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009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钢铁生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玻璃破碎、干冰升华、水结成冰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氮 D碘酒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理盐水、消毒酒精、碘酒都是溶液,液氮是单质,是纯净物,不

2、是溶液。选 C。 考点:溶液。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答案: C 试题分析: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原理。选 C。 考点:乳化作用。 点评:用自来水洗手、用汽油清洗油污都是用溶剂溶解物质,用盐酸清除铁锈,是盐酸跟铁锈反应,这些都不是乳化作用。 下列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发生变质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食盐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减小;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发生

3、变质而且质量增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不变质;食盐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变。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保存方法。 点评:保存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食物 苹果 番茄 牛奶 豆制品 pH 2.4 3.3 4.0 4.4 6.3 6.6 7.4 7.9 A牛奶 B苹果 C豆制品 D番茄 答案: D 试题分析:苹果、番茄、牛奶的 PH都小于 7,都呈酸性;豆制品的 PH是 7.4-7.9,大于 7,呈碱性。选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PH。 点评: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溶液是酸性的,等

4、于 7的溶液是中性的。 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氧气不能;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选 B。 考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鉴别。 点评: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通过合适的实验现象来区分。 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 B石灰石 C消石灰 D稀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消石灰就是熟石灰,呈碱性,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选 C

5、。 考点:烧碱、石灰石、消石灰、稀 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烧碱虽然也是碱性的,但价格较高;不适合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 “2NaI Cl2=2NaCl I2”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它属于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化学方程式 “2NaI Cl2=2NaCl I2”可知,这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物为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反应;置换反

6、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下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 A滴入试管 中与固体 B接触。若试管 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 A和固体 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A稀盐酸和铁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氯化钠 答案: D 试题分析:稀盐酸和铁反应,产氢气,有气泡 ;水和生石灰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都放出热量,装置内气压增大,有气泡产生;氯化钠溶于水,没有热量放出,装置内气压不变,也没有气泡产生。选 D。 考点:实验装置的使用;大气压。 点评:从题中的装置图可知,若将液体 A滴入

7、试管 中与固体 B接触,但试管 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试管 中没有产生气体,也没有热量产生,整个装置内的气压没有变化。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酚酞 C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钙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反应,不能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会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选 C。 考点:除杂。 点评: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设计科学的方法进行,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

8、述中,正确的是 A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40克 B 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从 0 至 t1 时,甲物质的 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t2 时 , 分别在 100 g水中各溶解 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克; 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从 0 至 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t2 时 , 分别在 100 g水中各溶解 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选 D。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点评:溶解

9、度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 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份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 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 0.15g B 0.20g C 0.30g D 0.45g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中硫酸根的质量为11g-3.8g=7.2g。 设,硫酸的质量为 X。 X =7.2g, X=7.35g;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就是硫酸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即 7.35g =0.15g。选 A。 考点:化合物中

10、元素的质量分数。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中硫酸根的质量为 11g-3.8g=7.2g,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由此来计算氢气的质量。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防止引起失火;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气体验满,要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选 D。 考点 :熄灭酒精灯;倾倒液体;气体验满;液体过滤。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过滤 D蒸馏 答

11、案: D 试题分析: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只能将较大的颗粒物沉降下来;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蒸馏能得到纯净水,净水程度最高。选 D。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蒸馏。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蒸馏能得到纯净水,净水程度最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选 C。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识记内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原子

12、核内中子数 B原子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 D。 考点:原子的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H2 B 2H C 2H+ D 2H2 答案: B 试题分析: H2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H2

13、表示两个氢分子。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 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B臭氧( O3) C干冰 D矿泉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臭氧( O3)是单质;矿泉水是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 C和 O两种元素组成,选 C。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对 “化学与生活

14、 ”的认识,错误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塑料难以降解,留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白色污染;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作食品防腐剂。选 D。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白色污染;元素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 点评:食物中的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和无机盐;塑料、泡沫、橡胶等物质都是难以降解,留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

15、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好酒不怕巷子深,是酒的分子不断运动,香味进入人的鼻孔了;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选 B。 考点:微粒的性质;电解水;空气的组成;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按体 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 NH4HCO3

16、 B K2SO4 C K2CO3 D Ca(HPO4)2 答案: A 试题分析: NH4HCO3含有 N,是氮肥; K2SO4含有 K,是钾肥; K2CO3含 N,是氮肥; Ca(HPO4)2 含 P,是磷肥。选 A。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化学肥料中,含 N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的是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汽车排放的尾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等,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石油化工厂排

17、放的废气都能造成空气污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选 B。 考点:空气污染物。 点评:我国监测空气污染的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等。 若用 “ ”表示氢原子, “ ”表示氧原子,则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有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选 D。 考点:物质的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什么微粒保持。 CO2和 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无毒 B都能灭火 C都能供给呼吸 D都能

