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0418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居民主要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等。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山顶洞人生活距今约三万年。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大约无六千年前。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学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学会人工取火。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

2、考查我国原始居民。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不仅要掌握他们生活的年代,还需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的区别,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 进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 “秦皇 ”最主要的功绩是 A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C开创王位世袭制 D实行分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皇是指秦始皇,他主要的历史功绩是公元前 230年至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

3、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点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皇帝,有人认为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他。因此对秦始皇的评价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是为了 维护皇帝的权威 恩赐亲戚 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元前 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

4、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因此汉武帝施行推恩令的目的是维护皇帝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的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学生可以从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大一统的具体措施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学会分析比较 的学习方法。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陕西 B四川 C甘肃 D新疆 答案: B 试题分析: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 202年 公元 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

5、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不应该去省份是四川,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点评: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012年 5月,疆独分子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哪个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 A 试题

6、分析: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唐朝时,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清朝时,康熙、乾隆平定准葛尔丹叛乱、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881年左崇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最早归中央政府统辖是在西汉。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汉的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联系到运用相关史实来说明西藏、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归纳总结。 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 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 皇帝餐桌上的果盘

7、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看来 A 都正确 B 都错误 C 正确 错误 D 错误 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指明了 “秦朝的电视剧 ”。 石榴、葡萄等水果不可能在秦朝出现。张骞通西域后、才把西域的天马、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 错误。用竹简来书写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因此秦朝皇帝批阅竹木简奏折是完全有可能的 正确。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以电视剧拍摄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只要熟悉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和我国书写材料的发展过程即可以作答。 下列关于秦汉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

8、的是 A “医圣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 “神医 ”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 C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 ”字。蔡伦是改进造纸术,因为之前已经出现了一种使用棉絮等原料造纸的技术,因为成本高,所以难以推广,蔡伦将造纸术改进,使用廉价的材料,大大降低了纸张的价格。 C不正确,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汉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秦汉大一统为科技文化的繁荣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我国

9、科技文化蓬勃发展,有司马迁巨著史记还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等等。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去的是 A秦赵 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 “神医 ”华佗救死扶伤 答案: D 试题分析: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 3000多年的历史。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不可能被写进史记,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司马迁所著史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

10、史记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说明其成就巨大,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感叹: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去过埃及,不看(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话中空白处是指 A都江堰 B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万里长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词是 “陕西临潼的古代文化遗址 ”。秦始皇陵兵马俑正是在陕西西安临潼,这些兵马俑表形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示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都姜堰在四川、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万里长城在

11、北京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始皇兵马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 30公里处。 1974年 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 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 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12、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 “东汉末年分三国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肥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之间的一场战争,巨鹿之战 是秦末项羽农民起义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一场战争,官渡之战是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是 208年孙权、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打败曹操的二十万大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考查赤壁之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上四场战争都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下列成语反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13、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草木皆兵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 .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军师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四面楚歌源于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后来喻陷入 四面 受敌 ,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三顾茅庐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后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 专长的贤人。投笔从戎

14、源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其先后顺序是 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典故的熟悉程度。本题还可以以历史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草木皆兵 秦王苻坚 四面楚歌 项羽 三顾茅庐 刘备 投笔从戎 班超。 被人们誉为 “飘若浮云,娇若惊龙 ”的艺术是 A东汉的 “蔡侯纸 ”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 答案: B 试题分析: “飘若浮云,娇若惊龙 ”形容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对楷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15、。人们称他的字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他的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继王羲之之后,隋唐时期我国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颜筋柳骨 ”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颜真卿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柳公权还留下了笔谏美名。 后人写诗 “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 ”,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他 A发明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 ”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答案

16、: B 试题分析:诗句中伯禹指大禹,李太守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李冰。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后人认为李冰功过大禹。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李冰修建都江堰。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是课文基本史实,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 “智慧 ”是指 A “仁

17、 ”和 “德治 ” B “兼爱 ”和 “非攻 ” C “无为而治 ” D实行 “法治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对 “孔子智慧:的理解。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的思想,仁就是爱人,博爱,主张以德治国,还主张克己复礼。 A 符合题意, “兼爱 ”和 “非攻 ”是墨子的思想,“无为而治 ”是庄子的思想,韩非子主张实行 “法治 ”。 B、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诸子百家学说。 点评:孔子提出的 “仁 ”是包括一切美德。孟子提出 “仁政 ”是对统治阶级而言。后世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孟子是儒

