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069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十六章 16.3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4 广东)关于 “小鼠走迷宫 ”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小鼠 “尝试与错误 ”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解: A、通过 “小鼠走迷宫 ”的探究实验可知,这是探究小鼠的学习性行为, A错

2、误, B、小鼠属于哺乳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鼠比蚯蚓高等,所以蚯蚓要经过大约 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 “迷宫 ”,而老鼠则只要经过了不足 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 “迷宫 ”,可以知道小鼠 “尝试与错误 ”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B正确; C、不同小鼠熟悉 迷宫的能力是不一样, 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 D错误 故选: B 点评:关键知道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在探究 “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 ”这一实验过程中,小明在 2个分别有盐和糖的培养皿中各放入 10只蚂蚁,该实验的实

3、验变量有( )个 A 1 B 2 C 10 D 20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照实验和设计原则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验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 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

4、信度和说服力因此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不能有多个变量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故选: A 点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变量的设置,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下列关于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菜青虫要从卵就开始隔离饲养 B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同样大小 C实验变量是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D对照实验 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在设计实验中,为了避免其它因素的影响,一定注意变量的唯

5、一性原则 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 A、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试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故该选项不 符合题意; C、叶片和滤纸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实验变量是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一个变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两组实验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性,避免其它因素的影响,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会影响实验效果故该

6、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菜青虫的食性以及实验变量的控制 在 “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 ”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其先饿一段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实验设计,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解: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故不符合题意;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不能说明菜青虫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行

7、为故符合题意; C、 “十字花科植物 ”与 “非十字花科植物 ”为实验的唯一变量,而环境中的其他所有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都要尽量相同,如实验的材料、时间和地 点为了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因此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性状、颜色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将其先饿一段时间有利于菜青虫取食,如果不饿取食行为不明显,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实验设计的 “对照原则 ”和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8、,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要从卵进行隔离饲养 ,是为了( ) A排除后天学习因素影响 B证明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C卵比较好取食 D卵有传染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制定计划,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 解:( 1)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2)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故 选: A 点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9、,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喜欢取食( ) A白菜叶 B芹菜叶 C苦瓜叶 D莴笋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解:菜青虫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属于捕食行为 十字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约 375属, 3200种,我国有 96属,约 411余种常见的有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萝卜、芥菜、甘蓝、油菜(蔬菜和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和花卉紫罗兰,它们比较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十字形花冠,其中文科名也是来源于此,还有很多其他特征但是过于专业化十字

10、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十字花科的代表种有:独行菜、紫罗兰、桂竹香、荠等等植物以上选项中唯独选项 A白菜叶属于十字花科植物 故选: A 点评:熟知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下列以十字花科植物为食的昆虫是( ) A棉铃虫 B蝗虫 C菜粉蝶 D七星瓢虫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以十字花科植物为食的昆虫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解: A、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蝗虫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

11、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该选项符合题意 D、七星瓢虫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 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 B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 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 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解答时可以从菜青虫的生活习性方面来切入 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 A、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

12、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试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菜青虫总是喜欢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因此试验最好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萝卜叶,菜青虫不取食玉米的叶片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因此滤纸颜色和叶子一样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菜青虫的食性 菜青虫总是啃食( )的植物 A十字花科 B蔷薇科 C菊科

13、 D葫芦科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菜青虫的食性进行分析解答,较为基础 解:菜粉蝶(成虫)喜欢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上产卵,菜粉蝶的幼虫 -菜青虫喜欢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是因为菜粉蝶、菜青虫对十字花科植物散发出来的芥子油的气味具有趋化性 A 项符合题意, B、 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菜粉蝶对十字花科植物散发的芥子油的气味具有趋化性 在探究 “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样才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 B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C有利于给菜青虫提供安静的环

14、境 D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 解:( 1)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 2)培养 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故选: C 点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

15、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1)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腺体 (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膜内外相同,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 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 ( 4)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解: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效应器是指唾液腺和支配它

16、活动的神经末梢, A正确; B、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需要突触结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膜内外相同,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C正确; D、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D正确; 故选: B 点评:关键点: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 2014 广东)探究实验为避免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但个别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是( ) A探 究蚂蚁的通讯 B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探究

17、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需要数据验证的实验,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于需要物质变化验证的实验,不需要测定平均值 解: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的实验多数是一些具有实验数据的实验,例如: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 ,不需要测定平均值 故选: A 点评:如果探究的问题与数据有关,常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如果探究的问题与数据无关,而是一个质的变化,则不需要测平均

18、值 ( 2013 益阳)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层次越高 “尝试与错误 ”的次数越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结合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 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

19、,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 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 选: C 点评: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 2013 保定)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丁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甲 乙 丙 丁 B.乙 甲 丙 丁 C.丁 丙 甲 乙 D.甲 丁 丙 乙 答案: B 试题

20、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动物进化水平的关系以及分析能力,可结合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 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 所以乙最低等 故选: B 点评:明确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21、越少是解题的关键 ( 2011 益阳)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 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特点和方式方面来切入 解: A、作出假设: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

22、,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此说法错误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从说法错误 C、蜜蜂主要通过跳不同的舞蹈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此说法错误 D、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例如蚂蚁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 体间的相互沟通此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 ( 2012 益阳)下面对有关实验和探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选择的实验动物越大越好 B观察蚯蚓时,保持其体表湿润有利于它的体壁呼吸 C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

23、行为可用其他叶片做对照,如芹菜叶、菠菜叶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首先明确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解: A: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因此并不是选择的实验动物越大越好,故该项不正确 B: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我们用

24、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故该项正 确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需要观察细胞的结构等内容,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同时血液的颜色稍深,光线稍显弱,低倍镜镜头上的孔较大,通过的光线多,因此此实验适合用低倍镜故该项正确 D: “十字花科植物 ”与 “非十字花科植物 ”为实验的唯一变量,而环境中的其他所有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都要尽量相同,如实验的材料、时间和地点为了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故该项正确 故选: A 点评:关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考查的重点,可结 合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 ( 201

25、0 东莞)关于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蚯蚓的运动可以采用观察法 B估测农田的产量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 C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可以采用比较法 D探究公鸡的绕道取食可以采用模拟实验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解: A、观察是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分析但是,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 “仔细查看 ”,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地、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的所以探究蚯蚓的运动

26、可采用观察法故不符合题意 B、五点取样法是指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如估测农田的产量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故不符合题意 C、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例如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可采用比较法故不符合题意 D、探究公鸡的绕道取食是探究公鸡的学习行为及其能力,所以不能模拟但是鱼鳍的作用可以使用模拟实验(结构的功能可以模拟)的方法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取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 2011 保定)表内是探

27、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步骤 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步骤 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 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 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步骤 1 B.步骤 2 C.步骤 3 D.步骤 4 答案: B 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

28、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 A、由表内步骤 1可知,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 蚂蚁爱吃哪些食物这是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故 A错误 B、由步骤 2可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故 B正确 C、由步骤 3可知,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这是设计探究的方案,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故 C错误 D、由步骤 4 可知,通过几次反复实验

29、,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是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 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 2008 益阳)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 “尝试与错误 ”次数最多的是( ) A小鸡、小鸭 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 D大猫、大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首先明确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

30、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故选: A 点评:关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 下面关于探究 “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的做法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要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 B 涂白菜汁和不涂白菜汁的滤纸大小、颜色、形状要一致 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菜青虫数量要多,条数要一样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学习行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菜青虫的

31、取食行为解答时可以从菜青虫的生活习性方面来切入 解: A、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实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菜青虫数量要多,条数要一样,才能够保证实验的成功,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菜青虫的食性以及实验变量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