18、支持燃烧 答案: A 试题分析: CO2和 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灭火,氧气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选 A。 考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 CO2和 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灭火,氧气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 下列安全常识中,不正确的是 A煤气泄露 -严禁开关电器 B在加油站附近 -禁止吸烟和打手机 C稀释浓硫酸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D逃离火灾现象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 C 试题分析:煤气是易燃物品,一旦泄露,应该先关闭阀门,严禁烟火;在加油站附近,弥漫着汽油微粒,为保证安全,禁止吸烟和打手机;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

19、水中,并不断搅拌;逃离火灾现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掉一部分有毒气体和粉尘。选 C。 考点:化学与安全;稀释浓硫酸。 点评:为了实验的安全,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散失掉,放在硫酸溶液飞溅出来。 填空题 ( 7分)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实验室最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 1)盐酸中的溶质是 (填名称);氢氧化钠的俗称 是 (填一种) (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该反应的发生,利用了酚酞溶液,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下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 ( 3)下列图像表示盐酸和氢氧化

20、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变化。则曲线上 C点表示 。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氯化氢;火碱(或烧碱、苛性钠)( 2) NaOH + HClNaCl + H2O;乙;先由无色变红色,再由红色变为无色(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NaCl、 HCl 试题分析:( 1)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火碱(或烧碱、苛性钠)。 (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 HClNaCl + H2O;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该反应的发生,利用了酚酞溶液,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再滴加稀盐

21、酸,溶液的红色慢慢褪去;故应按照乙图所示进行,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先由无色变红色,再由红色变为无色。 ( 3)由题中 PH的曲线图可知,曲线上 C点表示溶液的 PH=7,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当溶液 PH小于 7的时候,说明稀盐酸过量了,故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NaCl、 HCl。 考点:化学方程式;酸碱指示剂;溶液的 PH曲线。 点评:酚酞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不变色,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是酸性的,等于 7的是中性的。 ( 8分)同学们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学们发现

22、农庄里使用大量材料: 围在鸡舍外面的铁丝网; 猪舍用的混凝土; 家禽家畜食槽使用的铝合金; 覆盖在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膜。 以上材料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2)当同学们发现围在鸡舍外面的铁丝网已经出现生锈的情况时,立刻联想到铁生锈的条件是 ,防护的措施是 。 ( 3) 生态农庄道旁是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见上图),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 _。 ( 4)生态农庄大量使用沼气做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沼气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沼气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5)生态农庄除大量的动物粪便外,还有每

23、天成千上万参观者丢弃的垃圾,针对这些废弃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生物垃圾可用于制沼气的原料 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随意丢弃,避免 “白色污染 ” 答案:( 1) ; ( 2)氧气和水;喷漆 (3)太阳能 (4)CH4; CH4+2O2CO2+2H2O(5) 试题分析: 围在鸡舍外面的铁丝网和 家禽家畜食槽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覆盖在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作用,防护的措施是喷漆。 生态农庄道旁的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阳能。 (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 (

24、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针对生态农庄的废弃物,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生物垃圾可用于制沼气的原料;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随意丢弃,避免 “白色污染 ”。选 。 考点: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化学方程式;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 难度不大;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3分)下面是探究物质的组成的一组实验,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从研究方法得知,实验 A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

25、气含量的。实验 B 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实验 C与 _(填实验代号 )实验的方法相同。 答案:氧气 元素种类 B 试题分析:从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图可知,实验 A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B是电解水,水电解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水电解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实验 C与 B实验的方法相同。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电解水;甲烷的燃烧。 点评: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可燃物的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6、 ( 6分)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遭到污染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人们喝上清洁的水。 ( 1)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填标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 pH试纸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通过活性炭层,利用其 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 “物理 ”或 “化学 ”)。 ( 3)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 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ClO2中 “Cl”的化合价是 。 制取 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C(2)过滤;吸附;物理 (3)

27、 +4 2NaClO2+Cl22NaCl+ 2ClO2 试题分析:( 1)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pH试纸,选 C。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通过活性炭层,利用其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3) ClO2中 “Cl”的化合价是 +4价。 根据制取 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 2ClO2。 考点:溶液的 PH;水的净化;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化合物中的各 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是化学反应,没

28、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是物理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计算题 ( 3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CO2=Li2CO3+H2O。计算吸收 44 g二氧化碳需要氢氧化锂的质量。 答案:克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设吸收 44 g二氧化碳需要氢氧化锂的质量是 X。 2LiOH+CO2=Li2CO3+H2O 48 44 X 44g 48: 44=X: 44g X=48g 答:吸收 44 g二氧化碳需要氢氧化锂的质

