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0788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是指纸张燃烧后变成灰烬,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是由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冰雪融化是指冰雪(固态的水)融化为水(水液态的水),变化的是物质的状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下列物质

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碳酸钙 B氯化钠均不发生变化。 C浓盐酸有挥发性,溶液质量会减少。 D氢氧化钠有潮解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且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常见的物质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C使用节水龙头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塑料主要造成白色污染。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所以应选 B项。 考点:化学与环保 下列操作中,

3、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 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种气体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 AB项无法区分三者。 C根据三种气体的性质可知: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 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其燃烧地更旺;氢气有可燃性,气体能被点燃。三者现象不同。此项正确。 D氧气和氢气都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明显变化。不能区分。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常见气体的鉴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吉祥物 “宁宁 ”如图所示。有一种制作 “宁宁 ”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

4、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答案: B 试题分析:涤纶应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此项错误。所以应选 B项。 考点:有机合成材料 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 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尿素属于氮肥 尿素中 C、 O、 N、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1:1:2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生产尿素的反应中, A与 B的质量比为17:22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此项正确。 尿素中 C、 O、 N、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1:2:4,此项错误。 此反应可表示为 2

5、NH3+CO2一定条件CO( NH2) 2+H2O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此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生产尿素的反应中, A与 B的质量比为 34: 44=17:22,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量 5g氢氧化钠固体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C 检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两种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6、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此项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但过量的碳酸钠则成为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C因为酚酞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如显红色,则为碱过量;如显无色,则可能是酸性或中性。即:无法区分二者是恰好完全反应还是酸过量。此项错误。 D 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者现象不同,可进行鉴别。此项正确。 考点:实验方案的评价 甲、乙、丙、丁分别是 CO、 O2、 Fe2O3、 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

7、乙一定是氧气 C丙一定是氧化铁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 CO能和 O2、 Fe2O3分别在一定条件反应。所以乙为一氧化碳;甲和丙分别为 O2、 Fe2O3 中的一个。丁为二氧化碳。所以应选 D项。 考点:物质的推断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有热量放出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

8、催化作用 D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 答案: B 向饱和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Ca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生成氢氧化钙不会再溶解。且由于水的减少(溶剂减少),原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会析出一部分。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会减少。 AB项错误。由于溶

9、液的温度没变,即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应选 C项。 考点:饱和溶液、溶解度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的关系,不正确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知,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此项正确。B此反应没有水参加或生成,所以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此项正确。 C随着铁的加入,铜逐渐产生。其质量开始时为零。此项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的质量会逐渐减少。当加入的铁把硫酸铜全部反应完后,其质量为零。此项正确。 考点:图像题 pH是水质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 A pH = 1.3的工业废水 B pH

10、= 4.5的雨水 C pH = 7.0的蒸馏水 D pH = 7.3的矿泉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来表示, pH范围通常在 0 14之间。 pH7 溶液呈碱性; pH 7 溶液呈中性。 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所以应选 A项。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 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 “防火隔离带 ”,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温度 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辟 “防火隔离带 ”用的是通过移走可燃物的方法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燃烧与灭火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

11、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均可形成水污染,与题意不符。 A 项使用节水型马桶可直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应选 A项。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在干燥洁净的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的是 A氧气 B 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空气的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空气的成分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中

12、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元素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 B铜 C铁 D铝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的顺序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选项中的四种元素中活动性顺序为: Mg、 Al、 Fe 、Cu。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红磷 C酒精 D木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3、,铁丝熔成小球,放了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C酒精和氧气的反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在烧杯壁上出现水珠。将烧杯正放,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面粉 C蔗糖 D胡椒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食用油 B面粉 D胡椒粉均不能溶于水,无法和水形成

14、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无法形成溶液。 C蔗糖可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 C项正确。 考点:溶液的形成 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纯碱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所以 D项正确。 考点:物质的俗名 研究表明,青少年大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中钙的流失。这里所说的 “钙 ”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 “加碘食盐 ”中的碘、 “加铁酱油 ”中的铁、 “钙片 ”中的钙,指的都是元素。所

15、以 A项正确。 考点:元素 每年 5月 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 O2 B N2 C CO D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烟雾中, 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 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 -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 40余种。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经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尼古丁又有成瘾作用,使吸烟者难以认识。所以应选 C项。 考点:有毒物质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此项错误

16、。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此项错误。 C检查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此项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必 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此项错误。应选 C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O B氯化铁 FeCl2 C氢气 H2 D食盐 NaCl 答案: B 试题分析: B氯化铁的化学式应为 FeCl3; FeCl2是氯化亚铁的化学式。此项错误。应选 B项。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填空题 (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实验仪器 a的名称是

17、。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 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或 。 答案:( 1)酒精灯(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 3)催化 C E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酒精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选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A(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装置)。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可

18、用向上排空气法( C)或排水法( E)来收集。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6分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 ”有很多种。下列 “水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 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水是重要的溶剂。 配制 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能用到的是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36 g。该温度下,向盛有 40g 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 100 g水,充分 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a、 b

