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朝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条约签订后,清朝大员们居然认为这是 “天朝 ”的 “大幸之事 ”,因为避免了战争的继续。殊不知这个条约签订仅仅只是中国与中国人民深重灾难的开始。 “条约 ”指的是 (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南京条约的史实,题目的关键信息是 “殊不知这个条约签订仅仅只是中国与中国人民深重灾难的开始 ”,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
2、,因此本题选 A 考点:中英南京条约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及影响进 行全方位的掌握。本题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条约中都有涉及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 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下图中的清帝溥仪于 1912年 2月 12日退位。从此民国取代帝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与清帝退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3、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重庆谈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朝灭亡的认识,观察图片,图片中的小皇帝是清朝废帝溥仪,溥仪的退位和辛亥革命有关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为目标, 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题目中的 B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项是新中国的成立, D项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为了揭露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而进行的谈判,本题选 A。 考点:清朝的灭亡 点评:本题是图片题,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图片信息进行解读,看它和教材那个知识 点有联系,然后在回顾教材,
4、最后得出答案:。此题还有个考察角度,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三省, 1932年成立了为满洲国,任命溥仪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对我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到对孙中山先生功绩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项 A是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 藩,张之洞等。 A 项是康有为,选项 B 是戊戌变法,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D项是陈独秀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为目标, 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下诏退位, D 项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C项是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为目标,本题选 C。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四个选项中的运动熟悉,知道代表人物是谁,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 史事件一定要掌握它的历史活动过程的全部。另外本题还可以改成图片题 : 在戊戌变法夭折之际,一位维新派人士慷慨陈词: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
6、第一个吧!这位维新派人士是 ( ) A康有为 B魏源 C梁启超 D谭嗣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898年 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6人于 1898年 9月 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其中谭嗣同说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血者,如果有自我开始,为变法慷慨就义,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失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
7、分题。 在下列文献选项中,反映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 A强学报 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民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理解 20世纪初的含义是 20世纪第一个十年,分析题目, A, C项是 19世纪末期创办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变法的刊物, B项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刊物, D项是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它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代表了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民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世纪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定 “20世纪第一个十年 ”和选
8、项中四个文献的时期。由于这四个文献都属于课程中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考察的目标是公元纪年的时间及其换算技能,基本上属于 记忆水平。 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丽丽的座右铭是 ( )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反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内容的认识,从题目看,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座右铭,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前期以 “自强 ”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中的运输,燃料等问题,又以 “求富 ”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民用工业吸收私人资本,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润,外国资本主义输入中国的商品减少
9、,利益受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题目 中 B项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内容, C项是鸦片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的目的, D项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目标,本题选A。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的意思,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出答案:,另外和本题有关的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都要全面的去掌握。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 “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这个 “皇上 ”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的废除科举制
10、的史实,分析本题中的信息,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 ”该信息表明这时候是 清末新政时期,从 1901年到 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 “新政 ”上谕,主要内容有:第一,筹饷练兵。编练 “新军 ”是清政府 “新政 ”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政府推行 “新政 ”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这时候在位的皇帝是光绪帝,所以该题选 C。 考点:科举制废除的史实 点评:科举制从创立到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 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完善到废除以及它的影响都要全面掌
11、握。 为了改变下图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进行的探索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效仿日本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题目中的 A项是洋务派发起的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但坚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
12、C项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 D项是资产阶级新制度思想文化运动,只有 B项认为中国传统的制度不能抵挡西方的洋枪洋炮,因此本题选 B。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该题以漫画为素材出题,设计相关的历史问题,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戊戌变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就能回答问题,属于送分题。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当归先行者,积四十年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此联中 “先行者 ”不曾 ( ) A领导辛亥革命 B提出 “三民主义 ” C就任临时大总统 D首倡 “民主、科学 ” 答
13、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到对孙中山先生功绩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历史人物是孙中山,选项 A是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A, B,C项表述正确,都是孙中山参与的革命活动, D项首倡 “民主、科学 ”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本题选 D。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对联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对联中的 历史人物熟悉,知道他的历史功绩和作为,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
14、学习中对历史人物一定要掌握他的历史活动过程以及对历史做出的贡献。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体现出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西方列强国家主要想 ( ) A攫取落后国家的土地 B抢夺落后国家的金银 C推动落后国家搞改革 D开拓落后国家为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连续两次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本题选 D。 考点: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两次鸦片战争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是学生
