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0407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09年 10月 1日,新中国建国 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创业方阵 C春天的故事方阵 D走进新时代方阵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题目中的四幅图片都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 1949年 10月 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国成立,这说明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已

2、经结束了 100的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A项开天辟地方阵最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合的胜利,实践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10年 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

3、济开放区 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C内地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到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

4、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新中国成立 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西藏和平解放 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抗美援朝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对应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 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错误,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了统一, C错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邓小平为

5、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也表明中共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本题选 D。 考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 点 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转折的一次会议,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转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又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影响同学们要重点把握和识记。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C三大改造完成 D抗美援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

6、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到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选 C。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

7、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哪一年我国加入了 WTO A 2001 B 2002 C 2003 D 2004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贸组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 WTO)成立于 1995年 1月 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 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

8、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中国经过努力争取,最终于 2001年 11月加入了世贸组织,简称 WTO,本题选 A。 考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引起注意。 1984年 3月 24日, 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 “请给我 们松绑 ”的呼吁。 “松绑 ”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企业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形式,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企业领导体制上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4年这些厂长,经理的呼吁体现了企业深入改革的迫切性, 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本题选 B。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

10、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A “九一三 ”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 “二月抗争 ” D “四人帮 ”被粉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革结束的认识,根据所学, 1976年 9月 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但 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却迫不及待地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危急时刻,以 华国锋、 叶剑英、 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江青、 张春桥、姚文元、 王洪文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A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毛

11、泽东逝世后,左倾错误仍在坚持, C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四人帮的抗争,本题选 D。 考点:文革的结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 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的主要原因是 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 广大人民干部对 “左 ”倾错误的抵制 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通车 第一颗人造

12、卫星发射成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革时期在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下经济取得好转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3年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极左思潮,调整国民经济,出现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 1975年邓小平复出,进行了全面整顿,目的就是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国民经济一度出现好转,再加上广大人民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才使文革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两项是取得的具体成就,不是原因,排除,本题选 A。 考点:文革经济取得成就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 了严重灾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告

13、诫我们:时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观符合客观,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76年逝世的国家三位重要领导人是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刘少奇 邓小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76年逝世的国家领导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76年 1月 8日,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周恩来因病逝世。周恩来革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在 “文革 ”动乱中,为把党和国家的损失减低到最底限度,他任劳任怨,殚精竭虑,深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爱戴。在他的遗体送去火化时,首都北京出现了十里长街、万

14、人同泣的场面。 7月 6日,另一位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朱德不幸因病逝世。朱德历经中国近现代每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温厚朴实,大智大勇,革命到底的精神深受人民景仰。他的逝世是党、国家、军队的重大损失。 1976 年 9 月 9 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 的共产主义者,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党和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不幸逝世。在 8个月的时间里,三位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的相继逝世,使全国上下一直沉浸在万分悲痛的气氛之中,本题选 A。 考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逝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周恩来,毛泽东,朱德是三

15、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被中共人民缅怀,这三位历史人物的事迹是学生要识记的内容。 邓小平说: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 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 厦门 上海 汕头 珠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经济特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年 . 我国最早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都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本题选 D。 考点: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

16、能力,经济特区的开放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几个城市几乎一夜之间崛起,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富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特区的设立扩大了本国的对外贸易;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 岗生产队 1976年与 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7、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 12月的一天, 18位社员在一张大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小岗村农民的行动实质上是自主建立生产责任制,后来,改革开放在农村全面展开,表格中小岗村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本题选 C。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位

18、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命运,改写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从此,全国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农村改革大潮,此后,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并逐步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改革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

19、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本题选 D。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 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20、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同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北伐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抗美援朝涌现的英雄人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 10月中国人民赴朝作战。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军,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本题选 C。 考点:抗美援朝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21、;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力进行,为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被称为建国时期的三大运动,同学 们要注意识记和掌握。 下表反映了 1950 年和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 1954年 (%)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包产到户 ”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

22、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土地改革在解放区轰轰烈烈展开,到 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从表格中的 1950年和 1954年贫下中农和地主占有土地的比重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的完成,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是当时建国后的三大运动之一,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其中土地革命,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 人;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