19、、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 t2 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t2 ,析出溶质的质量 (用 “、 、 ”连接 “a、 b、 c”),若继续降温至 t1 ,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用 “a、 b、 c”表示)。 答案:( 1) D( 2) 2H2O 通电 2H2+ O2( 3) BCD 9: 25 ab=c a、b 试题分析: (1)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等自然界中的水都属于混合物。D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 电解水的 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2H2+ O2。 (3) 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0、所以应选 BCD。 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36 g。即 20 时在 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为 36 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6 g: 100 g=9: 25 t2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 ab=c。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等质量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t2 ,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若降温至 t1 ,由于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均变小,所以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变大,不一定为饱和溶液。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电解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 6分)汽车是现代生活中

21、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延展性和 性。 ( 2)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 3)铝质承载式车身结构逐渐替代钢制,一部分原因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喷漆可以延缓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 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 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时,及时将铁制品取出,进行后续处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4)回收再利用汽车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废铁粉中Fe2O3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

22、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导电( 2)橡胶轮胎(答案:合理即可)( 3) 氧气 Fe2O3 + 6HCl FeCl3 + 3H2O ; Fe + 2HCl FeCl2 + H2 ( 4)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试题分析:( 1)电路中的导线金属铜的导电性。 ( 2)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有: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所以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橡胶轮胎等。 ( 3) 铁在氧气、水共存的环境下最易生锈,所以喷漆的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溶液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l FeCl

23、3 + 3H2O ;有无色气泡逸出,是因为铁锈已除去,里面的铁和过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 2HCl FeCl2 + H2。 ( 4)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考点:金属的性质、合成材料、铁的生锈、铁的冶炼 ( 5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碳酸钙 B乙醇 (C2H5OH) C二氧化碳 (3)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4、 (4) 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5)“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材料 “碳海绵 ”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 “碳海绵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答案:( 1) 6( 2) B( 3)石油( 4) + 2 ( 5) ABD 试题分析:( 1)图中右上角的数值是碳元素的原子序数,它还等于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所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 ( 2)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

25、CO2 、 CO 、 H2CO3 、 碳酸盐以外)。所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无机化合物;乙醇是有机化合物。 (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碳酸锰( MnCO3)中碳酸根显 -2价,所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5)从题目可知: “碳海绵 ” 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应为混合物, A项正确。材料 “碳海绵 ”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B项正确。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项错误。 “碳海绵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 D项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表、有机

26、物、化石燃料、化合价、碳的几种单质 计算题 ( 3分)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工业上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由 N2制取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 + 6H2O 通电4NH3 + 3O2。计算生产 136t NH3所需 N2的质量。 答案:所需 N2的质量为 112 t 试题分析:已知量:氨气的质量为 136t;未知量:需要氮气的质量 解题思路:可根据二者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所需 N2的质量为 x。 2N2 + 6H2O 通电 4NH3 + 3O2 56 68 x 136t x = 112 t 答:所需 N2的质量为 112

27、t。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3分)欲测定 Cu-Zn合金及 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 _ 合金。 ( 2)取该合金的粉末 32.5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 0.4g气体。 请你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Cu-Zn(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0% 试题分析:( 1)在铜银合金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均在氢的后面。所以都不能和酸发生反应。因此无法测出其中的成分。在铜锌合金中,铜不与酸反应,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通过测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或固体与酸充分反应后的减

28、少的质量),得知金属锌的质量。进一步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即现有条件下能测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 2)已知量:氢气的质量为 0.4g;未知量:铜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可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锌和氢气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出合金中含锌的质量。进一步求出铜的质量及其中合金中的质量分数。具体解题 过程如下: 【解】设合金中 Zn的质量为 x。 Zn+H2SO4 ZnSO4+H2 65 2 4g x = 13 g 合金中铜的质量 = 32.5g 13g = 19.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0%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0%。(其它合理解法均可)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

29、式的计算 探究题 (5分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将注射器 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 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向外拉注射器 2的活塞 无明显现象 将注射器 3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瓶中液体变浑浊,气球无明显变化 向外拉注射器 2的活塞 无明显现象 ( 1)此实验不能证明 CO2能和 NaOH反应的原因是 。 (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 CO2能和 NaOH反应,则步骤 注射器 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 3)步骤 注射器 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 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30、( 1)不能排除溶于在水中的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可能( 2)稀盐酸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CaCO3+ H2O 试题分析:( 1)如二氧化碳溶于水,也可出现 同样的现象,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实验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所以无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 2)若要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可能,则需要将 3中的溶液更换为稀盐酸。如是二者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当将 3中的液体推入瓶中时,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气球变瘪。反之则不出现此现象。 ( 3)更换后,步骤 向外拉注射器 2 的活塞时会吸入

31、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 “Ca(OH)2 + CO2 CaCO3+ H2O”,所以会观察到 2 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分 )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向包有 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 Na2O2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 CO2、 H2O、 HCl 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 N2发生反应。 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N2: 74%; O2: 16%;水蒸气:

