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029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低碳生活 ”、 “低碳技术 ”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 ”理念的是 A焚烧大量秸杆 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 “低碳技术 ”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题中焚烧垃圾发电、用旧报纸制铅笔杆、使用可降解塑料都是符合低碳理念的,而焚烧大量秸杆则会污染环境。故选 A。 考点:化学与环境。 点评: “低碳 ”理念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2、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是因为水银的微粒(原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所致,故 A说法错误; B、 C、 D说法正确。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三: 1、微粒很小; 2、微粒之间有间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

3、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的本质是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分子的种类肯定变化。由图可知, A、 B、 C的说法正确;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的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 D错。 考点:化学反应的本质;微粒的模拟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由微粒的模拟示意图来直观的展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类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两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化物 答案:

4、 C 试题分析: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纯净物,其间不含氧分子或者氧气,其中过氧化氢是过氧化物,不能跟氧化物混淆。 考点: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氧化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 ,涉及了元素、原子、分子的概念;要注意的是含氧化合物不等于就是氧化物。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呈电中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故原子呈电中性;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当原子

5、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时,其体积将会变小,故 A说法不对。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构成。 点评:物质的微观构成比较抽象,需要同学们深入理解。 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醋酸是由 2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醋酸的分子结构模型,我们能直观的看出:醋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40%;醋酸是宏观概念,故醋酸是由

6、2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是错的,应说成每个醋酸分子是由 2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物质的构成;元素、原子、分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点评:注意区分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元素的质量分数 =。 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图可得 C表示的是由两个氧原子和别的一个别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也就是由氧元素和其他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选 C。 考点:微粒的模型图;氧化物;物质的构成。 点评: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的一种元素组

7、成的化合物。看懂图示很重要。 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 A Fe(OH)2:氢氧化铁 B Hg:氦 C K2CO3:碳酸钾 D NH4Cl:氯化氨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OH)2:氢氧化亚铁 ; Hg:汞; NH4Cl:氯化铵; C、 K2CO3:碳酸钾 ,化学式和名称相符,选 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物质名称。 点评:识记类题目,记牢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就行。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错误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表示阴离子, 表示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

8、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题中 的质子数是 8, 的质子数是 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粒子的最外层得了 2个电子,是阴离子; 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 子,是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氮分子: 2N B

9、1个钙离子: Ca+2 C氯化铝: AlCl D硫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几;离子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加正负号和数字表示的,几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几;化合价用正负号和数字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个氮分子: 2 ; 1个钙离子: ;氯化铝: ;硫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选 D。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不但要记忆其形式还要理解其含义。 下列有关 “化学之最 ”的描述及表示错误的是 A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 H B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SiO 2

10、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 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 2O 答案: C 试题分析: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H;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和硅,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 SiO2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 考点:太阳上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化学式;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单质是

1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图可知: A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C是一种化合物,是纯净物; D是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而 B是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 B。 考点:微粒模式图;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 “绿色环保高效 ”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6 D +3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Na: +

12、1价; O: -2价,设铁的化合价为 X,则( +1) 2+X+( -2) 4=0,解得X=+6价。 考点:化合价和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多年来各地一直销售含碘食盐(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受热易分解),以消除碘缺乏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菜时,应先加含碘食盐 B含碘食盐中含碘量越高越好 C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 3 D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质量分数为 59.3% 答案: D 试题分析:加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由碘酸钾的化学式( KIO3)可知,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3、39: 127: 16=39: 127: 48;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质量分数 = =59.3%。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质量分数。 点评: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 。 人体中化 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健康,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易导致智力低下,患侏儒症 A钙 B碘 C锌 D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健康,缺乏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老年人会得骨质疏松;缺乏碘,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锌,易导致智力低下,患侏儒症;缺乏铁,易得缺铁性贫血。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元素与人

14、体健康就是一证。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再分就意味着分子变化,这是化学变化。题中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都是分子间间隔变化,都是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分别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了,是化学变化。 考点:分子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氮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燃着的木条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15、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D 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加入明矾,振荡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别物质要根据其性质来进行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看颜色无法区分;硬水和软水加明矾后现象一样,都不会有沉淀物出现,此法无法区分软水和硬水。 B选项的两种方法是对的。 考点:物质的辨别;物质的性质。 点评:辨别物质要根据其性质来进行区分。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

