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北京市密云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铜像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消融、折叠纸人、菠萝榨汁都是物质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选 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细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中,要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少许水或者细沙,防治燃烧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药品,滴管不要伸入试管内;给液体加热
2、,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均匀受热;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选 C。 考点:铁丝燃烧;滴加液体药品;给液体加热;熄灭酒精灯。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功效,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紫杉醇的分子式为 C47H51NO14,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杉醇属于有机物 B一 个紫杉醇分子中含有 113个原子 C紫杉醇是由 C、 H、 O、 N 四个元素组成的 D紫杉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41: 56 答案: C 试题分析:游紫杉醇的化学式 C47H51NO14可知,紫杉醇属于有机物; 一个紫杉醇分子中
3、含有 47+51+1+14=113个原子; 紫杉醇是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的; 紫杉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47: :114=141: 56。 选 C。 考点: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含义;元素质量比。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 5g加水稀释至 250g,然后取出 10g,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0.2 B 0.5 C 1 D 2 答案: A 试题分析: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0.2%。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来总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一样的,选 A。 考点
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质量分数 = 。 某有机物 (化学式为 C2H4O2),它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含钠元素的盐,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共存。由此可知,这种有机物和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A氢氧化钙 B硫酸铜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含钠元素的盐,其为酸性物质,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说明其能与铁反应,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共存,说明它能与碳酸盐反应,故种有机物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选 C。 考
5、点:酸碱指示剂;氢氧 化钙、硫酸铜、稀硫酸、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紫色石蕊试剂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取 a克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称量其质量为 b克。则 a b。 A B C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会吸收水分而潮解,也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 a 克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加, a b。选 B。 考点:氢氧化钠的性质。 点评: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水分而潮解,也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 变质。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 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
6、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 27 4 9 反应后质量 /g 10.6 2.5 待测 9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B物质质量由 27g减少为 2.5g,减少了 24.5g; A物质由 1g变为 10.6g,增加了 9.6g,则 C物质将增加 24.5-9.6=14.9g; D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者不参加反应。这是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 B。 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分解反应时一变多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
7、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时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法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加盐酸至 PH=7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氮气 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混入氧气后点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化钠溶液含有氢氧化钠,加入盐酸至 PH=7,则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对;铁的活动性强于氢,铜的活动性弱于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铁粉将被反应掉, 错;氮气性质稳定,二氧化碳
8、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对;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选 C。 考点:除杂。 点评:除杂时,不能将主要物质除去,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下图所示实验中,要证明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必须做的实验是(图中的小花为浸润过石蕊后烘干的纸花) 喷稀醋酸 喷水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本题实验要通过对照实验来确认,故喷稀醋酸、喷水、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都属于对照实验的一部分,即 都是必要的实验步骤。选 D。
9、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设计与探究。 点评: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要设计科学的对照实验,以验证实验的科学性。 紫色石蕊试剂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某容器中有 M、 N、 X三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M XG Q ; G Q N X 其中可能属于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 A X B M C N D Q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反应 M X G Q 和 G Q N X可知,在整个反应的前后,都有 X物质存在,故 X有可能是该反应催化剂。选 A。 考点:催化剂。 点评: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 量不变。 现有盐酸和 CaCl2
