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038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莱州市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 世纪 90 年代,有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亚洲雄风,其中有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 ” 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歌词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能够反映出亚洲 A面积宽广辽阔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势起伏很大 D河流源远流长 【小题 2】 “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 .”其中,复杂的气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下列因素与亚洲复杂的气候形成无关的是 A海陆位置 B悠久历史 C纬度位置 D地形 答案: 【小题 1】 C 【

2、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能够反映亚洲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所以季风气候显著。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 响;亚洲的气候。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和欧洲合起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南亚成为

3、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 点评: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目前,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泰国

4、、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石油和锡在东南亚的矿业中占 据突出地位。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东南亚出产的锡矿砂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某企业联合会今年四月到中东的沙特阿拉伯进行了商务考察,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 1】该商务考察团的随行翻译除了母语以外还应该掌握 A阿拉伯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小题 2】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A夹克 B西装 C和服 D旗袍 【小题 3】考察团发现当地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你认为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炎热干燥多风沙 B地形开阔宜行

5、走 C美观休闲能保暖 D狩猎探险真方便 【小题 4】考察期间,联合会的众多企业与当地相关部门签订了购货合同。你认为下列哪些产品对客户不具有吸引力 A石油钻井平台 B太阳帽、防晒霜 C羽绒服、防寒服 D喷灌、滴灌机械 【小题 5】考察团成员发现当地人有到清真寺做礼拜的习惯,缘于他们多信奉 A基督教 B犹太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西亚和北非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有绝对优势。和服

6、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阿拉伯国家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阿拉伯国家普遍处于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光,由此可见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 小题 4】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少雨;石油资源丰富。所以对羽绒服等防寒服装不敢兴趣。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5】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当地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日本东西融合的文化;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

7、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点评: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世界华人的分布,所以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 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 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 ”,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基督教的建筑是基督教堂,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佛教的宗教建筑是寺院。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 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山脉 A是乌拉尔

8、山脉 B图中工业中心 是圣彼得堡 C图中地形区 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D图中城市 是俄罗斯首都 【小题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小题 3】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太少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森林面积过大 D灌溉水源不足 【小题 4】有关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C石油资源丰富,其开采量居世界前列 D摩尔曼斯克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图中

9、 之间的河流为叶尼塞河,叶尼塞河的西侧 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侧 为中西伯利亚高原。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俄罗斯地处高纬,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很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纬度高,热量不足且易遭冻害。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4】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资源丰富,石油的开采量居世界前列,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所以本题 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特征;俄罗斯主要农业区、农

10、作物及其分布;俄罗斯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差异;俄罗斯的煤、铁、石油、森林资源。 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有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平衡,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落后。 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 军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下图是我国军舰护航路线示意图。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索马里这个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小题 2】图中 ,表示

11、马六甲海峡的是 A B C D 【小题 3】军舰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战士们看到一艘装载原油的日本油轮,这艘油轮由甲海湾驶往日本的途中不可能经过 A红海 B霍尔木兹海峡 C印度洋 D阿拉伯海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海陆分布状况分析,索马里位于乙大洲,乙大洲为非洲。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 为苏伊士运河; 为霍尔木兹海峡; 为曼德海峡; 为马六甲海峡。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根据图示:甲海湾为波斯湾,从波斯湾到日本的油轮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

12、点: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点评: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 “十字路口 ”,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长 1 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 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 下图是某国局部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是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小题 2】据图分析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自然因

13、素主要是 A地形 B气温 C河流 D降水 【小题 3】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和河流名称判断。该国纬度高,北极圈穿过该国;叶尼塞河和鄂毕河主要位于俄罗斯。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信息,该国人口密度大于 100人 /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密度小,所以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温。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的领

14、土跨越欧亚两洲;俄罗斯的主要地形。 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有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平衡,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落后;俄罗斯虽然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由于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所以内河航运并不发达。 下图是南亚最大的岛国 斯里兰卡,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斯里兰卡岛上有一条 山脉,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山脉走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 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半圆形走向 【小题 2】根据图

