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3 市中区二模)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 解:阿基米德的杠杆是在宇宙中找一点,就能翘起整个支点,属于省力杠杆 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铁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钓鱼竿在使
2、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铡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某学习小组想通过实验来探究 “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他们作出如下猜想: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有关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起物重 有关 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接着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 中使用的动滑轮重力为 G1, 中使用的动滑轮重力为 G2, G1G2,且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关于他们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
3、确的是( ) A根据 、 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甲 B根据 、 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乙 C根据 、 两次实验可探究猜想丙 D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还应注意每探究一种情况,都需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要探究的问题确定要控制的变量,分析图示实验装置,然后答题 解: A、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有关,需要控制动滑轮的重力相等、提起的重物相同而滑轮组的绕法不同,由图示可知, 、 两次实验符合实验要求,可以探究猜想甲,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起物重有关,应控制滑轮组的绕法相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由图示可知, 、 两次实验符合要求,
4、可以探究猜想乙,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应控制滑轮组的绕法相同、提起的重物相同,由图示可知, 、 两次实验滑轮组的绕法不同,不符合要求,故 C错误,符合 题意; D、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还应注意每探究一种情况,都需进行多次实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清楚图示实验现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 a)、( 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 a和 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 F 甲 和 F 乙 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 A 2: 3
5、2: 3 B 3: 2 3: 2 C 1: 1 2: 3 D 1: 1 3: 2 答案: D 试题分析:( 1)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组成的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根据 = 即可解答; ( 2)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甲图有二段绳子在拉动滑轮和重物,故甲拉力为 F 甲 = ( G 动 +G 物 );乙图有三段绳子在拉重物,故乙拉力 F 乙 = ( G 动 +G物 ) 解:( 1)机械效率 = ,因为甲、乙两人用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由于不计摩擦及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
6、做的功,因此额外功相等,所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即 a: b=1: 1; ( 2)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有关, a滑轮组由2段绳承担,即 Fa= G; b滑轮由 3段绳子承担,即 Fb= G,其中( G=G 物 +G动 ),所以 Fa: Fb=3: 2 故选 D 点评:掌握好 “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 ”这一关系,在有些题目里能较快地得到答案: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台机器做功 W与所用时间 t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甲机器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少 B甲、乙两台机器做功的功率都随时间的变
7、化而变化 C甲、乙两台机器做功的功率相等 D甲机器做功的功率比乙的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根据图象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甲乙做功的多少; ( 2)根据 P= 可知, P一定时, W与时间成正比; ( 3)功率反映机械做功的快慢 解: A、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机器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故 A 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 W与 t成正比,因此甲、乙两台机器做功的功率是不变的,故 B错误; CD、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机器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所以甲的功率大,乙的功率小,故 C错误,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通过图象来考查功率的概念,培养大家的识图能力,通过图象比较功率大小可以通
8、过两种方法来判断: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二是做相同的功看用时多少 甲吊车比乙吊的机械效率低,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吊车 ( ) A总功较少 B总功较多 C有用功较少 D有用功较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甲吊车的机械效率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说明甲吊车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比乙吊车大;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 W 有用 =Gh=mgh可知:两辆吊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做的额外功不同,导致总功不同 解: 根据公式 W 有用 =Gh=mgh可知,甲、乙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又因为甲吊车的机械效率低,并且有用功相同,所以甲吊车
9、的总功较多,故 ACD错误, B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机械效率公式和对有用功的理解效率大小要根据计算公式 =判断 ( 2004 宁夏)如图,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知甲比乙高,举起相同的杠铃时,举起的高度大,根据 W=Gh分析做功大小,又知道所用时间相同,再利用 P= 比较功率大小 解: 两人举起杠铃质量相同, 杠铃重相同, 甲比乙高, 举起的高度: h甲 h乙 , 举起杠铃做功 W=Gh, 举起杠铃做的
