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竹编 B剪纸 C米酒 D木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竹编将竹子编成画,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用剪子将纸剪成不同图案,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将大米发酵后制作米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木雕是将木材雕刻成不同形状,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现有盐酸和
2、 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盐酸显酸性, CaCl2显中性,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但是不能大于 7,也就是说加入水稀释时溶液不可显碱性,故 A 错误; B、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 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石灰水时溶液的 PH继续升高,不可能出现平行于 X轴的线段,故 B错误; C、向盐酸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盐
3、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 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又和氯化钙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 pH不变,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溶液的 pH又升高故 C正确; D、向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仍 然显酸性,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酸、碱的化学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物质量的性质和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
4、鉴别出来的是 A FeCl3 NaOH HCl H2SO4 B HCl KNO3 Na2CO3 Na2SO4 C AgNO3 HCl NaCl HNO3 D BaCl2 Na2SO4 Na2CO3 H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FeCl3、 NaOH、 HCl、 H2SO4 可根据溶液颜色鉴别出来 FeCl3,FeCl3为黄色溶液,其它三者都为无色溶液,之后将 FeCl3分别滴加到其他三种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原物质是 NaOH,对于 HCl 和 H2SO4无法继续推断,故 A错误; B、 HCl、 KNO3、 Na2CO3、 Na2SO4 用两两混合法也只能找到 HCl和 Na2C
5、O3,但是还无法鉴别哪一份是 HCl哪一份是 Na2CO3,故 B错误; C、 AgNO3、 HCl、 NaCl、 HNO3 通过两两混合,能够与另外两种溶液产生沉淀的是 AgNO3,与之无现象的为 HNO3,但是另外相应的两份溶液是无法区别的( HCl NaCl),故 C错误; D、 BaCl2、 Na2SO4、 Na2CO3、 HCl 两两混合后,与另外两种溶液产生沉淀的是BaCl2;而与 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 HCl;然后将 HCl滴加到能够和 BaCl2产生沉淀的溶液中,生成气体的是 Na2CO3,无现象的为 Na2SO4,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
6、对于不加其他试剂的鉴别题,要从溶液颜色特征、两溶液混合时实验现象的不同入手。 要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 H2、 CO、 CO2,得到干燥的氮气 (氮气不与下 列试剂反应。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浓硫酸 苛性钠溶液 灼热的氧化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将 H2、 CO转化为 H2O、 CO2,然后再通过苛性钠溶液,除去 CO2气体,最后再通过浓硫酸,除去 H2O,最后可得到干燥的 N2,故实验先后顺序为 ,答案:为 C。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点评: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与检验混合气体中杂质操作具有很大的
7、不同,除去杂质时一般最后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而检验混合气体时通过是先使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向 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溶液中有 Fe2+、 Cu2+,不溶物为 Cu 溶液中有 Fe2+、 Cu2+,不溶物为 Fe 溶液中只有 Cu2+,不溶物为 Fe 溶液中只有 Fe2+,不溶物为 Fe、 Cu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 Cu(NO3)2溶液铜,同时生成硝酸亚铁。 当加入的铁粉不足量时,有 Cu(NO3)2 剩余,溶液中有 Fe2+、Cu2+,不溶物为 Cu,故 正确;溶液中不
8、能同时存在铁粉和 Cu2+,因为它们能反应,故 错误; 当加入的铁粉过量时,溶液中只有 Fe2+、不溶物为 Fe、Cu,故 正确;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某同学对下列 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方案一 加稀硫酸 加足量稀盐酸 看外观 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二 高温灼烧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9、在高温下灼烧,炭粉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氧化铜不反应,故方案二不合理; B、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主要是检验是否存在碳酸钠;方案一、加稀盐酸NaOH+HCl=NaCl+H2O 无明显现象, 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气泡,根据产生气泡,就证明含有碳酸钠,样品已变质,反之就没有变质,故合理;方案二:加澄清的石灰水 Ca( OH) 2、 NaOH二者不反应,无明显现象,Ca( OH) 2+Na2CO3=CaCO3+2NaOH,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产生沉淀,就证明含有碳酸钠,样品已变质反之就没有变质,故合理;综上所述,故 B正确; C、方案一:看外观 硫酸
10、钾和硝酸铵二者都是白色固体,故不合理; D、方案一:用无色的酚酞试液不能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因为酚酞试液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故不合理;方案二: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醋酸钠、水,无现象,故不合理;综上所述,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铵态化肥的鉴别;溶液酸碱性的鉴别。 点评:在具体实验设计中要对其原理要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A制氢氧化钠 B制氯化铜 C制二氧化碳 D制氯化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石灰水能与碳酸钠反
11、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 A正确; B、铜片与盐酸不能反应,不能用于制氯化铜,故 B错误; C、盐酸能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 C正确;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物质的制备,应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t1 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要使 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 t2 时,往 100g水中加入 90g甲,充 分搅
12、拌后得到 190g甲的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 时甲、乙、丙三者溶解度曲线相交与一点,则说明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故 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乙、丙明显,故 B说法正确; C、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 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 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 t2 时甲的溶解度为 80g,即 1在 t2 时往 100g水中加入 90g甲,最多溶解 80g甲,可得到 180g溶液,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D。 考点: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13、液的转化。 点评: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改变溶液状态的方法; 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下图是镁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E A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上述图中的 E C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等 D A、 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内的下边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 A
