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0100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3 选择题 ( 10连云港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甲为红色单质,乙为黑色粉末,丁为白色沉淀,则图中标号 、 、 所代表的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依次可能是 A H2 BaCl2Zn B CO KNO3 Fe C O2 KOH Al D C NaOH Ag 答案: A 填空题 ( 10南昌市) 20 (4分 )已知 A、 B、 C、 D、 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 A、 B均为黑色固体, 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

2、 E的化学式 是 ,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2)如果 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A溶液与 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D与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答案: )(1) O2 C+2CuO 2Cu+CO2 ( 2C+ 2Fe3O4 3Fe +2CO2) (2 )溶液变浑浊或生成白色沉淀 CO2+2NaOH = Na2CO3+H2O(其他合理即可) ( 2011年湖北黄冈, 12题, 2分)下列各级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 HClCuCl2NaNO3 Na2SO4 B 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 FeCl3 HClNaClNaOH D

3、Na2CO3Na2SO4HClH2SO4 答案: C ( 10泰安) 25.( 6分)已知常用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 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 1)写出 B、 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B , C 。 ( 2)若 A 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也是纯净物,则中性液体是 (填化学式); ( 3)若 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只是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其溶质是 (填化学式); ( 4)写出有色液体与 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B BaCl2 C: NaOH

4、 ( 2) H2O ( 3) Na2SO4(或 NaCl) ( 4) CuCl2 2NaOH=2NaCl Cu(OH)2 ( 10天津市 19)从纯碱、锌粒、生石灰、无水硫酸铜四种固体中选出三种分别加入到一定量水和稀盐酸中,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固体 A 固体 B 固体 C 水 固体不溶解 形成白色浑浊,并放出大量的 热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稀盐酸 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 气泡产生 白色固体减少,无气泡产生, 并放出大量的热 白色固体减少,有大 量气泡产生 由以上实验推断:固体 B是 _,固体 C是 _;固体 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固体 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类型为 _。 答

5、案:( 1)生石灰 纯碱 ( 2) Zn+2HCl= ZnCl2+ H2 CaO+H2O=Ca( OH) 2 化合反应 【 10湖北十堰】 17下图是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 其中 A、 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 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Y为氧化物, 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反映 中,物质 X起 作用。全品中考网 ( 2) A是 (填化学式 )。 ( 3)反映 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映 - 涉及的基本反映类型共有 种。 答案:( 1)催化剂 ( 2) H2O2 ( 3) Ca(OH)2+Na2CO3+CaCO3+2NaOH ( 4) 3

6、( 10无锡 31)有 A、 B、 C、 D四种元素,已知 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 1个电子, 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 的元素, C2-离子核外有 18个电子, D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人体缺乏该元素会引 起贫血。写出 A、 B、 D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A B D ; C2-离子的符号为 ; B、 C、 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 A:H(氢 ) B:O(氧 ) D:Fe(铁) C2- :S 2- FeSO4(或 Fe2(SO4)3) ( 2010 辽宁鞍山, 20) (5分 )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 关系,其中 A 是一种建筑材料

7、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 (2)得到 F溶液的操作 的名称为: 。 (3)若 I是红褐色沉淀,则 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 I是蓝色沉淀,则 B+稀盐酸 G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A: CaCO3 C: CO2 (2)过滤 (3)3NaOH+FeCl3=Fe(OH)3+3NaCl (4)CuO+2HCl CuCl2+ H2O ( 10南京市) 26 (5分 )图中 A 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 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 中的转化均是

8、化合反应 D和 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 E和 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 F和 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 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l)写出化学式: A B D (2)写出 HE+G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GI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OH)2 CaCO3或 Ca(HCO3)2(前两空合理答案:均给分 ) C (2)2H2O2=2H2O+O2 (3)2C+O2=2CO (10日照 26)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常见的固态氮肥有尿素 CO(NH2)2、氯化铵( NH4Cl)、硫酸铵、硝酸铵和碳酸氢铵等。现有失去标签的 A、 B、 C、 D、 E五种

9、氮肥,分别是上述氮肥中的一种。甲、乙、丙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中的一种。实验室中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鉴别,请做出判断。 ( 1)写出 A、 C、 D和甲、乙的化学式: A_; C_; D_;甲_;乙 _。 ( 2)写出 B与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_。 答案:( 1) (NH4)2SO4 NH4NO3 NH4HCO3 HCl Ba(NO3)2 (2) NH4Cl+AgNO3= NH4NO3+AgCl ( 10肇庆市) 19( 4分)要收集得到较纯净的物质,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CO( CO2) 通过装有烧碱溶液的洗气瓶; CO2( CO) 导出在空

