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038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纯化镇中学初二下期第一次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 “鹅颈瓶 ”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 B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 C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肉汤是否煮沸 D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保鲜瓶的瓶颈打断,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导致肉汤因被细菌污染而腐败。所以 A选项中的说

2、法正确;乙瓶肉汤不做处理,其中的细菌因生长和大量繁殖而使肉汤变质,所以 B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甲、乙两瓶的区别在于甲瓶肉汤煮沸,乙瓶未处理,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 C选项中的说法正确;甲瓶装入煮沸的肉汤,一段时间仍然保鲜,是因为肉汤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不会受到细菌污染。巴斯德的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所以 D选项中的说法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此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菌的发现等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将下面的平衡装置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出现的现象是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不好判断

3、答案: A 试题分析:将平衡装置放到阳光下几小时,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使右侧装置质量下降,天平失去平衡,右侧上升,左侧下降,故 A正确;不是右侧下降,故 B错;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故 C错;根据选项中的内容可以看出, D也错。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形状不同 B大小不同 C含叶绿体 D不含叶绿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叶的表皮由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成对存在,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围成一个气孔。

4、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形状属于形态特点,不属于结构特点,故 A错;大小不属于结构特点,故 B错;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故 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对 叶片结构等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 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每时每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温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与光合

5、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在 0-6时,因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在上午 6时之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 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在 18时,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开始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此题 A、 B、 D所示曲线均不符合要求,故此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环境中气体含量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 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

6、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水 光合作用需 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曝光部分显蓝色,说明叶片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用锡箔遮光的部分显棕色,说明叶片不见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不能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水,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此题中 A选项中不能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水,故 A错;B、 C选项中不能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故 B、 C错;正确选项为 D。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

7、制造淀粉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内容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山林里有大量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使空气清新;同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将吸收来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使空气湿润。因此山林里空气清新和湿润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故 A错误;与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无关,故 B错误;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直接关系,故 C正确;与林木遮住大部分阳光无直接关系,故 D错误。

8、 考点:此题考查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识记和理解。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 C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 D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只在白 天进行,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故 A错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故 B正确;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故 C 正确;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 D正确。根据

9、分析可知,此题符合要求的选项为 A。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是( ) A提供水 B提供能量 C提供二氧化碳 D提供有机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表现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所以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不是提供水,故 A选项错;而是提供能量,故 B选项正确;不是提供二氧化碳,故 C选项错;不是提供有机物,而是提供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牢固掌握呼吸作用实

10、质和意义。 农民经常给农作物松土,其主要的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B切断部分植物的根,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有利 于根的生长 D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农民给农作物松土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故 A错误;不是切断部分植物的根,这样不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故 B错误;是使土壤中空气增多,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的生长,故 C正确;这样做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促进根呼吸的措施,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下图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 a为红墨水珠,

11、 b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随着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 A靠近瓶口 B远离瓶口 C先靠近再远离瓶口 D先远离瓶再靠近瓶口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如图装置中,小鼠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吸收,所以装置中的气体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低,逐渐低于外界气压,故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会向靠近瓶口方向移动,故 A正确;红墨水珠不会远离瓶口,故 B错误;红墨水珠也不会先靠近再远离瓶口,故 C错误;也不会先远离瓶口再靠近瓶口,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

12、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某同学设计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装置置于阳光下,其余条件相同)的装置(如图),请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装置内的碳酸氢钠溶液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所以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故 A选项符合题意; B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中二氧化碳,植物得不到二氧化碳,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继续生长,故 B错误; C装置中的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使植物得不到二氧化碳,故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继续生长,故 C错误; D装置中的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但也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可

13、能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从而再不能得到足够的二氧化碳,生长也不会茂盛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甲 乙 丙 丁 B甲 丙 乙 丁 C丁 乙 丙 甲 D丁 丙 乙 甲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 “门户 ”,也是叶片蒸腾失水的 “窗口 ”。并且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叶片涂上凡士林之后,气孔会被堵住,蒸腾作用

