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050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火箭发射、煤的燃烧、酸雨侵蚀都有新物种生成,是化学变化;风力发电是物理变化。选 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防止引起失火

2、;验满氧气,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量取 9.5ml液体,应使用 10ml的量筒,以减小误差。选 C。 考点:点燃酒精灯、验满氧气、加热液体、量取液体。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成功。 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 “西布曲明 ”的减肥药物 “ 追梦牌减肥胶囊 ”。已知 “西布 曲明 ”的化学式为 C17H26ClN,下列有关 “西布曲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布曲明 ”是由 C、 H、 Cl、 N四种元素组成 B “西布曲明 ”属于有机物 C “西布曲明 ”中含有 26个氢原子 D

3、“西布曲明 ”分子中 C、 H、 Cl、 N的原子各数比为 17261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西布曲明 ”的化学式 C17H26ClN 可知: “西布曲明 ”是由 C、 H、 Cl、N四种元素组成; “西布曲明 ”属于有机物;每个 “西布曲明 ”分子中含有 26个氢原子; “西布曲明 ”分子中 C、 H、 Cl、 N的原子各数比为 172611。选 C。 考点:化学式;物质的组成;有机物。 点评: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西布曲明 ”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香烟烟气中的 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B某些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

4、必需的 C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可以多喝一些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香烟烟气中的 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吸烟有害健康;某些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和水可以调节体液平衡;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可以多喝一些盐糖水。选 D。 考点:化学与人体健康。 点评:香烟烟气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物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吸烟有害健康。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 Na D核外电子数为 22.99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

5、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钠,元素符号为 N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11;核外电子数为 11。相对原子质量为 22.99。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的 pH都大于 7,所以 pH大于 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 水生成,那么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碱性溶液的 pH都大于 7,但 pH大

6、于 7的溶液不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属于盐溶液;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水是纯净物,但海水是混合物;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那么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就不是中和反应。选 D。 考点:碱溶液与碱性溶液;有机物;纯净物与混合物;中和反应。 点评: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属于中和反应。 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Zn、 Cu、稀硫酸; Zn、Cu、 MgSO4溶液; Zn、 Cu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仅有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Zn、 C

7、u、稀硫酸;将 Zn、 Cu两种金属放进稀硫酸中,锌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说明锌的活动性强于氢,强于铜; Zn、 Cu、 MgSO4 溶液;将 Zn、 Cu两种金属放进 MgSO4溶液中,都没有反应,无法确定 Zn、 Cu的活动性强弱; Zn、 CuSO4溶液,将 Zn放入 CuSO4溶液中,锌能从中置换出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强于铜。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

8、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 去 杂 质 的 方 法 A KOH溶液 (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 NaCl)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K2CO3可以和 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即可除去碳酸钙,得到氢氧化钾;氧气可以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铜反应,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C

9、uO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不可以用稀硫酸除去氧化铜中的铜;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有很大改变,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选 C。 考点:除杂。 点评: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C12 2NaCl (2)2Mg+CO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反应 (2)属于置换反应 工业上常用反应 (1)生产食盐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使用 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8只有 C只有 D只

10、有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1)2Na+C12 2NaCl; (2)2Mg+CO2 2MgO+C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 (2)属于置换反应;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使用 CO2灭火应有所选择。选 C。 考点:置换反应;工业制盐;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灭金属镁的火灾。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2O3 FeCl3 B CO2 CaCO3 C Cu CuCl2 D MgCl2 NaCl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2O3和 HCl反应,即可生成 FeCl3;

11、 CO2和 Ca(OH)2反应即可生成碳酸钙; Cu的活动性弱于氢,不能跟盐酸反应生成 CuCl2; MgCl2和 NaOH反应即可生成氯化钠。选 C。 考点:物质间的一步转化。 点评:判断物质间的一步转化关系,要根据各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进行;熟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能很顺利的得出结论。 右图为晶体 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a、 b两点分别表示 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 a、 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 t2 时,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 t1 时, a、 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 ab:先将 a降温到 t1 ,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 t2 D从 ba:在

12、b中加入 M至刚好饱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得, t2 时, a是饱和溶液, b点在溶解度曲线一下,是不饱和溶液;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 t1 时, a、 b 都将变成饱和溶液,a中有晶体析出, b溶液恰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从 ab:先将 a降温到 t1 ,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 t2 ;从 ba:在 b中加入 M至刚好饱和。选 B。 考点: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点评:由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得,先将 a降温到 t1 ,则 M析出,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 t2 , M溶解度增加,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即从 ab。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B C D

13、A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硫酸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应从 0 点开始升高;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质量减小,反应停止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变;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应从 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的 PH应该从大于 7逐渐降低,而不是升高。选 B。 考点: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点评:绘制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要根据化学变化的过程来确定各种物质的数量变

