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0426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 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 A柳絮飞扬 B荷花飘香 C落叶飘零 D烟波浩淼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A、柳絮飞扬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 B、荷花飘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 B符合题意。 C、落叶飘零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 C不符合题意。 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淼,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在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运动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 “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 ”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 8 降低至 2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象上观察,当温度变化时,水的体积如何变化,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密度的变化。如图,当水温从 0 升高到 4 时,水的体积不断减小,当水温从 4 升高到 8 时,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水的温度从 8 降低至 2

3、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水在升高温度时,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根据 得,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水的密度。 点评: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水在 0 4 之间反常膨胀 -热缩冷涨。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B正确; A图中用力拉弹簧是拉力, C是敲打施加的力, D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

4、的是重力的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重锤线是生活中最好的应用实例。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不会往低处流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 C做 “引体向上 ”运动时很吃力 D茶杯中的水无法倒进嘴里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无论物体受不受重力,物体都具有质量 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 A、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如在太空中失重的宇航员仍然具有质量,所以选项 A的说法不正确; A、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

5、不会向下流动,不合题意; B、人向上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最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 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不合题意; C、如果没有重力,做 “引体向上 ”运动时很轻松。符合题意; D、人喝水时,水杯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会进入嘴里,如果没有重力,水就无法倒入口中,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的知识。 点评:解答本题可参照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去推出若没有重力将出现的现象。 小丽的爸爸用铜、铁、铝分别制成三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铜 铁 铝 ) ( ) A铝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铜球最大 D都一样大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铜、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和 铜 铁 铝 这两个条件,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三个球的实心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空心体积 得 同理可得 V 实铝 和 V 实铁 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 铜 铁 铝 v实铜 最小,那么铜球的空心部分就最大;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理解和运用。 点评: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外,还同时锻炼学生解题的速度,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关于公式 = 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物质

7、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不合题意;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不合题意;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不合题意; D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概念。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密度是物体的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观察右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

8、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故 D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cm3水中有 3035个水分子,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且分子很小;肥皂膜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墨水滴入水中说明扩散现象。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 .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 6kg的物体,在月球上质量只有 1kg B在地球上重为 600N 的人,在月球上重为 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

9、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上将它拉长 1cm需 6N 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 1N 的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来判断即可;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质 量以及 g有关,在月球上, g变化了,根据变化的多少即可判定 B是否正确;根据密度是物质的属性来判断即可;根据拉力与重力无关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A、地球上 6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只有 1kg,不对,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 600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量变为 100N,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

10、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 C错误。 D、弹簧的弹力只与弹簧本身有关,与拉动时的环境无关;即拉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弹力。 点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弹力也跟位置无关,地球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是不同的。 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一些物质的密度 /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

11、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认真分析表格中提供的物质密度信息,找出其中的规律,必要时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A、从表格中可看出,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故 A错误; B、水银是液体,它的密度比许多固体密度还要大;故 B错误; C、从表格中看出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故 C正确; D、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后得: ;表格中铜的密度小于铅,故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 铅块大;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知识。

12、 点评: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找出规律,对照选项中的内容进行解答。 俗话说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如果将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个过程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如何变化?( ) A密度减小,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B密度增大,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C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铁棒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是物质没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密度不变,又因为

13、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故 ABC 错误。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结合成语考查了密度及其特性,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正确理解密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三只 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 酸 水 油 ,则 A甲杯中装的是水 B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丙杯中装的是煤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已知相同质量的三种液体以及煤油、水和硫酸的密度,根据比较它们的体积,密度最大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小的,体积最大。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其密度关系为 酸 水 油 , 由 可得,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因

14、此硫酸的密度最大,体积为最小,即甲为硫酸;而煤油的密度最小,其体积最大,即丙为煤油;则乙为水。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 的是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并且会熟练应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产生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 2)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直接接触; 物体发生形变

