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027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中考模拟化学卷(二) (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拧干衣服 B写粉笔字 C燃放烟花 D撕碎废纸 答案: C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区分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 NH4NO3溶液和 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 Ba(NO3)2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C 从 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 MnO2 过滤或蒸发 D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 酸和稀硫酸 水或小木条 答案: B 下图 3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

2、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 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 品中的杂质 答案: B 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 (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 )。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3、(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答案: B 某合金 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 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 Zn和 Fe B Cu和 Au C Zn和 Cu D Mg和 Al 答案: A 洗涤是化 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 )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答案: A 有关化学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相

4、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D某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 C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 “西气东输 ”输送的是液化石油气 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答案: A 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

5、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答案: C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 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 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答案: C 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 酸 碱 盐 有机物中的( ) A B C D 答案: A 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6、 B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源 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燃料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 C 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答案: B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 pH小于 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 pH一定小于 7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 C 汽车尾气中的 CO在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 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7、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 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答案: C 填空题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 A、 B、 C,并分别取样按下图 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写出试剂 的名称 _,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_B_。 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 3)写出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无色酚酞溶液 Ca(OH)2 HCl ( 2) Na2CO3溶液 ( 3) Ca(OH)2+2HCl=CaCl2+2H2O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

8、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 1) A中的试管 (填 “能 ”或 “不能 ”)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 2) 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 (3)把 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 Mg和稀盐酸, (填 “会 ”或 “不会 ”)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 A、 B、 C中 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 A、 B、 C 和 “ ”、 “ ”、“=”表示) 答案:( 1)不能 (2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 Ca(OH)2析出 ( 3)会 ( 4) A=C B 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时,物质 A和 C的溶解度相等; 等质量的 A、

9、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 t2 降温到 t1 ,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 g。小丽向 100gt2 的水中加入 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 A物质的晶体析出。你认为 “全部溶解 ”的原因是 。 答案: t1 C 45 A物质溶于水时放热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 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甲烷 (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_; 从分子角度, CH4表示的意义为 ; 从物质角度, CH4表示的意义为 。

10、写出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一 4 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CH4+2O2 CO2+2H2O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 。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 “可燃冰 ”,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 S 2+N 2 S 3+X,其中 X的化学式为 。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 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

1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答案: (1)氢气 (2)CH4 (3)NO ( 4) C 下图是小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 ; ( 2)小李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答案:( 1)氧化物 ( 2) C2H5OH ( 3) Na2S KClO3 计算题 将一定质量的 NaCl和 Na2SO4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

12、量分数的 BaCl2溶液 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 23 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 21 3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计算: (1)所加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固体混合物中 Na2SO4的质量。 (3)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的质量 答案:( 1) 10 ( 2) 14.2 ( 3) 23.4 探究题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

13、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 Mg(OH)2和 ,可能含有 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 )。 (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按图组装仪器,将 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 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 CaCO3。 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 b,从导管 a处缓缓鼓入一定

14、量的空气; 称量 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重复 和 的操作,直至 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 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曲线所示: 【评价】( 1) A瓶中的 NaOH溶液起到 作用。若 A瓶中无 NaOH溶液, D瓶中的质量将 (填 “增大 ”、 “不变 ”或 “减小 ”)。 (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是 。 ( 3)以上实验 (填 “能够 ”或 “不能 ”)检测出水垢中含有 Mg(OH)2。 答案: 【提出猜想】 CaCO3 MgCO3 【设计方案】 Ca(OH)2 【评价】 吸 收 CO2 增大 ( 2) MgCO3 实际生成 CO2的质量是 24g,大于 22g ( 3)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