14、化关系,进而绘制出正确的曲线图。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 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是因为氢氧化钠鱼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是铁鱼氧气反应所致;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是生石灰鱼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它们都是化学变化;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选 D。 考点:氢氧化钠、铁、生

15、石灰、浓硫酸的性质。 点评:氢氧化钠、铁、生石灰的质量增加,是化学变化的结果,浓硫酸质量增加是物理变化的结果。 下列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表示两个氢原子; 表示两个氢离子; 表示两个氢分子; 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 就行了。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16、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含量较多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 下列关于 “化学与生活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食用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B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答案: D 试题分析: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

17、减少环境污染;聚氯乙烯塑料会分解释放有害物质,不能作食品包装袋;三聚氰胺会变化生成有毒物质,不能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选 D。 考点:化学与生活。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 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化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都可以制得氧气。选 C。 考点:物质的组成。 点评: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是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含氧气。 王安石的梅花诗: “墙

18、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遥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的鼻孔。选 B。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尿素的组成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 A。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化学肥料中,含 N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的是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

19、素的是复合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铁元素 C铝元素 D氮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选 A。 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

20、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做致冷剂保存食品;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是因为气体微粒之间的间隔较大,能被压缩;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较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选 D。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点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出来。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其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物质的是 A Cu(NO3)2 B FeSO4

21、 C HCl D Na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物质分类上看, Cu(NO3)2、 FeSO4、 Na2CO3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都属于盐;而 HCl属于酸。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点评: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不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硫有毒并且有刺激性气味 C甲烷可以做燃料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气在一般情况下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并且有毒;甲烷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

22、体,能溶于水。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牢记即可;性质决定用途,甲烷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做燃料。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确定未知物质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鉴定是唯一有效的办法。选 C。 考点:物质鉴定;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点评:猜想假设、查阅资料、交流讨论都不能有力地证明物质的性质,只有进行试验才能得出物质的特性,进而确定物质的种类和名称。 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

23、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B 试 题分析: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鱼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会更旺。选 B。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 2)加钙牛奶中的 “钙

24、”是指 (填 “元素 ”或 “分子 ”),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 “骨质疏松 ”或 “贫血 ”); (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 “食醋 ”或 “食盐水 ”)。 答案:( 1) A ( 2)元素;骨质疏松 ( 3) C ( 4)乳化 ( 5)食醋 试题分析:( 1)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食物是蔬菜; ( 2)加钙牛奶中的 “钙 ”是指元素,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

25、松; ( 3)厨 房中的棉布围裙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 (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食醋。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元素与人体健康;天热纤维与合成纤维;乳化作用;除去水垢的方法。 点评:蔬菜、水果等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维生素;无机盐对于人体健康很重要,如缺钙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缺铁可能导致贫血等;棉、麻、蚕食、羊毛等属于天热纤维;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食醋中的醋酸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物质反应,可以出去水垢。 下表是国家对 “饮酒驾车 ”和 “醉酒驾车 ”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毫克 100毫升

26、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80毫克 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80毫克 100毫升 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 (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CHO ; (2)饮酒会使人的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 100 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 93 毫克,属于 驾车; (3)在治理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甲是酒精检测仪,图乙是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 R0为定值电阻, R为气敏电阻,该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丙,如

27、果图乙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司机吹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就 。答案: (1)12: 3: 8(2分 ) (2)中枢神经 (或神经 )(2分 ) 醉酒 (2分 ) (3)越大 (2分 ) 试题分析: (1)由乙醇 (C2H5OH)的化学式可得,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122:16:161=12: 3: 8; (2)饮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 (或神经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 93毫克,属于醉酒驾车; ( 3)由气敏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图可知,酒精含量越高,电流值越大,故如果图乙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

28、司机吹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就越大。 考点: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 9分)从 C、 H、 O、 N、 S、 P、 Na、 Fe、 Ba等 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 ;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 。 (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 ( 3)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 (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 (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

29、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 。 答案:( 1) SO42-; Fe2+; 浓 H2SO4; NH3; Na2CO3 ( 2) 4P+5O2 2P2O5 ( 3) 3CO+Fe2O3 2Fe+3CO2 ( 4) H2SO4+Ba(OH)2 BaSO4+2H2O ( 5) C6H12O6 + 6O2 6CO2+6H2O 试题分析:(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SO42-;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Fe2+;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浓 H2SO4;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NH3;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Na2CO3; (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是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 3)

30、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 2Fe+3CO2; (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是 H2SO4+Ba(OH)2 BaSO4 +2H2O; (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表达式为: C6H12O6 + 6O2 6CO2+6H2O。 考点:阴离子和阳离子;浓硫酸的特性;红磷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中和反应。 点评: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木材、纸张变黑;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电额反应时中和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

31、者沉淀符号。 计算题 ( 3分)钛( 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世纪的重 要金属材料。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 Ti + 2MgCl2,若要制得 12 g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 g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 设需要镁的质量为 x。 TiCl4 + 2Mg Ti + 2MgCl2 224 48 x 12 g = x =12 g 答:需要镁的质量为 12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