15、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B 7月,甲地降水少,乙地降水多 C 1月,甲地降水多,乙地降水少 D城市分布不均,沿海地区多,内陆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根据图中河流从中间流向四周,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根据斯里兰卡岛屿的形状判断:图中山脉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7月盛行西南季风,甲地降水多; 1 月盛行东北季风,乙地降水多;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较少。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南亚热

16、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能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季风气候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读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及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百分比图,回答小题。 【小题 1】下列关于日本工 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原料全部依赖进口 B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C工业产品主要供国内消费 D工业集中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小题 2】日本进口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其中输出最多的地区是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 【小题 1】 B

17、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表中看出,日本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日本经济的特点是:进口 -加工 -出口,对外依赖性强。从表中看出,日本工业产品主要是出口。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日本的资源和经济;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西亚石油的集中产区。 点评:日本面积狭小,资源贫乏,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18、沿岸。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加速海 外投资,可以占有海外庞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低价优质的海外原材料和矿产等资源。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很大。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高脚的木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 200 米。下列说法与形成当地这种聚落结构形式无关的是 A气候湿热 B人口稠密 C抵御毒虫、猛兽 D抵御酷寒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地方,当地民居为适应气候特点,可建造通风防潮的高脚屋。加里曼丹岛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点评:依据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答此题,

19、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得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综合题 读某国家轮廓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农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落后 D地形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三大地形区 【小题 2】该国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其软件生产发源地分布在 A A B B C C D D 【小题 3】该国每年承接的外包服务业务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其突出优势在于 A服务性价比高 B运输便捷发达 C环境优美洁净 D原料丰富廉价 【小题 4】该国水旱灾害频繁,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粮食产量,对其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风向是下图中的答案:

20、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该国为印度。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业发达,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地形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三大地形区。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印度 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其软件生产发源地分布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图中 C城市为班加罗尔。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印度劳动力成本便宜、英语水平高、计算器操作能力强, “服务外包 ”产业发达。印度被称为 “世界办公室 ”。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

21、原因主要是夏季风不稳定。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印度印度的工业及分布;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能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季 风气候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读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22、 A热带雨林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海洋气候 【小题 2】关于该地地形地势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原为主 B南高北低 C丘陵广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小题 3】图示阴影部分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水稻种植区 B旅游度假区 C热带种植园 D矿产富集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图示区域为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

23、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该些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图示阴影部分位于沿海或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的种植。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本题考查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属于热带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从东南亚示意图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南面是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 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1)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工业区,其中 是 _,工业区 、 共同位于 _沿岸,日本工业的沿海

24、分布促进了以_为主的经济的发展。 (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 3)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 1) 京滨工业区,濑户内海, 加工贸易( 3分) ( 2)不 利条件:地域狭小( 1分);资源贫乏( 1分);国内市场狭小( 1分)。 有利条件:岛国多优良港湾,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质量较高、充足的劳动力;二战后国际市场上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答出其中 3点给 3分) ( 3)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根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或根据国

25、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条件发展经济)。 (意思体现正能量,合理即可。 1分) 试题分析: ( 1)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 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图中 为京滨工业区。 (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岛国多优良港湾,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质量较高、充足的劳动力;二战后国际市场上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和国内市场狭小。 ( 3)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启示是:根据国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条件发展

26、经济。 考点:本题考查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点评:日本面积狭小,资源贫乏,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加速海外投资,可以占有海外庞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低价优质的海外原材料和矿产等资源。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的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读印度地形和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 ( 1)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

27、位置:位于 68E97E 和 8N36N 之间。 海陆位置:概括为 “北山、南洋、东湾、西海 ”。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 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具体指哪三部分? ( 3)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有这样的描述: “我们生活在热带的淫威之下,每时每刻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合亚洲气候图,说明 “热带的淫威之下 ”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 “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 ( 4)当前,印度面临两大包袱。除了受 “热带淫威 ”羁绊之外,还有什么负担? 答案: ( 1)喜马拉雅山 印度洋 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 ( 4分) ( 2)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 3分

