗要求如下: a) 交流电流回路:当额定值为5A时,每相不大于1VA;当额定值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 b) 交流电压回路: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1VA; c) 直流电源回路:由产品标准或制造商产品文件规定。 注:交流回路功耗测试只适用于常规装置和多合一装置。 6.6.2 光功率检验 6.6.2.1 测试内
22、容 检查光口发送功率和光口接收功率范围。 6.6.2.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光口发射功率测试方法:将光功率计接入保护装置的光纤输出口进行测量; b) 光口接收功率测试方法:将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与光衰耗计连接,并将光衰耗计接入保护装置,通过调整光衰耗计使保护输入信号达到给定的接收功率,并通过调整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发出的数据变化,监测液晶面板的报文数值显示(如液晶面板不能显示,则观察面板指示灯或网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当上述显示出现异常时,停止调节光衰耗计,将待测装置网口尾纤接头拔下,插到光功率计上,读出此时的功率值,即为待测装置网口的最小接收功率; c) 与光口接收功率测试方法类似,
23、通过调整光衰耗计使保护输入信号低于设定的光纤接口光信号强度允许值,检查装置是否具有GOOSE、液晶面板(指示灯)或硬接点等方式告警。 6.6.2.3 技术要求 依据18082012中Q/GDW 18082012 第4.3.1节、4.5.9条和附录C,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光波长1310nm光接口应满足光发送功率:-20dBm-14dBm;光波长850nm光接口应满足光发送功率:-19dBm-10dBm(百兆口)或-9.5dBm-3dBm(千兆口); b) 光波长1310nm光接口应满足光接收灵敏度:-31dBm-14dBm;光波长850nm光接口应满足光接收灵敏度:-24dBm-10dBm(
24、百兆口)或-17dBm-3dBm(千兆口); c) 装置宜具备光纤接口光强监视功能,当超出光纤接口光信号强度允许值时,应报警。 6.7 过载能力检验 6.7.1 测试内容 测试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回路的过载能力。 6.7.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装置的保护电流回路施加2额定值、测量回路施加1.2倍额定值、电压回路施加1.4额定值(或140V电压),连续运行2小时,试验过程中,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b) 装置的保护电流回路施加40倍额定值,持续1s,共施加5次,相邻施加间隔时间300s; Q/GDW 11498.12016 7 c) 装置的测量电流回路施加20倍额定值,持续1s,共施加5
25、次,相邻施加间隔时间300s; d) 装置的电压回路施加2倍额定值(或200V电压),持续10s,共施加10次,相邻施加间隔时间10s。 6.7.3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如下: a) 交流电流回路(保护电流):2倍额定电流,长期连续工作;4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b) 交流电流回路(测量电流):1.2倍额定电流,长期连续工作;2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c) 交流电压回路: 1)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装置:1.4倍额定电压,长期连续工作,2倍额定电压,允许10s; 2) 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装置:140V,长期连续工作,200V,允许10s;装置经过过载检验后,应无绝缘损坏,线圈及结
26、构零件应无永久性机械变形,装置应满足原技术要求。 注1:此项目只适用于常规装置和多合一装置; 注2:测量回路过载试验仅适用于66kV及以下接地变、所用变、电容器、电抗器保护装置、35kV及以下线路、母联(分段)保护装置。 6.8 电源电压变化影响检验 6.8.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在电源电压波动时的运行工况。 6.8.2 检验方法 装置的电源电压分别施加80%额定值和115%额定值时,测试装置的动作值和动作时间。 6.8.3 技术要求 当辅助激励量在额定值的(-20%+15%)偏差内变化,装置应可靠工作。 6.9 气候环境检验 6.9.1 高温运行检验 6.9.1.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在高温
27、条件下的运行工况。 6.9.1.2 检验方法 按照GB/T 2423.22008中试验Bd的要求,将装置放入高温箱内,装置处于不通电状态。高温箱以不超过1/min的变化率将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到达规定温度后,持续2小时。然后将装置通电并施加额定值,持续运行16小时后,装置在试验箱内进行性能测试。 6.9.1.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环境温度为55(室内)、70(室外控制柜)或85(室外),试验持续时间16小时,装置应可靠工作。 6.9.2 低温运行检验 6.9.2.1 测试内容 Q/GDW 11498.12016 8 测试装置在低温条件下的运行工况。 6.9.