14、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故 A说法错误; B、氯离子带有 1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数为 17,则电子数为 18,图 E符合,故 B说法正确; 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镁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质子数,故 C说法错误; D、 A元素为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个电子,易失电子显 +2价, B为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7 个,易得电子显 -1 价,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别及利用。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面:吴蜀
15、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 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无法改变,改变的只是周围环境温度,故 A错误; B、木船燃烧必须有充足的可燃物,枯枝和油属于易燃物,为木船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故 B正确; C、东南风加大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单位时间内的氧气的浓度,致使木船燃烧越来越旺,故 C正确; D、
16、相连的木船连在一起,一旦起火,没法及时隔离,造成全部起火,故 D正确; 故选 A。 考点:燃烧条件与灭火;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点评: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 得到着火点; 和空气或 氧气接触。 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 (K2SO4) B碳酸氢铵 (NH4HCO3) C尿素 CO(NH2)2 D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A错误; 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B错误; 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C错误; 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
17、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 点评: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健康常识 B安全常识 人体缺铁 易患贫血病 人体缺锌 易患佝偻病 不明洞穴探险 先做灯火实验 家中石油气泄漏 立即打开排气扇 C性质与用途 D物质分类 石墨能导电 作电极 活性炭有吸附性 作冰箱除臭剂 常见的碱 熟石灰、烧碱、纯碱 常见的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钙影响人体发育,缺乏会患佝偻病而不是锌,故 A错误; B、不明洞穴长时间会缺氧,氧气具有助燃
18、性支持燃烧,进行灯火实验来探明洞穴中是否存在氧气;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家中石油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故 B错误; C、石墨具有导电性,作电极;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作冰箱除臭剂,故 C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常见酸、碱、盐的判别。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 释浓硫酸 B称取氯化钠 C过滤 D制取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图 A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
19、码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图 B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 C操作错误;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稍下倾,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图中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故图 D操作错误; 故选 A。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每个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下列做法不符合 “建设宜居汕头 ”要求的是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B所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露天焚烧垃圾 D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开发风能
20、、太阳能等新能源,不但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且风能、太阳能对环境无污染,故 A正确; B、污水处理后排放避免有害物质影响水体、土壤,故 B正确; C、垃圾焚烧容易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故 C错误; D、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化学与环境保护 点评:此题属于社会热点题,同学们要了解低碳经济,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相关题目。 填空题 (10分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关闭 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
21、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 B装置是否漏气? _(填 “漏气 ”、 “不漏气 ”或 “无法确定 ”); (2)用 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选用 A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 E装置收集,得到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 (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收集装置是 _; (填字母编号 ) (5)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 ,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
22、序号 )。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6)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 _; (填一种颜色 ) 答案: (1)不漏气 CaCO3+2HCl=CaCl2+H2O+CO2 (3) 2KMnO4 K2MnO4 MnO2 O2 收集气体前集气瓶没有先装满水或没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就开始收集 (4)A C (5)B (6)红色 试题分析: (1)关闭 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能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 2) B装置为固液制气装置可用来制取 CO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
23、稀盐酸制取 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3)装置 A为固体加热装置,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故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MnO2 O2,装置 E为排水法,得到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没有先装满水或没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就开始收集; ( 4)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故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装置 A;氨气 (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为 C; ( 5)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反应,故选 B