16、的变化。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铁杵磨成针都只是物质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而火烧赤壁是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B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C用铝作导线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利用其气化吸热的性

17、质、用铝作导线,利用其导电性、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故选 B。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点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常考的知识点,很重要,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量筒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可以加热,而且都可以直接加热,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也不能做溶解或者反应容器。故选 D。 考点: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常见的化学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要记牢才行。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液

18、体的加热 B玻璃管套上橡皮管 C读取液体体积 D液体的倾倒 答案: B 试题分析:给液体的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液体的倾倒,要注意标签 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上;题中 B,往玻璃管套上橡皮管的操作是正确的。 考点: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点。 点评: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点,对学好化学有很大帮助。 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测得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大于其容积的 1/5,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的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胶管上的止水夹没有夹紧

19、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用燃烧法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瓶内氧气消化不尽;装置气密性不好,则燃烧结束后,外界空气又会进入瓶内;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则瓶内温度较高,瓶内压强较大;这三个因素都导致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 1/5;而胶管上的止水夹没有夹紧,则瓶内红磷燃烧时,瓶内的其他气体会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逸出瓶内,最终的结果是进入瓶内的水大于瓶体积的 1/5。故选 D。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点评:用燃烧法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中,成功的关键在于: 1、要将瓶内氧气全部耗尽,且不引入别的气体; 2、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

20、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变黑色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变黑色,说法正确。选 D。 考点:铁丝、麟、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现象。 点评:实验现象要注意加强记忆,注意与实验结论的区别。难度不大。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图,正确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要伸入到集气瓶底;验 M氧气,使

21、用的带火星的小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瓶内放少许水或在瓶底铺上一些细沙。 考点:常见的实验操作。 点评:这些实验操作题,要注意细节,理解各个注意点的原理。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界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等实现循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检验二氧

22、化碳了。故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是常考内容。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 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 气体可能是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 B 试题分析:检验某种物质,要根据它在反应中的现象来辨别。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都能是燃着的木条熄灭;若瓶内是氧气,则木条燃烧更旺;若瓶内是空气,则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 考点:物质的辨别。 点评:化学现象是检验物质的根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化学反应的现象 利用水电解器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

23、现象不合理的是 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 l 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 “噗 ”声 D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为 1: 2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解水的实验中,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阴极产生的是氢气,能燃烧,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 1: 2,题中 A、 C、 D的叙述是正确的, B错。 考点:电解水;氢气的点燃。 点评:电解水的实验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 1: 2,质量比是 8: 1。 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

24、个氧元素组成 B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C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纯水就是纯净的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中也可能溶解了其他可溶物质,故不一定是纯净物;婴幼儿、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纯净水中没有这些无机盐,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B说法正确。 考点:水的组成;水的利用和保护。 点评: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学习水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某饮用水标签的部 分内容如右图所示,图中的 Na、 K、 Ca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

25、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饮用水标签中的 Na、 K、 Ca是指元素。 考点:元素、原子、分子、单质。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原子、分子都是微观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要对这些概念加以区分。 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答案: C 试题分析:沉淀是用于沉降水中的较大固体物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处理方法,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无需如此复杂。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吸附;蒸馏。 点评:过滤可以

26、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处理方法。 填空题 ( 4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水经风吹日晒可获得含有泥沙的粗盐,然后经过加工得到精盐。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操作 、 、 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 A B C ( 2)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中,均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写仪器名称),其中在A操作中的作用是 , ( 3)在 B操作装置中,漏斗应如何放置 。 答案:( 4分)( 1) CBA ( 2)玻璃棒 搅拌,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 ( 3)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试题分析:粗盐提

27、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和蒸发三步;在这三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加快粗盐溶解的速度;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 使液滴飞溅;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可以防止滤液溅出。 考点: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固体不溶物,其注意点是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时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得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干。 (8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

28、指定仪器的名称: ; 。 (2)写出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 5)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装置 D,理由是 ,也可以选择装置 E,理由是 。 答案: (1) 分液漏斗 集气瓶 (2) A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 DE ( 4) B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 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且不与氧气反应 , 因为 CO2溶解性有限,从导管口产生的气泡

29、在水中 能较快浮起而逸出。 试题分析:题中 仪器的名称分别为分液漏斗和集气瓶;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制氧气的类型,发生装置应选 A,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其收集装置可选 DE,即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要加热的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氧气反应,故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装置 D。但因为 CO2在水中溶解性有限,从导管口产生的气泡在水中能较快浮起

