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042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八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体放在焦距为 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若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40cm,可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B 试题分析: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v 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 2f;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题意知, f=16cm, u=40cm,所以 u 2f,所以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

2、种情况和应用,本题是凸透镜成像比较基础的习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光照在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故 A错误, B正确;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C错误;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错误。 考点:物体的颜色、红外线、紫外线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红外线和紫外线

3、的作用,以及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 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 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3 2 B 3 1 C 3 4 D 4 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 ,所用的时间之比 ,所以甲、乙的速度之比。 考点:速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的有关计算。 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 ,刘刚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 .进一步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你认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A透明玻璃杯的种类 B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

4、 C透明玻璃杯的价格 D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 答案: C 试题分析:盛水的透明玻璃杯 ,水与玻璃杯构成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种类、距离、眼睛距离玻璃杯的远近有关,与玻璃杯的价格无关。 考点:凸透镜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所示, 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 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 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在外径与圆孔 B内径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 B中,发现在光屏 C 上会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 B的那个光学器件是( ) A

5、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B只能是凸透镜 C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只能是平板玻璃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在 B 处嵌入一个 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 C要比圆孔 B大当在 B处嵌入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 BC 之间会聚;所以,光斑 C要比圆孔 B大当在 B处嵌入一个时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即没有会聚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 C与圆孔 B一样大故选 C 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袁新同学从徐州乘火车去北京,车站上共有甲、乙两列火车,他坐在乙车上等了较

6、长时间后终于感到火车开动了,可是过一会儿后他又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 .袁新同学前、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甲车和乙车 B甲车和车站 C乙车和车站 D乙车和甲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袁新同学坐在乙车上感觉火车开动了,说明乙车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他可以选择甲车为参照物;可是过一会儿后他又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说明乙车与参照物之间没位置的改变,所以选车站为参照物。 考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 的关键是熟知参照物的选取以及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轿车前的挡风玻璃都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噪声 B尽可能排除因平面镜成像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C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D为了造型美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玻璃既透明,又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所以当挡风玻璃竖直安装时,平面镜形成的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形成事故;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倾斜安装时,形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故选 B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 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 ) A房间里的温度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B房间里的温度低于冰的温度,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房间里的温度与冰的温度都

8、是 0 ,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所以冰不再熔化 D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 的房间里,冰上的水开始凝固,所以冰不再熔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冰是晶体,所以冰如果继续熔化,需要达到熔点 0 ,继续吸热;把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 的房间里,由于冰和房间的温度相同,不能进行热传递,所以冰不再熔化,故选 C。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热传递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晶体熔化的条件。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不能听到次声波,是由于次声波的响度小 B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C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令人厌烦,对人体健康有害 D医生

9、使用的听诊器是利用 “声音沿管子传播,就更加集中,响度减小得更慢 ”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 A错误。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学了物理,张杰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非常关注,他进行了下列估测: 手上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1.2cm; 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人升高的高度约为 12m; 成年人的高度约为 1.7m: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 1.5m: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6.5 ,以上估测中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0、手上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1.2cm;正确; 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每层楼高为 3m,所以第一层爬到第三层,共 6m左右,错误; 成年人的高度约为 1.7m:正确 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 0.5m:错误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6.5 ,正确。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估测。 以下四辐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的图像有两种:如下图所示 故选 C。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

11、,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通过的路程为 ( ) A 30 B 35 C 40 D 45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时速度的大小 V=70km/h;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 30min通过的距离是 S=Vt=70km/h0.5h=35km故选 B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以及变形公式。 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 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 “结石

12、 “,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选 C。 考点:声与能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作用,会分清声音传递信息以及声音传递能量 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 5m/s,该物体可能是 (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蜗牛爬行的速度要远小于 5m/s,步行人的速度约是 1m/s,自行车的速度是 5m/s,汽车的速度约为 20m/s.故选 C。 考点: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速度。 实验题

13、我校初二 (1)班的同学想进行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实验,请问该实验: (1) 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纸锥下落速度的表达为 。 答案: (1) 秒表、刻度尺、纸锥 , (2) 纸锥下落高度 s、纸锥下落的时间 t , v=s/t 试题分析:因为速度 ,所以只要测量出路程(纸片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纸片下落的时间),即可测量出纸片的下落速度;要测量时间,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要测量下落高度,要用刻度尺。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要求知道用哪些实验器材。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

14、凸透镜成像规律 . ( 1)由图 a可知 ,凸透镜的焦距是 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 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2)如图 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 能置于透镜左边 a、 b、 c、 d四点中的 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上 (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 c所示,按( 1)的要求调 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 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_ _ (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填 “大 ”或 “小 ”) 当

15、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凸透镜(填 “靠近 ”或 “远离 ”),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的(填 “倒立 ”或 “正立 ”) (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 (填 “靠近 ”或 “远离 ”) 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像(填 “实 ”或 “虚 ”) 答案:( 1) 15同一水平直线上 ; 光屏中央 ( 2) C ,幻灯机(投影仪) ( 3)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 ( 4) 小 远离 , 倒立 ( 5) 远离 , 实 试题分析:( 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

16、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f=60cm-45cm=15cm,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须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题意,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说明物体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是 C点,应用是幻灯机。( 3)因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会成正立放大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4)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当 物距变大时,像变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 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凸透镜中实像都是倒立的。( 5)因近视眼镜即为凹透镜,凹