10、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值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 PH曲线图可知, X先与盐酸反应,溶液 PH升高,但当盐酸反应完后,溶液的 PH保持在 7,此时应该是 X与氯化钙反应,当氯化钙反应完后,溶液的 PH才逐渐升高,故 X应该是纯碱溶液,纯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 PH升高;纯碱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很氯化钠,当纯碱过量后,溶液 PH升高,大于 7。选 C。 考点:溶液的 PH。 点评:注意题中溶液的 PH变化规律,其中有一段,溶液的 PH保持不变,后又超过
11、7,说明 X溶液的 PH本来大于 7,且与盐酸和氯化钙都能反应。 我市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 CuSO4, ZnSO4、 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结合以上提纯过程,下列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固体 A 操作 a 固体 C 滤液 B(溶质 ) A. Cu、 Fe 过滤 Cu ZnSO4、 H2SO4 B. Cu、 Fe、 Zn 蒸发 Cu ZnSO4、 H2SO4 C. Cu、 Fe、 Zn 蒸发 Cu、 Zn ZnSO4 D. Cu、 Fe 加入金属锌 Cu、 Zn ZnSO4、 Fe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含有 CuSO4, ZnSO
12、4、 FeSO4的废水中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加入过量的锌后,充分反应,将 Cu和 Fe置换出来,然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再用磁铁吸引,将铁和铜、锌分离开,然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将锌变成硫酸锌,铜的活动性弱于氢,不与硫酸反应,至此即可将 Cu、 Fe、硫酸锌分离开来。 题中固体 A为 Cu、 Fe、 Zn的混合物;操作 a是蒸发;固体 C是 Cu、 Zn;滤液B中的物质是 ZnSO4。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离;金属的活动性;过滤与蒸发。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在金属
13、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书馆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深夜家中煤气泄漏要先开灯寻找漏气源 C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 D进入干涸的深井,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实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书馆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深夜家中煤气泄漏要先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加油站、煤气站附近有很多的可燃物的微粒,容易发生火灾,故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 进入干涸的深井,要先用火把做灯火实验,以保证安全。 考点:灭火器的
14、选用;煤气的安全使用;二氧化碳的性质;灯火实验。 点评: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图书馆的灭火,因为泡沫灭火器内的药物会腐蚀图书资料,应该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据新闻报道,今年 4月,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 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的做法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 B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降低盐酸的危害。盐酸是强酸,进入水体后会污染水体,选 D。 考点:浓盐酸的性质
15、。 点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选 B。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空气的组成即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果粒橙 B液氧 C生理盐水 D蛋花汤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果粒橙、蛋花汤属于悬浊液;液氧是纯净物;生理盐水是溶液。选C。 考点:溶液。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下列图标中,表示 “禁止吸烟 ”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示严禁烟火; B表示禁止吸烟; C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表示当心爆炸。 ACD不对,选 B。 考点:警示图标的意义。 点评:识记内容,牢记这些图标,可以在生活中依要求行事,保证安全。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镁 C硅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选 A。 考点:地壳中元 素的含量。 点评:识记内容
17、,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下列符号能表示 2个氯原子的是 A Cl2 B 2Cl C 2Cl2 D 2Cl 答案: B 试题分析: Cl2表示氯气或者一个氯分子; 2Cl表示两个氯原子; 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 2Cl 表示两个氯离子。 ACD不对,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
18、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物质常用作钾肥的是 A K2CO3 B Ca(H2PO4)2 C CO(NH2)2 D NaCl 答案: A 试题分析: K2CO3含有 K 元素,可以用作钾肥; Ca(H2PO4)2含有 P元素,可以用作磷肥; CO(NH2)2含有 N 元素,可以用作氮肥; NaCl不含植物所需的营 养元素,不属于化学肥料。 BCD不对,选 A。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化学肥料中,含 N 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 的是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 截止今年 4月 5日,北京地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 77天,占总监测天数的 81.05% ,其中各采
19、集点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能有效降低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 C限制煤的使用 D加强建筑工地管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树木可以吸收大量颗粒物,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垃圾分类回收,跟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 限制煤的使用,可以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量,可以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可以减少扬尘,也可以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ACD不对,选 B。 考点:空气污染及防治。 点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物质。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
20、中,不正确的是 A冶炼金属 B人工降雨 C用作气体灭火剂 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不能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做灭火剂;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不能冶炼金属。选 A。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用途广泛,皆跟其性质有关。 未来几年我县的发展定位是 “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 “节水护水、优化环境、防止污染 ”已成为密云人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极易被污染 B净化水可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 C活性炭能使硬水软化 D节约每一滴水,形成 “细水长流 ”的
