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0441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 解: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 这个现象

2、说明了: 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只有 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此题借助战争实例,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趣味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 2011年 11月 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 ”与俄罗斯 “火卫一 ”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 “萤火一号 ”是静止的( ) A地球 B “火卫一 ”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3、,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 “萤火一号 ”与 “火卫一 ”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 “火卫一 ”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选 B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

4、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小鸟的 “唧唧 ”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 D、流水的 “哗哗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所烧的水开始沸腾的时

5、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分别得到 a、 b两种不同图象可能的原因( ) A甲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B乙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C甲同学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更旺 D乙同学加热时杯子有盖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水的沸点相同,从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与水的质量,火焰的大小,装置是否保温有关 解:由图可知,甲同学实验时水先沸腾,可能是甲同学用的水少些,或保温好些,或火焰更旺;乙同学实验时水后沸腾,可能是乙同学用的水多些,或保温差些,或火焰弱些,故 ACD错误, B正确 故选 B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在做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

6、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冬天,我们盖着棉被,感到被窝里很暖和,而夏天,我们看到卖冰棍的人也用棉被盖着冰棍那么,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卖冰棍的人不懂物理,其实,这样冰棍更容易熔化 B他这样做是为了给冰棍保温,不让冰棍太冷 C给冰棍盖棉被是为了阻碍冰棍从外界吸热熔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抓住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热传递方向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解:当把冰棍放在泡沫箱子里用棉被盖住后,外面空气中的热量不会进去,这样就可以不发生热传递,冰棍的内能不变,温度达不到冰棍熔点就不会熔化; 故选

7、C 考点:热传递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物态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管乐器都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空气柱越短,声音的音调越高 解: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 故选 C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知道: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 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 下

8、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 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 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 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温度、时间和长度等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分 65次,此选项描述错误;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 40 ,此选项描述错误;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 5.0cm2,此选项描述错误;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 点评:对生活实际中物体的物理量和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单位要了解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

9、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 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 a)、( b)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通过 0.6m的路程所用时间是 6s C在 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1.8m D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答案: BD 试题分析:观察给出的路程时间图象,根据图象的特点,可以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判断路程、时间和速度可从图上找不同的点判断 解: A、由图象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成正比,所以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错误; B、在( a)图中,在 6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 0.6m此选项正确

10、; C、在 AB段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1.8m-0.6m=1.2m此选项错误; D、在两图中, 6s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为 0.6m,所以速度为 v甲 = =0.1m/s; 乙通过的路程为 1.2m,所以速度为 v乙 = = =0.2m/s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与物体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几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题 小明与小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

11、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 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 相同 (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两组水在第 150min到 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从 0到 40min,

12、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由此可得结论 ( 3)小明与小李是采用了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答案:( 1)初温; ( 2) 20; 39; 52;泡沫塑料比棉絮保温性能好; ( 3)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 试题分析:( 1)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时,根据 Q=cm t可知,需要控制水的初温、环境因素、水的质量等不变; ( 2)瓶中水要和外界发生热传递,直到最后和室内的温度相同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 0到 40min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的变化量;保

13、温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看包在泡沫塑料和棉絮中哪个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慢,示数变化慢的保温性能好; ( 3)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效果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温度的变化,二是让两瓶水变化相同的温度,看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 解: ( 1)由放出热量的公式: Q=cm t知,除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外,还需要保持水的初温相同; (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最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 同,所以室温为 20 ; 经过 40分钟,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温度从 80 降到 41 ,降低了 39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从 80 降到 28 ,降了 52 ,由此可见,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好; ( 3)除了比较相同时

14、间内温度的变化,还可以让两瓶水降低相同的温度,看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 故答案:为: ( 1)初温; ( 2) 20; 39; 52;泡沫塑料比棉絮保温性能好; ( 3)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热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的实验,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 应用,会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是关键 小明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8 时,每隔 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l 2 3 4 5 6 7 8 温度 / 88 90 92 94 96 98 98

15、98 98 ( 1)如图 2 ( “甲 ”或 “乙 ”)是沸腾时情景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 1 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3)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大干,等于 /小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 1)甲;( 2)如图;( 3)小于 试题分析:( 1)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 ( 2)根据数学上的描点连线方法做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 3)一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气压升高时,沸点也升高,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降低 解:( 1)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

16、以甲图是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 2)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如下图: ( 3)因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98 ,小于 100 ,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时的大气压是小于标准大气压的 故答案:为:( 1)甲;( 2)如图;( 3)小于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和沸腾时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