28、2.2 检验方法 按照GB/T 2423.12008中试验Ad的要求,将装置放入低温箱内,装置处于不通电状态。低温箱以不超过1/min的变化率将温度下降至规定温度,到达规定温度后,持续2小时。然后将装置通电并施加额定值,持续运行16小时后,装置在试验箱内进行性能测试。 6.9.2.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环境温度为-10(室内)、-25(室外控制柜)或-40(室外),试验持续时间16小时,装置应可靠工作。 6.9.3 高温贮存检验 6.9.3.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经高温贮存后的工作性能。 6.9.3.2 检验方法 按照GB/T 2423.22008中试验Bb
29、的要求,将装置放入高温箱内,装置处于不通电状态。高温箱以不超过1/min的变化率将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然后持续16小时。试验后,装置在基准条件下恢复,在12小时之间复检性能。 6.9.3.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环境温度为70(室内、室外控制柜)或85(室外),试验持续时间16h,试验后,装置应可靠工作。 6.9.4 低温贮存检验 6.9.4.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经低温贮存后的工作性能。 6.9.4.2 检验方法 按照GB/T 2423.22008中试验Ab的要求,将装置放入低温箱内,装置处于不通电状态。低温箱以不超过1/min的变化率将温度下降至-40,然
30、后持续16小时。试验后,装置在基准条件下恢复,在12小时之间复检性能。 6.9.4.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环境温度为-25(室内、室外控制柜)或-40(室外),试验持续时间16h,试验后,装置应可靠工作。 6.9.5 温度变化检验 6.9.5.1 测试内容 测试装置在运行时遭受到剧烈温度变化时的运行工况。 6.9.5.2 检验方法 按照GB/T 2423.222008中试验Nb的要求,将装置放入高低温箱内,装置通电并施加额定值。试验低温和高温温度为规定温度,试验循环中温度渐升/渐降的斜率要求1/min。温度变化检验的程序控制曲线如图1(以室内设备为例,循环5
31、次后进入恢复过程)。试验结束后,在基准条件下恢复,在12小时之间复检性能。温度变化检验的程序控制曲线图见图1。 Q/GDW 11498.12016 9 图1 温度变化检验的程序控制曲线图 6.9.5.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当环境温度在-10+55(室内)、-25+70(室外控制柜)或-40+85(室外控制柜)范围内变化时,变化率为1/min,每个循环在高温、低温下各保持3小时,装置试验5次循环。温度恢复到正常使用条件后,装置应可靠工作。 6.9.6 交变湿热检验 6.9.6.1 技术要求 测试装置在湿热环境中的运行工况,和试验后装置的工作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保
32、护联接阻抗性能。 6.9.6.2 检验方法 将装置放入湿热箱内,装置通电并施加额定值。湿热箱的温湿度按照GB/T 2423.42008试验Db的要求,最高温度为40(室内)或55(室外控制柜、室外),试验六个循环,每个循环24小时(12h+12h)。试验结束后,在基准条件下恢复,在12小时之间复检绝缘电阻、介质强度、保护功能以及保护联接阻抗等项目。 6.9.6.3 技术要求 按照GB/T 14598.22011的要求,装置在最高温度为40(室内)或55(室外),进行交变湿热检验,检验六个循环(144小时)。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在装置温度恢复到正常使用条件后,各部位的绝缘电阻
33、不小于10M,测试各部位的介质强度,应无击穿或闪络;测试装置的保护联接阻抗,装置导体端子和被试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 6.10 机械性能检验 6.10.1 振动响应能力检验 6.10.1.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耐受振动响应试验的能力。 6.10.1.2 检验方法 装置固定在振动台上,施加激励量使装置处于运行状态。振动频率范围:10Hz150Hz;交越频率为60Hz。扫描速率为1倍频/min;交越频率以下位移幅值为0.035mm;交越频率以上加速度为5m/s2;振动方向:三个轴向,每个轴向扫频循环1次;振动过程中,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6.10.1.3 技术要求 Q/GDW 11498
34、.12016 10 装置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规定的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应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试验后,不应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坏现象且满足原技术要求。 6.10.2 振动耐久检验 6.10.2.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耐受振动耐久试验的能力。 6.10.2.2 检验方法 装置不上电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频率范围:10Hz150Hz,加速度为10m/s2,振动方向:三个轴向,每个轴向扫频循环20次。试验结束后,检查装置是否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并上电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6.10.2.3 技术要求 装置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等级为