21、水资源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是重要的资源,常作溶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将硬水软化。选 C。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软水与硬水。 点评: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烧开煮沸是最常用的软化方法。 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盐咸糖甜 B热胀冷缩 C美酒飘香 D H2O2和 H2O 性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咸糖甜说明微粒也能保持物质的部分性质;热胀冷缩是微粒间间隔发生变化;美酒飘香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22、H2O2和 H2O 性质不同,说明微粒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及其应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铝原子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原子。 A表示铝离子; B表示铝原子; C表示氯原子; D表示氯离子。 ACD不对,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基础题,熟练掌握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会计算。 填空题 (
23、 7分)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己检查完毕 ) ( 1)图中编号为 e的仪器的名称为 。 ( 2)从上图中选出适当的仪器完成用 “过氧化氢法 ”制取一瓶氧气的实验,并要求能够通过控制药品的添加量控制反应的快慢,你所选择的仪器有 。用此装置除了可以制备氧气还可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两 种气体都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 3)实验室制备氧气还有另一种方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从上图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完成,完成这个实验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 答案:( 1) 酒精灯 。 ( 2) abdh (或者 ab
24、dfh) 、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 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 ( 3) 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 、 铁架台 。 试题分析:( 1)图中编号为 e的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 ( 2)用 “过氧化氢法 ”制取一瓶氧气的实验,所选择的仪器有 abdh (或者abdfh),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大于空气,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积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 3
25、)实验室制备氧气还有另一种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将装置固定,故还需要铁架台。 考点:常见仪 器的名称;实验装置的选择和使用;化学方程式;气体收集方法;气体验满方法。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气体验满的方法是要在集气瓶口检验,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来确定气体是否积满,不可伸入瓶内。 (6分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是由 H、 O、 C、 Na、 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 A、 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其中 A是人类
26、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得到 A,则 A的化学式为 ,写出 B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_。 (2) D、 E也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 D可以作燃料,写出 D转化为 E的化学方程式 _。 (3) F、 G均由 3种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 G能转化为 F,则 F的化学式为 ,写出 G转化为 F的化学方程式 _。 (4) M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 A、 E和另一种物质 Q,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H2O 、 2H2O2MnO2 2H2O +O2 。 ( 2) 2CO+O2 点燃 2CO2 。 ( 3) NaOH 、 Ca(O
27、H)2 +Na2CO3= CaCO3 +2NaOH 。 ( 4) 2NaHCO3 加热 Na2CO3 +H2O +CO2 。 试题分析: (1) A、 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其中 A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得到 A, A是水, B是过氧化氢,则 A的化学式为 H2O, B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 2H2O +O2。 (2) D、 E也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 D可以作燃料, D是一氧化碳, D转化为 E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点燃 2CO2。 (3) F、 G均由 3种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 G能转化为 F
28、, G是氢氧化钙, F是氢氧化钠, F的化学式为 NaOH, G转化为 F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4) M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 A、 E和另一种物质 Q, M是碳酸氢钠, A是水,E是二氧化碳, Q 是碳酸钠,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 加热 Na2CO3 +H2O +CO2 。 考点:物质的组成;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 点评:推断物质,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进行合理的推断,熟悉相关的化 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 5分)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 1)右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的气态物质在一定条
29、件下反应生成丙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则可知: 在甲、乙、丙所表示的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甲、乙、丙) 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 。(填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 此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 2)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 A和 48g 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过程充分反应,当 B消耗完时,可生成 44 g D物质和 18g E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参加反应的 A物质的质量是 g。 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需表示出元素种类) 答案:( 1) 甲、乙 、 分子 、 3: 1: 2 。 ( 2) 14克 、 C:H=1: 4