15、。 (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 A错误;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 B错误;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说法正确,故 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并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力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 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

16、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 “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 A泥土砖块 B泡沫塑料块 C金属块 D水泥砖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密度的定义式 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砖瓦石块的密度很大,质量也很大,会把演员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密度小、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泡沫塑料块。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知识。 点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 应用理解清楚。 感受身边的物理 :质量为 2103mg 的物体

17、最可能是 ( ) A一只母鸡 B一头大象 C D一只蚊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把 mg 换算成同学们熟悉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些物体的质量。 2103mg=2g, A、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在 1.5kg左右,此项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有几吨,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C一只小猫质量大约是 0.5kg,此项不符合题意 ; D、一只蚊子的质量大约有 1.5mg,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估测。 点评:本题考查单位换算和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估测,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多积累经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18、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不合题意;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不合题意;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符合题意;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微观和宏观世界。

19、 点评:在此题中了解物质的组成是关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实验题 ( 4分)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质量 /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 /cm 2 3 4 5 6 7 7.5 7.5 (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 。 ( 3)小华做出了如下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B C 答案:( 1)弹簧测力计 (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 3) B 试题分析:此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

20、度和外力(重力)的变化的联系,结合表格的数据可解答前两问。 第三题中,首先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当 F=0N 时,弹簧长 2cm; 当 F0.310=3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为7.5cm。 ( 1)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50 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 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 ( 3)由表中数据知:当 m=0g,即 F=G=0N 时,弹簧的长度 s=2cm; 当 m300g,即 F=G0.310=3N时,弹簧的长度

21、 s=7.5cm;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 B图,因此正确的是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点评:此题的实验过程揭示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 ( 5分)杨光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操作: 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 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标号 )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22、偏向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 “左 ”或 “右 ”)调节 (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该矿石质量为 g;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体积是 cm3。最后经过计算可知,该矿石的密度= kg/m3。 答案:( 1) C B D E A ( 2)左 ( 3) 62 20 3.1103 试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再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是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量筒测体积时,要平

23、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用公式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 1)用天平测矿石质量的步骤是先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最后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 V1,再将小矿石浸没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V2,物体体积 V=V2-V1; ( 2)现在指针在刻度盘中间偏右,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 3)矿石的质量 m=50g+10g+2g=62g; 矿石的体积 V=80cm3-60cm3=20cm3 矿石的密度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测量。 点评:测固体密度的常用器材是天平和量筒,这两个器材是初中物理种基本的测量工具,要从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使用时的操作

24、步骤、读数方法等方面掌握熟练;熟记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 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V; 用公式 计算固体的密度。 ( 5分)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 “身份 ”,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1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 m为 g。 (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 1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 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

25、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 (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 “m-V”图像,如图 17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答案:( 1) 49 ( 2) 30 偏大 (3) 0.8、煤油或酒精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托盘天平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利用图示量筒的液面位置可以得到液体的体积,分析体积测量值的变化时要从其操作过程中进行分析。明确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结合密度的计算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结合密度表确认液体种类。 ( 1)如图所示,

26、砝码质量为 5g+20g+20g=4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 4g,因此物体的质量为 45g+4g=49g; ( 2)由图乙中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该液体的体积为 30ml,由于将液体从烧杯中向量筒中倒入的过程中,总有部分液体吸附在烧杯壁上,没有倒入量筒中,所以导致了测量值偏小。 ( 3)由图象可知,当烧杯中没有液体时,烧杯的质量为 25g;当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 25ml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45g,由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20g。 液体的密度 为 ,再对应给出的密度表可以确定这种液体可能是煤油或酒精,因为两者的密度都是 0.8g/cm3。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测量。 点评:

27、题中提供的方法测量液体的体积偏小,导致实验出现误差,改进后的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液面的位置为 V;用天平测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2,则液体的密度为 。 ( 4分)我们知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 G mg,在一般情况下 g取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不同地区 g的值仍有差异,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 点 g值( N/kg)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 N/kg)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o 广州 9.788 23o06 武汉 9.793 30o33 上海 9.794 31o12 北京 9.801 39

