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091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 “十 一 ”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 “十 一 ”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长假的由来。 1949年 10月 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后来就把每年的十月一日作为国庆日。现在的十 一长假就是为了庆祝国庆。故选 A。 考点:

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邓小平同志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港澳的回归。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的提出,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进行中英、中萄协商, 1997年 7月和 1999年 12月,港澳回到祖国的怀抱。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

3、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直 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 2000年 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

4、本政治制度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周恩来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 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5、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 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 ”活动。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下图是一张 1971年拍摄的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印度和缅甸接受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B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C联合国大会

6、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 10月,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任理事国的席位。 11 月 15 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大会,心情激动,仰天大笑。故选 C。 考 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下图为该周刊 20世纪 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 “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

7、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1972年 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晤,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A长征 1号 B长征 2号 C东方红 1号 D神州 5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的科技成就。早在 50年代,毛泽东就发生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1970年,我国用长征

8、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A发明 “侯氏制碱法 ”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D成功发射东方红 l号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袁隆平从 20世纪 60年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 “东方魔稻 ”。袁隆平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

9、父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 4月,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

10、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 “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11、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后来,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它 “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 这里的它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

12、称为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 “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的回归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在团结。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中国国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为了遏制中国革命,1950年 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蔓延至中国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要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第 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

14、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年开始执行。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

15、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到 1956年底,我国国家基础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础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它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是一个伟大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里所说的 “它 ”是指 A中共八大 B新中国的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 ”的构想 D “两个凡是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闭幕时,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开支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故

18、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问答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 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个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 ( 1)第一步:辛亥革命 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清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2分 ) (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新中国的 “新 ”是什么含义呢 (3分 ) ( 3)第三步:三大改造,除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有哪两个方面 (4分 ) ( 4)第四步:改革开放 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

19、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 (2分 )在改革 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2分 ) 答案:( 1)孙中山。 ( 2)新的含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 3)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4)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8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大大推动了 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运动。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 (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 “新 ”的特点。新中国的 “新 ”主要是和旧中国对比而言的。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另外,新中国的成立,还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新中国 新的含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

21、国家的主人。 (3)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内容。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也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和 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生产合作社。从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

22、响下,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础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题答案: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本题主要考查 改革开放的开始标志和形成的理论。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

23、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又明确提 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他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

24、992年,中共十四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 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本题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5、“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乡愁余光中 (台湾 ) 1972年作。 材料三: 2010年 3月 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 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请回答: (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 A、 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 4分) ( 2)材料一反映 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 2分)最早是针对什么地方提出

26、的?( 2分)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2分) (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 2分)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分) 答案:( 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 2) “一国两制 ”。 台湾。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3)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原因:党和政府提出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同胞 的共同努力。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港澳的区旗。根据 “一国两制 ”的构想,回归后的港澳可以有自己的区旗、区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

27、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澳门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由澳门半岛、 胱械汉吐坊返鹤槌桑 笄藕秃 从嘲拿诺淖匀换肪场躺 笳髯懦渎 淖婀 裕 牧现械牧椒 挤直鹗窍愀厶乇鹦姓 话拿盘乇鹦姓 那 臁 br(2)本题主要考查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

28、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 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 ”的构想最早就是针对台湾问题的,但在港澳问题上首先得到了实现。本题答案:“一国两制 ”。 台湾。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

29、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本题主要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三不 ”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

30、两会就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 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00年 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共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共将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二十多年来,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

31、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可概括为:变化:由交往隔 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原因:党和政府提出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13分 )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1)请在示意图 “ ”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2分 )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分 ) 【外交成就篇】 类别 内 容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方针

3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3) ”方针。 (3分 ) 胜利 1971年 .中国恢复在 (4) 的合法席位。 (3分 ) 【 ( 5) 篇】 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 (2分 ) 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求同存异。 (4)联合国。 (5)祖国统一。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农村政策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的政策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

33、,党中央发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后来,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全国分批进行土改,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土地,让他

34、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因此,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 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 ”活动。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 10月,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 23国的提案

35、,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任理事国的席位。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 力。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 ”的构想最早就是针对台湾问题的,但在港澳问题上首先 得到了实现。二十多年来,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