10、功: W 甲 W 乙 , P= ,举起杠铃用的时间相同, 做功功率: P 甲 P 乙 由此分别可知:选项 A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 2013 株洲)如图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时,图中的滑轮是( ) A定滑轮,可省力 B动滑轮,可省力 C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随物体一起升降的物体是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解:由图知,图中用的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1、但不省力所以 ABD错误, C正确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关键是看滑轮是否随物体一起升降,同时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 2013 河南)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D苹果对杆的压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杠杆的五要素和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解:苹果和桔子对杠杆的压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苹果对杠杆的压力大于桔子对杠杆的压力,因此使杠杆转动的力是苹果对杆的压力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
12、件,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 2005 东城区二模)在空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 ) A飞机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B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1)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速度不变,高度不变但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飞机向地面投放救灾物资时,飞机质量越来越小,故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也减小,所以 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影
13、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分析动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高度的变化本题特别注意质量的变化,很多 学生容易出错 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故 A错误;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故 B正确;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
14、效率高,功率不一定大,故 C 错误; D、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做功多,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 ( 2011 常德)下面四幅图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必然是动能是逐渐减少的,重力势能是逐渐增加的动能的变化一般都体现在速度的变化上,重力势能的变化一般都体现在高度的变化上 解: A、橡皮条射 “子弹 ”的过程中时:橡皮条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子弹由静止变为运动,动能增大即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15、,故该选项错误 B、小明踩滑板从高处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该选项错误 C、列车无动力滑上站台: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该选项正确 D、子弹水平穿过: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增加即动能转化为内能,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对于判断能量转化的题目,我们可以从影响能 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 ( 2011 张家界)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16、 解: A、人给小车一个向前的拉力作用,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了距离,人对小车做功符合题意 B、搬石头时,人给石头一个力的作用,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石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后停留了 3秒,运动员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要使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移动的距离一定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 实验题 如图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 N) 斜面高
17、 ( m) 沿斜面拉力( N) 斜面长 ( m) 机械 效率 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5 8.4 1 60% (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 运动 ( 2)比较表中 “物块重 ”和 “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 (选填 “省力 ”或 “费力 ”)的简单机械 ( 3)本实验研究了 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其影响规律是 ( 4)分析第 1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斜面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 N 答案:( 1)匀速;( 2)沿斜面拉力;省力;( 3)斜面的倾斜程度;其它条件不
18、变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 1; 5; 4 试题分析:( 1)应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 4)根据 W 有 =Gh求出有用功; W 总 =Fs求出总功;根据 f= 求出摩擦力 解:(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 2)比较表中 “物块重 ”和 “沿斜面的拉力 ”两栏对应的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次实验中,拉力总是小于重力,由此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 3)由表中实验
19、数据可知,实验 控制了斜面长度不变而高度不断变化,斜面的倾斜程度不断变化,实验研究的是斜面倾斜程度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斜面长度不变时,斜面越高,斜面的效率越大; ( 4)第 1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斜面的有用功为: W 有 =Gh=10N0.1m=1J; W 总=Fs=5.0N1m=5J; 则额外功 W 外 =W 总 -W 有 =5J-1J=4J,因此摩擦力 f= = =4N 故答案:为:( 1)匀速;( 2)沿斜面拉力;省力;( 3)斜面的倾斜程度;其它条件不变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 1; 5; 4 点评:本题考查了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
20、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在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 5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 4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 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 G 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3 55.6 ( 1)实验中应沿 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