23、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 。这次会议被称为 “里程碑 ”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 “一五计划 ”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24、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A是 1949年中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B是建国后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C是 1953年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工业局面采取的计划建设,本题选 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 1954年宪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

25、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认识,根据所 学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从 1953 年开始,到 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

26、后的局面,本题选 A。 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一五计划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 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 “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 “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结合所学知识

27、判断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浮夸风严重,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本题选 C。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 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 ”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历史教训。 “文化大革命 ”中,身为国家主席

28、的刘少奇被诬陷为 “叛徒、内奸、工贼 ”,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革中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扣 上 “叛徒,内奸,共贼 ”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制造了党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本题选 A。 考点:文革的十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我们用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29、: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社会致意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做科学仍系正确的区分两类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进一步建 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抗洪英雄 C两弹元勋 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认识,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也

30、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图片 1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图片 2是铁人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铁人精神。图片 3, 4分别是邓稼先和焦裕禄,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图 2和称号不符,本题选 B。 考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

31、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标志 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后改革开放就进行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兵必由之路,是富民之本,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32、,增强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综合题 阅读 “四五 ”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 ( 1)诗中的 “鬼 ”、 “豺狼 ”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 “叫 ”和 “笑 ”?( 3分) ( 2) “扬眉剑出鞘 ”的含意是什么?( 2分) ( 3)该诗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 ( 1) “四人帮 ”集团(如果写林彪不给分)。( 1 分)因为他们认为周恩来去世,有利于他们夺权( 2分) ( 2)人民群众同四人帮斗争。( 2分) ( 3)对周恩来的怀念对四人帮的痛恨(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四五运动的认识

33、,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四五运动,亦称天安门事件,是一场悼念周总理、反对 “四人帮 ”的强大抗议运动,并波及到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诗中的 “鬼 ”, “豺狼 ”实质指王张江姚四人帮集团 ,四人帮的叫和笑是因为周总理逝世,他们认为夺权少了阻碍。 ( 2)根据所学知识,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的含义是指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对四人帮的痛恨,要坚决同四人帮作斗争。 ( 3)从整个诗中看,该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的悼念之情和对四人帮充满的刻骨仇恨,为最后粉碎四人

34、帮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考点:四五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能力, “天安门事件 ”又称为“四五运动 ”,实际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持续 10年的 “文化大革命 ”,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灾难,引起了 人们的怨怒。人们本来把恢复社会秩序和执行正确方针的希望寄托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而他们又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就更加激起人民群众对 “四人帮 ”的憎恨,天安门事件就是这种爱恨的集中爆发。这一运动,实质上又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表现了人心向背。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 “以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主题绘制了一张历史发展图。观察下

35、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是什么?( 2分) ( 2)新中国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5分) ( 3)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 ( 4)概括指出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共同优秀品质。( 2 分) 答案: ( 1)开国大典( 2)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分)中国进入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分);沉重打击帝国主义,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 1分)

36、( 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1分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1分)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分) ( 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伟人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创新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 1949年 10月 1日,首都群众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 2)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

37、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 国家的主人;中国进入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打击帝国主义,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 ( 3)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有: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4)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涌现出许多有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孙中山,邓小平等,他们的共同品质是爱国和创新,以及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 考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

38、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民族为了振兴中华,前仆后继,不断探索,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最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如今又提出了民族复兴,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图 1 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图 2 农民报名入社 图 3 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请回答: ( 1)图 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历 史事件是什么? (2分 )该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 2000多年的什么制度? (2分 ) ( 2)观察图 2情景, “入社 ”的

39、 “社 ”指什么? (2分 )“入社 ”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2分 ) ( 3)分析图 3情景,凤阳县农民载歌载舞说明了什么? (2分 ) 答案: ( 1)土地改革 (2分 )封建土地制度 (2分 ) ( 2)农业生产合作社 (2分 )集体化道路 (2分 ) ( 3)党实行的包产到户 (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积极性 (2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建国以来土地生产关系变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 1)观察图 1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集合所学知识, 1950年,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到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存在我国两千

40、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 ( 2)观察图 2农民的入社是指 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3)观察图 3结合所学知识,凤阳县农民载歌载舞是为了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 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考点: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建国后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调整的依据,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