17、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答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温度,表面积猜想二:液体种类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 表面积,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其他合理即

18、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回答,另外液体的种类、空气的潮湿程度也影响蒸发的快慢 根据这样的想法回答此题 解:依据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回答猜想一;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所以认为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不同;题中两玻璃板上的水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温度,表面积猜想二:液体种类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其他合理即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影响蒸发快慢的常见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被研

19、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 另外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 A、 B、 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 lmm的米尺紧靠直线, A、B、 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 A、 B、 C三点 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 B、 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 AB和 AC 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 ,VAC= 答案: .03m/s; 0.024m/s 试题分析:从图中读出 AB和 AC 各段的路程和所需要的时间,然

20、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他们的平均速度 解:由图可知: ( 1) AB段的路程: sAB=36.50cm-6.50cm=30.00cm=0.3m, 小球从 A到 B的时间: tAB=10h30min5s-10h29min55s=10s, 则小球在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 =0.03m/s; ( 2) AC 段的路程: sAC=66.50cm-6.50cm=60.00cm=0.6m, 小球从 A到 C的时间: tAC=10h30min20s-10h29min55s=25s, 则小球从 A到 C的平均速度: vAC= = =0.024m/s 故答案:为: 0.03m/s; 0.024m/s 考

21、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熟练掌握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注意在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一定要对应,这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填空题 ( 1)如图 1所示,用 A、 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A、 B两把刻度尺 精确度更高 ( 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 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如图 2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经过的路程是 km 答案:( 1)

22、A; 1mm; 2.20; A; ( 2) 80km/h; 0.5h; 40 试题分析:( 1)刻度尺的刻度若离待测物体太远,带来的误差会加大,所以越近越好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刻度值读数时,从零刻线开始读,注意要有估读值 ( 2)图中给出的是速度表,故可直接进行读数,得到汽车的速度;由两图中的里程数可以求得物体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时间 解: ( 1)刻度尺使用时刻度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 A的放置方法正确;图 1所示刻度尺 A中 1cm又分为 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刻度尺测刻度时,从零刻线开始测起的,物体的长度是: 2.20cm;图

23、 1所示刻度尺 B中1cm又分为 5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2mm,故刻度尺 A更精确 ( 2)由图 2甲知,汽车的速度为 80km/h; 甲图中汽车行驶里程为: 13561km,乙图中行驶里程为: 13601km, 则物体行驶的距离为: S=13601km-13561km=40km 则 t= = =0.5h 故答案:为:( 1) A; 1mm; 2.20; A; ( 2) 80km/h; 0.5h; 40 考点:长度的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估读;刻度尺、速度计是日常生活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2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 “甲 ”或 “乙 ”)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 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 的看法对 答案:甲;液体汽化要吸引热量;大

25、;小红 试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有致冷作用 解:甲温度的玻璃泡上是湿的,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更低;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少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越快,温度下降的越快,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 炎热的夏天, 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温度很高,洒上水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再液化,变成水,自然就要放热,热量都被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防止了一部分汗液蒸发故小红的看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是:甲;液体汽化要吸引热量;大;小红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汽车以 25 m/s的

26、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 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 4.5s滑行 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 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 .5 试题分析: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v等于在这段时间 t内通过的路程 s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v= 解:由题意可知,司机反映时间内经过的距离 s1=vt=250.5=12.5m,刹车距离s2=60m,所以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总距离s=72.5m,所用时间 t=4.5s+0.5s=5s,代入平均速度公式 = =14.5m/s; 故答案:为: 14

27、.5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平均速度公 式 v= ,把经过的路程和时间代入即可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果在月球上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 (填:能,不能)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递声音;不能 试题分析:( 1)( 2)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 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

28、:(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 3)这个实验不能在月球上进行,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不能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递声音;不能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 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注意转换法是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如图所示,在大容器 A和小容器 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 A底

29、部加热使 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 B内水的温度 (能 /不能)达到沸点, 沸腾 答案:能;不能 试题分析:液体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解:容器 A 中水沸腾,说民容器 A 内的水达到了沸点且可以从火焰上吸收热量; 当容器 B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前,从容器 A内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容器 B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 ,和容器 A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容器 A内的水中吸收到热量,这是容器 B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热,所以是不会沸腾的 故答案:为:能;不能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热传递 点评:此题考查沸腾和热传递的条件,只

30、要认真分析,一定是可以解答出来的 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是 “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 对联中包含的冰的这种性质,蜡烛 (选填 “也有 ”或 “没有 ”) 答案 :凝固;熔化; 0;没有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 解:水结冰是凝固,冰化水是熔化,所以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和熔化,晶体的固液共存,温度是熔点,冰的熔点是 0 ,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蜡

