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0878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海陵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第 2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爱护公用设施、爱护生态环境;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等。这些对我们青少年亲近社会的启示是 A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 B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C要善于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 D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 “看客 ”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亲社会行为又指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题文中主要体现了对中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的要求,

2、其中 ACD与题意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我国 A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C生产力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是我国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的保证就是坚持 A党的基本路线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对外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

3、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分析学生对我国基本路线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2012年 12月视察深圳说: “时间证明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必须坚持走这条路并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正确,因为它是 强国之路 立国之本 政治保证 强大动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

4、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 点:改革开放的地位 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追求百年的梦想,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三峡大坝巍然起,青藏铁路飞速行;国人百年奥运梦圆,上海世博会全球盛赞 这些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 这个中心。 A基本国情 B社会主义 C经济建设 D党的领导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路线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作用 党的基本路线提

5、出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和谐社会 B解放和发展生力 C实现共产主义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 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 C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D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

6、国家的重大事务,人民代表有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属于错误选项是 D 考点: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011年 3月 5日至 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 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

7、民主政治权利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言 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立法权 对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民主政治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监督权、游行结社权等。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我国的政治权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B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C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 D发展统筹兼顾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

8、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坚固。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坚固。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

9、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华海内外儿女义愤填膺,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高度热爱祖国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 A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B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所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中华文化 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10、头万木春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只有 A是爱国的表现,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经历挫折 B挫折总是带给人打击 C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D能干的人才能战胜

11、困难和挫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挫折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所以 B错误;题文中主要说明不同的人在挫折面前态度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其中 A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对待挫折的态度 “龟兔赛跑新传 ” 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到了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双赢。上述材料反映了 良好的合作实现竞争的双赢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对立的 我们要学会 “在合作中竞争 ” 我们要学会 “在竞争中合作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竞争

12、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题文中龟兔赛跑体现了双赢的原则。排除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孟子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之所以强调诚信,是因为诚信是 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有一说一,从不说谎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但是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道德的要求,所以 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诚信的重要性 我国既坚持依法治国,又坚持以德治国,这是因为 我国法

13、律与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是道德所谴责的,也是法律所制裁的 法律与道德具有相同的目的与任务 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有利于长治久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任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但是道德与法律的目的和任务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中学生发明阵容强大。不可小觑 !”首届武汉发明创新大赛上,武汉市许多中学生的参赛项目获国家专利。

14、这体现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 A财产继承权 B智力成果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题文中的国家专利属于智力成果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新中国成立 6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彻底改变了旧社会四分五裂的状态;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繁荣和富强。这表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灿烂前景 A

15、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成就原因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可以从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等方面思考,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其中 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简答题 江苏省教育厅、民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我国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 。( 1分) ( 2)我国在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分)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 3分) 答案:( 1)蒙古族、回族、

16、藏族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比如: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鄂温克族等。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意义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权 利、新型民族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意义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 “老虎、苍蝇一起打 ”。至今已有 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新一届政

17、府反腐力度系 30年来最大。 2013年 10月 2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 1分)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分) ( 2)作为公民,在实施这一治国方略中应该怎么做?( 2分) 答案:( 1)依法治国。( 1分)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分) ( 2) 要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一点一分, 2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

18、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教材知识,从学法守法护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法治国家的角度 组织答案:。注意运用政治语言。 考点:依法治国及其要求;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判断题 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19、 考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的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建议监督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考点:公民的政治权利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一个中心 ”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 ”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20、考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是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依法治国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人总要受一定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考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探究题

21、 2010年 5月 1日天水市麦积山景点出现了旅游 “井喷 ”现象,交通堵塞。中学生小刚和小明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景点非常拥挤,一些设施遭受破坏,便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写在纸上,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反映,一方面张贴在景点的显要位置,向参观者宣传。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小刚和小明将发现的情况及改进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是他俩在行使什么权利?( 1分) ( 2)请你温馨提示他俩,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 2分) ( 3)他们除了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外,还可以通过 哪些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 2分) 答案:( 1)监督权或批评权、建议权( 1分) (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

22、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分) ( 3)向国家设立的监督机构或组织机构当面反映、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过媒体反映等。( 2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小刚和小明向有关部门提意见,是在行使监督、 建议权。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怎样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根据教材知识,从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回答。 (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使监督权渠道的认识。根据教材

23、知识,从向人大反映、通过新闻媒体监督等回答。(设问中有的写了不会得分) 考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 材料一: 2013年 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为老百姓说话 ”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 “关注民生 ”成为最大的特点。 ( 1)材料一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分)(不能多说)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机

24、关?( 1分) ( 2)根据材料二,说说人大代表为什么要 “为老百姓说话 ”。( 2分) ( 3)有人认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 ( 4)如果你是一位人大代表,在大会召开之前、之中、之后,你应该做些什 么?( 3分) 答案:( 1)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人大代表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 4)之前: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和收

25、集人民群众对人大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写成书面材料。之中:代表基层群众,积极发言,建言献策。之后:自觉宣传和贯彻会议精神,采用多种形式监督政府工作,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认识。从材料中关键信息 “通过 ”“ 选举产生 ” 看出行使了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回答即可。(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回答。 (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大代表职权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从之前搜集民情民意,之中代表人民建言献策,之后的宣传监督回答。 考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权和性质;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大代表的职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