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0661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焦耳( J) B伏特( V) C安培( A) D瓦特( W)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对电学物理量的掌握答题。焦耳( J)是功的单位;伏特( V)是电压的单位;安培( A)是电流的单位;瓦特( W)是功率的单位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学中的物理量,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属于识记内容,是一道基础题 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 ,用大小为 F1的力拉绳子,利用滑 轮组拉着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已知,人所受的重力为 G1,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G2

2、,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N ,绳子给物体的拉力为 F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G1的大小等于 F1跟 N大小之和 B G1跟 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G2和 F2是一对平衡力 D F1跟绳子拉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AD 试题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每一对力,即可得到答案: A、人站在地面上受到的力向上的有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N、绳子对人的拉力;向下的 是重力 G1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N加上绳子对人的拉力等于重力由于绳子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子的拉力 F1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两者大小相等即: G1的

3、大小等于 F1跟 N大小之和故 A正确 B、 G1与 N两者方向不相反,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B错误 C、重物在水中受到重力 G2、绳子拉力 F2、水对它向上的浮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G2和 F2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错误 D、 F1跟绳子拉人的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D正确 综上分析故选 A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点评:题目中告诉的力较多,审题时要明确字母与文字所描述的力对应起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就一个:两者不共物 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游

4、乐园中的 “过山车 ”在环绕轨道向上行驶过程中,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B乙图中:由于水渠甲侧涵洞口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水会由甲流向乙 C丙图中:斧头由于 受到惯性作用继续向下运动,并牢牢地套在斧柄上 D丁图中:运动员拉开弓弦后,静止瞄准时他对弓弦没有做功 答案: AD 试题分析:( 1)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 (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通过了距离 A、甲图中:游乐园中的 “过山车 ”在环绕轨道向上行驶过程中, “

5、过山车 ”的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因此 “过山车 ”受非平衡力作用,则合力一定不为零;故 A正确; B、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甲渠、乙渠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因此该涵洞为连通器,由于甲、乙水面相平,两侧压强相等,因此水不会流动;故 B错误; C、丙图中:斧头由于惯性,斧头继续向下运动,并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不可以说惯性作用,故 C错误; D、丁图中:运动员拉开弓弦后,静止瞄准时,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因此他对弓弦没有做功;故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合成与应 用;惯性;连通器原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合成和应用、惯性的应用、连通器的特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考查的知识点较

6、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 AC 试题分析:( 1)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热量,其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晶体的凝固、液体的沸腾过程;(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尽管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该选

7、项说法不正确;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B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C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

8、用相当于一个开关 答案: AD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基础知识来判断即可 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该选项正确; B、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只改变一个量,无法判断;故 B错误; C、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该选项错误; 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相当于一个开关,故D正确 故选 A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点评:该题考查磁现象中多个

9、规律及概念,具有一定的迷惑 性,需要对基础知识掌握并理解才能正确作答 轻质硬杆 AB长 50cm。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 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 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 A点 20cm处的 O点支起 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 AB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 AB仍平衡,如图 7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g 10N/kg) A杆 A端受力增加了 15N B杆 A端受力减小了 10N 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 1500Pa 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 1500Pa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乙球浸没在水中,乙球对杠 杆右端的拉力减小,拉力减小的值等于乙球受到

10、的浮力当乙球浸没在水中,杠杆还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等于杠杆右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求出甲对杠杆左端减小的力,也就是甲对桌面增大的力,求出桌面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求出甲对桌面增大的压强 乙球受到的浮力: F 浮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10-3m3=10N; 杠杆左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等于杠杆右端减小的力乘以力臂,所以 F 浮OB=FOA, 所以, 10N( 25cm-10cm) =F10cm, 所以 F=15N 杠杆左端受到甲的拉力减小了 15N,甲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15N, 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增大的值为: p= = =1500Pa 故

11、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的动力和阻力都在减小时,减小的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减小的阻力乘以阻力臂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 于中点,闭合开关 S后,各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发光情况均正常。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中点向右移动,则 A灯泡 L变亮 B电流表 A1示数变小 C电流表 A2示数变大 D电压表 V示数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 A1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 A2测干路电流;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中点向右移动可知