10、气中点燃; O2(水蒸气、 CO2)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KNO3固体( NaCl固体) 溶于适量热水中配成 KNO3的浓溶液,再降温结晶; 铜片(表面的氧化铜) 用稀硫酸浸泡,再水洗、干燥; 铁粉(氧化铁) 用稀盐酸浸泡,再过滤、水洗、干燥。 答案: (选对 1个给 1分,错 1个扣 1分,不出现负分) ( 10内江 7)小明走进实验室发现一瓶标明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无色溶液,旁边还摆放了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固体的试剂瓶,估计是哪位同学用这几种药品中的一种配制了这瓶溶液,但忘了标明成分,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检验溶液的成分: 小明认为该溶液中的成分肯定不是氢氧化钙,

11、理由是 _; 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分析得出这瓶溶液应该是 _。 答案: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可能配制出 10%的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 10内江 8)有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钡三瓶白色粉末,用水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首先鉴别出的物质是 _,在剩余两种物质的鉴别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硫酸铜 CuSO4+BaCl2=CuCl2+BaSO4 推断题 ( 2010 辽宁鞍山, 20)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甲 乙 (1)请你把甲图中 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全品中考网 ; 。

12、(2)乙图中 A 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A、 B为黑色固体, D为红色固体单质, 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物质 B的化学式为 。 写出 E+FG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一个能实现 G+HD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酸 +盐 金属 +盐 ( 、 无顺序要 求 ) 【 10福建宁德】 15( 8分) 2010年 1月 3日北京的强降雪创 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日降雪量最大值,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可能由 NaCl、 CaCl2、 Na2CO3和 CaCO3组成。根据以下实验推断: 往融雪剂样品中滴加足量水,搅拌,

13、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将所得溶液分两份。 ( 1)往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融雪剂一定不含 和 。 ( 2)往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融雪剂一定含有 。由以上实验现象,该融雪剂还可能含有 。 答案:( 1) CaCO3; Na2CO3(或 Na2CO3; CaCO3) ( 2) CaCl2; NaCl ( 10成都 16)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 a) CaCO3 CO2 H2O = Ca(HCO3)2 (b)Ca(HCO3)2 = CaCO3 CO2 H2O 下图中, A为单质,常温常压下 C为气体,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

14、D溶液为浅绿色, G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F G、 G F的反应分别类似上述反应 a与 b。(部分产物略去) ( 1)推断: G的俗名是 _; x的化学式是 _; ( 2) A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 ( 3)比较反应 b与反应 ,推测反应 b发生时的条件为 _; ( 4)写化学方程式:反应 _; 反应 _。 ( 5)将 x露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 _(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该现象是否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_(填 “符合 ”或 “不符合 ”); ( 6)总结反应 、 、 的特点,可得出的结论是_。 答案: (1)小苏打 NaOH (2)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热 生成

15、黑色固体 ( 3)加热 ( 4) Fe + H2SO4 = FeSO4+ H2 CO2 +Ca(OH)2 =CaCO3+ H2O (5)增大 符合 ( 10贵港 18)为了回收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的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 1)若 溶液乙为无色溶液,则固体甲一定有的物质是 _,可能有的物质是 _,步骤 中肯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2)若溶液乙为浅绿色溶液,则溶液乙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_或 _(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答案:( 1) Ag、 Fe Zn Fe+H2SO4=FeSO4+H2 ( 2) Zn(NO3)2、 Fe(NO3)2 Zn(NO3)2、 Fe(NO3

16、)2、 AgNO3 ( 10无锡 33)A H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 A和 D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 A、 D均为无色液体, C、 E、 F、 G均为无色气体,当 G变成固体时,俗称 “干冰 ”, B为黑色固体, H为红色金属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G和 H的化学式 G H (2)在反应 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 (3)在反应 中, B的作用是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全品中考网 答案: (1)CO2 Cu ( 2) ( 3)催化作用( 4) 2H2O2MnO2 2H2O+ O2 CO+H2O=

17、H2+CO2 (高温 ) (注:此题有问题) ( 10无锡 32)某大理石中的主要杂质是氧化铁,工业上由该大理石制各CaCO3,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的试剂 A是 ;加入的试剂 B是 (2)操作 的名称是 ;操作 的名称是 (3)写出加入试剂 C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稀盐酸,氢氧化钠( 2)过滤( 3)CaCl2+Na2CO3=CaCO3+2NaCl ( 10徐州 22)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 F是大理石的主 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_

18、;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答案: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l分。 (1)H2 (2)C02+2NaOH=Na2C03+H20等 (3)CaC03+2HCl=CaCl2+H20+C02复分解反应 (或 CaC03 高温 CaO+C02分解反应 ) ( 2010 甘肃兰州, 31)有 A、 B、 C、 D、 E、 F六种物质,已知 A为一种氯化物, B为一种钠盐, C为一种碱, 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A和 B的溶液混和无明显现象; B和 C的溶液混和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E; A和 C的溶液混和有蓝色沉淀生成; 把 D通入 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F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硝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 ( 1)写出 B、 D、 F的化学式: B ; D ; F 。 ( 2) A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共 5分) ( 1) B. Na2SO4( 1分) D. CO2( 1分 ) F. BaCO3( 1分) ( 2) CuCl2 + Ba(OH)2 =Cu(OH)2+ BaCl2(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