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弦柱 C空气 D琴弦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产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
2、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方法一:如图,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方法二: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 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 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 v-t图像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甲所示物体的 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 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由 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 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 v-t图象知:图象
3、 B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线错误; 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 s-t图象不符; D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 s-t图象不符;故选 B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摄影师抓拍 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 30cm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
4、手:(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老鹰的双翅展开足有 1米多长 A、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老鹰的双翅展开足有 1米多长,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
5、相对性 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 A到 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 B到 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A、用木棒敲过从 B到 A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符合题意 B、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有明显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用力大小可能不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不同,响度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D、由 B分析知,音色不会改变;由 C分析知,响度可能改变,可
6、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声音的特性 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可沿 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光线 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的 O点,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 ON前后转动板 E B绕 ON前后转动板 F C改变光线 AO与 ON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 OB与 ON间的夹角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 射角的定义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
7、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 AO与 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 C 考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答案: A 试题分析: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哪一个属于此种物态变化 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 B、夏天,露水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秋天,薄雾缥缈,是空气
8、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冬天瑞雪纷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物态变化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B、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C、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 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
9、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 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的 “断笔 ”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 C、棱镜分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 D不符合题意 故
10、选 B 考点:光的反射 2012年 9月,中国的第一 航母辽宁号服役,指挥员指挥航母的战斗机“歼 15” 起飞的航母 “style”动作令人振奋,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起飞的 “歼 15” 是静止的 A “歼 15” 上的飞行员 B大海 C辽宁号航母 D航母上的指挥员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飞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 A、战斗机相对于 “歼 -15”上的飞行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B、战斗机相对于大海,其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
11、,不合题意; C、战斗机相对于辽宁号航母,其位置在逐渐远离,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D、战斗机相对于航母上的指挥员,其位置也在逐渐远离,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参照物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理常识以及图中的标志即可判断 A、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 80km/h,不合题意 B、交通标志牌,图中的 “20t”表示车辆限载 20吨不合题意 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 D、交通标志牌 20km表示距南昌 20km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声现象 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 1.65m B心脏跳
12、动一次时间 5s C体温 27 D步行速度 8m/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5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正常情况下心脏 1min跳动 75次,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接近 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温度在 37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m/s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A 考点:数据的估测 双选题 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 85_(填上合适
13、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 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_h。 答案: Km/h 3 试题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 m/s,常用单位是 km/h;已知小轿车行驶的速度和路程,利用 t= 得到需要的时间机动车行驶速度一般用km/h作单位小轿车行驶的速度为 85km/h;需要的时间为 t= = =3h。 考点:速度、时间的计算 实验题 如图所示, “研究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 ( 1)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 测温物质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 (
14、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 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 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 _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_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 4)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答案:( 1) 水银( 2)水蒸气液化 ( 3) 96、 98( 4)作图 2分 试题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被测液体的温度一定在温度计工作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液体温度计不能进行工作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
15、,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利用数学描点法,描出时间和温度的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被测水的温度大约 8898 之间,这个温度都高于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但是 高于酒精的沸点,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此温度时,酒精已经汽化成蒸气,不能完成测量这个温度低于水银的沸点,可以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所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选择水银 ( 2)倒入热水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 3) 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