12、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流的变化、灯泡的亮暗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灯泡 L与滑动变阻器 R并联,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根据 I= 可知,该支路的电流变小,即 A1的示数变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 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灯泡的亮暗不变;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干路电流变小,即 A2的示数变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

13、评: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判断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的变化,关键是电路图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C运动的物体,当受到平衡力时,就会变为匀速直线运动 D没有力物体就不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是平衡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都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

14、到平衡力的作用,可能是二力平衡,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平衡不符合题意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如果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D、运动的物体在一切力突然撤销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物体可能在二力作用下平衡,可能在几个力作用下平衡,二力平衡时,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几个力平衡时,是几个 力的平衡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可能受平衡力,可能不受力物体受力要考虑受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答案:

15、B 试题分析:判断人是否做功的依据就是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A、扛重物水平匀速前行,用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不做功; B、用力推车前行,人对车施加了力,并移动了距离,做功; C、用力推石头,施加了一个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 D、挎着背包原地不动,对书包施加了力,但没有移动距离 ,不做功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减小的是答案: C 试题分

16、析:判断机械能的变化,要根据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来确定,这就需要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是否变化来判断 A、匀速水平飞行的飞艇,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B、加速超飞的飞机,速度变大导致动能增大,高度升高导致重力势能增加,故机械能 增大,不符合题意; C、减速下降的热气球,速度减小导致动能减小,高度降低导致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符合题意; D、等待发射的火箭,速度为零,故动能为零,所处的位置不变,故重力势能不变,则机械能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机械能 点评:该题考查机械能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是否

17、变化,或者判断机械能是否和其他形式的能发生转化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A、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凝华现象,要放热,故 A错误 B、钢水浇筑得到钢件是凝固现象,要放热,故 B错误 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 C错误 D、湿裤子晾干是汽化现象,要吸热,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同时此

18、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 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托里拆利 C法拉第 D牛顿 答案: B 试题分析:识记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托里拆利完成的 A、安培发现了电流,不符合题意 B、托里拆利研究了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符合题意 C、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 D、伽牛顿研究了牛顿第一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理常识 点评:我们要记住一些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例如牛顿、托里拆利、帕斯卡、伽利略、奥斯特、法拉第、安培、伏特、欧姆、焦耳、爱因斯坦等等

19、如图所示 ,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 1N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 A、一块香皂的质量在 100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 1N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一张课桌的质量在 1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 1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枚普通别针的质量在 2g左右,受到的重力只有 0.02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辆小汽车的质量在几百 kg以上,受到的重力达几千 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

20、常见物体的重力大小有所认识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36V B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 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与电灯并联 D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各用电器之间并联,保证各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千万不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电路电流过大时,铜丝的熔点高,铜丝不能自动切断电路,不能起到保险作用 A、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不符合题意 B、家庭电路在各家用电器

21、之间是并联的符合题意 C、控制电灯的开关和灯泡之间是串联的不符合题意 D、千万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 火线的辨别方法;家庭电路的连接;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电压、人体安全电压、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法、各元件的作用等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有两个冲程存在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

22、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反 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 合要求的选项 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

23、镜,景物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水面下的铅笔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光在 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7 点评: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

24、;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实验题 如图所示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龙测出并记录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组装滑轮组和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 重物 /N 重物 上升 的高度 /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N 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距离 /cm 机械效率 4.8 10 2 30 答案: % 试题分析:( 1)由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求出绳子的段数,绳子读数为奇数从动滑轮开

25、始绕,绳子段数是偶数从定滑轮开始绕( 2)知道物体重力、物体升高的距离、拉力、拉力移动的距离,求出有用功、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 1)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n= = =3, 有三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如图 ( 2)有用功为: W 有 =Gh=4.8N0.1m=0.48J 拉力做的总功为: W 总 =FS=2N0.3m=0.6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 =8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由绳子的段数记忆绕滑轮组的方法: “奇动偶定 ”,其含义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偶数从定滑轮开始绕 标有 “6V 1.5W”的灯