18、家思想的继承人之一,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 央视 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下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课文所学知识,此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用来蒸煮食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他们学会制造陶器、经考古发现河姆渡人还会在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 点评:我国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河姆渡原始居民学会制造陶器,半坡原始居民学会制作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

19、案,陶器上还有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是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的, A可以排除。在原始农耕社会里,北方种粟、南方种植水稻,这是由环境因素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种植;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天气寒冷,不适合水稻生长,只能种粟。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是半坡原始居民在黄河流域

20、种植的;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河姆渡居民在长江流域种植的。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对黄帝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黄帝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他还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B、 C、 D都正确。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是神农氏也就是传说中的炎帝,中国的太阳神,三皇五帝之一,他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

21、神农尝百草,创医学。 A不正确,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上古时期人物黄帝。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课文相关史实就可以回答,本题是送分 题。黄帝和炎帝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蚩尤部落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殷是商代的都成,商朝因水患屡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称殷朝。商朝人把文字可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 “甲骨文 ”可以向人们展示

22、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甲骨文。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甲骨文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发现,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中国甲骨文和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等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烽火戏诸侯 ,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 戏弄了诸侯。褒姒看

23、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了分封制的义务。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在记忆能力的基础上,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同时还要注意禅让制和分封制 的区别,前者是民主推举部落首领产生的,首领与部落成员是平等关系,后者是周天子封赏的,天子与诸侯属于上

24、下级的隶属关系。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成就了春秋五霸的伟业。 ”这里的 “他 ”指的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强兵。公元前 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室通过争霸战争的方式,先后成为中原霸主,周武王是西周时期的人物, A、 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根据课文基础知识就可以作答,春秋时期,我们主要介绍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

25、个被推为盟主的国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另一种是说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秦晋之好 B完璧归赵 C助纣为 虐 D退避三舍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 “秦晋之匹 ”、 “秦晋之偶 ”、 “秦晋之盟 ”、 “秦晋之约 ”。现泛指两家联姻。完璧归赵,本指 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助纣为虐 ”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据说他宠爱一个名叫妲己的妃子,妲己不仅狐媚,而且残忍毒辣,为了满足自己疯狂变态的心理,怂恿

26、纣王设计种种惨无人道的酷刑,纣王对她言听计从。因此,后人往往将商朝灭亡归咎于商纣王宠信女色。历史上因此称妲己 “助纣为虐 ”,后来比喻帮助坏 人干坏事。此词成语源于商朝。城濮之战时,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 “退避三舍 ”,巧妙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A、 B、 D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C出自商朝,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典故的出处。 点评: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 ”字。 “助纣为虐 ”商纣王是商朝末代君主,由于商纣王的残暴无道,才出现武王伐纣。这是课文的基本史实,因此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要想免除劳役,最好的

27、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依据商鞅变法来解答,公元前 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一个农民如果要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

28、断加强 ,发展成为封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国 D汉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依据商鞅变法来解答。公元前 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因此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从商鞅在战国时期的变法开始。 B符合题意

29、,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以县为地方 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 “凡三十一县 ” (也有史书认为是 41县或 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 “废井田、开阡陌 ”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 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

30、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学派是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 A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纷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老子的道家学说主张无而治、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观点。儒家学派主张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墨子 主张 “兼爱 ”“非攻 ”反战战争。诸子百家思想学说虽然不尽相同,但正视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诸子百家学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春秋时期学术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需要熟悉各家

31、各派的思想主张。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下列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燕国 D赵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 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 徭役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封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

32、生的理解理解能力。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商鞅变法最为著名。也是重点内容。学生需要还需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内容和影响等。 填空题 历史人物篇 ( 6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华夏文明 5000年历史,涌现出了众多风云人物。下列语句中涉及到本学期的部分历史人物,你来判断他们分别是谁?将其人物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小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小题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小题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小题 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 【小题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3、 ( ) 【小题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 答案: 【小题 1】孔子 【小题 2】孟子 【小题 3】陈胜 【小题 4】司马迁 【小题 5】曹操 【小题 6】诸葛亮 试题分析: 【小题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小题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这是战国时期孟子所说的话。 孟子 【小题 3】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在大泽乡号召起义时说的,意思是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

