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2986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安徽第三教育协作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建设新集体。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我要珍惜这个新起点。 B在新的班级里,我要珍视新友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C科目增多了,要想在这么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了,我还是不和他们竞争了。 D我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同学、老师一起,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学校,新集体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大,难度

2、加大,我们要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所以错误的选项是 C 考点:新学校,新集体 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它要求我们 A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 B在新的环境中,尽情地享受快乐,体会到玩耍带来的生活乐趣。 C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干脆放弃学习。 D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没有兴趣的科目干脆放弃不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BCD的观点都是消极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的表现,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 :自信 我们

3、应不断地增强自尊和自信,这是因为( ) 自尊和自信是富有进取心的表现。 自尊和自信能够使我们在班级内唯我独尊,目空一切。 自尊和自信能够使我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自尊和自信能够使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尊自信的认识。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自尊自信 孔子成为名家之后,仍然谦恭好学。他曾拜老聃为师学过礼教,拜苌弘为师学过乐理,年届花甲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这告诉我们 A看到自己的不足,是自卑的表现 B看到自己的成绩,是自傲的表现 C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

4、处是自信心的表现 D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孔子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自信的表现,所以 ABD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自信 在第 27届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在预赛中积分在俄罗斯队之后。但是中国体操队的小伙子们相信自己的实力,有着必胜的信念。在决赛中,他们保持旺盛的斗志,互相鼓励,充分发挥技术水平,而俄罗斯队的几名队员发挥失常,中国男子体操队一举夺得男子体操团体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五星红旗在悉尼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这说明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体育比赛是两个队 A自信心的较量 B能力的较量 C技术的较

5、量 D体力的较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自信就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题文中体育比赛的两个队正是由于自信,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自信心的作用 在任务、挑战、困难面前,一句 “我能行 ”,会给自己莫大的力量。 “我能行 ”是 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能鼓舞人们绕过困难,躲过挑战,等待成功 自信的表现 每个成功者都具有的品质 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目标的心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考查,自信就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其中

6、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自信的定义 下列属于自卑表现的有 小张在课堂上不敢站起来发言,因为怕同学们笑话自己回答错了 刘华同学在参加课堂分组讨论的时候,总是谦虚地听同学发表意见 王波不敢和李民赛跑,因为李民比他高 曾科在日记里写道:我实在没有勇气和信心超过周光,他可是年级第一名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卑的表现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自卑是自己看不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中 是谦虚,不是自卑,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自卑的表现 身高只有 1.56米的汤某进入体育院校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笑话他学体育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是,他相信只要功夫

7、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每天早上 5点他就起床锻炼,晚上总是自觉训练到 11点后才休息。毕业考试时,他的跑、跳、投掷、武术、篮球等军获得 “优秀 ”等级。这说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功 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要有充分的自信,并想法创造条件,努力 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信自己能行,并大胆尝试,接受挑战 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追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汤某相信自己,坚持锻炼,大胆尝试,最终走向成功,说明了自信的重要性,其中 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自信 李明从乡下老家转学到某校初二( 1)班,他不会说普通话,学习基础又差,和老师

8、同学又不认识。他很担心别人笑他不会说普通话,看不起他,不理睬他 但是,全班同学向他投来友好的目光 ,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并在同学们热情帮助下,李新不但学会了普通话,而且成绩也提高了,李新感到自己的进步离不开集体的帮助,他便爱上了这个班集体 ( 1)李明的进步离不开他的班集体,因为班集体有着良好的班级风气。那么,什么是班风?( 4分) ( 2)你认为良好的班风对与每个班级成员有什么作用?( 6分) 答案:( 1)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 4分) ( 2)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使全班学生有了行动标路;使班集

9、体充满了爱心,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班级成员的个人归属感能得到满足,班集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6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教材知识,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良好的班风的作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言行、班级荣誉、班级的凝聚力、班级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回答。角度要多元化,注意看分答题。 考 点:班风的定义;良好班风的作用 小芳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刚来校不久,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看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真想

10、和他们交朋友。但当看到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时,我又感到自己太孤单了。他们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呢?我太内向,我真恨自己。 ( 1)小芳遇到了什么困难?( 2分) ( 2)对于她的难题,你能帮她解决吗?( 6分) 答案:( 1)不善于交朋友的困难( 2分) ( 2)小芳思想上应该珍视友谊,行为上,要主动与同学们接触,多与同学进行交流、谈心,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 的性格。等等。( 6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 认真分析材料,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从不善交往,交友困难的角度回答即可。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

