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南耒阳冠湘中学初一上期第二次段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阳光 松树 空气 细菌 金鱼 水 病毒 土壤 珊瑚虫 藻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以上给出的物体中, 阳光、 空气、 水、 土壤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松树、 细菌、 金鱼、 病毒、 珊瑚虫、 藻类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 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
2、能力。 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A供细胞核的母羊 B供无核卵的母羊 C代孕母羊 D A、 B、 C三种羊的一部 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克隆羊多莉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故 A正确;遗传信息不存在于卵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也就是说不存在于无核卵细胞中,故 B 错误;代孕母羊只是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因此多莉的遗传信息不是来自代孕母羊,故 C错误;多莉的遗传信息也不是由三种羊共同提供的,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此问题的切入点是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生物圈是指 A所有生物生活的地方 B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全部生物 D地球上的所有生
3、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不是简单指所有生物生活的地方,故 A 错;生物圈不是仅包括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故 B错;生物圈不是仅指地球上全部生物,故 C错;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圈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把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4、因素指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合作指生物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故 A错;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故 B错;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空间、水、阳光等)和生物资源(食物、营养)等而存在的互相排斥的现象,所以 C正确;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方式,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之 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果肉 答案: C 试题分析:构成
5、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是细胞群,故 A 错;不是液泡,故 B错;果肉是属于营养组织,由多个细胞构成,故 D错;此题正确选项为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这一核心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概念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 C “草盛豆苗稀 ”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叫做生物因素。 “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水中藻类植物由于气温转暖而大量生长繁殖,将
6、江水染成了绿色。这是温度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故 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 ”的意思是禾苗在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影响禾苗生长的因素是水分,水分属于非生物因素,故 B错; “草盛豆苗稀 ”的意思是豆田里草茂盛了,豆苗长势就差,这是因为杂草与豆苗争夺生存条件和生活资源引起的,杂草属于生物因素,故 C正确;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思是春天气温回升,鸭子开始在水中游泳,这是温度对鸭子生活的影响,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我们人体细胞中有 23对染色体,体细胞
7、经分裂后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 A 23条 B 23对 C 46对 D 13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细 胞的细胞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在分裂之前染色体已经复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因此体细胞经分裂后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不是 23条,故 A错;是23对,故 B正确;不是 46对,故 C错;不是 13对,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8、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 注视 A目镜内 B物镜 C载物台 D通光孔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物镜也跟着下降,物镜下降的底限是玻片标本上。所以眼睛应注视物镜。这样可以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不能注视目镜内,故 A错;不能注视载物台,故 C错;不能注视通光孔,故 D错;此题正确选项为 B。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显微镜使用的操作能力。 观察的视野中既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压动盖玻片,气泡出现的变化是 A会变形、会移动 B会变形、不移动 C不变形、不移动 D不变形、会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观察的视野中既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
9、轻轻压动盖玻片,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气泡会变形,也会移动。 A选项中气泡会变形、会移动符合事实,故 A正确; B选项中的气泡不移动不符合事实,故 B错误; C选项中的气泡不变形、不移动均不符合事实,故 C错误; D选项中的不变形不符合事实,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下如何辨别细胞和气泡,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用两手握住镜臂 B用左手提着镜臂 C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D用两手托住镜座 答案: C 试题分析: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这样才不至于因意外而摔坏显微镜。不能两手握住镜臂而忽略了镜座,故 A
10、错误;不能只是左手提着镜臂,故 B错误;不能用两手托住镜座而忽略了镜臂,故 D错误;此题正确选项为 C。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取放,此题的切入点是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将小麦种子放在火焰上燃烧,最后剩下的灰色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麦种子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无机物主要指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物不能燃烧;有机物主要指蛋白质、糖类、脂肪,有机物能燃烧。所以将小麦种子放在火焰上燃烧,最后剩下的灰色物质肯定是不能燃烧的物质。淀粉是有机物,能够燃烧,所以 A错误;蛋白质是有机物,能够燃烧,故 B错误;脂肪是有机物,能够燃烧,故 C错误;无机盐不能燃烧,所以无机盐
11、是燃烧后剩下的物质,因此此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种子成分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 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A薄而不透明 B薄 而透明 C厚而不透明 D无色不透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需要将观察材料进行处理,制成临时装片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用于观察的材料必须透明,故 A错;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故 B正确;材料不能太厚而且不透明,故 C错误;材料有无颜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是透明的,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的要求,意在考查考生对使用显微镜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属于生产者与
12、消费者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蛇捕食青蛙 D兔吃草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青蛙和昆虫都属于消费者,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 A错;蘑菇不是生产者,属于真菌,是分解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 B错误;蛇和青蛙都属于消费者,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 C错误;草是生产者,兔是消费者,他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兔以草为食,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识记和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 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