30、而逸出,所以收集二氧化碳也可选用 E装置。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点评: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考点,将两个知识点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着记忆和理解,更有利于学习。 (8分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打磨好的镁带用 夹持(填写仪器名称)。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此反应在实验中的应用是 。 (4)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 “温室效应 ”气体的排放量。 “低碳 ”正成为人们的共识。自然界消耗

31、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气: ,该反应是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答案:(每空 1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错误不得分,没配平、条件漏写错写、漏标气体、沉淀符号见 3个扣 1分。 ( 1) 2Mg + O2 2MgO 坩埚钳 (2) 4P + 5O2 2 P2O5 化合反应 (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检验二氧化碳 ( 4) 6 CO2 + 6 H2O C6H12O6 + 6 O2 吸热 试题分析: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M

32、g + O2 2MgO ,实验中要用坩埚钳夹持镁带;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 + 5O2 2 P2O5,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CO2 + 6 H2O C6H12O6 + 6 O2 ,该反应是 吸热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用仪器的使用;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33、,还要注意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等细节。 ( 6 分)填写下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选择合适的编号给物质分类: 序号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填写编号) ( 1) 冰水 ( 2) Al ( 3) 硫酸钠 物质类别: A混合物 B金属 C非金属 D化合物 E氧化物 答案: 序号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填写编号) ( 1) 冰水 H2O DE ( 2) 铝 Al B ( 3) 硫酸钠 Na2SO4 D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别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冰水:化学式为: H2O,

34、属于化合物、氧化物;铝: Al,金属;硫酸钠: Na2SO4,化合物。 考点:物质分类;化学式的书写;混合物与纯净物;氧化物。 点评:书写化学式时可以根据化合价来检验其正误。物质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组成。 (3分 )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 (填得失几个电子 ),而变成 (用化学符号表示 )。 答案:失去 1个电子 Na+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的,就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最外层电

35、子数小于 4的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钠原子核外有 11个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最外层有 1个电子,小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 1个电子,而变成 Na+。 考点: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的,就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 小于 4的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计算题 (3分 ) 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 “玉米塑料 ”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

36、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 (C3H6O3)。试列式计算: ( 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2)多少克乳酸与 88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 1) 90 ( 1分) ( 2) 60克 ( 2分,列式正确给 1分) 试题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质量分数 =。 根据乳酸化学式 (C3H6O3)可得: ( 1) Mr(C3H6O3)=123 16 163 90 ( 2)设 X克乳酸与 88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则: X =88 解得 X=60克。 答: 60克乳酸与 88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 点评:相对分子

37、质量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质量分数 =。 ( 4分)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的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3.5%,请列式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2)按规定,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在 95%以上为一等品,试根据计算判断该厂所生产的尿素能否按一等品出售? 答案: (4分 )( 1)( 2分) 46.7% ( 1分) 混合物 ( 1分) ( 2)( 2分)列式计算求出 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93.1%( 1分),比较得出结论( 1分)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

38、1)只要计算出 CO(NH2)2的 N的质量分数,再跟43.5%比较就可知该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了。( 2)计算出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再跟 95%比较,就可知该厂所生产的尿素能否按一等品出售了。 质量分数 = 。 ( 1) CO(NH2)2的 N的质量分数 = =46.7%43.5%,所以该尿素样品是混合物; ( 2)设样品质量为单位 1,其中含有 X%的尿素,则有: 解得 93.1%95%。 所以该厂所生产的尿素不能按一等品出售。 考点: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应用。 点评: 质量分数 = 。 推断题 ( 4分)现有 A、 B、 C、 D四种物质,其中 A、 B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具

39、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C、 D为常见的无色气体。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A , B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 , 反应 。 答案: (每空 1分 ) (1) A: H2O2 B: H2O ( 2) 2H2O2 2H2O + O2 2H2O 2H2 + O2 试题分析:题中 A、 B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想到过氧化氢和水, A可以转化为 B和 C,这与过氧化氢转变成水和氧气相对应,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 C和 D, C、 D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这与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相对应, C和 D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B,这与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相对应。故有题解为: A: H2O2 B: H2O 反应 的化学方 程式为: 2H2O2 2H2O + O2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 O2 考点:推断题;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推断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突破口。一些独特的现象、性质等都是关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