26、泡 L,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 12V的电源两端,此时每只灯泡 L的电阻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每个灯泡两 端的电压;由 I-U图象求出灯泡所对应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 ( 1)三个相同的灯泡串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灯泡两端电压为 UL= =4V; ( 2)由 I-U图象可知,电压 U=4V对应的电流 I=0.2A; ( 3)灯泡电阻 R= = =2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灯泡两端电压、由图象找出电压所对应的电流、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小明在学习

27、了浮力的知识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大,在密度小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小。 请你利用弹簧秤、细线、铁块、水、酒精、烧杯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答案:用细绳系住铁块,用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 G,使铁块一半体积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 F1, 再把铁块全部浸入酒精中测力计的读数是 F2, F 浮水 =G-F1、 =G-F2 F 浮水 小于 F 浮酒 ,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试题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的重力 G;把铁块一半浸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把铁块全部浸在酒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

28、数,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比较这两个浮力,发现 F 浮水 F 浮酒 ,可以说明小明的观点错误 实验步骤:( 1)用细绳系住铁块,用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 G; ( 2)使铁块一半体积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 F1, F 浮水 =G-F1; ( 3)再把铁块全部浸没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力计的读数是 F2, F 浮酒 =G-F2, 实验现象: F 浮水 F 浮酒 ,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点评:物体浸 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V 排 =V 物 ,当物体未完全浸没在水中 V 排 V 物 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

29、开液体的体积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注意区分 实验桌上提供了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定值电阻 R0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小刚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 ( 1)在答题卡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 2)写出实验步骤 ( 3)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 据的表格 答案: 电路图: 实验步骤: ( 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电流表、电压表指针调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调到阻值最大位置; (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I1,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U1, 将 I1

30、、 U1记录在表格中; ( 3)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I2,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U2,将 I2、 U2记录在表格中; ( 4)仿照步骤( 3)再做四次实验,将四次实验电流表示数 I3 I6、电压表示数 U3U6记录在表格中; ( 5)根据公式: P=UI计算出每次的总电功率并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出 U2的六次数值 ,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表格: I/A U/V U2/ V 2 P/W (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试题分析:( 1)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验证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可把定值电阻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

31、的电压,用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据此设计电路图 ( 2)做实验时,先按实验的原理图连接实物图,用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出定值阻值两端的电压,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多测几组数据记在表格中,最后计算定值电阻的功率,分析实验数据 ( 3)表格应包含:每次实验的电压值、电流值、电功率等内容 ( 1)实验电路图; ( 2)实验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闭合开关,将滑片滑到某一位置,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 I1和 U1; 改变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 I2和 U2; 仿照步骤 再做四次实验,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I3、 I4、 I5、 I6,U3、

32、U4、 U5、 U6 根据 P=UI分别计算各电压时的电功率, P1=U1I1; P2=U2I2; P3=U3I3; P4=U4I4;P5=U5I5; P6=U6I6; 整理实验器材 ( 3)实验数据记录表: U/V I/A P/W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路图设计 点评:本题考查在给定实验器材、实验目的情况下,设计实验电路、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难题 下表是小红在研究 “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式: _。 R/ 10 20 3

33、0 40 50 60 I/A 0.3 0.3 0.3 0.3 0.3 0.3 U/V 3 6 9 12 15 18 P/W 0.9 1.8 2.7 3.6 4.5 5.4 答案:当电流等于 0.3A且不变时 P=0.09w/ R 试题分析:分别计算出在电流一定时每组中电功率与电阻的比值,将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推广到一般,得到电功率与电阻的对应关系 当电流保持 0.3A一定时: 在第一组中,电功率与电阻的比值为 =0.09 ; 在第二组中,电功率与电阻的比值为 =0.09 ; 在第三组中,电功率与电阻的比值为 =0.09 ; 在第四组中,电功率与电阻的比值为 =0.09 ; 所以电功率与电阻阻值直

34、接的关系式为:当电流等于 0.3A且不变时, P=0.09R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一定时,根据电功率与电阻阻值的比值的大小得出结论,关键是对表中所给数据的正确分析 填空题 如图所示, OD 为反射光线, ON 为法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OD 的入射光线。答案: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题目中已经过反射点 O做

35、出了法线,根据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即可做出入射光线 OA如下图所示: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属于简单的作图题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物距用 u表示,焦距用 f表示。当 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缩小的实像(选填 “倒立 ”或 “正立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 “远离 ”或 “靠近 ”),同时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 1)倒立( 1分)靠 近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明确一下知识点: ( 1)凸

