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017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盂县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山西简称 “晋 ”。历史上与 “晋 ”的来历有关的史实是( ) A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夏朝开始的世袭制 C秦朝的郡县制 答案: B 如图,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答案: C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 “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的一部书是指( ) A大唐西游记 B马可 波罗行纪 C神曲

2、D战争与和平 答案: B 下列内容中,代表了东方文化成就的有( ) 荷马史诗 俄狄普斯王 天方夜谭 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A B C D 答案: D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 “种姓制度 ”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 A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 B “别看我只是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 C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 “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答案: A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包括( ) 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根据民间故事,汇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成为东西方文化

3、交流的媒介 A B C D 答案: C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答案: C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马丁 路德 答案: B 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交通要道。这主要是指它( )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使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往来 D使中华文明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答案: B 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

4、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答案: B 下列人类文化成就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B杠杆原理的发现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答案: A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答案: C 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 A教会 B国王 C大封建主 D骑士 答案: A 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B罗马天

5、主教会控制着西欧思想文化,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 C查理 马特实行采邑制 D 15世纪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 答案: D 以下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历史上很早就和中国往来,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技术 B日本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唐朝强盛之时 C日本是一个不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科技文化的国家 D日本是一个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国内资源缺乏 答案: C 综合题 读图题( 7分); ( 1)如图,请在下面两幅图中 A B C D E处,写出他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5分) ( 2)图 1的古代文明与图 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2分)

6、 答案: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代中国 E古希腊 图一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 ,图二文明产生于海洋 按照提示信息填空( 5分) ( 1)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_ ( 2)希腊雅典在 _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 3)公元前 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 _经过十年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 4)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_ ( 5)公元前 21世纪 ,_朝的建立,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答案:古巴比伦 伯里克利 亚历山大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夏朝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 “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

7、南宋临安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 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材料二:十一二世纪,西欧城市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起初,琅城市民用巨款向城主赎买了自治权,但城主挥霍掉赎金后,背信弃义地取消了城市自治权。被激怒的市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后来,从市民阶层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1分) ( 2) “自

8、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 是,无空虚之屋 ”说的是什么现象?( 1分) (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4)宋史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说明了什么问题?( 1分) ( 5)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分) ( 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 1分) 答案:( 1)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 2)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盛 (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 4)国家的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 5)琅城起义 ( 6)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分析说明题( 12分) 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

9、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 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 1)材料一中的 “这条通商道路 ”后来被称做什么?( 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 “这条通商道路 ”的路线?( 3分)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 中的 “诏 ”是谁下达的?( 1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分) (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10、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 “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2分) 答案:( 1)丝绸之路,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越过今天的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由安息转运到欧洲和大秦( 3)北魏孝文帝,目的;为了革除鲜卑旧俗 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巩固北魏的统治。( 4)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指南针促进了欧洲 航海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探究题( 15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改革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数千年的文明史,

11、实际上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更替、影响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 1)中国历史上进行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以郡县制为重点的封建改革家是谁?( 1分)这次改革对秦国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2分) ( 2)改革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的一种方式,同 时也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史上哪次改革具有这种性质?( 1分)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 7世纪日本或 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写出他们的名称。( 2分)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大臣和西欧

12、的宫相分别是谁?(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日本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3 分) (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和启发。( 2分) 答案:( 1)商鞅 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 2) 北魏孝文 帝改革 迁都;由平城迁往洛阳 改官制 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 ( 3)日本大化改新 采邑改革 孝德天皇 查理马特 经济方面 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 政治方面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作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适时的进行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