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2987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山东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 ) A 5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8万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考点:地球的大小。 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

2、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为 12月 22日北半球的冬季为 12月和次年的 1、 2月共三个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 考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 3月 21日和 6月 22日前后 B 3月 21日和 9月 23日前后 C 6月 22日和 9月 23日前后 D 9月 23日和 12月 22日前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春分( 3月 21日前后)或秋分( 9月 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即昼夜等长。 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下列地点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 30N

3、 10E B 30S 60E C 30S 32W D 30N 20W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最东边的地点最先看到日出,四点中, B点位于最东,故最先看到日出。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一周要 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 15度,时间相差 ( ) A 15小时 B 15分钟 C 1小时 D 1分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 730到东经 730(经度间隔为 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 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12 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 24

4、个时区。地方时的计算中,经度每相差 15度,就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考点:世界的时区划分和区时差。 下列现象,不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是 ( ) A昼夜更替 B东早西晚 C星星的东升西落 D四季的更替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 365天即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交替、五带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考点: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是 ( ) A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 B绕着地轴不停的旋

5、转 C绕着太空不停的旋转 D绕着北极星不停的旋转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下列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 A( 150E,32N ) B( 21W,20S) C( 170E,10N) D( 10E,28N)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 160E,从西经 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 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纬度分为三个区

6、域: 0 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 90位高纬度。根据题意, D正确。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和东经 70度正好相对的一条经线是 ( ) A东经 110度 B西经 110度 C西经 70度 D东经 20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出各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也就是 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 180,向东的 180,称东经,用符号 E表示;向西 的 180,称西经,用符号 W表示,东经 180经线和西经 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称 180经线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

7、圈,度数和为 180;如东经 70和它相对应的经线为西经 110 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下列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 A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地球上的昼夜交替 C月食的形状 D站得高,看得远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月食能证明地球是圆形的;故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B。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

8、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圈 D北回归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 “坐地日行 ”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八万里 ”指路程约为 8万里(也就是 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 4万千米。要想 “坐地日行八万里 ”也就是 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 考点:重要的经、纬线。 小明是上海某中学的学生,他的舅舅一家今年暑假乘海伦去夏威夷旅游,小明一家到港口送行,小明发现舅舅乘坐的轮船在他视野中最后消失的是轮船高大的烟囱,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的球体形状影响 B小明视力不好 C海水起伏的影响 D小明的位置太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

9、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 登高望远;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卫星照片等。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乘坐的轮船在他视野中最后消失的是轮船高大的烟囱,根据题意,故选 A。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国际上用来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经线圈是 ( ) A 0和 180 B 90E和 90W C 20E和 160W D 20W和 160E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划

10、分是以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20W0160E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E18020W 。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下列关于纬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纬线等长 B所有纬线都是半圆 C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 答案: D 试题分析: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点,故 D正确。 考点:纬线的特点。 地球某一点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该点位于( ) A( 0, 0)

11、 B( 0, 20W) C (20S,160E) D (30N,20W)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由 “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 ”得知,此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0)上,故 CD不符合题意;由 “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 ”可得知,此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上,故 B符合题意。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填空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A、 B、 C三点的经度和纬度分别是 、 、 ( 2)从东西半球看, C点位于 半球, ( 3)位于北半球的点是 . ( 4) A点位于 C

12、点的 方向, B点位于 A点的 方向 答案:( 1) 15N, 135E; 15S, 105E; 15S, 135E; ( 2)东; ( 3) A; ( 4)正北;西南。 试题分析: ( 1) A点的经纬度是 15N, 135E; B点的经纬度是 15S, 105E; C点的经纬度是 15S, 135E。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 ,西半球的范围是 160E18020W , C点位于东半球。 ( 3)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点是 A。 (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点位于 A点的西南方向, A点位于 C点

13、 的正北方向。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 1)改正图中一处错误。 ( 2)阳光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地节气是 或 。 ( 3)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的白昼时间。 答案:(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如图: ( 2)春分日;秋分日; ( 3)最长。 试题分析: ( 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 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阳光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 3)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北京位于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

14、基本原理。 读五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五带名称 A. B C D E ( 2)写出代码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 、 , ( 3)五带中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 (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都有 ( 4)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都有 答案:( 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 2)北极圈; 66.5N; ( 3) C; ( 4) A。 试题分析: ( 1)人们根据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 2)回归线(北回归线纬度为 23.5N南回归线纬度为 23.5S)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北极圈纬度为 66.5N南极圈纬度为 66.5S)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北温带与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 4)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 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