16、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 ,每一个小格代表 1 ,示数是 96 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 6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 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 4)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 6min后,不断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 不变,所以 98 是此时水的沸点在图象上描出( 0, 88)( 1, 90)( 2, 92)( 3, 94)( 4, 96)( 5, 97)( 6, 98)( 7, 98)( 8, 98)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考点:研究水的沸腾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
17、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 “时:分:秒 ” (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进行测量的 ( 2)实验中,为 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填 “大 ”或 “小 ”) (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 S/cm 26 64 90 时间 t/s 2 4 平均速度 v/( cm s-1) 答案:( 1) v=s/t 、 ( 2)小 ( 3)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 S/cm 时间 t/s 6 平均速度 v/( cm s- 13 16 15 1) 试题分析: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
18、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s/t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 3) 小车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是 v甲乙=s/t=26cm/2s=13cm/s;小车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v乙丙 =s/t=64cm/4s=16cm/s;小车由甲至丙的时间是 2s+4s=6s,小车由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v甲丙=s/t=90cm/6s=15cm/s. 考点: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
19、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 1)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 _(质量、体积、厚度)。 (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 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_; (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_; ( 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
20、素有 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厚度( 2)材料吸音效果(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厚度、硬度) 试题分析:实验所用材料不同,要探究它们的吸音效果应控制它们的厚度相同实验中把不同的材料放在玻璃杯下面,杯子发出的声音大小间接反映了材料的吸音性能适合装修隔音墙的就是吸音性能好的,也就是杯子发出声音最小的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很多,有弹性、厚度、密度、空隙、表面空洞的大小等 ( 1)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材料的种类不同,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指的是材料的厚度相同 ( 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 ( 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
21、大小反应出来,聚酯 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 ( 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 考点: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 在探究 “冰的熔化特点 ”实验中, (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_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_。在第 2min该物质处于 _(选填 “固态 ”、 “液态 ”或 “固液共存状态 ”)。熔化过程经历了 _min。 ( 2)另一个 小组采用如乙图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写出一个即可 )。 答案:( 1) 0、不变、
22、固态、 6、( 2)不用酒精灯加热(受热不均) 试题分析:在冰的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会保持不变。冰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在熔化完成后处于液态。在此题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 0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在第 2min该物质处于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 10min-4min=6min。另一个小组采用如乙图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没有均匀受热。 考点 :熔化 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像画出平面镜前的物体 AB。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
23、一对称性作出物体AB,分别作出物体 AB端点 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B,用实线连接 A、B即为物体 AB如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作图 同学们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蜡烛高 1 cm,烛焰高 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 B放在像处,使 B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 1) A蜡烛的烛焰像高 _cm; (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_ ()纠正了错误之后,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他最好在 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亮 ”或 “较暗 ”); ( 4)将 A蜡烛以 5cm/s的速度匀速
24、远离玻璃板 2s时, B蜡烛应与 A相距_cm才可能与 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 1) 4( 2) B蜡烛不要点燃 ( 3)较暗( 4) 60 试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据此回答;当拿着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蜡烛的烛焰会晃动,很难与平面镜前面的蜡烛的烛焰重合,因此后面那个蜡烛还是不点燃更好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利用公式 s=vt可求出蜡烛 A移动的距离,再根据像物等距可判断蜡烛 B应放置的位置 ( 1)因
25、为蜡烛 A的烛焰高 4cm,根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可知, B蜡烛的烛焰高也为 4cm; ( 2)当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面,然后再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两蜡烛的烛焰会晃动,很难重合,因此 B蜡烛还是不点燃更好,故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B蜡烛被点燃了; (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 4)由 v= ,可得 A蜡烛移动的距离 s=vt=5cm/s2s=10cm,此时 A蜡烛距平面镜的距离 s=10cm+20cm=30cm,根据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得: B蜡烛应与 A相距 30cm+30cm=60c
26、m,这 样才能与 A的像完全重合 考点:平面镜成像 某实验小组进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 (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_(填 “上 ”或 “下 ”)移动。 (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 a、 b、 c、 d四点中的 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 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右图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
27、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 _(左 /右)移动。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答案:( 1) 15.0( 2)下 ( 3) C、投影仪(幻灯机)( 4)左、 B 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根据 f u 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来解答此题,注意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延
28、后; 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 (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 f=60cm-45cm=15cm (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下移动; ( 3)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可知,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f u 2f时,由图可知, c点正好在 f和 2f之间;其应用是投影仪; ( 4) 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因此去掉近视镜后,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29、; 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佩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考点:凸透镜成像 填空题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落在视网膜的 _,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_透镜,它对光线具有 _(选填 “会聚 ”或 “发散 ”)作用。 答案:前 凹 发散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一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