21、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 2)表格中变化 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 数据应为 N ( 3)由表中第 1、 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 4)比较第 1、 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 (选填 “越高 ”、 “不变 ”或 “越低 ”) ( 5)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 6)分析表格中第 2组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为 J 答案:( 1)竖直;匀速;( 2) 66.7; 2.4;( 3)钩码上升的高度;( 4)越高;( 5) 4、 5;
22、( 6) 0.12 试题分析:( 1)为准确地测出拉力,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 ( 2)根据公式 = 100%= 100%计算 的机械效率;进行 的读数时,注意测力计的分度值; ( 3)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及前面物理量的变化得出结论,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 4)( 5)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提起的物重、动滑轮的重有关,在提起的物重一定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在动滑轮重相同时,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 6)先根据 W=Gh求出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做的功,然后根据 W=Fs求出总功,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做的功 解
23、:(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 ( 2) = 100%= 100%= 100%66.7%;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所以其示数为 2.4N; ( 3)第 1、 2组数据,动滑轮重、钩码重相同,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 ( 4)比较第 1、 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 5)比较第 4、 5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 6)根据表中第 2组数据可知,有用功: W 有 =Gh=1N
24、0.2m=0.2J;克服动滑轮做的功: W 动 =G 动 h=0.5N0.2m=0.1J;总功: W 总 =Fs=0.7N0.6m=0.42J; 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 W 额 =W 总 -W 有 -W 动 =0.42J-0.2J-0.1J=0.12J 故答案:为:( 1)竖直;匀速;( 2) 66.7; 2.4;( 3)钩码上升的高度;( 4)越高;( 5) 4、 5;( 6) 0.12 点评:此题是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数据分析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同时考查了额外功的计算及测力计的读数问题,要细心分析每一个问题 在探究 “物体的动能的
25、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 ( 1)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 (小车 /木块)的动能; (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 3)如图,对比甲、乙实验现象,可以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 4)如图,对比甲、丙实验现象, (能 /不能)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答案:( 1)木块;( 2)木块移动的距离;( 3)速度;( 4)不能;没有控制速度相同 试题分析:( 1)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研究与速度关系时要保证质量相同,速度不同研究与质量关系时,要保证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 2)小车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改变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小车动能的大小
26、是通过木块被推 动移动的距离体现的 解:( 1)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小车的动能; ( 2)该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撞距离的远近体现的,木块被撞的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大,被撞的越近,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 3)甲、乙两图,甲图、乙图,质量相同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一高度滑下,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相同,甲图中小车使木块运动的远,甲图小车动能大;乙图小车使木块运动的近、乙图小车动能小,由此得出结论: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4)甲、丙两图,不同质量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 ,故不能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因为没有控制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
27、:( 1)木块;( 2)木块移动的距离;( 3)速度;( 4)不能;没有控制速度相同 点评:两种物理学方法的使用: 由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远近来体现球的动能多少,是一种转换法;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时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 男生引体向上是盐城市中考体育考试自选项目如图是小强同学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如果要测他的功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有体重计、秒表和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强的体重 G、做 5个引起向上所用的时间 t和 ,则功率的表达式P=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刻度尺;人升的高度 h; 试题分析: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就是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人在重力方向上上升的高度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