35、1级的振动耐久试验,试验后没有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性能指标满足原技术要求。 6.10.3 冲击响应能力检验 6.10.3.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耐受冲击响应试验的能力。 6.10.3.2 检验方法 装置固定在冲击碰撞台上,施加激励量使装置处于运行状态。加速度为5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冲击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共六个方向。冲击过程中,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6.10.3.3 技术要求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规定的等级为1级的冲击响应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应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试验后,不应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坏现象且满足原技术要求。 6.10
36、.4 冲击耐久能力检验 6.10.4.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耐受冲击耐久试验的能力。 6.10.4.2 检验方法 装置不上电固定在冲击碰撞台上。加速度为15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冲击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共六个方向。试验结束后,检查装置是否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并上电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6.10.4.3 技术要求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久试验,试验后没有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性能指标满足原技术要求。 6.10.5 碰撞检验 6.10.5.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耐受冲击耐久试验的能力。 6.10.5.2 检验方法
37、Q/GDW 11498.12016 11 装置不上电固定在冲击碰撞台上。加速度为10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冲击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共六个方向。试验结束后,检查装置是否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并上电检查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6.10.5.3 技术要求 装置应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等级为1级的碰撞试验,试验后没有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损伤现象,性能指标满足原技术要求。 6.11 触点性能检验 6.11.1 测试内容 检查装置的出口继电器的性能能否满足要求。 6.11.2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下: a) 机械寿命:装置触点在空载状态下,动作10000次。试验
38、后,检查装置触点是否有损坏; b) 电寿命: 1) 接通容量:施加直流电压为直流额定电压,L/R=40ms,容量1000W,动作1000次。试验后,检查装置触点是否有损坏; 2) 断开容量:施加直流电压为直流额定电压,L/R=40ms,容量30W,动作1000次。试验后,检查装置触点是否有损坏。 c) 触点电流: 1) 长期允许闭合电流:使触点闭合后,触点回路施加DC5A,持续2小时。试验后,检查装置触点是否有损坏; 2) 短时允许闭合电流:使触点闭合后,触点回路施加DC30A,持续200ms,占空比为接通200ms、断开15s;试验5次。试验后,检查装置触点是否有损坏。 6.11.3 技术要
39、求 装置出口继电器的性能应满足: a) 机械寿命:空载情况下装置应能可靠接通及断开次数不小于10000次; b) 电寿命: 1) 直流电压不大于直流额定电压的1.1倍,接通容量不小于1000W,断开容量不小于30W,时间常数为L/R=40ms的直流有感负荷; 2) 装置应能可靠接通及断开不小于1000次。 c) 触点电流: 1) 长期允许闭合电流5A; 2) 短时允许闭合电流30A,200ms;对于短时电流通断试验的占空比应为接通200ms、断开15s; 3) 试验后,装置触点应无损坏,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注:只适用于常规装置和多合一装置。 6.12 外壳防护等级检验 6.12.1 测试内容