24、; ( 6)由于氨气 (NH3)极易溶于水且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碱的化学性质。 点评: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与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及其水溶性。 (10分 )(1)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 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 X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 X的化学式是 。 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 a检验硬水常用的是物质是 。 b如果某地地下水钙、
25、镁离子含量过高 (假设主要以 CaCl2、 MgCl2形式存在 ),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加入适量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 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2)有机物 A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
26、水,为确定 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示: “碱 石灰 ”是 CaO 和 NaOH固体的混合物 ) 【猜想】 猜想一: A中只含 C、 H两种元素 猜想二: A中含 C、 H、 O 三种元素 【实验】 【结论】猜想 正确 (选填 “一 ”或 “二 ”)。 【反思】有机物 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 ClO2 a.肥皂水 b. Ca(OH)2+MgCl2=Mg(OH)2+ CaCl2 ABCD ABD (2)【结论】二 【反思】 C: H: O=12: 3: 16 。 试题分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 Cl2和 2
27、NaClO2共含有 4个氯原子、 2个钠原子和 4个氧原子,反应后 2NaCl已含有 2个钠原子、 2个氯原子,由此可推断 2X应含有 2个氯原子和 4个氧原子, X的化学式为 ClO2; 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或残渣多)的为硬水;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与 MgCl2反应生成 Mg(OH)2沉淀和CaCl2,以降低水中镁离子,再用纯碱碳酸钠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其化学方程式为 Ca(OH)2+MgCl2=Mg(OH)2+ CaCl2; 根据水中水草疯长的现象可以知道水被污染了,题给的 四个选项都能够引起水污染的,故选 ABCD; 爱护水
28、资源的最好方法就是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等,而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是在浪费水,故选 ABD; (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增重说明反应生成 2.7g水,碱石灰增重,说明该反应生成 CO2 4.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有机物 A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2g ; 有机物 A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2.7g =0.3g ; 1.2g+0.3g 3.1g,则说明有机物 A中含有氧元素: 3.1g-1.2g-0.3g=1.6g; 有机物 A中所含碳、氢、氧元素的质 量比为 1.2g: 0.3g: 1.6g =12: 3: 16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水资源污染与防护;硬水与软水。 点评
29、: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8分 )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 (填 “铁 ”或 “铜 ”)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 (H)的 面。 (2)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 (含硫酸亚铁 )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 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废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 H2SO4进 行处理,其目的是 。 过量废铁丝与硫酸铜废液充分反应后,为了得到纯净的铜粉, 的主要步骤是 。 在 “氧化铜 ”(含少量铜 )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该过程有关的是 。 A
30、2Cu+ O2 2CuO B 2Cu+O2+2H2SO4 2CuSO4+2H2O C Cu + H2SO4 CuSO4 + H2 D CuO + H2SO4 CuSO4 + H2O 答案: (1)铁;前 (2) Fe + CuSO4 FeSO4 + Cu 除去铁丝表层的氧化物 (或除铁锈 ) 加足量的稀硫酸 (或加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 ABD 试题分析: (1)钢材是铁的合金,铁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H)的前面; ( 2) 金属活动顺序中铁在铜的前面,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方程式为 Fe + CuSO4 FeSO4 + Cu,废铁丝表面有锈,用稀硫酸处理目的是除去铁
31、丝表面的铁锈; 向硫酸铜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废铁丝,铁丝会剩余,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除去铁丝,铜与酸不反应,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铜; 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H)的后面,不与酸反应,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 ABD。 考点: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与防治。 点评:金属活动顺序中, ( H)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 H)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 分 )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 (有效成份为碳酸钠 )等物品。 (1)同学所带的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最
32、富含蛋白质的是 。 (2)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填一条性质 )。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 答案: (1)西红柿;牛肉 (2)食醋 (3)均一性 (4)防止铁锅生锈 试题分析:( 1)牛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面条中主要含有糖类 ,西红柿中主要含有维生素,食用油中主要含有油脂,食盐中主要含无机盐,味精中主要含氨基酸,食醋是调味品,主要含醋酸;
33、故填:西红柿、牛肉。 (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去污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向食盐和去污粉中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放出的是去污粉,没有气泡放出的是食盐;故填:食醋。 ( 3)食盐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溶液,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故填:均一性。 ( 4)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要 防止铁生锈就要隔绝氧气和水,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可防止铁与水接触,以防止铁锅生锈。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溶液的特征;金属锈蚀与防治。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
34、服务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5分 )日本 9.0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不少地方出现抢购碘盐的狂潮,用于防护核辐射。精制碘盐是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吃加碘盐防辐射完全不科学,盲 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94的钚 (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子数为 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核电荷数为 239 D质
35、子数为 94 (2)日本 NHK 电视台报道:由于安全系统的所有电源丧失,无法抽水对反应堆进行降温,福岛第一核电站 6座反应堆,震后出现不同程度堆芯熔毁,并先后发生氢气爆炸。高温导致锆水反应产生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 为 _。 (3)碘盐中的 “碘 ”指的是 _(选 “分子 ”“原子 ”或 “元素 ”) (4)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 _。 答案: C (2)2H2+O2 2H2O; (3)元素 (4)受热易分解 试题分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由此可判断,原子