28、力和升高的高度的乘积,要求功率再除以时间 测重力时可以测出质量再乘以 g,人升高的高度可有刻度尺测出 解: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P= 需要测出:体重、人上升的高度和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 1)实验在中主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体重计、刻度尺、秒表 ( 2)测定小强每次上升的高度:做引体向上时上升的高度 h,则小强所做功的功率为 P= = 故答案:为:刻度尺;人升的高度 h;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做实验时多动手 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 1)如图 a,杠杆上面有刻度,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 a,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29、 “左 ”或 “右 ”)端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 ( 2)图 b和图 c的操作相比,图 更方便,因为可以直接读出 ( 3)图 d中,若慢慢将弹簧测力计倾斜过来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示数将变 ,因为 ( 4)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小 明同学想利用图 e装置测出杠杆提升钩码时的机械效率: 图 e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0.5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它的示数为 4N,当钩码上升 6cm时,杠杆上的 C点上升 3cm,则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a= 杠杆的机械效率跟钩码悬挂的位置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图 f,他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 C点上升 3cm,若支点处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30、,经分析可知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 b与 a相比 (变大 /变小 /不变)接下来可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 答案:( 1)右;水平;( 2) 2;力臂;( 3)大; 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4)75%;变小 试题分析:(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 2)从测量力臂的角度分析那个图更方便; ( 3)拉力的方向是倾斜的,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不能从杠杆上读出,此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
31、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 4) 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 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杠杆的机械效率可以根据公式 = 来计算 将钩码的悬挂点从 A点移至 B点,改变了钩码重力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改变机械效率的高低 解:( 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 2)由图可知,图 b的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32、,因此图 2更方便; ( 3)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 2) W 有用 =Gh=30.5N0.06m=0.09J; W 总 =FS=4N0.03m=0.12J; a= 100%= 100%=75%, 钩码的悬挂点在 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 G OA=F OC;悬挂点移至 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 G OB=F OC,经对比发现,由 OA到 OB力臂变 小,所以有用功减小,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 C点上升
33、 3cm,拉力和阻力臂不变,因此由 = 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小 故答案:为:( 1)右;水平;( 2) 2;力臂;( 3)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4) 75%;变小 点评:(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2)拉力的方向倾斜时,导致动力臂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化,动力就会产生与动力臂相反的变化 填空题 ( 2013 无锡)木块在大小为 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 2m,拉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若木块重 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 J 答案
34、:; 1; 0 试题分析:已知水平拉力、木块在拉力的方向上前进的距离,利用 W=FS求拉力做的功; 又知道做功用的时间,再利用公式 P= 计算出拉力的做功功率;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重力做功 解:拉力做功: W=Fs=5N2m=10J; 拉力做功功率: P= = =1W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 0 故答案:为: 10; 1; 0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属于基础题目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35、如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钩码重,可知使用这种滑轮最多可以省 力,但不改变 答案:动;一半;施力方向 试题分析: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2倍,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解:图中所示的滑轮是动滑轮,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钩码重,可知使用这种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施力方向 故答案:为:动;一半;施力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如图,滚摆可以上下往复运动,说明动能和势能 (可以 /不可以)相互转化,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动能 (增大 /减小 /不变) 答案:可以,增大,减小 试题分析:
36、(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解:滚摆在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所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但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正是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但所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正是减少的动能转化为了重力势能 所以说在摆球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故答案:为:可以,增大,减小 点评:分析能量转化时,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 上学路上,当我们骑车到双湖公园大桥头
37、上坡前,往往用力蹬几下以提高车 速,这是为了增大人和车的 能;当我们匀速下桥时,人和自行车的机械能总量 (增大 /减小 /不变)这时我们看到有个别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喜欢走 “S”形路线,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但这样做很不安全,所以我们并不提倡 答案:动;减小;省力 试题分析:解此题需掌握:(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 能 ( 4)本题由斜面模型进行分析,从功的原理中可以知:当