30、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考点: 近视眼 如图所示,下列两个图中读数依次为 _cm, _ 。 答案: .16 -6 试题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 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
31、 1mm;物体左侧与 20.00cm对齐,右侧与 23.1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23.15cm-20.00cm=3.15cm 温度计上 10 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液柱最高处在 “0”以下,此时的温度为 -6 考点:长度测量、温度计的读数 红外线具有 _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 B超来说, 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_。 答案:热 使荧光物质发光 验钞机 试题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用来取暖,例如浴室内的红外线取暖灯紫外线可以用来验钞,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所以
32、使用范围也就不同 B超是利用超声来进行工作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响尾蛇就是通过这一特点来跟踪食物,进行捕食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验钞机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和红外线、紫外线无关 考点:红外线、紫外线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_。 答案:吸收、温度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
33、变为固态叫凝华;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即可解答此题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很高,能很快达到碘的熔点使其熔化,而沸水的温度只能达到 100 ,不会达到碘的熔点,所以才会升华,可见温度对碘的升华和熔化有影响 考点: 碘的升华实验 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_产生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 答案:振动 音色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每个人
34、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妈妈骑车送小明上学,妈妈叫小明 “坐好别动 ”,是以 _为参照物,若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 _(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答案:自行车 运动 试题分析:( 1)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 2)被研究的物体和选 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和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相对于小明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树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_光;透过蓝
35、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_色。 答案:红 黑 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其它颜色被吸收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 红色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 考点:物体的颜色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在 l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隐含条件:开水的温度为 _ ;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_m/s。从地球发出的激光到达月球反射回地球共 2.56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 _ km。
36、答案: 3 108 3.84 105 试题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1标准 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月球距地球之间,大气层所占的比例很小,认为月球距地球之间是真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 1)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根据 s=vt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s=v t=3108m/s 2.56s=3.84108m=3.84105km 考点:沸点、光速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如右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_,折射角的大小
37、为 _。 答案: 37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设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则 AOD= DOB= 由题意知,人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则入射角为 =90-30=60,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则折射角 = 180-60-83=37 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和物距 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当物距为 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填 “照相机 ”、 “投影仪 ”或 “放大
38、镜 ”)。 答案:放大镜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 u=v=2f,在图象上找到 u=v对应点,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若 u f,则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由图知,当物距为 20cm时,像距也为 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 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 2f=20cm,则 f=10cm 当物距为 5cm时,即 u f,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
39、 做 “水的沸腾 ”实验时,通常用温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等量 沸水烫伤; 水蒸气烫伤,烫伤更严重是 _(填 “ ”或 “ ”),其道理是 _。 答案:缩短加热 时间(节省燃料)、 、水蒸气液化放热 试题分析: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需要给烧杯加盖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水蒸气也可以液化,也会放热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加盖子可以减少加热时间;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沸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 考点:水的沸腾 ”实验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如右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_,只有用 _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
40、看到七彩光带。 答案:色散 白 试题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因为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看到七彩光带 考点:光的色散 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 _(填 “热 ”、 “冷 ”),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_的性质而制成。 答案:冷 汽化(蒸发) 热胀冷
41、缩 试题分析:当物体由液体变为气体时,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制成的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它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冷;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考点:汽化现象 计算题 一列以 144km/h匀速行驶的列车,宽 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 l0cm求 : ( 1)列车的速度合多少 m/s ( 2)列车移动 10cm的时间? ( 3)子弹击穿车厢后在车厢中的速度多少 m/s 答案:( 1) 40m/s、( 2) 0.0025s ( 3) 1000
42、 试题分析:对列车的行驶速度进行单位换算;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公式 v=求出时间;知道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 v= 求出子弹的速度 已知:列车的速度 v车 =144km/h,列车宽 s 车 =2.5m,列车行驶距离 s=10cm=0.1m 求:( 1) v车 =? m/s;( 2)列车移动 10cm的时间 t=?;( 3)子弹击穿车厢后在车厢中的速度 v弹 =? 解:( 1) v车 =144km/h=144 =40m/s; ( 2) v= , 列车移动 10cm的时间: t= =0.0025s; ( 3)子弹击穿车厢后在车厢中的速度: v弹 = = =1000m/s 考点:速度的计算 作图题 完
43、成下面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是有会聚作用,透过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 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过焦点; 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传播 图示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考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 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 AC 面射出。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 故答案:为: 考点:光的折射作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