15、需要弄清的,从战争的发动者,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方面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更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更要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不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富有更强大。 “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识记能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有民众自发的反侵略,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等,也有清朝爱国官兵的抗争,如林则徐,邓世昌,其中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重要的一个事例,题目中A项领导了禁烟运动, C项在甲午海战中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后牺牲。 D项是杨靖宇在
16、九一八事变后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军的英雄人物,最后牺牲, B项是左宗棠面对西北严峻的形式,率军队进军新疆,和阿古柏激战,最终收复了新疆,本题选 B。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左宗棠收复新 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左宗棠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另外清政府在新疆设省也是命题的的题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 李鸿章请求道: “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 ”伊藤博文回答: “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与此历史情景相关的条
17、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词眼 “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 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割台湾是指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本题选 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分析识记能力,本题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为素材命题,考察其的历史事件,命题新颖,构思巧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一道好题。 对中华民族来说,伴随着 20世纪钟声而来的,不是和平的福音,而是侵略者的铁蹄。此
18、次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帝国主义派兵保护铁路沿线要地,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侵略者可以随时侵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选 D。 考点: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
19、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干扰项是 C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C项发生在 19世纪末, D项发生在 1901年,中国真正进入了 20世纪,解答该题同学们除了要对 “世纪 ”这一历史概念清楚外,还要熟悉辛丑条约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 ”第 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如图)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 1842年前后 B 1860年前后 C 1895年前年 D 1902年前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图片中提到大沽炮台,和大沽炮台有关的是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内容有,拆毁大沽
20、炮台,因此本题选 D。 考点:辛丑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丑条约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 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观点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 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辛丑
21、条约的签订的影响的理解,该题材料选自革命斗士陈天华写的猛回头,当时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了列强抢掠中国的工具,所以说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 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选 D。 考点: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
22、问题的能力,本题以陈天华的猛回头的诗句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设计问题合理,该题的干扰项是 C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C项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而是反映了一种现象, D项才是反映问题的实质性的内容。同学们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 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8分) ( 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2)割占黑龙江以北 、外兴安岭以南 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3)割占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答案: ( 1)中英南京条约 ( 2)中俄瑷珲条约 (
23、 3)中日马关条约 ( 4)辛丑条约( 8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思路如下: ( 1)给出的是信息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 2)给出的信息是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 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该内容属于中俄瑷珲条约的内容。 ( 3)给出的信息是割占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 4)给出的信息是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该内容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 考点: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
24、生对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识记能力,同学们只要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熟悉,就能轻松解答,另外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有些条款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如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列强侵略本质意图的内容,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列强侵略方式变化的内容,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走狗和工具的条款等等,这些都是考试经常测试到的考点。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 1) 19世纪 90年代, 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4分) (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4分) (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
25、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4分) 答案: ( 1)康有为、梁启超 ( 4分) ( 2)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建立新式学校等任意两点即可。( 4分) ( 3)维新变法运动,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要求学生回答 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 物,根据所学知识,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 2)要求学生概括材料中的主张,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和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
26、,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分析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维新派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和建立新式学校等。 ( 3)要求学生回答为实现这些主张,它们发动的运动以及失败的教训,根据所学知识知,为了实现政治主张,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次运动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考点:戊戌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 知识的识记能力,戊戌变法的背景,代表人物,维新派的思想,政治主张及失败的原因都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另外和本题相关的考点还有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师夷长技 ” 图二:变法图强 图三: 孙中山 图四:陈独秀 材
27、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 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4分) ( 2
28、)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2分) (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 “君主立宪 ”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2分) ( 4)材料三中的 “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分) ) 答案: (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分) ( 2)三民主义( 2分) ( 3)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2分) ( 4) 民主、科学( 2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分) 试题