28、o56 纽约 9.803 40o40 莫斯科 9.816 55o45 北极 9.832 90o ( 1)表中 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 和 ; ( 2)由表中可以看出 g值的变化规律是 ; ( 3)试猜想 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赤道 北极 ( 2) g值随维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地球维度 试题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分析表中数据,找出表中g值相同与差异最大的地方;通过地球纬度分析 g值变化的原因。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比值是常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由表中数据可知: g值最小的是地球的赤道; g值相最大的是

29、北极;分析数据中 “地球纬度 ”中数据发现:纬度越高, g值越大;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点评:考查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找准所测物理量,选对测量工具,是做探究实验必备的能力同时 本题还考查了同学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由数据发现 g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地球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 g值越大。 ( 6分)在探究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甲 ( 1)把右图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30、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 与 _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答案:( 1) 400 ( 2) 2 ( 3)略 ( 4) G m 试题分析: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一栏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数值,设表格中空白处的物理量为 m,选二、三、四、六栏中的任一一组数据与第五栏中的物理量建立等式,求出空白处的数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指针指示的数值,得出正确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描绘出点,再连成线,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得出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 1)由 得: ; ( 2)观察图象发现,弹簧

31、测力计的量程是 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5N,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数字是 2,故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 ( 3)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描绘出相应的点,再连成线;如图所示: (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象也能发现这两个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探究。 点评:本题展示了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作图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填空题 如图所示,开门时用手推 A处比推 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

32、有关。当用力 F1作用在门上,门将 _, (填 “打开 ”或 “关闭 ”,下同 )当用力 F2作用在门上,门将 _,这说明_。 答案:作用点 打开 关闭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试题分析: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据此分析答题。由图知, A、 B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 A处比推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图知,力 F1与 F2的方向不同,用力 F1作用在门上,门将打开,当用力 F2作用在门上,门将关闭,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三要素。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三要素,是一道基础题,力的大

33、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如图所示( 1)说明分子 ;( 2)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 答案: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吸引力 试题分析: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空隙。根据各个图片的信息,对其进行具体说明。第一幅图 中,墨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整杯水可以全部被染色。第二幅图中,铅块之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内容。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针对分子动理论内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进行联系。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

34、系如图,则 甲 乙 (选填 “”、 “ 2103 试题分析:假设甲乙的体积都是 1dm3,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甲物体的密度大;由图示知:当乙物体的 m=4103时, v=2m3,所以,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知识。 点评:本题也可以取一定质量比较体积的大小。 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道理,如: ( 1)运动员对竿施力同时被弹起,把运动员弹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 2)弯曲的竿具有 势能; ( 3)运动员最终会落向地面,是由于运动员受到 。 答案:竿 弹性 重力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是弹性势能;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 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说明人与撑杆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对竿施力同时被弹起,把运动员弹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竿。撑杆被压弯说明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并且撑杆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具有了弹性势能;运动员最终会落回地面,是由于运动员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综合知识。 点评:本题以撑杆跳高为情景进行考查,是一道开放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撑杆跳的过程及该过程所涉及的物理问题,然后分析回答。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是 1.2105 ( 2)手

36、托起 1个鸡蛋 的力约 0.5 (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 5102 ( 4)空气的密度是 1.29 答案: mg N cm3(ml) kg/m3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质量常用的单位和物体的质量填写单位;结合体积、密度的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填写答案:。 (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 100g左右。所以这包方便面的质量为m=120g=120103mg=1.2105mg; ( 2)手托起 1个鸡蛋的力约 0.5N; ( 3)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 500g左右,所以体积为; ( 4)空气的密度大约是固体、液体密度的千分之一,所以是 1.29kg/m3。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点评

