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063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描述的生活现象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火上浇油 B燃放烟花 C花香四溢 D食物腐败 答案: C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Cl3 答案: A 下列做法可用 “饮鸩止渴 ”形容的是( )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答案: D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

2、元素组成的 C不同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 A 2008年 4月 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 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答案: D 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 NaClO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aClO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B NaClO 是一种纯净物 C NaClO 由三种元素组成 D NaClO 中 Na、 Cl、 O 的原子个数比为 1:1:1 答案: A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答案: C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 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 100g气体 C 10gNaCl溶解在 90g水中,成为 100gNaCl溶液 D一定

4、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答案: D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 50mL酒精与 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 B 下列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 A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金刚石 B氯化钠 C干冰 D铁

5、 答案: C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 石灰水 答案: C 某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2,其核电荷数为 77,则这种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 A 38 B 77 C 115 D 192 答案: B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和 b

6、是反应物, c是生成物 B 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6.64g D 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 C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答案: B 填空题 将下列物质用途与其对应的性质用线连起来: ( 1)天然气用作家用燃料 a、还原性 ( 2)氧气用于炼钢、气焊 b、可燃性 ( 3)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 c、助燃性 ( 4)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水 d、吸附性 答案:( 1) b ( 2) c ( 3) a ( 4) d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_

7、 _。 答案: 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 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右图表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与甲试管中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池 _(填 “正 ”或 “负 ”)极;检验乙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_ _。 (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_ _。 答案:( 1)正、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 ( 2)略 (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1)甲试管中气体较多,故为氢气,产生氢气的

8、试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乙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插入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如复燃则 是氧气 (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3)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使自然界中的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 作絮凝剂; 在家庭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 1)明矾、( 2)煮沸 ( 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是常用的净化剂故填:明矾; ( 2)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通常情况下水中的可溶

9、性钙镁离子经过加热可以转化为不溶性物质,因此生活中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所以本题答案:为:加热煮沸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褪色 ,这一事实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答案:稳定(或不活泼) 写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 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 RCl2,相对分子量为 M,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 -M 点燃的镁条可 以在 CO2气体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用化学符号填空: ( 1) n个铁离子 ( 2) 4个过氧化氢分子

10、 ( 3)氢氧化铝 ( 4) 碳酸钡 答案:( 1) nFe3+ ( 2) 4H2O2 ( 3) Al(OH)3 (4)BaCO3 计算题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如果反应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为 3克,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04克。则: ( 1)反应能制得氧气多少克?体积为多少升?(此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 1.43克 /升) (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 2位小数) 答案:( 1) 0.96克、 0.67升 ( 2) 81.67% 探究题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 (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 2)刚开始预热

11、,试管 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 不变浑浊,原因是 ;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 中的现是 ; ( 4)请写出试管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2)此时逸出的气体是试管内原有的空气,而非二氧化碳 ( 3)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 ( 4)略 为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CO2气体,某课外研究小组向实验教师领取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_; _。要完成该实验,他们还必须向实验老师领取的仪器有镊子和 _。 ( 2)实验室制取时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3)收集 CO2时,他们如何检验已 CO2收集满?_; ( 4)实验室制取气

12、体要选择适当反应物。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大量 CO2气体不能用浓盐酸,因为 _;也不能用稀硫酸,因为_。 ( 5)他们对实验室制取 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如下四个对比实验: 取 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反应; 取 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的快慢顺序为 实验结 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 答案:( 1)锥形瓶、集气瓶;洗气瓶 ( 2)略 ( 3)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 4)浓盐酸易挥发,会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 ( 5)过氧化氢的浓度(或者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