29、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一的四幅图片代表的运动名称,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图一的信息是 “师夷长技 ”,是洋务运动的思想,因此它是洋务运动。图二的信息是 “变法图强 ”,根据这个信息根据所学知识知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图三信息是孙中山,根据所学知识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图四信息是陈独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 2)要求学生回答图 3运动的指导思想,图 3的人物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知道思想是三民主义。 ( 3)要求学生回答康有为等人 “君主立宪 ”的政治主张代表的阶级要求,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立行宪法,大开
30、国会以庶政与 国民共之 ”判断康有为等要实行君主立宪,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 4)要求学回答材料三中的 “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民主和科学,在对西方文化上,我们要吸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或者说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批判的利用等等。 考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国的近代化经历曲折复杂的历程,中国人民的探索也不断进步,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生西方的制度再到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简单记作:学习器物 -学习制度 -再到学习思想
31、文化。 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4分) ( 2) 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分) ( 3)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分) ( 4)请简要说出 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4分) 答案: ( 1)曾国藩 -安
32、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任意一位即可。( 4分) (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分) ( 3)民主与科学( 4分) (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者 围绕由表及里等回答也可。(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答思路如下: ( 1)要求学生回答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一个代表人物和成就,首先判断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国防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曾国藩 -
33、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任意一位即可)。 ( 2)要求学生回答 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 事件有关,洋务运动后,有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滚滚学习西方的技术不能救国,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于此有关的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3)要求学生回答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进行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 ( 4)
34、要求学生回答出 1919 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学习器物层次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的过程。 考点: 中国近代化对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梳理能力,本题考察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要求的能力也高,我们不妨化整为零,把里面的知识点分开,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内容,意义和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开启,包括政治近代化的开启等等进行分析理解识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如果时空回转,你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请围绕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一件英勇事迹或一
35、个英雄人物写一篇报道。 要求:( 1)题目自拟。( 2分) ( 2)具体内容须围绕时间 、地点,主要事迹、评价等。( 8分) ( 3)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 100字左右。( 2分) 答案: 围绕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邓世昌的事迹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 ”等选择其一进行表格填写均可,其它事迹符合史实亦可。 采分点( 1)题目自拟。( 2分) ( 2)具体内容须围绕时间、地点,主要事迹、评价等。( 8分) ( 3)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 100字左右。(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认识,要求学生以新闻记者的身
36、份写一篇报道,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解答这类题,一定要围绕题目给出的提示信息进行问题的题目自拟,问题的解答,实际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很多,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等等都可以作为素材解答。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争 点评:本题属于情景再现题,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小论文现在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功底和对教材历史知识材料的组织能力,难度较大,不过只要我们认真阅 读题干,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撰写,应该不难应付,
37、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如下: 1选题。选题要注意四点: 选题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热点、焦点,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或现实意义。 选择学生熟悉或有兴趣的课题。 选题内容新颖,使学生有发挥创见的余地。 选题不宜大、关键是抓住本质,突破一点。 2拟定标题。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标题要准确、简洁又富文采,不妨拟几个标题,反复推敲,择优选用。 3搜集资料。 要围绕主题选材。 材料要真实准确。,对材料要进行整理、辨析,分析材料的过程也是提高的途径。 4正文写作 :历史科论文的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
38、者自己的立论来说明论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 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 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结论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 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意则期多,字则唯少 ”;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 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
39、心,科学地安排文章的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中国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依据所学知识对下列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划 “”,否则划 “”。( 10分)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 1)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集中在 19世纪 40年代至 20世纪初的近 60年内。 ( ) ( 2)三个条约签订前,外国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 ) ( 3)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 4)三个条约,都是在进犯北京的情况下签订的。 ( ) ( 5)三个条约中国都要进行大量的赔款。 ( ) 答案: ( 1)( ) ( 2)( ) ( 3) (
40、 ) (4) ( ) (5) ( )( 10分) 试题分析:这个题型是改错题,改错题的基本做法就是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划出或标出的语句,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其对错,然后在订正。观察图片信息,判断三个图 片分别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的重点词句是 “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集中在 19世纪 40年代至 20世纪初的近 60年内 ”,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 1842年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签订因此,叙述正确。 ( 2)给出的重点词句是 “三个条约签订前,外国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根据所学知识,三个条约签订前,列强分别对中国发
41、动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表述正确。 ( 3)给出的重点词句是 “三个条约,都是在进犯北京的情况下签订 的 ”,根据所学知识,三个条约中,南京条约是在南京下关江面上签订的,所以本题错误。 ( 4)给出的重点词句是 “三个条约,都是在进犯北京的情况下签订的 ”,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英军进逼北京,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联军攻进北京城,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因此正确。 ( 5)给出的重点词句是 “三个条约中国都要进行大量的赔款 ”,根据所学知识,三个条约给列强的赔款分别是 2100万银元,两亿两白银和 4.5亿两白银,因此正确。 考点:近代史上的三次列强侵华和三个不平等条约 点评:本题属于 改错订正题,改错订正就是先找出错误然后改成正确的答案:,要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分析查找改正错误,这种题要求同学们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的很清楚,很全面才能解答好,对这种题型要多练习,争取做到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