32、 6%; CO2:4% 3. CO2既不与 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 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2. 可能是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3. 可能是 _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 I:验证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甲小组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 CO2 气体,将包有 Na2O2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 1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

33、明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理由是 _。 图 1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 2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成立。打开止水夹 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 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装置 B的作用是 _。 3装置 C中盛放的药品是 _,作用是 _。 实验 II:验证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_。 答案:【猜想与假

34、设】 3. CO2、 H2O(或 H2CO3) 【实验验证】实验 I:理由是:制得的 CO2中混有 H2O 、 HCl气体,也可能与Na2O2发生反应产生 O2。 【解释与结论】 1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 3浓硫酸,除去 CO2中混有的 H2O 实验 II:取适量 Na2O2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到锥形瓶壁上有大量水雾产生,说明 H2O 与 Na2O2反应释放出热量;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中,木条复燃,说明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 O2。( 2分,答案: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 3也可能是人呼

35、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共同与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用图 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会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所以可能是二者中的物质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 【解释与结论】 1装置 A中发生反应是稀盐酸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为排除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影响,装置 B需要除去的是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3为排除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影响,装置 C需要除去的是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应盛放的药品是浓硫酸。 实验 II:为验证 H2O 与 Na2O2反应产生了 O2,释放

36、出热量。可将 适量 Na2O2置于一容器(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瓶壁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会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二者反应会生成氧气。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两点: 1、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二者反应会放出热量; 2、能验证二者反应的生成物为氧气。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推断题 ( 6分)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 1) 海底埋藏着大量的 “可燃冰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 2)深海鱼油因其具有增强记忆力、预防动脉硬化等一系列 神奇的功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其所含营养成分主要为六大营养

37、素中的 。 ( 3)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 : 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过程中分离操作 I的名称是 。 溶液 B中含有的溶质是 。 在融熔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 单质,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CH4( 2)油脂( 3) 过滤 NaCl、 NaOH、 Na2CO3 MgCl2 通电 Mg+ Cl2 试题分析:( 1)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 ( 2)深海鱼油所含营养成分主要为油脂。 ( 3) 操作 I是将溶液和不溶性固体分离开的操作,所以应为过滤。 根据图示可知:海水加氢氧化钙(石

38、灰水)可得到溶液 A(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钙)。试剂 1与其中的物质反应生成沉淀 D和溶液B。所以试剂 1应为碳酸钠;沉淀 D为碳酸钙;溶液 B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及过量剩余的碳酸钠。 根据题意可知:在融熔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镁)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氯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通电Mg+ Cl2 考点:工艺流程图 、粗盐的提纯、海水制镁 ( 7分) A、 B、 C、 D、 E、 F、 G表示的是 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7种物质均由 H、 C、 O、 Na、 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 1)常温下 A、 B为液体, A在一定条件

39、下分解生成 B和单质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为 _。 C的一种主要用途是 _。 ( 2) D和 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 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 1 1 1, G溶液分别与D、 E、 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 B和氯化钠。 F属于 _(填 “酸 ”、 “碱 ”、 “盐 ”或 “氧化物 ”)。 D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反应。 一定量的 E与 G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F溶液,无明显 现象。由此推断,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 _。 答案:( 1) 2H2O2 = 2H2O + O2 答案:合理即可,如医疗抢救、登山、潜水、宇宙航行等。( 2)

40、 盐 NaOH + HCl = NaCl + H2O 复分解 NaCl或 NaCl、 Na2CO3 (或 Na2CO3 、 NaHCO3、 NaCl或 NaHCO3、 NaCl) 试题分析:( 1)常温下 A、 B为液体, 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 B和单质 C。则 A为过氧化氢; B为水; C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H2O2 = 2H2O + O2 氧气可用于医疗抢救、登山、潜水、宇宙航行等。 ( 2)结合物质中的元素可知,能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的反应的物质的溶液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与盐酸反应。又知 D和 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 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 1 1 1,所以 D为氢氧化

41、钠; E为碳酸钠; F为碳酸氢钠; G为盐酸。 F为碳酸氢钠,属于盐。 D与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由 “一定量的 E与 G充分反应(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F 溶液(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 ”可知原无色溶液中不含盐酸。所以原溶液可能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成分为氯化钠;或者碳酸钠过量,得到的溶液成分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考点:物质的推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 结合下图含钙元素物质间可以发生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五种物质,有三种属于氧化物 B转化 属于化合反应 C转化 一定有水生成 D Ca在 Cl2中燃烧可实现转化 ,该反应说明燃烧 不一定需要氧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图中的五种物质,只有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此项错误。 B. 转化 是由氯化钙生成钙单质。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其它物质的反应)和二者中所含的元素;可知该反应不可能属于化合反应。此项错误。 C. 转化 可通过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实现; 可通过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实现;两个反应都没有水生成。此项错误。 D. Ca在 Cl2中燃烧可实现转化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此项正确。 考点:物质间的转化、反应类型 的判断、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