36、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要成放大的像,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增大使 2f u f,所以蜡烛要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 要熟练掌握 如图所示是研究 “电流产生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装置。甲、乙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金属丝的电阻分别为 R1、 R2

37、,且 R2 R1。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些。此现象说明: 电流产生热量与 有关。 答案:( 1)电流( 1分)( 2) 电阻 试题分析: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研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要控制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实验时因为 R2 R1,电流通过 R1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快,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由图知, R1、 R2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 R2 R1,电流通过 R1产生的热量多,因此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快,由此得出,当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

38、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焦耳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对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了解和掌握,属于中考常见题型,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本题的关键 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 R 的阻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 R的阻值为 。 答案:( 1) 0.8A( 1分)( 2) 5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 R两端的电压;根据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的阻值 由甲图可知,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 R两端的电压;

39、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 0 15V,分度值为 0.5V,电阻 R两端的电压U=4V, 由图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 3A,分度值为 0.1A,通过电阻的电流 I=0.8A, 电阻 R的阻值: R= = =5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表的读数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电表的正确使用判断两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难度不大,是一道较基础题目 如图所示,是小玲 “探究液体的压强规律 ”的实验情景, 甲、乙两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1的液体,丙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2的液体,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乙和丙两图中橡

40、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通过观察甲和乙两次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通过观察乙和丙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分 )答案:( 1)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有关( 1分) 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 试题分析:( 1)液体压强大小可以通过 U型管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 1)甲乙两图,同种液体,金属盒浸入液体越深, U型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所以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同种液体,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 2)乙丙两图,金属盒浸入液体同一深 度,液体的密度不

41、同, U型管液面高度差不同所以乙丙两图得到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点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当小明向饮料管 A中吹气时 ,饮料管 B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 ”、 “不变 ”或 “下降 ”)( 2分) 答案:上升 试题分析: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当向 B 管吹气时, A 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 A 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往 A管中吹气,吸管 B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管中液体受

42、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于流体压强问题,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物体的哪两个侧面流体流速不同,判断两个侧面的压强情况,判断物体在压强差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在水平平衡的杆杆的 A点挂 10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的 B点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将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应变 。(选填“大 ”或 “小 ”)( 2分) 答案: N 变大 试题分析:( 1)设杠杆的分度值是 L,知道阻力、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

43、2)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力臂最长,当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会变大 ( 1)设杠杆的分度值为 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F18L=10N4L, F1=5N ( 3)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为 OB,当弹簧测力计 向右倾斜时,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会变大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力倾斜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变小,力变大,这个知识点经常考查,一定要掌握 矫正近视眼应戴近视镜,则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44、 答案:凹 试题分析: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增强 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凹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一架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在 2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的速度是 km/h。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飞机飞行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 V=可求该飞机飞行的速度该飞机飞行的速度 V= =500m/s=1800km/h 考点:此题考

45、查的是速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有人 吸烟,一会儿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种现象称为 现象。 答案:扩散 试题分析: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 房间内有人吸烟时烟气分子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使得屋子中到处充满了烟味,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扩散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扩散现象的定义;二是扩散现象说明的物理问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

46、理念 将规格是 “220V 100W”的电烙铁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 1min产生的热量是 J。 答案: 试题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实际电压为 220V,则电烙铁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利用 Q=W=Pt求通电 1min产生的热量 在家庭电路中, U=220V, 电烙铁的实际功率: P=P 额 =100W, 通电 1min产生的热量: Q=W=Pt=100W60s=6000J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焦耳定律;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和电功的简单计算,关键是知道纯电阻消耗的电能与电流做的功相等,即Q=W=Pt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m。 答案: 试题分析:根

47、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即可解答此题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 5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 5m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27574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三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两端,其阻值 R1=5, R2=10, R3=15。某同学将一只电流表接在 R2的两端,如图所示,发现其示数为 1.5A。若将电流表的位置改接一只电压表,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答案: 试题分析:( 1)当将电流表接在 R2的两端时,电阻R1、 R3串联, R2短路,根据公式 U=IR可求电源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