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0057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部分学校九年级十月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冰雪消融 C蜡烛熔化 D灯泡发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铁钉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消融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熔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某物质 R完全燃烧的

2、化学方程式为: R+3O2 2 CO2 + 3 H2O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R一定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 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 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46 若 4 6 g R完全燃烧生成 8 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 5 4 g H2O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不难推出 R的化学式为 C2H6O,故根据化学式可以判断: 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R一定由碳、氢二种元素

3、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 R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正确, 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46,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 C2H6O+3O2 2 CO2 + 3 H2O,物质 R: CO2: H2O的质量比 =46: 88: 54,故若 4 6 g R完全燃烧生成 8 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 5 4 g H2O,正确,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如下,试管体积为 40mL,实验前夹紧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在20 mL刻度处。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4、; 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12mL; 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结果偏大; 实验时如点燃白磷,便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实验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若没冷却,装置内剩余的气体还处于膨胀状态,体积偏大,是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正确, 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 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而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即 40mL的 1/5为 8mL),故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1

5、2mL,正确, 白磷的量不足,则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会使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结果偏小,错误, 实验时如点燃白磷,便打开弹簧夹,由于白磷燃烧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 ,故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但冷却后,由于氧气被消耗,使装置内的气体减少,故后又向左移动,正确, 实验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正确,故选 C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 /g 40 4 3 6 4 8 反应后的质量 /g 待测 13 12 6 10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N和 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

6、 C反应生成的 P和 Q的质量比为 23 D待测值为 16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应根据质量前后变化来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物质 N 质量增加 9g,说明是生成物,物质 P质量增加 9g,说明是生成物,物质 Q质量增加 6g,说明是生成物,故反应可表示为: M N+P+Q,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B、 N和 P的质量之比为 11,但不能说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错误, C、反应生成的 P和 Q的质量比为 9:6=32,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消耗 M的质量 =9+9+6=24,故待测值 =40-24=16,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基

7、本反应类型 高铁酸 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4K2FeO4 2R+4K2O+3O2。则 R的化学式为( ) A Fe B FeO C Fe2O3 D Fe3O4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不难推出 R的化学式为 Fe2O3,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2个氢原子 -: H2 B四个铵根: 4 NH4 C氯化铝 : AlCl3 D两个钙离子: 2 Ca+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 2个氢原子

8、 -: 2H,错误, B、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可省略不写,四个铵根: 4 NH4+,错误, C、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Al 的化合价为 +3, Cl 的化合价为 -1,故氯化铝 : AlCl3,正确,D、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应写数字,再写 “+”“-”, 两个钙离子: 2 Ca2+,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 上方,不能接触试管的内壁,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总体积的 1/3,错误, C、使用天平称量物质

9、质量时,应遵守 “左物右码 ”的原则,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产生,证明气密性好。故选 D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正确, D、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一定要有在化学变化中这个前提,错误。故

10、选 D 考点:原子、分子 填空题 5 分 )下图 A 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 B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1)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 B 图中 X 为 12,该粒子的符号是 ( 3)下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12 24 31 ( 2) Mg2+ ( 3) 2CO +2NO催化剂 N2 +2CO2 试题分析:( 1)在元素周期表的方格中,包含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即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故根据原子序数,可判断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2,相对

11、原子质量为 24 31 ( 2) B 图中 X 为 12,而核外电子数为 10,则说明失去了 2个最外层电子,带上了 2个单位正电荷,该粒子的符号是: Mg2+ ( 3)通过微粒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 CO 和 NO,而反应后的物质是N2和 CO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2NO催化剂 N2 +2CO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化学用语的书写 ( 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装置 A中用于加热的 a仪器名称 ( 2)利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若用 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

12、槽, 放在桌面上。 ( 4)实验室收集某气体 只能 用装置 E,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5)小英同学用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上述发生装置 , 选择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在下面的 4个装置中选择,填编号)答案:( 1)酒精灯 (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正 ( 4)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 5) B d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利用 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条件是加热,且瓶口塞了棉花,故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

13、集完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 ( 4)实验室收集某气体 只能 用装置 E,那就说明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 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 5)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若瓶中是空气,那么要将空气排出,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所以 a、 b都错,若瓶中是水,那么要将水排出,应从短管进气,故选 d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收集,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 4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以及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

14、 步骤一:烧杯中盛有 澄清石灰水,夹紧止夹,在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步骤二: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 还可看到 。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 ( 2)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 3)该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答案:( 1)木炭燃烧发白光 助燃性 ( 2)澄清石灰水沿导管进入瓶中,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 试题分析:( 1)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故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发白光,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15、:助燃性 ( 2)虽然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由于二氧化碳能被澄清石灰水反应掉,故集气瓶中的气体量依然会减少,压强依然会降低,故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沿导管进入瓶中,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该实验过程中,首先木炭燃烧放热,是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集气瓶内压强变大,待冷却后由于木炭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是气体量又减少,故集气瓶内压强又变小,故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 考点:氧气的性质 计算题 ( 6 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

16、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加热时间 /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 /g 28 0 23 2 18 4 18 4 ( 1)共制得氧气 g。 ( 2)计算所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案:( 1) 9 6 g ( 2) 3 5 g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应该不变,可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加热时间增长,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所以根据质量差,可以确定制得氧气的质量 =28g-18 4g=9 6g ( 2)根据化学方程式: 2KClO3 2KCl + 3O2 中 KCl 和 O2的质量关系,可求出氯化钾的质量,进而可求出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设氯化钾的质量为 x 2

17、KClO3 2KCl + 3O2 149-96 X-9 6g 149: 96=x:9 6g X=14 9g 所以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18 4g-14 9g=3 5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推断题 4分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含有相同元素,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液态。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 ”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 ( 1)请推断:丙可能是 ;甲可能是 ;(均填化学式) (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丙: O2 甲: H2O2 ( 2) 2H2O 2H2+O2 试题分析:根据甲、乙含有相同元素,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液态,可以分别为过氧化氢和水,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1)丙的化学式是: O2,甲的化学式是: H2O2 ( 2)乙是水,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考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