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068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广西钦州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1年 10月 15日至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鲜明主题是 A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案: B 2012年 4月 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钦州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马钦州产 业园区开园仪式。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顺利开园,将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也将带动地区合作深入发展。为此,我市必须 进一 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 展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 “引进来 ”与 “

2、走出去 ”相结合 A B C D 答案: D 当前,朝鲜半岛周边局势依旧紧张。中国政府指出:靠军事同盟、武力示威解决不了半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对话谈判。中国政府积极倡议各方能够坐下来进行六方会谈会议,以就当前关切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缓和半岛局势。这说明 中国高举和平、合作和发展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是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 A B C D 答案: A 从表格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项 目 数 量 增长率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47.1万亿元 9.2%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3、配收入 21810元 8.4%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6799元 11.4% A. 我国进入了小康社会 B.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C. 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城乡之间还存在差距 答案: D 2012年 2月 3日,烤羊肉的 “慈善家 ”阿里木当选感动中国 2011年度人物。阿里木,一个从新疆和静县走出来的维吾尔汉子,十年来,他倾囊 20万多元,帮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在贵州,人们亲切地称他为 “毕节好人 ”。阿里木用他的行动 为维护民族团结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证明了只有少数民族人民之间是平等相待的 弘扬了中华

4、民族团结互助的美德 说明各族人民之间应该团结互助 A B C D 答案: A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没法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故事,启示我们 A大禹是历史上的伟人 B只有历史上的名人、伟人,才能放弃个人利益 C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 D现代中学生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不必考虑做出什么决定 答案: C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有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网络违法犯罪,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对社会危害性不 C要受到法律制裁 D侵犯了他人、国家和 社会的利益 答案: B 顺境

5、和逆境二者都可出人才。不过顺境比逆境多一点优势是占有 “资本 ”,而逆境则比顺境多拥有 “动力 ”。逆境并不影响成才,成才与否关键看 A人如何作为 B他人的帮助 C人的精神面貌 D人的能力大小 答案: A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圆规画不成圆 B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C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中学生要有理想、有道德 答案: B 陕西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表现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还美名其曰 “以资鼓励 ”。学校给后进生 “贴标签 ”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 B错误,侵犯了

6、学生的隐私权 C正确,体现了对学生的保护 D错误,侵犯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权利,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答案: D 2012年 3月 26日是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和避险能力。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 B 2012年 3月 5日至 14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修正案(草案)。 A行政诉讼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答案: C 2012年 2月 13日至 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

7、( )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两国中的一件大事。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 A 简答题 材 料 体 现 的 道 理 (1)只因滴水的坚持,磐石能被穿透;只要不停地磨洗 铁杵也能成针;只因锲而不舍,金石最终可镂。 (2)“相思树下望台湾,咫尺海峡一水间。峡中多少 相思泪,夜夜听见涛声咽。 ” (3)寓言故事:一天,风筝摇头摆尾地对线说:“老弟,你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动的空间。 ”然而,就在它将线 挣脱的一刹那,却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 (4) 答案: (1).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最可靠的保证。(或:我们要不断锤炼意志,最后走向成功) (2). 坚持 “一国两制 ”,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

8、3). 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4). 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综合题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某市政府以 “兴廉政风、办廉政案、做清廉人 ” 为目标,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完善举报查处机制,设置举报奖励规定,扩大反腐倡廉监督范围,加大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方案,受到群众好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 2分) ( 2)材料二中的某市政府的相关规定,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分) ( 3)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分) ( 4)从

9、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答案:( 1)国家和政府反腐倡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2分。) ( 2)有利于督促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有利于激发公民依法举报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分。言之有理即可) (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分。) ( 4)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只有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要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 3分。) 材料一: 2012

10、年 3月 5日是学雷锋日,也是雷锋逝世 50周年纪念日。 1963年 3月 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 。从此全国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 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没有随时间而褪色,依然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的心田。 2012年 2月 28日 , 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材料二:雷锋,一个响彻中国大江南北的名字。 他的成长历程中历经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他的成长没有 所谓的一帆风顺,可是他却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明:积极乐观,百折不挠,为了

11、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 1)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分) ( 2)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的内容?这一方面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2分) ( 3)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3分) ( 4)材料二给我们什么的启示 ?( 2分。) 材料三:仰望雷锋,更要接近雷锋;收获感动,更要付诸行动。 ( 5)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2分。) 答案:( 1)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1分。能提到一点即可。或回答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亦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

12、 2) 思想道德建设。 为人民服务。(各 1分,共 2分。) ( 3) 有利于倡导文明新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承美德的传承者。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分。言之有理亦可) ( 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用 勇气迎接困难,以意志应对挫折。( 2分。) ( 5) 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发扬 “钉子 ”精神,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加入志愿者行列,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等。(每点给 1分,共计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