30、 。 试题分析:( 1) 在甲、乙、丙所表示的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甲、乙; 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分子; 此反应可以表示为: 3 + 2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3:1:2; (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 A物质的质量是 44+18-48=14g; 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 +2 , 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1:4。 考点:单质与化合物;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中表明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之间的个数比和质量关系
3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7分) “ 溶液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 “物质溶解 ”的知识。 ( 1) 20 时, 17gKCl溶解在 5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 KCl的溶解度为 g 。 ( 2)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铜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质的性质有关;请你举例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共 1分) 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 举例说明 ( 3)我们还发现,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时(在等量的水里放等量的洗衣粉),夏天洗衣粉很快溶解了,冬天反复搅拌后往往还会有许多洗衣粉颗粒悬浮水中,这说明洗衣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_。当你
32、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手烫,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若取用 X固体代替洗衣粉与水混合,也得到与上述相似的现象,则加入的 X固体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氧化钙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 4)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当把相同质量的氯化铵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从 50 降到 2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 5)在 40 时取两份 100 g水分别往加入 50克氯化铵和 50克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升温到 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 时,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40 时,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 C 50 时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 60
33、时 ,硫酸钠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E 60 时 ,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F 60 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 1) 34 。( 2) 溶剂的性质 、 温度 。 ( 3) 增大 、 洗衣粉溶于水放热 、 A C 。 ( 4) 硫酸钠 。 (5) A DF 试题分析:( 1) 20 时, 17gKCl溶解在 5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 17:50=S: 100, S=34g; ( 2)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固体物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氢氧化铜难溶于水,高锰酸钾 易溶于水;油脂不易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汽油;碳酸钠在低温下溶解的
34、较少,而温度较高时,溶解的量大大增加; ( 3)洗衣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手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 4)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2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把相同质量的氯化铵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从 50 降到 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硫酸钠; ( 5)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50g,而此时氯化铵的 溶解度小于 50g,到 6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50g,而硫酸钠的溶解度反而小于 50g,有硫酸钠析出。故在 40 时取两份 1
35、00 g水分别往加入 50 克氯化铵和 50 克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升温到 60 ,在此过程中有:A 40 时,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60 时 ,硫酸钠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F 60 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选 ADF。 考点: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溶解度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量; 溶质质量分数 = 。 ( 6分) 3月 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 9.0级地震,进而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 “I-131” 一下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
36、原子质量(近似取整) I-127 m 74 127 I-131 53 n 131 表 1 表 2 ( 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 “智力元素 ”之称。结合以上表 1、表 2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127与 I-131 属于同一种 。(填元素、原子、分子) m与 n 的数值依次是 = 。(填写数值,共 1分) I-131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可能引发甲状腺癌变。服用含碘元素的物质可封闭甲状腺,让放射性碘无法 “入侵 ”。生活中常见的含碘元素的物质为:碘酒 含碘单质 I2;碘片和藻类食物 含碘化钾 KI;加碘盐 含碘酸钾 KIO3 。下列对以上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
37、是: (填序号) A. +1、 -1、 +5 B. 0、 +1、 +5 C. 0、 -1、 +5 ( 2)面对恐慌,掌握知识可以帮我们明辨是非。有人说 “吃加碘盐可以防辐 射 ”,我国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元素的标准为 20-40mg/kg,若要达到防御碘 -131辐射的作用,一次需补充碘元素 100mg。按每人每天食用 10g加碘盐,则我们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 _碘元素(填写质量,带单位)。 ( 3)核燃料所在反应堆芯因高温熔化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以上事故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后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有关氢气燃烧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这