14、便不能进行。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乙叶片散失水分较多,丙叶片散失水分较少,丁叶片因为基本不散失水;因此,四个叶片出现萎蔫的先后顺序是:甲 乙 丙 丁,故此题 B、 C、 D选项均错,正确选项为 A。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北宋欧阳修的诗句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答案: A 试题

15、分析: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描述的是春天到了,藻类植物生长和大量繁殖,使湖水呈现出了绿色;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意思是绿色的苔藓植物悄悄爬满了门前的台阶,踩在青苔上如同踩着一条软绵绵的毛毯, 回头看,满院青色映入眼帘。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所以这两首诗描述的分别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故其他选项均错;此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古诗人寄予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情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熟知两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时松土、施肥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

16、: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故 A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适当增加光照时间,能延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使植物体内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故 B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适时松土能促进根呼吸,施肥能为植物生活提供无机盐,从而使植物生长更健壮,所以 C也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夜间温度低,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就是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因此温度恒定不能提高产量,故此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产量的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熟知促进光合作用和降低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

17、目镜为 5,物镜为 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第一次使用的放大倍数为 50倍,第二次使用的放大倍数为 450倍。所以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不是视野亮,不是细胞数目多,故 A错;相比之下,视野暗,细胞数目少,故 B正确;相比之下,视野暗,但不是细胞数目多,故 C错;相比之下,细胞数目减少,不是视野亮,故 D错。 考点:本题

18、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滴清水,故 A错;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以防止气泡产生,故 B

19、正确;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故 C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不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使用显微镜 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先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

20、对准通光孔;再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最后 转动反光镜,直至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所以此题 A、 C、 D选项中的顺序均错,正确选项中的顺序为 B。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 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 A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壁起保护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不让有害的物质轻易进入细胞,也不让有用物质轻

21、易渗出细胞,从而对细胞起到了很重要的保护作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传种接代有重要作用。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故 A错;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故 B正确;细胞核对细胞不具有保护作用,故 C错;主要原因不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 应用能力。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 B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

22、质发生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这种说法正确,故 A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子细胞和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也就是说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但是不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 D选项符合题意,此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叶绿体 细胞核 中央大液泡 线粒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23、: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相同。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同之处是都有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不同点在于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壁、 叶绿体、 中央大液泡。所以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因此 A、 C、 D选项均错误;此题正确选项为B.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 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多的一组是 A 20、 45 B 10 X、 40X C 15、 1

24、0 D 5X、 8 X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多,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四个选项中所示的放大倍数依次是 900、 400、150、 40,所以 D选项给出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多,故 A、 B、 C选项均错,此题选 D。 考点:此题考查显微镜结构和使用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必须熟练 掌握相关内容。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雁南飞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 D秋风扫落叶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

25、雁南飞是迁徙行为,属于环境影响生物,故 A错;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由于进行蒸腾作用,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故B正确;鱼儿离不开水,说明生物依赖环境,故 C错;秋风扫落叶,属于环境影响生物,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擦、滴、撕、展、盖、染。图中取材即为撕,所以此题 A、 B、 D选项中的顺序均错,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故 A、 B、 D选项均错,此

26、题选 C。 考点:此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 B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C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答案: D 试题分析:调节进入镜筒光线多少的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为了使更多的光线进入视野,需要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反之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口腔上皮细胞无色透明,视野调暗些观察效果更好。黑藻叶片细胞含的色素较多,透明度低,视野调亮些观察效果更好。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可以将视野调亮

27、些,也就是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到视野内。所以应该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故 A、 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此题只能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夏季,西瓜果实膨大时期,由根系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 A植物的生长 B果实的形成 C种子的形成 D蒸腾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只有 1%左右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但是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而是对植物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促进吸收作用和输导作用的进行,还能调节气候。所以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不是用于植物的生长,故 A错;主要不用于果实的形