32、品 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 /g 2.9 X 8.7 8.7 ( 1)上表中 X的数值为 _; (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 80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1) 5.8g;( 2) 71.25

33、%;( 3) 70g 试题分析:( 1)分析表中数据,第一次加入 25g 氢氧化钠溶液产生 2.9g 沉淀,总共加入 75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 8.7g沉淀,故第二次加入 25g氢氧化钠溶液也产生 2.9g沉淀,所以 x的值为 5.8g; ( 2) 解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 MgCl2的质量为 x。 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95 58 X 8.7g 95:58=X: 8.7g x=14.25g 原样品中 MgCl2的质量分数为( 14.25/20g ) 100% = 71.25% 答:原样品中 MgCl2的质量分数为 71.25%。 ( 3)设 25g氢氧化钠

34、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80 58 Y 2.9g 80:58=Y: 2.9g y=4g 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g/25g 100% = 16%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Z 80g30% = ( 80g + Z) 16% Z=70g 答:需要加水 70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 7分) Ag、 Cu、 Fe和 Al是生产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四种金属中,不是银白色的是 。 铁制品容易锈蚀

35、,铁生锈的条件是 。生锈的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滤渣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中的溶质是 。答案: Cu 与水和氧气接触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Fe 、 Cu 、 Ag Fe + 2HCl FeCl2 + H2 Fe(NO3)2( 2分) 试题分析: Ag、 Cu、 Fe和 Al四种金属中,不是银白色的是 Cu, Cu是紫红色金属;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接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由题中处理的过程可知:铁

36、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 硝酸铜,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粉过量,则铜粉在第一步中没有与硝酸银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Fe 、 Cu 、 Ag;滤液中的溶质是 Fe(NO3)2。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 点评: Cu是紫红色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有很多时候要考虑物质过量或者不足的问题,题中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说明铁粉过量,则铜粉在第一步中没有与硝酸银反应 ,这对解答本题很重要。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 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 ( 2) 小李同学

37、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 ,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 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 (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 可能含有单质碳; 可能含有单质铜; 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

38、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 验 方 法 现 象 和 结 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收满。( 4)过滤 【设计实验】步骤 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

39、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反思】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试题分析:( 1)图中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制取氧气,需要使用的仪器有:试管、酒精 灯、铁架台、集气瓶、导管、水槽等,选 ; ( 3)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收满。 ( 4)从溶液中分离得到灰黑色固体不任务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设计实验】要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试验: 步骤 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

40、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 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 【反思讨论】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本着科学研究的态度,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不可视而不见。 考点:常见仪器额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二氧化碳的验满;实验设计与探究;过滤。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液体中的固体不溶物;验满时,应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甲 乙 丙 ( 1)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小气球胀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 X和固体 Y可能的组

41、合是(至少答出三种) ;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液体 X和固体 Y可能的组合是 (答出一种即可)。 ( 3)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 A滴入盛有气体 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倒吸入试管 中,则液体 A和气体 B可能是 。 答案:( 1)无明显变化或 a端液面升高 b端液面下降或 b端液面升高 a端液面下降 ( 2)稀盐酸 碳酸钠,稀盐酸 碳酸钙,水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钠 ( 3) A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气体是二氧化碳 试题分析:( 1)因未说明向小试管中中加入什么,故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变化或 a端液面升高 b端液面下降或 b端液面升高 a

42、端液面下降; ( 2) 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小气球胀鼓起来。说明瓶内气压变大了,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生成了气体,则液体 X和固体 Y可能的组合是稀盐酸和碳酸钠,稀盐酸和碳酸钙,水和氧化钙;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是瓶内温度升高,使得瓶内气压变大所致,则液体 X和固体 Y可能的组合是水和氢氧化钠。 ( 3)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 A滴入盛有气体 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倒吸入试管 中,说明左侧试管内的气压变小,则液体 A和气体 B可能是 A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使得 左侧试管内的气压变小。 考点:化学变化中

43、的气体产生或者吸收;大气压。 点评:在密闭容器内,由于化学变化,往往会产生气体或者吸收气体,而导致容器内的气压变化,由于外界大气压不变,则会带来许多不同的现象,同学们要善于分析这些现象,进而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变化发生的原理。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 pH试纸测定 NaOH溶液的 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 pH,如果测得的 pH逐渐变小且小于 7,则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2)简述强调 “测得的

44、pH小于 7”的理由: 。 方案二:先在 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 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 ,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 “加热 ”和

45、 “滴入植物油 ”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 ,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 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 1:说明 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 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 NaOH溶液浓度过大: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现象 。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 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

46、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 NaOH溶液各 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 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 x =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发现盛放 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可能是 NaOH;你认为: 可能是 _; 可能是 _。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 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 向其中加入 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2g。求: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 图。 (已知 Na2CO3 +2HCl = 2NaCl +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