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083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六十八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09 高唐县一模)举世瞩目的第 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当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 “同步 ”是指卫星( )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相对地球的位置不变 解: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同步卫星也是静止的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应知道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

2、的速度相等,相对地球静止 ( 2007 济南)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 “波涛声震大明湖 ”形容了泉水喷涌时产生的声音( ) A音调非常高 B音色非常美 C响度非常大 D节奏非常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 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 “波涛声震大明湖 ”说明声音的振幅非常大,故发出声音的响度非常大 故选 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 2008 湖州)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

3、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是对称的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对称的,当水面上升后,水面以上的桥拱不再是半圆形,所以成的像也不是半圆形,只是半圆的一部分,而且水上和水中的像是关于水面对称,因此,选项 B是正确的 故选 B 点评:巧妙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在生活中灵活利用知识,实现生活与理论的结合与统一,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有关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时总能保持静止状态,是因为课桌不

4、受力 B在轨道上做匀速运动的火车,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 C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排球的动能转化为势 能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受的重力与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D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 (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 (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 A、课桌保持静止状态,是因为其受平衡力的作用, A错误; B、火车做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可能变化,受到的不一定是平衡力, B错误; C、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变大,排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正

5、确; D、书在桌子上静止,受力平衡,书受的重力与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正确 故选 C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平衡状态、平衡力、势能的转化的掌握,难度不大,但容易出错 ( 2008 芜湖)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于平衡状态以及平衡条件的掌握程度,首先要判断汽车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判断在这种状态下力的关系 解: A

6、、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根本无法去比较衡量,不符合题意; B、由于汽车未推动,那么静止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推力等于阻力,不符合题意; C、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无法比较衡量,不符合题意; D、汽车未推动,处于平衡状态,具备二力平衡条件,推力等于所受阻力,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目是考查学生二力平衡的掌握,这里拿重力来混淆学生的视线,其实质还是看学生对于二力平衡条件的 掌握情况,错误选项非常容易排除 ( 2009 南平)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或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之所以

7、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解: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没有受到力,而是因为摩擦阻力使小车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车原来运动,受到摩擦力就会停止运动,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力时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风吹树摇,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对树施加了力的作用,树由静止变为了运动;风停树静是因为空气阻力使树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若没有空气阻力,树就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要知道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8、的原因,并要学会用力的知识来分析原理 ( 2012 常德模拟)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A运动的小朋友 B缓慢进站的磁悬浮列车 C飞奔的猎豹 D漂浮的氢气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量决定惯性的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根据比较质量的大小来判断惯性的大小 解: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因此磁悬浮列车的惯性最大 故选 B 点评:知道质量决定物体惯性的大小,并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2008 梅州)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

9、幻灯机 D投影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f 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B 点评: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在小于一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大于二倍焦距三个区域上成三种不同的像,也有三种不同的应用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 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

10、着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10cm小于 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1)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f 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2)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 AB、因为凸透镜

11、的焦距 f=10cm,所以发白光的手电筒上透明奥运五环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10cm u 20cm,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五环胶片应倒立在凸透镜前,故 A错误, B正确; C、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故 C正确; D、不透明的物体是什么颜色将反射什么颜色的光,若反射的是白光之外的其它颜色,将显示黑色,所以 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红色的地方显示红色,黄、蓝、绿、黑的地方显示黑色,故 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 2

12、005 泉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100cm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0m/s D人的体温大约是 50 答案: B 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初步的估测能力 解: A、错误,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15cm; B、正确,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 C、错误,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m/s; D、错误,人的体温大约是 37 ;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

13、对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的估测,在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逐步培养自己的估测能力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靠感觉声音的音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1)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 2)声音

14、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声; ( 3)声音具有能量,也能传递能量 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表示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所以此处的高指声音大,表示响度大故 A说法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 B说法正确; C、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火焰 “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 C说法正确; D、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真正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并且真正理解诗句的含义,才能准确回答问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 的关系 ( 2008 株洲)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

15、威风锣鼓 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对文中 “隐隐传来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三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的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振动幅度,二是距离发声物体的远近 解:文中 “隐隐传来 ”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太小 另外还可以证明空气可以传声 但本题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

16、音传播的条件、与响度有关因素的掌握情况 ( 2008 河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引起的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这一特点与电磁波相似,电磁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防治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来减弱 手机信号不是利用声音来工作的 超声是指高于 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 解:结合上面分析得内容,可得:手机不是利用超声波,而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其他选项内容都是正确的 故选

17、 A 点评:本题考点很全,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传播的特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和声音的具体应用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 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

18、便,称为白色污染 故 选 A 点评:考查光的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 解: A、灯光下的手影,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

19、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故属于光的折射,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

20、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实验题 ( 2011 河源)如图,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蜡烛为成像物体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明亮 ”或 “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 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 2)点燃 A蜡烛,小心地移动 B蜡烛,直到与 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 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