36、序数为 94的钚 (Pu),质子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94,中子数 =239-94=145,故 C错误,答案:为 C; ( 2)氢气遇到氧气而发生爆炸是因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其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 3)碘盐中的 “碘 ”指的是碘元素,而不是指分子或原子; ( 4)根据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见光或受热条件下易分解。 考点:原子的结构及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化学来源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活,与人类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
37、的热点。 (5分 )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氯化钠、 B小苏打、 C稀盐酸 D活性炭E熟石灰 F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 (填字母 ): (1)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 ; (2)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5)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答案: (1) D ; (2) E ; (3) B ; (4) C ; (5)A 。 试题分析:( 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是常见的吸附剂,可以用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答案:为: D ( 2)改良酸性土壤常用弱碱性的物质熟石灰,故答案:为: E ( 3)面粉在发酵时会产生有机酸,所以
38、要加 入碱性物质来中和酸味,由于小苏打溶液呈碱性,常被用来蒸馒头,故答案:为: B ( 4)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可以和酸反应,所以可以用稀盐酸来除锈,故答案:为: C ( 5)食盐有咸味,可以作为调味品来使用,故答案:为: A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酸碱盐的应用。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要熟悉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3分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称或符号。 (1) 3个氮分子 ; (2) 2H ; (3) 4个硫酸根离子 。 答案: 3N2; (2) 2个氢原子; (3) 4SO ; 试题分析: 化学式表示分子,氮气的化学式为 N2,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 3
39、个氮分子表示为 3N2; ( 2) H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又可以表示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 2H表示 2个氢原子; ( 3)硫酸根离子带有 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 4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4S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分子、原子、离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计算题 (5 分 )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 “光导纤维 ”,被誉为 “光纤之父 ”的高锟,用他的发明为人类连通了信息时代。生
40、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 (SiO2)。计算: (1) 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 (3) 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 l )。 答案: (1)60 (2)7: 8 (3)53 试题分析: (1) SiO2的相 对分子质量 =28+162 60; ( 2)在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8: 162=7: 8; ( 3) 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3。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点评:化学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相关计算的方法,问
41、题就会迎刃而解。 (10分 )老师要求同学们将 30g NaCl样品中的杂质 除去,同时测出其中所含 的质量分数。提供的试剂有:一定质量分数的 NaOH溶液、 KOH溶液、稀盐酸各 100g。小林同学顺利完成了任务。她的方法是: 将 30g NaCl样品加入 10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再逐渐加入所选试剂,当加入的试剂质量为56g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4.9g。请回答: (1)小林同学所选用的试剂是 。 (2)该 NaCl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 2) 22.5% ( 3) 181.1g 试题分
42、析: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能与 CuCl2反应, 2NaOH+Cu Cl2=Cu(OH)2+2NaCl, 2KOH+Cu Cl2=Cu(OH)2+2KCl,而 KOH与 CuCl2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 KCl,故应选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2)根据生成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设 30g混合固体中所含氯化铜的质量为 x,则 CuCl2+2NaOH=2NaCl+Cu(OH)2 135 98 x 4.9g 13598= x4.9g x=6.75g 6.75 g 30 g100%=22.5%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30g+100g+56g-4.9g=18
43、1.1g 考点:物质净化与除杂;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物质除杂一般有两种方法:将杂质彻底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所选物质不能与主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探究题 (13 分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 察到溶
44、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 :该气体是 CO2 猜想 :该气体是 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 (铁架台已略去 ),观察现象。 实验时装置 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 _(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装置 B中的现象是 _,装置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处理的方法是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
45、虫 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_。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_(只写一种 )。 答案:【实验探究一】 (1)红 (2)氢气 (或 H2) 【实验探究二】 (1)氢、氧 (或 H、 O,只填一种不得分 ) (2)CO(或一氧化碳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 (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 【拓展延伸】 (1)B (2)Na2CO3(或其它可溶
46、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2分 )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一】 (1)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 2)金属锌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H)的前面,能与酸反应生成 H2; 【实验探究二】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生成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故蚁酸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进一步猜想该气体可能为 CO; I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A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气体不是CO2,故猜想 不成立; II CO具有还原性,能使黑色 CuO 还原为红色 Cu,同时生成 CO2气体,能使装置 C中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讨论交流】由于 CO有毒性,对空气造成污染,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