29、量是 48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 2.84g、 4.26g、 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 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 I、 、 ),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下图像: ( 1)实验 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 ( 2)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2.8克( 1分) (2)14.4%( 2分)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知,实验 I中反应完全后生

30、成氢气的质量是 0.1g。 解:设实验 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 Y。 Fe+ = + 56 2 X 0.1g 56: 2=X: 0.1g X=2.8g ( 2)由题意可知, 100g稀硫酸与 6.23g样品完全恰好反应。 解:设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Y。 Fe+ = + 152 2 Y 0.2g 152: 2=Y: 0.2g Y=15.2g 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4% 答:( 1)实验 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4.4%。 考点:

3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 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A B C D E (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收集若选用装置 E,则气体应由 (填导管口代号)进入集气瓶。 ( 2)验证二氧化碳与水能反应若选用装置 E,则气体应由 (填导管口代号)进入集气瓶,装置 E内所选择的试剂是 。 答案:( 1) A; KMnO4 K2MnO4+MnO2+ O2; 2H2O2MnO2

32、2H2O+ O2; f ( 2) e ;紫色石蕊溶液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发生装置应选用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MnO4 K2MnO4+MnO2+ O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H2O2MnO22H2O+ O2;收集若选用装置 E,则气体应由 f进入集气瓶。 ( 2)验证二氧化碳与水能反应若选用装置 E,则气体应由 e进入集气瓶,将气体通入液体中,让二氧化碳与液体反应,装置 E内所选择的试剂应是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多用途气体收

33、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化学方程式。 点评:制取气体,根据反应物的性质不同, 选用不同的实验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5分)为了检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中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 A和 E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 B和 D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试回答: ( 1)当观察到 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 2)装置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装置 B的作用是 ;装置 E的作用是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C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D中澄清石灰水变

34、浑浊 (2) 3CO+Fe2O32Fe+3CO2 (3)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净;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Ca(OH)2+CO2=CaCO3+ H2O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当气体通过 A瓶时,二氧化碳将被氢氧化钠吸收, B瓶没有浑浊现象,则二氧化碳被吸收完了,若 D中变浑浊,则 C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故: ( 1)当观察到 C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 2)装置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 ( 3)装置 B的 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净;装置 E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

35、一氧化碳;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 H2O。 考点:物质鉴别;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鉴别物质,一定要排除别的物质的干扰,根据特有的反应现象来确定物质的有无。 ( 8分)化学小组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固体食盐中混入了氢氧化钠,但不知是否又混入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 1)确定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没有混入碳酸钙 混入了氢氧化钙 ( 2)除去杂质: 将余下的固体药品放入大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目的是 ,最后进行过滤。 向实验 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36、 。 将实验 所得的溶液采用 的方法,便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固体。 答案:( 1)确定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没有混入碳酸钙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过滤并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出现浑浊现象 混入了氢氧化钙 ( 2) 碳酸钠溶液;除净氢氧化钙 稀盐酸 蒸发溶剂 试题分析:( 1)确定成分:由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有气泡放出;而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故可以按照下表的方案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没

37、有混入碳酸钙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过滤并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出现浑浊现象 混入了氢氧化钙 ( 2)除去杂质: 将余下的固体药品放入大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使所有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最后进行过滤除去。 向实验 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全部反应掉,变成氯化钠。 将实验 所得的溶液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便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固体。 考点:物质的鉴定;除杂;蒸发结晶。 点评:先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特性,通过特有的实验现象来检验这两种物质的有无,再通

38、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转变成氯化钠除去。 推断题 ( 6分)物质 A 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 1)若 E为不溶物, A与 F能发生反应,则 A、 D的化学式为: A 、 D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若 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F为红色固体,则 C、 F的化学式为: C 、 F ; 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CO2; 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2)CuSO4; Cu; Fe+H2SO4=FeSO4+H2(合理答案:军给分) 试题分析:( 1)若 E为不溶物,

39、 A与 B反应生成沉淀,假设 A是二氧化碳, B是氢氧化钙,则生成的 E是碳酸钙, D是水,若 C是碳酸钠, B、 C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A与 F能发生反应,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则 A、D的化学式为: A: CO2; D: H2O;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 2)若 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 D是氢气, F为红色固体, F可能是铜,假设A是稀硫酸, B是铁,则 D是氢气, E是硫酸亚铁;设 C是硫酸铜,则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 C、 F的化学式为: C: CuSO4; F : Cu; 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 FeSO4+H2。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给出的信息较少,符合这些反应的物质也较多,解题的关键是假设一些符合反应条件的物质信息,根据反应的过程,合理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