38、斜面长度变长时越省力 解:当我们骑车到双湖公园大桥头上坡前,往往用力蹬几下以提高车速,这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即动能增大,即为了增大人和车的动能; 当我们匀速下桥时,人和自行车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变小; 上坡时,不管路线如何,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 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由功的原理知,斜面越长越省力 故答案:为:动;减小;省力 点评:该题考查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同时还考查了斜面的作用,是一道综合题 体育课上,余枫同学投掷实心球时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在空中飞行的 A、 B、 C、 D四点中,
39、点处的重力势能最大,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球 (有 /没有)做功,球落地后由于受到 最终停在了 E点 答案: B;没有;摩擦力 试题分析:解此题需掌握:( 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由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所以球在空中飞行的 A、 B、 C、D四点中,质量不变, B点时最高,所以此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手对球没有力的作用了,故该同学对球没有
40、做功; 当球落地后,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最终会停在 E点 故答案:为: B;没有;摩擦力 点评:该题考查了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做功的条件和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如图是城南校区和谐大厦的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箱、配重、缆绳、滑轮 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某次电梯匀速上升 15m,所用时间为 10s,图中两个滑轮是 滑轮,若配重重 1000N,则左边一根缆绳对轿厢的拉力 N,已知电动机的功率为 2000W,则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做的功为 J 答案:定; 1000; 20000 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滑轮的使用特点判断滑轮属于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由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拉力和配重之间的关系,从而
41、确定缆绳对轿厢的拉力 利用 W=Pt计算电动机做的功 解: 图中两个滑轮在使用过程中,轴不随着物体一起移动,是定滑轮; 因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且电梯匀速上升, 则缆绳对轿厢的拉力等于配重,所以拉力 F=G=1000N; 由 P= 可得,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做的功 W=Pt=2000W10s=20000J 故答案:为:定; 1000; 20000 点评:此题通过对电梯的分析,综合了考查了定滑轮的特点、拉力、功、功率的计算 2014年 9月 26日,仁川亚运会举重女子 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周璐璐获得金牌,并以 192公斤的挺举成绩破该级别世界纪录她在 4s内把192kg的杠铃举高了 2m,在
42、空中停留了 3s在上述过程中,她对杠铃作了 J的功前 4s做功的功率是 W,后 3s的功率是 W( g=10N/kg) 答案:; 960; 0 试题分析:( 1)已知杠铃质量,利用重力公式 G=mg求杠铃重力,可求举着杠铃不动施加的力; ( 2)根据功的公式 W=Fs求解所做的功,再利用 P= 解:杠铃的质量: m=192公斤 =192kg, 杠杆重力: G=mg=192kg10N/kg=1920N, 举着杠铃不动施加的力: F=G=1920N, h=2m,则做功 W=Fs=1920N2m=3840J; 前 4s做功的功率是 P= = =960W 在空中停留 3秒钟的过程中,施加了力,但没有移
43、动距离,不做功,及做功为0,功率为 0 故答案:为: 3840; 960; 0 点评:本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判断力是否做功,要根据做功的两个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计算题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 70kW的功率匀速行驶, 10min行驶了20km ( 1)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答案:( 1)发动机做了 4.2107J的功;(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2100N 试题分析:( 1)已知功率的大小和做功的时间,根据公式 W=Pt可求牵引力做的功, ( 2)已知做的功和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
44、 F= 求发动机的牵引力;汽车匀速行驶,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 解:( 1) P= , 牵引力做的功: W=Pt=70000W1060s=4.2107J; ( 2) W=Fs, 发动机的牵引力: F= = =2100N,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f=F=2100N 答:( 1)发动机做了 4.2107J的功; (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2100N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牵引力、阻力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小明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 900N的物体在 100s内提
45、升了 10m,所用的拉力为 360N ( 1)求机械效率; ( 2)求拉力的功率; ( 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用该滑轮组把 1020N的重物提升了 10m,求拉力做的功 答案:( 1)机械效率为 83.3%;( 2)拉力的功率为 108W;( 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用该滑轮组把 1020N的重物提升了 10m,拉力做的功为 12000J 试题分析:( 1)由效率公式可以求出滑轮组的效率 ( 2)求出拉力的功,然后由功率公式求出拉力的功率 ( 3)由滑轮组公式求出动滑轮的重力,求出拉力大小,然后求出拉力的功 解: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 n=3; ( 1)滑轮组的效率: =
46、100%= 100%= 100%83.3%; ( 2)拉力的功: W=Fs=Fnh=360N310m=10800J, 拉力的功率: P= = =108W; ( 3)拉力: F= , 则动滑轮的重力: G 动滑轮 =nF-G 物 =3360N-900N=180N, 重物为 1020N时拉力大小: F= = =400N, 拉力做功: W=Fs=Fns=400N310m=12000J; 答:( 1)机械效率为 83.3%; ( 2)拉力的功率为 108W; ( 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用该滑轮组把 1020N的重物提升了 10m,拉力做的功为 12000J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机械效率、功率、功,分析滑轮组结构,求出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有用效率公式、功率公式、滑轮组公式与功的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作图题 如图,根据图动力 F1和阻力臂 L2,作出阻力 F2,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答案:见 试题分析: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进行画图,过力臂的末端作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 解:过 L2的末端作垂直于杠杆的阻力 F2如图所示: 点评:知道杠杆中力与力臂的关系,会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杠杆的作用力或力臂 如图,请作出利用撬棒撬石块的动力臂 L1 答案:见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两个力哪一个是动力,哪一个是阻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