31、烛是非晶体,所以没有冰的这种性质 故答案:为:凝固;熔化; 0;没有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从对联中搜寻物理知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 物理 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农村分析 “热岛效应 ”的主要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城市水面少,水的 蒸发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少,水在这个过程中是要 吸 热的 答案:蒸发;吸 试题分析: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中典型的特征之一它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其成因有三个: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二是城区

32、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解: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城市水面少,水的蒸发量就小,使得蒸发所吸收的热量就少,使城市的温度较高 故答案:为:蒸发;吸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岛效应的成因和物理知识的联系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热管 ”是 20世纪 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 “热管 ”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 衬了

33、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 成蒸气,并 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 成液体,并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答案:汽化,吸收;液化,放出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解: “热管 ”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 当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一端时遇 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而且会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汽化,吸收;液化,放出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

34、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汽化和液化现象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注意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台下的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答案:音色,空气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口技表演者主 要是通过模仿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色接近或相同时,模仿的才像; 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考点:音色;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乐音特征和声音的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如图所示

35、,小华在商场乘电梯上楼若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她是 的;若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 答案:运动 静止 试题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图中问题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状态 解: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小华 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小华与台阶之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判断运动或或静止时要看小华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 体温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是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为 答案:液体热胀冷缩; 35 42 ; 37 试题分析: 常用温度

36、计或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仪表,人体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较小 解: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 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 35 42 ; 37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测量范围和人体正常体温,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计算题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9时 05分;到达 B地时,钟表显示为 9时 35分 求: ( 1)轿车从 A地到 B地用多少小时? ( 2)轿车从

37、A地到 B地的速度; (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 续匀速行驶,从 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5h 100km/h 0.7h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 试题分析:( 1)从车内的钟表显示可得此轿车从 A地到 B地所用时间; ( 2)由图可得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路程,再利用 v= 求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速度; ( 3)已知 B地到南宁的路程和汽车的速度,利用公式 t= 得到需要的时间 解: ( 1)轿车从 A地到 B地所用时间: t=30min=0.5h; 答:轿车从 A地到 B地用时 0.5h; ( 2)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路程

38、: S1=120km-70km=50km, 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速度: v= = =100km/h 答: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速度为 100km/h ( 3)从 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为 t2= = =0.7h 答:从 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为 0.7h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掌握和运用,能通过图象得出需要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一列火车车身长 200m,它以 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长为 1800m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过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火车全部通过该隧道需要 200s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火车全部通过该隧道的总路程,然后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 t= 即可求出火车全部通过

39、该隧道需要的时间 解:由题意知 s=200m+1800m=2000m, 火车全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 t= = =200s 答:火车全部通过该隧道需要 200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明确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总路程为火车长与隧道长的和 简答题 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公路上离你很远的汽车,虽然亮着车灯,但你却不能判断它是静止的还是在行驶的,而在 白天,你却很容易判断,这是为什么? 答案:白天能看清楚参照物,所以能看清车是向你而来还是离你而去 在没有灯的黑夜里,虽然亮着车灯,基本上看不到参照物,只能靠远处车灯的明亮度来判断所以很难判断

40、试题分析:因为没有参照物,就像如果没有地面你也不知道太阳动不动一样白天能看清楚参照物;夜晚能见度低、视线不良、参照物不明显,因此无法判断 答:白天能看清楚参照物,所以能看清车是向你而来还是离你而去 在没有灯的黑夜里,虽然亮着车灯,基本上看不到参照物,只能靠远处车灯的明亮度来判断所以很难判断 考点:光的反射 ;机械运动 点评:茫茫黑夜中驾驶车辆,路况是非常难以判断的,因为这些道路都没有路灯,夜间能见度低、视线不良、参照物不明显,往往给人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误差,再加上道路车辆较少、机动车车灯照射距离有限、车速过快、有侥幸心理等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夜间行车的危险所在夜间行车一定要小心行驶,避免强超 你的右手握着 0的 冰块,左手掬着 0 的水,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理由 答案:右手握着 0的 冰块,左手掬着 0 的水,因为有温度差,都要从手吸热,但右手冰块熔化要从手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会感觉右手的温度 比左手低 试题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解:右手握着 0 的 冰块,左手掬着 0 的水,因为有温度差,都要从手吸热,但右手冰块熔化要从手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会感觉右手的温度比左手低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点评:掌握熔化吸热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