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玻璃破碎 D空气液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食物腐败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固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 ,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空气液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实验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过滤 稀释浓硫酸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
2、取氧气 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过滤所需的仪器: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稀释浓硫酸所需的仪器:玻璃棒,烧杯,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试管, 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仪器: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等,所以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所需的仪器 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 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B氮化硅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氮化硅中硅与氮的质量比为 3: 4 D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40g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质量分
3、数计算的表达式,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56/140100%=40%,正确,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的物质,氮化硅( Si3N4)不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所以不是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错误, C、氮化硅中硅与氮的质量比 =283: 144=3:2,错误, D、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40,它的单位不是 g,错误,故选 B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5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0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54.94%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偏旁部首,带 “金字旁 ”
4、, 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原子序数为 25,所以质子数也为 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所以中子数 =55-25=30,正确, C、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5,错误,D、 54.94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方格中的信息 下列方法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4HCl=2FeCl2+2H2O 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 = CuSO4+H2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D用含碳酸氢钠的
5、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 NaCl+CO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用稀盐酸除铁锈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但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错误, B、根据金属活动性,铜排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酸反应,错误, C、除杂质时,所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且不要引入新的杂质,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稀盐酸,不行,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会反应,错误, 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 NaCl+CO2+H2O ,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
6、式的书写 下列操作过程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将硬水变为软水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硬水变为软水,只是溶液之间的转化,错误,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正确,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汽油溶解了油污,不是乳化,错误,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错误,故选 B 考点:乳化现象 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 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
7、分正确是 A只有 Cu B只有 Zn C一定有 Zn和 Cu D一定有 Cu,可能有 Zn 答案: C 试题分析: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 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证明滤渣中有锌,说明锌过量,所以滤渣中除了置换出来的铜,还有过量的锌,故选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A氧气 B铁 C盐酸 D硫酸铜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与酸反应, 3、与盐溶液反应,故选 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已知氢氧化铜为蓝色固体,难溶于水,稀硫酸能与其发生反应
8、,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后溶液为蓝色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2 D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另两种化合物的特点,正确, B反应后得到 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中的 Cu(OH)2和 H2SO4的质量关系为 1: 1,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都不变,正确,故选
9、C 考点:复分解反应,特征离子的颜色,质量守恒定律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30 时,分别在 100 g水中加入 40 g甲、乙,同时 降温至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
10、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正确, 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但溶液仍然饱和,错误, C、 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但没有说清楚是不是饱和,错误, D、在 20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40g,所以分别在 100 g水中加入 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 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正确,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
11、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正确, B、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入稀盐酸,由于盐酸是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
12、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没有碳酸钠,而是所加的盐酸量过少,错误, C、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下降,只能说明硝酸铵溶解于水时会吸热,并不能说明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错误,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中,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下列实验内容中,量的关系( “” 前的量为横坐标, “” 后的量为纵坐标)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 水 B加热高锰酸钾时,时间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D过氧
13、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间 溶液中溶质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随着稀盐酸的加入,除了反应生成水,而且溶液中含有水,所以水的量应一直增大,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时,产生氧气,氧元素的质量是减少了,但固体的总质量也减少,但不可能减少到 0,错误,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 反应:Fe+CuSO4=Cu+FeSO4,根据 Fe与 Cu的质量关系可知,溶液质量是减少的,但不可能变为 0,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正确,故选 D 考点:实验图象题 小明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微粒是不断运动 ”
14、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 A是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A、浓氨水虽然具有挥发性,但是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且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所以错误, D、浓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挥发性及酸碱性 下列各组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A冰和干冰 B火碱和烧碱 C熟石灰和生石灰 D小苏打和苏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冰是固态水,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错误,B、氢氧化钠俗称火
15、碱、烧碱、苛性钠,正确,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生石灰是氧化钙,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两者 是不同的物质,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俗称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石 B铁矿石 C蒸馏水 D矿泉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符号与所表示的涵义正确的是 A 2O2 个氧元素 B 1 个钠离子 C 3Al3+3 个铝原子 D CO21 个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2O 表示 2个氧原子,错误, B、 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1,错误, C、 3Al
16、3+表示 3个铝离子, D、 CO2表示 1个二氧化碳分子,正确,故选D 考点:化学用语的意义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 为 2)不易得失电子,故选 D 考点: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A天然气 B氢气 C石油 D煤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所以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故选 B 考点:燃料的利用 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
