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0352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2012学年天津市塘沽区初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铜丝弯曲 D燃放烟火 答案: D 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张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元素与人体健康 N2性质稳定 填充食品袋防腐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于灭火 石墨疏松多孔 可作吸附剂 人体缺氟 易生龋齿 人体缺锌 会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D物质与微粒构成 张青莲 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拉瓦锡 测定空气的组成 侯德榜 发明联合制碱法 金属铜 由铜

2、原子构成 氧气 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 由 Na+和 Cl-构成 答案: B 某气体中可能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气体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浓硫酸质量增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与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之比为 18:11,则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情况最多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 C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过程示意如下: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

3、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B 、 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 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 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答案: BD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KOH、 Na2SO4、 CuSO4、 MgCl2 B NaNO3、 Cu(NO3)2、 KNO3、 NaOH C Na2SO4、 BaCl2、 KNO3、 NaCl D K2CO3、 BaCl2、 Na2SO4、 HCl 答案: AD 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

4、水变浑浊了, U形管中的 a液面降低、 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 生了化学变化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 D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反应 可制得烧碱 B圈 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利用反应 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 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答案: B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 对苯二胺,化学式为 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

5、含有 N2分子 B对苯二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对苯二胺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D对苯二胺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 答案: D 在 pH=1时,下列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SO4NaClKNO3 B Na2SO4 NH4Cl KCl C NaOH NaCl NaNO3 D K2SO4AgNO3 NaCl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镇啤酒 B新鲜空气 C优质燃煤 D碳酸氢钠 答案: D 实验室中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 “钙 ”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黄金有价,白玉无价 ”,白玉的主要成分是 NaAlSiO4

6、,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 C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161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27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 111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61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111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子数为 12,中子数为 12)质量的 272/12倍 答案: B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

7、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填空题 ( 7分)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 1)通过实验 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 a、 b、 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 a处的白磷燃烧。 a与 c对比; a与 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通过实验 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 3)通过实验 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

8、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实验 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实验 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实验 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实验 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冲开胶塞 实验 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 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答案:( 1)温度达到着火点 4P + 5O2 2P2O5 ( 2)空气中氧气含量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

9、1处 ( 3)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 7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关系密切。 ( 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01g ( 3)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研究 CO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如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 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 A中加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 。 取 3 mL瓶 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 B中,滴加紫色石

10、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 色。 答案:( 1)最外层电子数( 2) CD( 3)蓝 2CO O2 2CO2 ( 4)瓶子瘪了 红 ( 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 “ ”微粒。 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 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4种物质 A、 B、 C、 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 A、 B、 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

11、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的值为 。 若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 2) 2 化学反应就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 3) 0 C2H6O+3O2 2CO2+3H2O 或 C2H5OH+3O22CO2+3H2O ( 6 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名称 )。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 3)能够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实验室要配制 50克 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

12、 克水。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 答案:( 6分)(每空 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 2分)( 1)水分子( 2)肥皂水( 3) 2H2O 2H2+ O2 ( 4) 40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 ( 6分)塘沽一中的学生在 “国际化学年 ”中开展了以下趣味活动。 ( 1) “1+1 2”:将 100 mL酒精与 100 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 mL。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 ( 2) “白纸 显字 ”:取一张白纸,用酚酞写字,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立即显示出红色字迹。这一表演应用氨水的化学性质是 。 ( 3) “指纹鉴定 ”:向指纹上喷硝酸银溶液,指

13、纹汗液中含有的氯化钠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火球跳舞 ”:加热硝酸钾至熔化,投入黄豆大的木炭,木炭由黑转红,在试管里不断上下跳动。写出其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亚硝酸钾( KNO2)和氧气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分子间有间隙 ( 2)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 3) AgNO3+NaCl=AgCl+NaNO3 ( 4) 2KNO3 2KNO2 O2 ( 3分)( 1)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x的数值可

14、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 A 9 B 10 C 11 D 12 答案:( 1) 3 D( 2) CD 计算题 ( 8分)某藻类的化学式为 CxHyO110N16 P,( 1)该藻类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 ( 2)已知该藻类相对分子质量为 3550,现有 1675 g该物质,则其中磷元素的质量为 ,若该藻类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8%。则化学式中 x的近似值等于_。 答案:( 1) 7:55 ( 2) 15.5g 106 ( 7分)现有含少量硝酸钡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取 12.5 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 37.5 g水使其完全溶解。取 10 g溶液,加入 100 g硝酸银溶液,

15、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 107.13 g的滤液,试计算: ( 1)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 ( 2) 107.13 g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 2.1 g( 2) 2.8% 简答题 ( 3分)在大自然中, CO2与 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 (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6X C6H12O6 6O2,则 X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 21% 温室( 2) H2O ( 1分)自 2011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万吨乙烯项目正常生产至今,累

16、计实现各类主要产品产量 498 94万吨,龙头带动作用显现。聚氯乙烯是以氯乙烯为原料生产的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生成氯乙烯的反应为: C2H2 + HCl C2H3Cl。在基本反应类型中,该反应属于 反应。 答案:化合 ( 8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3)木炭粉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 4)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每个化学方程式 2分) (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2O2 Fe3O4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 O2 ( 3)木炭粉和氧化

17、铜在高温下反应: C 2CuO 2Cu CO2 ( 4)小苏打与稀盐酸反 应: NaHCO3 HCl NaCl H2O CO2 ( 9分)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 。 ( 2)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 B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 ,则装置不漏气。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是 ,装置中还缺少 。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 C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若用 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 B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18、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 酒精灯 锥形瓶( 2)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 ( 3) 2KMnO4 K2MnO4 +MnO2+ O2 A和 D或 F 试管口处堵棉花( 4) D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推断题 ( 4分) A 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7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 1)若 C、 G 都能与同一物质反应,其中生成的 E为单质、 F 为化合物,则 E、F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2)若 为同一反应, 为化合反应。 A G均为化合物且 B、 C、 D由两种元素组成,则 E、 F的化学式分别为 、 。 答案:( 1) H2 H2O ( 2) Na2CO3 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