38、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 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B. 核能的危害性太大,不应再推广使用 C. 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 D.核裂变是一种化学变化 答案:( 1) 元素 , 53、 78 C ( 2) 0.4mg ,( 3) 2H2+O2 点燃 2H2O 试题分析:( 1) I-127与 I-131 属于同一种元素,他们的质子数相同; m=127-74=53; n=131-53=78; m、 n的数值依次是 53、 78; 碘单质 I2中 I为 0价;碘化钾 KI中 I为 -1价;
39、碘酸钾 KIO3中 I为 +5价;选 C。 ( 2)由题意得:按照实验中加碘的最多量计算,设每人每天食用 10g加碘盐可以吸收的碘的质量为 x,则 40:1000=x: 10, x=0.4mg。 ( 3)氢气燃烧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点燃 2H2O;通过核能的利用可知,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开发核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核裂变是不同于化学变化的一种变化,它导致元素种类的改变;核能利用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科学利用,则可以给人类造福,选 AC。 考点: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 称;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的化合
40、价为零;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6分)下表是某品牌速冻饺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 速冻饺子 部分配料 小麦粉 猪肉 白菜 食盐 保质期 在 -18 环境中保存 12个月 生产日期 见封口 ( 1)从上表所列配料中可见,这种食品提供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包括糖类、蛋白质、 、维生素、 。这些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正常活动提供主要能量来源的是 。(填营养素名称) ( 2)在食品配料中属于调味剂的是 。(填配料序号) ( 3)此品牌水饺在广告中说: “这种水饺制作过程中添加了适量易于人体吸收的含有钙、铁元素
41、的化合物 ”、 “吃饺子、补铁钙,有益健康 ”。请你说说,当人体内缺少钙、铁元素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食欲不振 B骨质疏松 C夜盲症 D贫血病 ( 4)某同学关注到这种水饺的包装材料的化学成分是 opp、 cpp,经上网查阅资料获知,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聚丙烯 我们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两种塑料。由此判断该食品包装材料属于 。(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合金 B有机合成材料 C天然纤维 D天然橡胶 答案:( 1) 油脂 , 无机盐(或矿物质) , 糖 类 。 ( 2) ,( 3) B D ,( 4) B 试题分析:( 1)由配料表可见,这种食品提供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
42、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这些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正常活动提供主要能量来源的是糖类。 ( 2)在食品配料中属于调味剂的是食盐,即 。 ( 3)当人体内缺少钙、铁元素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松和贫血病,选BD。 ( 4)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 B。 考点 :食物中的营养素;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机合成材料。 点评: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计算题 (3分 )乙炔 (C2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碳化钙 (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方程式为: CaC2 2H2O Ca(OH)2 C2H2。若要制取 13
43、 g乙炔气体,需要碳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克。 试题分析:找出相关的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设需碳化钙的质量为 X CaC2 2H2O Ca(OH)2 C2H2 64 26 X 13克 X=32克 答 :需碳化钙的质量为 32克。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3分 ) 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去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 (如下图 ),并产生疑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达标呢?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小明和小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
44、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小强 准确称取 5.5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又取来 50克、 14.6%的稀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停止滴加稀盐酸,还剩余稀盐酸25克。 小明 准确称取 5.5 g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干燥后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充分吸收后,称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 2.0克。 ( 1)小强测得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小明测得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两位同学又请来老师帮忙,老师选取另外一种测定方法经反复测定结果都是 96.3%,请你结合
45、实验过程分析一下两位同学谁的测定结果不准确,为什么? 答案: (1)96.4% ( 2) 87.6% ( 3)小明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留在仪器中一部分,使得测定结果不准确。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 1)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2HCl=2NaCl+ H2O+ CO2 106 73 x 25g14.6% 106:73=x: 25g14.6% x=5.3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96.4%。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96.4%。 ( 2)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y。 +2HCl=2NaCl+ H2O+ CO2
46、106 44 y 2.0g 106:44=y: 2.0g y=4.8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87.6%。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87.6%。 ( 3)因为小明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留在仪器中一部分,使得测定结果不准确。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设计与探究。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要想实验的结果准确,设计科学合理的实 验很重要。 探究题 ( 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如右图装置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 ( 1)请你协助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 分液漏斗 广口瓶中 装置内的药品 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如右图)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2,乙为 A气体,丙为 CO2和 A的混合气)后倒扣在 NaOH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据此推测:气体 A的化学性质有 。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 10 ml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