40、检查装置各部位的防护等级能否满足要求。 Q/GDW 11498.12016 12 6.12.2 检验方法 依据GB 42082008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查和评定,参照表1。 表1 外壳防护试验 性能等级 防护类别 试验条件 试验评定 IP20 手指或直径不小于12.5mm的固体异物接触危险部件 直径12mm的铰接试指和直径12.5mm的物体试具(试球) 试指可进入机壳80mm,但应与危险部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隙。试球不能通过任何开孔进入机壳内 IP30 工具和直径不小于2.5mm的固体异物接触危险部件 直径2.5mm的物体试具 试具不能进入机壳内,并应与危险部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隙 IP40 工具和
41、直径不小于1mm的固体异物接触危险部件 直径1mm的物体试具 试具不能进入机壳内,并应与危险部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隙。 6.12.3 技术要求 装置各部位的防护等级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装置外壳各部分防护要求 部位 面板 背板 侧板 上下底板 性能等级 IP40 IP20 IP30 IP30 6.13 电磁兼容检验 6.13.1 测试端口 测试适用端口见图2。 图2 装置电磁兼容测试适用端口 注:采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光输入、输出端口不进行测试。 6.13.2 电磁发射限值检验 6.13.2.1 传导发射检验 6.13.2.1.1 测试内容 检验装置通过辅助电源端口对外发出的频率为150k
42、Hz30MHz的传导骚扰信号是否超过限值要求。 6.13.2.1.2 检验方法 Q/GDW 11498.12016 13 试验配置及试验程序见GB/T 14598.262015中7.1.3。检验方法如下: a) 试验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b) 装置处于0.8m高非导电木桌上进行测试,装置与人工电源网络之间距离为0.8m,与人工电源网络之间接线长度为1m,接地线长度为1m; c) 测试端口:辅助电源端口; d) 如果电源为交、直流供电,则分别在交直流标称值下进行测试; e) 装置工作状态:辅助激励量和输入激励量额定值施加于装置相应回路,装置处于非动作状态和非动作后状态; f) 使用峰值检波器和平均
43、值检波器进行全频段峰值和平均值扫描,选测试值接近限值频率点使用准峰值检波器和Caverage检波器进行准峰值和平均值终测。 6.13.2.1.3 技术要求 装置电源端口传导骚扰准峰值和平均值测试结果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传导发射限值 频率范围/MHz 限值/dB(V)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 79 66 0.530 73 60 注:频率0.5MHz的准峰值限值和平均值限值分别为73dB(V)和60dB(V)。 6.13.2.2 辐射发射限值检验 6.13.2.2.1 测试内容 检验装置通过外壳端口、外接导线、及开孔、缝隙等对外发出的频率高于30MHz的辐射骚扰信号是否超过限值要求。
44、6.13.2.2.2 检验方法 试验配置及试验程序见GB/T 14598.262015中7.1.2。检验方法如下: a) 试验在电波暗室内进行; b) 装置处于0.8m高非导电木桌上进行测试; c) 测试距离:3m或10m; d) 装置工作状态:辅助激励量和输入激励量额定值施加于装置相应回路,装置处于非动作状态和非动作后状态。每种典型端口均应接线,如电源、交流采样、开入、开出、通信等; e) 如果电源为宽范围,则分别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下进行测试,否则在额定值下进行测试; f) 使用测量接收机峰值检波器进行全频率段峰值扫描,选测试值接近限值频率点使用准峰值检波器进行准峰值终测。 6.13.2.2.
45、3 技术要求 装置辐射发射准峰值测试结果应满足表4要求。 Q/GDW 11498.12016 14 表4 辐射发射限值 频率范围/MHz 限值/dB(V/m)(测量距离3m) 准峰值 30230 50 2301000 57 注1:频率230MHz的准峰值限值为50dB(V/m)。 注2:测试距离下对应各频率的限值减小10 dBV/m。 6.13.3 抗扰度检验 6.13.3.1 1MHz脉冲群抗扰度检验 6.13.3.1.1 测试内容 检验装置是否可承受模拟中、高压变电站中隔离开关、刀闸操作产生的频率为1MHz和100kHz的高频信号的骚扰。 6.13.3.1.2 检验方法 试验配置及试验程序
46、见GB/T 14598.262015中7.2.6。检验方法如下: a) 测试端口:辅助电源、交流采样、开入、开出和通信端口,长度始终小于3m的通信电缆不适用于该项试验; b) 通信端口测试电缆长度应为10m; c) 干扰施加方式:共模和差模; d) 共模施加部位如下: 1) 每个独立端口和地之间; 2) 每个独立端口和所有对地耦合在一起的其他独立端口之间; 3) 电缆连接的通信端口和地之间。 e) 差模施加部位:同一端口端子之间; f) 第一半波极性:正、负; g) 施加时间:60s; h) 装置工作状态:试验进行时,应将为额定值的辅助激励量施加到相应电路上,输入激励量的值应在动作值上、下给定暂态误差的两倍之内; i) 被测保护动作延时应整定为技术条件要求的最低延时。 6.13.3.1.3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如下: a) 装置应能满足GB/T 14598.262015中规定的严酷等级的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共模试验电压为2.5kV,差模试验电压为1kV,适用于通信端口试验线缆屏蔽层对地试验电压为1kV; b) 考核功能:保护、控制与命令、测量、人机接口与报警和数据通信; c) 性能评价:应满足GB/T 14598.262015表23中验收准则B的要求; d) 试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