37、: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实际物体质量的估测以及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都是基础知识。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图 (填 “A”或 “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_ 和 _组成的。 A B 答案: B 原子核 电子 试题分析:汤姆生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步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哪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种模 型叫做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后来的研究表明

38、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图可知, A是葡萄干蛋糕模型,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B 是原子的核式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电子在绕核旋转,它是由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问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 质量的 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 1/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的体积截去 1/3,将乙物体截去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答案: :5 3:5 试题分析: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

39、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关系;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 1) m甲 : m乙 =3: 1,且 V 甲 : V 乙 =5: 1, 根据 可知: ; ( 2)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若将甲的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 2/3,甲、乙两物体 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3:5.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的运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密度特性的理解与掌握,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如图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 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3,合

40、 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 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2 300 不变 试题分析:根据牛奶包装袋上的商标,可以得到牛奶的体积,进行一步单位的换算即可得到答案:。根据牛奶的体积和告诉的牛奶的密度,利用公式 m=v,即可求得牛奶的质量。同时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为250ml,即 250cm3,将其转化为国际单位,结果为: 2.510-4m3。 =1.2103kg/m3,合 1.2g/cm3, v=2.510-4m3,牛奶的质量: m=v=1.21

41、03kg/m32.510-4m3=0.3kg=300g。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 点评:此题的一个条件隐藏在牛奶的包装袋上,要注意审题,把握细节此题还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及密度的特性一定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多少无关本题的综合性强,并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性。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 “世纪宝鼎 ”质量是 1.6t,由中国运送抵达联合国总部后,质量为 kg。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 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为 _kg。 答案: .6103 0.5 试

42、题分析: 1.6t=1.6103kg。 500g=0.5kg。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 “世纪宝鼎 ”质量是 1.6t,由中国运送抵达联合国总部后,质量为 1.6103kg。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 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为 0.5kg。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的换算。 点评:在此题了解质量各个单位的进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如:硬度、透明度、延展性、密度、熔点等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 性;切菜刀用钢铁制成,是利用钢铁具有较大的 。 答案:延展 硬度 试题分析: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决定了物质不同用途;根据铝及钢

43、铁的性质分析答题。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切菜刀用钢铁制成,是利用钢铁具有较大的硬度。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金属的基本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基本性质,并根据基本性质判断金属的用途。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剩余氧气与原来相比,体积 ,密度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不变 变小 试题分析: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氧气瓶内含有氧气的量变小、质量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再利用密度公式 判断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化。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m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 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44、密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使用氧气前后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计算题 ( 4分)如图所示为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计算: ( 1)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各为多少 kg/m3? ( 2) 2103cm3的甲物质质量是多少? 答案: .7103 kg/m3 ; 0.9103 kg/m3; 5.4103 g 试题分析:解:( 1)甲物质的密度是 乙物质的密度是 ( 2) 2103cm3的甲物质质量是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会从图像中找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 计算密度。 ( 8分)一个铁球,体积为 30立方厘米,

45、质量为 158克,(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则这个铁球的重力是多少? 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要求有解题过程) 若为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若空心部分充满水,则此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答案: .58N ;空心; 10cm3; 168g 试题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 求出铁球中铁的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 50cm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铁球的体积减去铁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 这个铁球的重力是 158g铜的体积: , 因 V 球 V 铁 ,所以是空心的; ( 3)空心部分体积: V 空 =V 球 -V 铁 =30cm3-20

46、cm3=10cm3, 若空心部分充满水,空心部分充满水的质量是 则此球的总质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本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作图题 ( 2分)一个作圆周运动的小球,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 试题分析: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几何中

47、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 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点评: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 2分)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为 10N 的拉力,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 试题分析: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拉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作用点在 A点,过 A点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 F表 示,大小为 10N。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 点评:本类题的关键是会找出力的作用点,确定力的方向,表示出力的大小;根据力示意图的画法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