21、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 A,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答案:( 1)较黑暗;蜡烛 B能否与 A的像完全重合;( 2)完全重合;相同;垂直;相等;( 3) B 试题分析:( 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 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 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能否与 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22、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 B操作 解:( 1)实际操作可知,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透明的玻璃板能观察到蜡烛 B能否与 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 2)实验中,将蜡烛 B放置在蜡烛 A的像的位置,并使蜡烛 B和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实验结果表面:物与像的大小相同,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 B操作 故答案:为:( 1)较黑暗;蜡烛 B能否与 A的

23、像完全重合;( 2)完全重合;相同;垂直;相等;( 3) B 点评: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 2008 南通)在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如图 a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实像 ( 3)把图 b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 “眼睛 ”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 “视网膜 ”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

24、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 “远离 ”或 “靠近 ”)透镜 答案:光屏的中央;放大;远离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凸透镜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情况不同,以及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解:( 1)如图 a 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 2)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 2倍焦距,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 3)把图 b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 “眼睛 ”戴上远视眼 镜,使烛焰在

25、“视网膜 ”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光屏的中央;放大;远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和掌握 ( 2008 三明)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和 ;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 D补充完整: A量出 200m的直线距离 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

26、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 “停 ”; D乙同学; E将测得的时间 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 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 v (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答案:见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目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就要有测量时间和路程的器材; ( 2)为了能更准确的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 “停 ”时,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 3)首先确定试验次数最少为 3次,那么需要涉及的栏目就有路程、时间、速

27、度、最后在涉及一个速度平均值的栏目即可 ( 4)由于实验存在误差,例如计时操作反应过慢,使得测量时间过长,从而造成误差,测量仪器不可能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解:( 1)因为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的运动快慢涉及两个量,一个是运动的路程,一个是运动的时间,因此测量时间用停表(秒表、钟表);测量路程用卷尺 故答案:为:停表(秒表、钟表) ( 2)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 “停 ”时,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否则记录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到实验效果,误差会更大;因此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故答案:为:立刻停止计时 ( 3)为避免实验

28、的偶然性,试验次数最少为 3次,如下表 试验次数 路程 s/m 时间 t/s 速度 v/m s-1 速度平均值 /m s-1 1 2 3 ( 4)由于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不同,在测量时即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的非常正确;测量仪器不可能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故答案:为:计时操作反应误差或测量路程的误差或停表的误差或卷尺本身的误差等 点评:此题不仅考查对实验数据表的设计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此题的难点在( 3)学生自己设计

29、实验表格,以往的试题都是学生去填写表格,然后分析数据 等,而此题是让学生自己涉及表格,这就要求学生考虑设计的试验次数、实验栏目等因此此题很好 ( 2008 连云港)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 “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 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 板 0.20 1.00 2 木 板 0.40 2.00 3 木 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

30、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 1)分析 1、 2、 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 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 h的关系式为 s= ; ( 2)比较 1与 4, 2与 5, 3与 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 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试题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

31、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解:( 1)分析 1、 2、 3次实验数据: 1.000.20=5, 2.000.40=5, 3.000.6=5,所以可知 S=5h; ( 2)比较 1与 4, 2与 5, 3与 6次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从相同高度释放的木块总是在相对粗糙的铺有棉布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较短,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在斜面上释放 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3)综合( 1)( 2)两个结论就是我们这个题目的答案: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2、故答案:( 1) 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必须牢牢把握实验目的,特别是得出结论时,必须是对实验目的回答 填空题 ( 2008 钦州)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答案:惯性;压力 试题分析: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

33、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从而使车能停的快一些 故答案:为:惯性;压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增大摩擦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 2008 南通)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 200km高度经过多次 “刹车制动 ”,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 “刹车制动 ”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 “改变 ”或 “不变 ”)卫星通过 (选填 “超声波 ”或 “电磁波 ”)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 答案:相互;改变;电磁波

34、 试题分析: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 方向的改变和运动速度的改变 卫星信号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 卫星 “刹车制动 ”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 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运动方向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所以所运动状态在改变 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 故答案:为:相互;改变;电磁波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与我们的新科技联系在一起,是今后中考的一个出题方向 今年一月,我国湖南等地遭受了特大雪灾,部分电网因结冰而瘫痪营救人员为困在