28、) ( 3)热带季风气候(或终年高温) ( 1分) 热带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年际变化大),常常引起旱涝灾害 ( 1分) ( 4)人口(人口多、人口增长快)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印度的 “北山 ”表示喜马拉雅山脉; “南洋 ”表示印度洋; “东湾 ”指的是孟加拉湾; “西海 ”指的是阿拉伯海。 ( 2)根据图示: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具体指的是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 3)根据亚洲气候图分析: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 季风气候,终年高温;热带季风不稳地,常常引起水旱灾害,所以在 “热带的淫威之下, 每时每刻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 。 ( 4)当前,印度除

29、水旱灾害频繁外,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也给印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考点:本题考查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印度的特征;南亚的气候特点。 点评: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终年气温高,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控制,降水丰富。季风气候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 不足,容易造成旱灾。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位于印度西北内陆;加尔各答周围盛产黄麻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重要的港口;孟买周围盛产棉花,所以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港口;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是信息技术的中心。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

30、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海峡 _,运河 _,海域 _。 ( 2)主要产油国: A_, B_, C_。 ( 3)中东地区主要是 _人种,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资源是 _丰富。 ( 4)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局势紧张、冲突不断的地区之一,试指出导致冲突和战争的因素。 答案: ( 1)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 红海 (3分 ) ( 2) A伊拉克 B埃及 C沙特阿拉伯 (3分 ) ( 3) 白色( 1分) 光热( 1分) ( 4

31、)水资源争夺、宗族冲突、石油之争、战略(地理枢纽)位置等(答出 2个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图中 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 运河为苏伊士运河; 海域为红海。 ( 2)根据图示:主要产油国: A为伊拉克; B为埃及; C为沙特阿拉伯。 ( 3)中东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资源是光热丰富。 ( 4)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局势紧张、冲突不断的地区之一,导致冲突和战争的因素主要有水资源争夺、宗族冲突、石油之争、战略位置重要等。 考点:本题考查西亚的主要海洋、海湾、海峡和湖泊;西亚石油的集中产区;西亚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政治的影响。 点评:中东

32、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 “五海三洲之地 ”。中东地区长期以来被视为热点地区,该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激烈的宗教冲突、巴以冲突与和谈等问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注热点地区,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灵活分析有关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 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 1)读 “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 ”,指出字母 A、 B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名称是_ _;字母 C、 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_、_,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 _河。 ( 2)俄罗斯有

33、“世界加油站 ”之称,试说明原因。 ( 3)俄罗斯工业发达,特别是重工业十分发达,而农业发展却相对滞后,粮食需要进口。原因是什么? ( 4)俄罗斯地域辽阔,客运主要方式以 _和 _运输为主。 答案: ( 1)乌拉尔山脉;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勒拿河 ( 4分) ( 2)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 之一(或俄罗斯能源出口量大)( 1 分) ( 3)俄罗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或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等)( 1分);俄罗斯纬度较高( 1分),热量不足,粮食产量低( 1分)。 ( 4)铁路 公路 (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

34、: A为东欧平原, B为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为中西伯利亚高原、D为东西伯利亚山地。 AB之间的山脉所在经度约为 60E,为乌拉尔山脉; CD之间的河流为勒拿河。 ( 2)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丰富;最大的油田是秋明油田。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量大,所以被称为 “世界加 油站 ”。 ( 3)俄罗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粮食产量低,所以粮食需要进口。 ( 4)西伯利亚大铁路沟通俄罗斯东西,被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是俄罗斯的主要运输方式。其次公路的客运量也较大。管道的货物运输量大。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差异;俄罗斯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特征。 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有四大地形区:东欧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平衡,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