17、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玻璃棒等,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故选 A 考点:常见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正确, B、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错误, 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正确,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正确,故选 B 考点:
18、水的用途,分子的定义,分子的构成 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酒精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酒精灯的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 C 考点:灭火的原理 下列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大量白烟 B木炭:发出白光 C铁丝:火星四射 D硫粉:淡蓝色火焰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粉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选 D 考
19、点:燃烧的现象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都是溶液,还有可能是纯净物,像水、酒精,错误, B、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像硫酸铜溶液,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D、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考点:溶液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氮气充入灯泡可
20、延长使用寿命 C用稀有气体作金属焊接保护气 D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用铜丝做导线是利用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用氮气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用稀有气体作金属焊接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D、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故选 A 考点: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下列有关 “化学之最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最 小的气体是氢
21、气,正确, C、地壳中含量前五位:氧、硅、铝、铁、钙,所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错误,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故选C 考点:化学之最 填空题 ( 6分)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 实验三 F G ( 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 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用实验二进行石灰石性质的探究。 用两支坩埚钳分别夹持大小相同的石灰石固体 d、 e,向 E中酒精灯的火焰通氧气,受热相同时间后冷却,将固体 d、 e固体分别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前者溶液不变色
22、,后者溶液变为红色。则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 。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3)用实验三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小军同学用实验三装置进行实验,分别量取 50 mL 水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 F、G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 F中无明显变化, G溶液变浑浊。这说明 500mLCO2_溶于 50mL水中(填是 “部分 ”和“全部 ”)。 小军同学用洗涤干净的实验三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分别量取 50 mL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 F、 G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二氧化碳, F、 G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
23、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 答案:( 1)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 2)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 3) 部分 关闭 K 时, G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未溶的 CO2气体没有进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所以肯定和 NaOH发生了反应 试题分析:( 1)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
24、2)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所以向 E中酒精灯的火焰通氧气,酒精灯燃烧的时候就更旺,放出的热量就更多,故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提 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将固体 d、 e固体分别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前者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没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后者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钙,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 3) 用实验三装置进行实验,分别量取 50 mL水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 F、 G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 F中无明显变化, G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进入到了 G中,这说明
25、 500mLCO2部分溶于 50mL水中 用洗涤干净的实验三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分别量取 50 mL氢 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 F、 G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二氧化碳, F、 G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关闭 K 时,G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未溶的 CO2气体没有进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所以肯定和 NaOH发生了反应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物燃烧的现象 ( 5分)下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 ( 2)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 (填字母)。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
26、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 ( 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下面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比较的方面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结论 方法可行性 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O2的密度比空气 _(填 “大 ”或 “小 ”),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两种方法均可行。 收集 O2的纯度 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 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 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 结论: _ _。 答案:( 1) 试管 酒精灯 ( 2) ABCD ( 3)大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氧气要纯 试题分析:( 1)常
27、见仪器的识记 ( 2)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反应速率较快,可较快获得氧气,可随时向长颈漏斗口出添加药品,操作简单、安全,故 ABCD ( 3)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 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可以获得的结论: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氧气要纯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装置的优劣比较 (6分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 2)验证铜、银的活
28、动性,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 (含 Cu、 Zn)制取海绵铜 (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 (反应条件已略去 ): 已知 :2Cu+2H2SO4+O2 2CuSO4+2H2O 过程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过程 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溶液 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物质有 。 答案:( 1) B ( 2)硝酸银溶液 ( 3) 过滤 Zn+H2SO4=ZnSO4+H2 ZnSO4 CuSO4 试题分析:( 1) A、黄金饰品是利用它的金属光泽, B、铜导线利用金属导电性, C、铜火锅是利用导热性,故选 B ( 2)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 2个原理:
29、 1、金属与酸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所以验证铜、银的活动性,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Cu,硝酸银溶液 ( 3) 过程 中进行分离操作后,分别得到固体和溶液,所以名称是:过滤, 由于废旧电池铜帽(含 Cu、 Zn)在加入同时 稀硫酸和氧气,根据提供的信息,金属铜、锌都会发生反应,故溶液 A应是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故要得到硫酸锌溶液,物质 B应该为 Zn,所以过程 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溶液 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物质有: ZnSO4、 CuSO4 考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性质 (6分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 1)长期是
30、饮用硬水不利于健康,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_。 (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反应原理为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2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36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 潮湿的空气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 ;打开 K,滴加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硬水中含钙、镁离子比软水多 (