35、结冰公路上的旅客送衣物和食 品时,采取在鞋上捆绑布带的方式防滑,这是通过增大鞋底与冰面间的 来增大摩擦力的 答案:粗糙程度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的办法有: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变滚动为滑动 解:由题意知,营救人员为困在结冰公路上的旅客送衣物和食品时,采取在鞋上捆绑布带的方式防滑,这是通过增大鞋底与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粗糙程度 点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做出解释,是此类题考查的特点 ( 2008 恩施州)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 “测平均速度 ”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 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 “时:分:秒 ”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6、cm/s 答案: .75 试题分析:根据表的示数读出起点与终点的时刻然后通过读刻度尺得出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再根据 V=ST,求得平均速度 解:起点时刻为 10: 5: 4,终点时刻为 10: 5: 10,所用的时间 T为 6s,起点刻度为 4cm,终点刻度为 8.5cm,所经过的路程 S为 4.5cm 平均速度 V=ST=4.5cm6s=0.75cm/s 答: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0.75cm/s 点评:此题考查了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求法应熟记公式,注意单位 2012年伦敦奥运火炬传递的主题是 “传递激情,传递梦想 ”若火炬手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 60m,需 s,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

37、物,火炬手是 的(填 “静止 ”或 “运动 ”) 答案:;运动 试题分析:已知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运动时间;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 v= , 运动时间 t= = =60s;火炬手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路 旁树木为参照物,火炬手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60;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火炬手的运动时间、判断火炬手的运动状态等,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 2008 南京)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 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

38、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答案:振动,线和手指(固体)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解:人听到了响声,说明有发声体和介质由图来看,声音是由金属叉子撞击到物体上发生振动而产生的传播声音的主要介质是线和手指(固体),叉子的振动引起线的振动,线的振动又会引起手指的振动,最后引起鼓膜振动,人听到了响声 故答案:为 振动,线和手指(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记住 ( 2008 扬州)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

39、带的 产生的,它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 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分析解答 ( 2008 无锡)如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 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

40、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答案:反射、焦点 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 36千米,设计时速 100千米大桥已于 2008年 5月 1日通车,至此上海到宁波的陆路距离缩短了 l20多千米 ( 1)按照设计时速通过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 2)照此速度行驶比没修大桥前缩短了多长时间? 答案:( 1)通过大桥需要 21.6分钟;( 2)照此速度行驶比没修大桥前缩短了 1.2h 试题分析:( 1)已知大桥全长 36千米,开车速度是每小时 100千米,那么通过此桥的时间是 36100=0.36(小时),然后乘 60换算成分钟数即可 ( 2)用缩短的距离除以速度就是缩短的

41、时间 解:( 1) s=36km; v=100km/h,由 v= 得: t= = =0.36h,0.3660=21.6(分钟); ( 2)距离缩短了 s=l20(千米) ,缩短的时间为: t= = =1.2h. 答:( 1)通过大桥需要 21.6分钟; ( 2)照此速度行驶比没修大桥前缩短了 1.2h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关系式:路程 速度 =时间 挂在树上的静止苹果,质量约为 0.15kg,它所受的重力 是多少?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落时它所受的重力又为多少?请分析此时苹果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挂在树上的静止苹果,质量约为 0.15kg,它所受的重力是 1.47N;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落时它所

42、受的重力为 1.47N;此时苹果所受阻力小于 1.47N,方向竖直向上 试题分析:知道苹果的质量,根据公式 G=mg求出其重力; 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落时,对苹果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大小,及阻力的方向 解: ( 1)苹果的重力: G 苹果 =m苹果 g=0.15kg9.8N/kg=1.47N; ( 2)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 落时,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阻力小于受到的重力,重力的大小不变,仍为 1.47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阻力的方向与其相反,竖直向上 答:挂在树上的静止苹果,质量约为 0.15kg,它所受的重力是 1.47N; 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落时它所受的重力为 1.47N; 此

43、时苹果所受阻力小于 1.47N,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对苹果加速下落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质量为 2t,出租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 0.02倍 ,下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车费发票,求: (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 2)出租车的速度 ( 3)出租车的重力 ( 4)出租车所受的阻力 答案:(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5min;( 2)出租车的速度为 96km/h;( 3)出租车的重力为 19600N;( 4)出租车所受的阻力为 392N 试题分析:从发票上读出出租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44、根据 v= 求出速度根据出租车的质量,可以计算其重力的大小;根据阻力与重力的关系可计算出租车所受的阻力 解:(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t=10: 05-10: 00=5min= h; (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s=8km,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v= = =96km/h ( 3)出租车的重力: G=mg=2000kg9.8N/kg=19600N; ( 4)出租车所受的阻力: f=0.02G=0.0219600N=392N 答:(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5min; ( 2)出租车的速度为 96km/h; ( 3)出租车的重力为 19600N; ( 4)出租车所受的阻力为 392N 点评:此题主要考

45、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从发票上读出时间和路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掌握重力公式,及阻力与重力关系的计算 作图题 ( 2008 广安)粗细均匀重为 3N的木棒靠在墙上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 试题分析: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解: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大小为 3N的力(即重力)如图所示 点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 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 F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 试题分析:根据: 焦 距的概念: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作出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 解: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 O为 1.5cm处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透镜的焦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