28、成,故 B错;主要不用于种子的形成,故 C错,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综合题 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两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 (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_ 效率。 (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来自于过程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中。 ( 4)过程 B的强弱受 _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5)在细胞分裂过程

29、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答案:( 1) 1 2 4 5 ( 2)叶片 C光合作用 ( 3) A呼吸作用 5 线粒体 ( 4)温度、湿度( 5)染色体复制或遗传物质复制 试题分析:(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1细胞壁,2液泡、 4叶绿体,两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5线粒体。(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 光合作用的效率,因为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呼吸作用在 5线粒体内进行。( 4)过程 B指蒸腾作用,其强弱

30、主要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分别进入到不同细胞核中。这样才能保证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来的细胞相同。 考点: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的知识面广,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 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中, 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整个人体都是由 A细胞发育而成的, A细胞是 _。 ( 2) A 细胞通过 _形成 B。在此过程中, 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 3) B通过 _形成

31、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生理功能是 _和 _。 ( 6)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 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 答案:( 1)受精卵 ( 2)细胞分裂 染色体 ( 3)细胞分化 ( 4) E系统 ( 5)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 6)神经 结缔 试题分析:( 1)人体发育的起点是一个细胞 -受精卵,人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形态

32、、数量完全相同 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功能的不同,导致它们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了与功能相适应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人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于植物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6)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 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

33、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 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1 的主要功能是 。 (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_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_ 。 (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结构。 (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 结构中,这些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_。 (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 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6)在 “观察植物细胞 ”和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答案:( 1) 2 细胞膜

34、 控制物质的进出 ( 2) 7 叶绿体 4 线粒体 ( 3) 5 液泡 ( 4) 3 细胞核 染色体 ( 5)细准焦螺旋 ( 6)清水 0.9%的生理盐水 试题分析:( 1)图 1表示动物细胞的结构,图 2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因为图2中所示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这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1所示结构为细胞膜,主要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 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轻易进入细胞。(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4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5液泡,因为液泡

35、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与色素和味道有关的物质。(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3细胞核中,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对传种接代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 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6)在 “观察植物细胞 ”和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 0.9%的生理盐水,这样的环境能维持两种细胞正常的生活状态。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观察细胞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下图的

36、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 (不考虑温度因素 )。 A、 B、 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 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_。 (2)在 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_。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_。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_的强度大于 _的强度。 答案:( 1)光合作用 叶绿体 ( 2)呼吸作用 线粒体 ( 3)相等或相同 ( 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试题分析:( 1)绿色植

37、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2)在 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 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此时表现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 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因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说明此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和理 解能力。 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进行了如下图所示

38、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2_5 。 ( 2)图 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 ( 3)图 6中滴加的液体是 _。图 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_,其作用是 _。 (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 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这说明 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同时还可以证明 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 1) 3746 ( 2)对照实验 光 ( 3)碘液 酒精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4)叶片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未变蓝 淀粉 光 试题

39、分析:(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1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2 叶片局部遮光 3 光照 2-3小时 7 酒精脱色 4 清水漂洗 6 滴加碘液 5 观察( 2)图 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 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从而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 3)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因为淀粉与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的特性反应检验淀粉是否存在。图 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脱色,因为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 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

40、产物;该实验同时还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 _ ,此装置必须放在 _ 的环境中。 (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_,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 _ 。 (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_。 答案:( 1)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光( 2)植物的呼吸 作用产生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 3)二氧化碳 ( 4)将塑料袋口套在植物茎的基部上方,不能包住花盆

41、试题分析:甲装置是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可以用来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当然此装置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 2)乙装置用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前此装置内的试管内盛有澄清石灰水,因为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装置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3)丙装置可用来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其他条件具备,在没有二 氧化碳的环境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就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如果按此装置操作,不能排除花盆土壤里面的水分蒸发导致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的可能性,所以应该将塑料袋口套在植物茎的基部上方,不能包住花盆,这样做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