31、 2) 2H2O 通电 2H2+O2 ( 3) 36 100(或 9 25) 2NaOH+H2SO4 Na2SO4+2H2O ( 4)导管口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试题分析:( 1)长期是饮用硬水不利于健康,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硬水中含钙、镁离子比软水多 (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2H2+O2 ( 3) 2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36g,表示在 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 36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 100(或 9 25) 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
32、H+H2SO4 Na2SO4+2H2O ( 4)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铁丝生锈,消耗了烧瓶内的氧气,使压强降低,与外界形成压强差,故导管内液面上升,然后打开 K,滴加稀盐酸,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完全后,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考点:硬水也软水的区别,溶解度的概念,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 6分)化学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不能用铁质容器存放硫酸铜溶液,因为铁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此反应中铜元 素的化合价由 变为 。 ( 2)人的胃液里含有胃酸,若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 “胃舒平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缓解病痛。则
33、该药用于治疗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 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填 “氮 ”、 “磷 ”或 “钾 ”)肥。 生产尿素的反应中, A与 B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 +2、 0 ( 2) Al(OH)3 + 3HCl = AlCl3+ 3H2O ( 3) 4 氮 17 22 试题分析:( 1)铁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 Fe+CuSO4=Cu+FeSO4,所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 +2 变为 0 ( 2)人的胃液里含有胃酸,若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
34、服用 “胃舒平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缓解病痛。则该药用于治疗的化学原理: Al(OH)3 + 3HCl = AlCl3+ 3H2O ( 3) 根据尿素的化学式 CO(NH2)2,尿素由 4种元素组成,属于氮肥 根据微观图, A的化学 式为: NH3, B的化学式为: CO2, C的化学式为:CO(NH2)2, D的化学式为: H2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 NH3+ CO2= CO(NH2)2+ H2O,所以 A与 B的质量比 34: 44=17: 22 考点: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 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
35、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碳酸钙 B乙醇 (C2H5OH) C二氧化碳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 ( 3)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 (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答案:( 1) B ( 2)石油 CH4 ( 3)维生素 ( 4)补钙 ( 5) ABCD 试题分析:(
36、1)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碳酸钠等,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组成结构、性质跟无 机物相似,所以是无机物,故选 B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 ( 3)新鲜的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而引起的 (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含钙元素,其作用是:补钙 ( 5)所谓 “低碳生活 ”理念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等,所以选 ABCD 考点:有机物,化石燃料,化学与生活 计算题 ( 3分)将 15.8 g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至不再
37、产生气体为止。 计算:剩余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已知: 2KMnO4 = K2MnO4+MnO2+O2) 答案: .2克 试题分析: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固体物质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实际就是减少了氧气的质量,故只需算出氧气质量,再相减即可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15.8 g x 316: 32=15.8g: x X=1.6g 剩余固体的质量是: 15.8 g -1.6 g=14.2 g 答:剩余固体 的质量是 14.2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3分) 28.7
38、g的氯化钠和硝酸钠的混合物,溶于 100g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134g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是 234g。计算: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 AgNO3 + NaCl = AgCl+ NaNO3;计算结果精确到 1%)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以判断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8.7g+100g+134g-234g=28.7g,再根据化学反应: AgNO3 + NaCl = AgCl+ NaNO3中 AgCl和 NaCl的质量关系,算出 NaCl的质量,从而也可算出硝酸钠,再根据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即
39、可算出钠元素的质量,进而可求出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设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 x 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 28.7g + 100g + 134g) -234 g = 28.7 g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58.5 143.5 x 28.7 g 58.5g: 143.5g=x: 28.7g x=11.7g 则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 =28.7g-11.7g=17g 故原混合物中钠元素 =11.7g23/58.5100% + 17g23/85100%=9.2g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9.2g/28.7g100%=32% 答: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40、为 32% 考点: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题 ( 8分)( 1)小方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 观察到的现象是 _。 实验的结论是 _。 (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 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MgO+2HCl= MgCl2+H2O 、 MgCl2+2NaOH=Mg(OH)2+2NaCl 。 【实验探究】 下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
41、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I、将黑色固体收集 、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黑色固体是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 _,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 _。 为了回收 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 _(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答案:( 1)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2) 碳 C
42、+O2点燃 CO2 CO2+Ca(OH)2=CaCO3+H2O 无明显现象 氧化镁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2) 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现象是: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黑色固体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点燃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
43、分反应后过滤,白色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 盐酸过量,所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所以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的反应是: MgCl2+2NaOH=Mg(OH)2+2NaCl,所以可得出结论:白烟的成分是:氧化镁 为了回收 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十分完全,只要证明溶液中是否还含有MgCl2,所以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考点:探究性实验 推断题 ( 6分)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 D、 E、 M为单质,且 D为最轻的气体。 H和 L的
44、组成元素相同。 A BC AD E FA E G KH A G ML D Q KM B ( 1)则 D为 _。 (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C 、 F 。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答案:( 1) H2 ( 2) H2CO3 H2O2 ( 3) 2H2O2 2H2O +O2 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或与盐酸反应 ) 3CO + Fe2O3高温 2Fe +3 CO2 试题分析:解答推断题,要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或者说是 “题眼 ”,常见的 “题眼 ”有:特殊的物质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现象,甚至特殊的反应类型等,此题的 “题眼 ”
45、是且 D为最轻的气体,可以判断 D为氢气,再通过特殊的反应 AD E,可以判断 A为水, E自然为氧气,所以发生反应 FA E, F为过氧化氢,在根据反应 G ML D,要产生氢气,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而 M为单质,所以最常见的为铁, G为酸(常见为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而 H和 L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根据 G KH A,可以判断是氧化 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由于反应 Q KM B生成 M铁,所以 K 为氧化铁, G自然为盐酸或稀硫酸,再结合反应 A BC, B能与水反应,所以可判断 A为二氧化碳,自然 Q 为一氧化碳 ( 1)则 D为 H2 ( 2) C物质的化学式为 H2CO3, F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2 (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O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 Fe2O3高温2Fe +3 CO2 考点:推断题 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