11、中新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思想上、行动上等角度回答。比如:思想上:珍惜新友谊;行动上:学会主动交往,积极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考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 小红升入初中以后,虽然同学比小学时多了很多,但由于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认识的同学反比小学时少了,她内心感到很孤独失落,要走出孤独和失落,她必须 把自己逐渐融于新的集体之中去。 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应该多花点钱请客,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她。 应该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认识。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其中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以排

12、除,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 小强来到新的班级以后,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任课老师的更换,以及原来父母对自己的过高期望,使得他感到烦躁、焦虑和不安。他这种心态 是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的一种正常的 心理反应。 应尽快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 是正常的,应主动找到老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思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进入初中,我们会认识新的同学和老师,科目增大,难度加大等问题,所以要保持积乐 观的心态,积极与同学老师交往,尽快适应新环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怎样

13、适应初中新生活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面对初中新环境,我们 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 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 应该继续使用自己小学时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新环境来适应自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根据教材知识,进入初中后,要学会自主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 古人云: “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 ”说明了 A自尊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14、 B自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C自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D自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答案: A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尊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题文中的观点体现了自尊的重要性,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自尊的重要性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 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良好的班风 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 是靠班级中每一个人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 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是一位优秀班主任自我奋斗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创建新集体的认识。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根据教材知识,优秀班集 体的建立,需要全体成员的

15、共同努力,所以 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怎样创建优秀班集体 仔细观察漫画,图中的小华是某校初一的一名学生,他的遭遇说明 A小华所在的班级风气比较差,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打架、斗殴的现象比较普遍。 B小华所在的班级风气比较好,但同学放学以后,总是一哄而散,各走各的。 C小华不善于团结同学,以致于被其他同学打倒在地。 D小华初到一所新的学校里,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跟其他同学格格不入。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创建新集体的认识。对于漫画题,要认真阅读漫画中的文字叙述,找到与教材中的结合点, BC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怎样创建新集体 小红由

16、小学进入到中学,面对新的学校生活,却觉得十分苦恼:学习科目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同学多了,但她认识的很少;老师多了,但都不熟悉。这是她应该 自觉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积极利用能够环境,促进个人发展。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勇敢地挑起更重的担子。 面对难以适应的新环境,想办法转到另一处中学去。 尽快适应环境要求,及时调整自己 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的观点是消极的,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 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是 A同情心和怜悯心 B创造力和生命力

17、 C爱心 D向心力和凝聚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创建新集体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一个集体只有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所以排除 ABC,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怎样创建新集体 当我们走进新的班级,我们将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我们应该 A抓紧时间拉帮结派,在班内搞小团体主义。 B唯我独尊,让其他同学都听我的,不听就实行打击报复。 C结拜兄弟姐妹,让我们亲如一家人。 D珍视新的友谊,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 进入初中后,要珍视新友谊,共建优秀班集体,其中 ABC的观点都是

18、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新学校,新同学 “友谊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东西,真挚的友谊是人 生的最大的一种安慰。 ” 这句话告诉我们 寻找朋友是我们上中学以后的最大任务 要珍惜友谊,善待朋友 要待人真诚,诚实守信 上学时,朋友交得越多越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初中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初中生活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 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初中新生活 在新的班集体中,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因此 各行其是,才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人应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搞好团结 每个人的特长,构成了班集体良好的精神风貌 每个人应发挥自己的

19、特长,为班集体做贡献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的观点不利于班级集体的团结,不利于建设优秀班集体,所以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新学校,新同学 升入中学以后,学习科目是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老师的授课方式也肯定和 我们小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不一样。对此,我们应该 A尽量随自己的意愿,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保证自己休息好。 B根据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C主动找到老师,要求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按照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D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适应当前的学习,实在不行就辍学回家。 答案:

20、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初中新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进入初中后,要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其中 ACD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 小李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在加上他从小有些口吃,因此他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都比周围的小伙伴低得多,于是他变得非常内向,整天沉默寡言,甚至当别人主动跟他打招呼时,他都不理人,而且他还担心自己的处境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 1)小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心理?( 2分) ( 2)这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4分) ( 3)请你帮助小李走出这种心理提几条建议?( 6分) 答案:( 1)

21、小李的行为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2分) ( 2)由于他自身的生理原因,在加上家庭生活的困难,造成了他的自 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 4分) ( 3)建议:树立乐观的心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不断告诫自己窝一定行、选出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的消除、以后不使用贬义自我的词语等等( 6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卑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小李自己瞧不起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是自卑心理的表现。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心理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组织答案:。 (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克服自卑心理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确立目标 、保持乐观心态、制定计划等方面回答。 考点:自卑;产生自卑的原因;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