34、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 和对抗。 【小题 4】这是司马迁说的一句话,意思是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 【小题 5】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小题 6】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诗蜀相,先帝刘备三顾茅庐,经常以天下大事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助刘备开国,又帮后主刘禅维持蜀汉国运。诸葛亮一生辅佐蜀汉先帝、后主 两朝

35、,忠心耿耿。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对应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虽然涉及的内容较广,知识点多,但考查的要么是古代历史上的名人名言、要么是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综合题 大展宏图篇 ( 7分) 时势造英雄,英雄弄潮头!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时代。面对六国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展其治国的宏伟篇章。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视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 进入到以前韩国地界,车辆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秦始皇很郁闷,亲自下车查看路况。

36、( 1)为此,请你猜测一下皇帝陛下会看到什么情景?( 1分)他又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 1分) 麻烦二:到了吴地的溧( li)阳,秦始皇他们一进城就傻眼了,当地的一句话也听不懂,老百姓写的字也不认识。 ( 2) 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他所不识当地字问题的?( 1分) 麻烦三:秦始皇曾在秦国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境内巡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本地 用的刀形币。 ( 3) 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所为?为什么?( 2分)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2分) 答案:( 1)看到路

37、上有很多路障、堡垒;道路比较狭窄(答一点即可)。 车同轨,修驰道(答一点即可)。 ( 2)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统一文字)。 ( 3)不是。因为秦国和齐国的货币,度量衡不一致。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试题分析:( 1)根据 “车辆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 ”可知,秦统一以前 ,各地的车辆大小不同 .各国还修筑了许多路障 堡垒来加强防卫 所以不利于车辆通行 .。于是秦 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 ,统一车辆形制 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 2) “不识字 ”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之前,各国没有统一标准的文字,秦始皇统一后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统一文字)

38、。 ( 3)不是故意剪短,而是各国尺寸标准不一样。因此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考点:本题考查秦始皇大一统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包括,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军事上: 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民族关系:开发南疆。 开疆拓土篇 ( 6分) 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开疆拓土的历史吧! 图( 1)秦朝疆域图图 ( 2)西汉疆域图图 ( 3)某时期形势图 请回

39、答: ( 1)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从图 1和图 2我们能得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1分) ( 2)结合图 3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发生转移?( 1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 3分) ( 4)你能举一个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或管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吗?( 1分) 答案:( 1)在北方(在黄河流域)。 ( 2)东晋南朝时。 ( 3)北方战乱多,南方安定;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人手;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答出三点即可 ) ( 4)张骞,卫青,霍去病,班超等(任写

40、一个即可 ) 试题分析:( 1)秦朝都城在咸阳、西汉都城在长安,秦汉时期我国经验重心都在北方地区。 ( 2)根据图三前秦、前凉、前 燕和东晋等国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3)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是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二是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三是,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四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 4)为开发边疆和管理做重大贡献有: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等,只

41、需列举一个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 移。 点评:本题图文结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历经几个重要时期,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汇入潮流篇 ( 6分) 56个民族 56枝花, 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在和平与战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交 流,民族联系不断加强,最终形成

42、一个大家庭!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 “白鹭官 ”,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 “元 ”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人的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请回答: (1)上述情境中,与 “白鹭官 ”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 (2)导致 “白鹭官 ”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1分 ) (3)分析情境中 “白鹭官 ”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1分 ) 答案:( 1) (1)改鲜

43、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鲜卑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 ) 。 试题分析:( 1) “白鹭官 ”起源于北魏初期的官制,官吏的名称多仿照自然物之名而起,如奔走的使者,叫做凫 (伯 )鸭,取其快速之意;把纠察官叫做白鹭,取其延颈远望之意。后来的变化是穿汉人的衣服,说汉人的话,还与汉人通婚 。 ( 2)这变化的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包括: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 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

44、发 ;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 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 3)北魏孝文帝在这次改革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 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考点: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和商鞅变法是管仲改革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在学习过程中需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同类比较分析,系统掌握改革变法类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