17、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将近视眼镜放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时,所成的像会向后移动,只有把光屏向后移才可接收到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填空题 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 1s,轿车车身 长为 3.6m.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1)轿车在 AC 段可能做的是 _运动 ,速度大小为 _m/s. (2)轿车在 CF段所做的是 _运动 , CD、 DF 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 _段时运动得较快,判断的依据是_. 答案: (1)匀速直线 ,

18、 9 (2)减速直线 , CD ,相同时间内 CD段通过的路程多 . 试题分析: (1)轿车在 AB段通过的路程是 9m(从图上数是 10个格),在 BC段通过的路程是 9m(从图上数是 10个格),因为轿车在 AB段和 BC 段的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也相同,所以轿车在 AC 段所做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轿车在 AC 段通过的路程是 18m,运动时间是 2s, 则轿车在 AC 段的速度为: ;( 2)轿车在 CD段通过的路程是 6.3m(从图上数是 7个格),在 DF 段通过的路程是 5.4m(从图上数是 6个格),因为轿车在 CD段和 DF 段的运动时间相同,而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轿车

19、在 DF 段所做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因为轿车在 CD段和 DF 段的运动时间相同,在 CD段通过的路程比 DF 段长,所以 轿车通过 CD段时运动得快;判断的依据是:在相等时间内通过 CD的距离长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实验的探究过程 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 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 “正立 ”或 “倒立 ”)的缩小的 (填 “实像 ”或 “虚像 ”),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 ,从而人就产生了视觉。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 镜制成的眼镜。 答案:漫 ,

20、倒立 , 实像 , 大脑 , 前方 , 凹透 试题分析: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漫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由于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 大脑 ,从而人就产生了视觉。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 凹透 镜制成的眼镜。 考点:光的反射、眼睛及其矫正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眼睛成像的特点,以及如何矫正近视眼。 某时刻 (t=0)有一辆快速小轿车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 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

21、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运行 4min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m 答案:西 , 1200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车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他们是同时同地向东出发,所以乙车与甲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方向行驶;由图求得,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 ,运行 4min后, 两车相距 。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从图像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如图所示,一束光以 60的入射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反射角等 于 度,折射 角 入射角(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 答案:, 小于 试题分析:因为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

22、角,此时入射角为 60,所以反射角也为 60, 又因此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常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初夏清晨禾叶上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寒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 答案:汽化(蒸发) ; 液化 ; 凝华 试题分析:汽化是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人们常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液化是物质由气体变为液态的

23、过程,初夏清晨禾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凝华是物质由气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寒冬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考点:汽化、液化、凝华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 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长度的基本单位 是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一辆小汽车的速度 v=80Km/h的物理意义是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 A和 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其中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 度为 _厘米;用 B刻度尺测量该物体时长度为 _毫米 答案:秒表 , 秒( s) ) , 米( m) , 米 /秒( m/s) , 小汽车每小时

24、行驶的路程为 80千米 ; 1cm , 2.3 ; 23.5 试题分析: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秒( m/s); 一辆小汽车的速度v=80Km/h的物理意义是小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80千米;如图所示,刻度尺 A的分度值是 1cm,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2.3厘米; B的分度值是 1mm,用其测量的物体长 度为 23.5厘米。 考点:时间的单位、长度的单位、速度单位的含义、刻度尺的使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亮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

25、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正在座位上静心思考的小娟没向外看就断定是小亮在唱歌,小娟判断的依据 是:不同同学声音的 不同 答案:振动 ; 空气 ; 音色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调皮的小亮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振动;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同同学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区分不同同学的声音。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的特性。 计算题 一列长 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 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108s,求: ( 1)火

26、车的运行速度是多少 m/s,合多少 km/h; (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答案:( 1) 72km/h ( 2) 72s 试题分析: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知道行驶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的运行速度;火车头从刚进入隧道到恰要离开隧道时通过的路程等于火车长与隧道长度之和,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所用的时间; ( 1)解: v=s/t=(1800m+360m)/108s=20m/s=72km/h ( 2)根据 v=s/t 得 t=s/v=(1800m-360m)/20m/s=72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清火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和火车完

27、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火车完全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 =隧道长 -火车长,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隧道长 +火车长 右表是福州至厦门 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 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 2)列车在 7:55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车站 里程 /Km 到站、发车时间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3 7:56 泉州 165 8:07 8:10 厦门 276 8:53 答案:( 1) 180Km/h ( 2) 0 试题分析:从表格中找出福州到莆田的路程以及时间,根据 求出平均速度;由表格中可以知道, 7:

28、55列车停在莆田的车站,没有运动( 1)解:v=s/t=165Km/55/60h=180Km/h ( 2) 7; 55时火车停在莆田站,所以 v=0 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的有关计算。 作图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 1)如图甲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甲中完成光路图; (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 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 AB,请作出 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答案: 试题分析:( 1)如图所示,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 60,所以入射角是 30,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角

29、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 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体位于 2 倍焦距时,像也位于 2倍焦距;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3)先作出端点 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B,用虚线连接 A、 B即为物体 AB的像,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平面镜成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图所示, 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 试题分析: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4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 50由于是从空气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光的折射作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 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