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安四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陶瓷、塑料、玻璃不属于金属材料。选 B。 考点:金属材料。 点评: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下列 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水的电解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 点燃红磷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 8;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因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了二氧化锰,
2、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应该逐渐变大;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后,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会增多,但当石灰石反应完之后,二氧化碳的量将不再增加。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开始燃烧时,温度升高,瓶内气压增大,但因氧气被消耗,当装置冷却后,瓶内压强将变小,最后稳定。选 B。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一些数量变化关系。 点评:本题用图像的方式考查化学反应中的一些数量变化关系,难度较大。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
3、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发光发热。选 D。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单质;混合物;燃烧;物理变化 与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 关于下列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同一种原子 B X表示阳离子 C Y显电中性 D Z表示阴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对外不显电性。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点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在森林中设防火带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 D便于运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三种: 1、隔绝氧气; 2、撤离可燃物;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在森林中设防火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选 B。 考点:灭火的方法。 点评:灭火的方法有三种: 1、隔绝氧气; 2、撤离可燃
5、物;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就可以灭火了。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 O2 B N2 C H2 D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CO2。选 D。 考点: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点评: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 江西武宁白钨矿储量丰富,有望成为世界钨都。白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钙( CaWO4),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6 D +8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钨酸钙( Ca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 +X+( -2) 4=0, X=+6价。选 C。 考
6、点:化合价;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 A、 C、 D的操作正确,而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 B。 考点: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读取液体体积;加热液体物质;倾倒液体物质。 点评:化学实验操作是很重要的考点,同学们要注意其操作细节。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因为氢气燃烧后生成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或温室
7、效应,而天然气、酒精、汽油燃烧后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及其别的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选 A。 考点:环境保护;燃料。 点评:氢气燃烧热值高,且不会有污染环境的物质生成。 填空题 ( 9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 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用 D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从瓶口处移开,接着将集气瓶移放在桌上的操作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 );选择的理由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答案:( 9分) (1) 长
8、颈漏斗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分) ;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 2分) (3) B ; 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试题分析: 1、题中仪器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的棉花虽然与氧气接触,但因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故没有燃烧;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好氧气后,应该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3、实验室
9、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固态的石灰石和液态的稀盐酸反应的,且不要加热,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考点:常用实验仪器的名 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排水集气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验 M。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题目较综合,属于常考内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 8分)对如图所示的蜂窝煤燃烧进行如下的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 1)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小。原因是 。 ( 2)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中毒。理由是 。 ( 3)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的上方火焰呈蓝色。这是由于
10、此时 O2不足且产生的 CO在燃烧,写出 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4)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请解释: 。 答案:( 8分)( 1)煤燃烧后产生 CO2等气体逸出 ( 2) CO难溶于水 ( 3) 2CO + O2 2CO2 ( 4)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试题分析: 1、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小,原因是煤燃烧后产生 CO2等气体逸出 ; 7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中毒,原因是 CO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8 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 O2 2CO2 ; 9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因为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1、CO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 点评:所有的化学反应都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原则;一氧化碳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月充分。 ( 4分)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答案:( 4分) (1) 2H2O2 2H2O+O2; (2) CaO + H2O = Ca(OH)2 试题分析:要使题中小气球鼓起来,则锥形瓶中的反应要有气体产生,或者使瓶内温度升高,将瓶内气压增大。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有: 1、分解反应:
12、2H2O2 2H2O+O2; 2、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考点:实验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气压变化。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型较开放。 (8分)下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 1)图中 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 ( 2)按序号和要求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分解反应; 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非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8分)( 1) 光合作用 ( 2) 2H2O 2H2 + O2 ; C + O2 CO2 ; CH4 + 2O2 2H2O +
13、 CO2 。 试题分析: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植物的光合作用; 2、题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 O2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CO2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 2O2 2H2O + CO2 。 考点:碳的循环;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 ( 4 分)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 能源(填 “不可再生 ”或“可再生 ”)。充分燃烧 1kg不同
14、化石燃料所产生 CO2和 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 1所示,则 燃烧最易导致酸雨, 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 款干洗机(下图 2)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降至原来的 1/30。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答案:( 4分) ( 1) 不可再生 煤 天然气 ( 2) 吸附 试题分析: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要节约使用;由题中图示可知,煤燃烧最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2、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性,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将干洗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降至原来的 1/30。 考点:化石能源;酸雨;活性炭;吸附性
15、;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跟环境有关的知识点是常考内容。 (5分 ) 下面是从小玲同学错 题集中摘抄的一道填空题,请用化学用语完成填空。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错解 正解 ( 1) 2个氮分子 2N ( 2) 1个银离子 Hg2+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mg +O2 mgO2 ( 4)硫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 价 答案:( 5分)( 1) 2N2 ( 2) Ag+ ( 3) 2Mg + O2 2MgO ( 2分) ( 4)试题分析: 2个氮分子: 2N2; 1个银离子: Ag+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 ;硫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 。 考点:化学用语。 点评
16、: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标注数字几;离子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电荷数及电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保证化学式是对的,还得配平;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B 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 点燃混合气体 C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答案: A 镁、银、硫酸铜溶液等 试题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加入肥皂水,搅拌,会产生较多的沉淀物,泡沫少;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17、氧化铜;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可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选 A。 D项中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可用镁、银、硫酸铜溶液,将镁条和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可以从中置换出铜,而银不能,则镁大于铜大于银。 考点:物质鉴别;气体除杂;金属活动性。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比较重要,需灵活掌握。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答案: A 液化石油气或一氧化碳等 试题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而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选 A。 D项可填液化石油气或一氧化碳等。 考点:燃烧与爆炸;可燃性气体。 点评:可燃性气体
18、与空气混合后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在点燃之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石墨用作电极 B氧气用于气焊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答案: B. 碳用于冶炼金属等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而氧气用于气焊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选 B。 D项可填碳用于冶炼金属等。 考点
19、: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点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 ) A风力电站利用风力产生的电能 B电灯发光所具有的光能 C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 答案: C 火力发电等 试题分析:利用风力产生的电能,是风能转化为电能,电灯发光所具有的光能,是电能转变成光能,都是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而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选 C。 D项可填火力发电或者炸药爆炸释放巨大能量等。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中的那里转化。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
20、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计算题 ( 10 分)氢化锂( 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氢化锂与 99.4克水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氢化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iH H2O= H2 。 则 X的化学式为 ; .氢化锂中 Li、 H元素质量比为 ; ( 3)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_g; ( 4)取用氢化锂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10分) LiOH( 1分) 7:1( 2分) 0.2( 2分) (4)设 LiH的质量为 x。 ( 1分) LiH H2O=LiOH H2 8 2 x 0.2g (
21、 2分) = ( 1分) 解之得: x=0.8g ( 1分) 答: 取用 LiH的质量为 0.8g。(解和答全对给 1分,若有错误给 0分。)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 LiH H2O= H2中 的 X为LiOH; 2、氢化锂中 Li、 H元素质量比就是 Li与 H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故氢化锂中 Li、 H元素质量比为: Li: H=7: 1; 3、由题中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g; 4、根据氢气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取用 LiH的质量。 解:设 LiH的质量为 x。 ( 1分) LiH H2O=LiOH H2 8 2 x 0.2g ( 2分)
22、 = ( 1分) 解之得: x=0.8g ( 1分) 答: 取用 LiH的质量为 0.8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元素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本题通过化学反应的曲线图来提供计算所需的数据,同学们要先读懂图;元素质量比就是化合物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 探究题 (8 分 )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 AgNO3 和 Cu(NO3)2 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 A和固体 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 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 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 只有 Zn(NO3)2 Zn(NO3)2、 AgNO3 Zn(NO3)2、 Cu(NO
23、3)2 Zn(NO3)2、 Cu(NO3)2、 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 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 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 B,滴 加 (填试剂名称) 有气泡产生 固体 B的成分为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8分 ) 【交流讨论】 , 猜想 中无硝酸铜,说明 Cu( NO3) 2已与锌反应生成 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不可能存在硝酸银。( 2分) 【实验探究】稀盐酸 Zn、 Cu、 Ag( 2分) Zn+2HClZnCl2+H2 ( 2分) 试题分析:向 AgNO3和 C
24、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因锌的活动性强与铜和银,而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则锌将置换 AgNO3中的银,也会置换Cu(NO3)2中的铜,而铜又将置换 AgNO3中的银。 1、若锌是适量或过量的的,则反应后,溶液 A中只有 Zn(NO3)2;若锌较少,只反应了 AgNO3,则溶液 A中有 Zn(NO3)2、 Cu(NO3)2;若锌太少,则溶液 A中有 Zn(NO3)2、 Cu(NO3)2、 AgNO3;题中 的猜想是不合理的,因为猜想 中无硝酸铜,说明 Cu( NO3) 2已与锌反应生成 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不可能存在硝酸银。 2、若猜想 成立,则锌可能是恰好反应,也可能是
25、过量,有剩余。则:取少量固体 B,滴 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锌是过量的,固体 B的成分为 Zn、 Cu、 Ag,因Cu、 Ag的活动性弱于 H,故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 。 考点: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设计反应物是否过量的问题,需分开讨论其结果,难度较大。 ( 8 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
26、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 “水火相容 ”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趣味实验】同学 们找来了两个相同的纸杯:向其中一个纸杯中加入少量水,然后分别将两个纸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很快空纸杯就着火燃烧了而装水的纸杯则没有被点着。请你分析装水的纸杯没有被点着的原因_。 【综合应用】 “水火不相容 ”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 “生火 ”,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H2 和 KOH,该反应是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答案:( 8分)【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 减少污染(环保)( 2分) 擦
27、干 (2) 氧气(空气) 【趣味 实验】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2分) 【综合应用】放热 试题分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2)图二装置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收集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减少污染(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否则容易引起试管破裂; (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题中观察到了 “水火相容 ”的奇观,可知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 ( 4)装水的纸杯在酒精灯上加热,却没有被点着,其原因是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 5)钾遇
28、水生成 H2和 KOH,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生成的氢气被点燃。 考点:实验探究;燃烧与灭火;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环境保护。 点评: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而灭火只要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推断题 ( 6分)若 A、 B、 C、 D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 A、 B、 D均为氧化物, 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则 ( 1) C的化学式 。 ( 2)实验室中制取物质 D的
29、反应方程式: 。 ( 3)实现 D转化 A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6分)( 1) O2 ( 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3) CO2+ C 2CO 试题分析: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题中 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本题的突破口。由题意可以推知: C是 O2 ; A是 CO; D是 CO2; B是;实验室制取 D即制取二氧 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D转化为 A,即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 2CO 。 考点:物质的推断; CO、 CO2、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知识联想是解推断题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