13、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 DNA,因此,新细胞和原来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故A正确;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加倍,故 B错误;也没有比原来细胞少一倍,故 C错误;当然新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不是与原来差不多,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相 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小池塘 B一条河流 C
14、地球 D一群羊和一群马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一片小池塘包括一定的地域,并且池塘中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故 A错误;一条河流包括一定的地域,并且河流中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河流生态系统,故 B错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 C错误;一群羊和一群马只 是两种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影响沙漠中植物生活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15、 B空气 C水 D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沙漠地段干旱缺水,植物因缺水而很难生长。所以影响沙漠中的植物生活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不是阳光,故 A错;不是空气,故 B错;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故 C正确;不是温度,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此题的切入点是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上 ”和 “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 “上 ”和 “6” B “下 ”和 “9” C “下 ”和 “6”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物体的倒像。 “倒像 ”的意思是水平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字样上
16、 ”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字样不是 “下 ”。字样 “6”水平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字样是 “9”。 “所以此题 A、 B、 C均错误,正确选项为 D。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要理解“倒像 ”不是相反,是水平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图像。 在一个池塘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虾 B水草 C小鱼 D青蛙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在池塘生态系统中,虾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故 A错;水草是生产者,故 B正确;小鱼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故 C错;青蛙是消费者
17、,不是生产者,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挑取黄瓜果肉细胞制成的玻片标本叫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玻片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必须先将材料进行处理,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玻片标本有三种: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切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涂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及个体微小的生物体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装片。所以挑取黄瓜果肉细胞制成的玻片标本不能叫做切片,故 A错;不能叫做涂片,故 B错;只能叫做装片,故 C正确;不能叫做玻片,故 D错误。 考点:此题考查玻片标本的
18、分类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圈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所以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故 A正确;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故 B错误;不是草原生态系统,故 C错误;不是海洋生态系统,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圈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圈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
19、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盖好盖玻片 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侵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染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侵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 盖好盖玻片; 染色。故此题只能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熟知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方便记忆,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制作过程。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小麦 田鼠 猫头
20、鹰 B水稻 水蛇 田鼠 C野蘑菇 鹰 野兔 D水稻 食鱼鸟 草鱼 答案: A 试题分析: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一条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而且生产者位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和各种消费者之间的摄食关系必须正确,箭头指向取食者。田鼠以小麦为食,猫头鹰以田鼠为食,所以 A选项正确; B选项中没有生产者,摄食关系也不正确,故 B错; C选项中没有生产者,而且摄食关系错误,故 C错误; D选项中摄食关系错误,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内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理解食物链相关知识。 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
21、被沸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传种接代有重要作用。所以阻止物质外流的结构不是细胞核,故 A错误;不是细胞壁,故 B错误;是细胞膜,故 C正确;不是细胞质,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
22、物像偏上、偏右,为使物像放正中,应将装片 A往下、往右移 B往上、往右移 C往下、往左移 D往上、往左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看的物像是物体的倒像,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像偏上、偏右,为使物像放正中,物像必须往下、往左移动,这时我们需要将玻片标本往上、往右移动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往下、往右移不达不到要求,故 A错误;往上、往右移符合要求,故 B正确;往下、往左移达不到要求,故 C错误;往上、往左移也达不到要求,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装片与物像的移动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理解物像与装片之间的移动方向关系。 下列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看到细
23、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A 10 40 B 5 8 C 10 10 D 15 40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细胞数目最多,选放大倍数最小即可。 A选项的放大倍数为 4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故 A错误; B选项的放大倍数 4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为最小,看到的细胞就最小,但细胞数目最多故 B正确; C选项的放大倍数为 1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
24、故 C 错误; D 选项的放大倍数为 600 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就最大,但细胞数目最少;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填空题 回忆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 1)在载玻片上滴的是 ,目的是 。 ( 2)盖盖玻片时,应先接触液滴,然后再缓缓放下,目的是 。 答案:( 1) 0.9%的生理盐水 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生活状态 ( 2)避免气泡产生 试题分析:(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在载玻片上滴的是 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生活状态。( 2)盖盖玻片时,应先接触液滴,然后
25、再缓缓放下,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从而使观察效果更好。 考点:本题考查装片的制作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操作能力。 综合题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细胞,请回答: (1)能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图是 ,因为它没有 (2)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 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3)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植物 细胞结构是 ,它的作用是 ( 4)图中 是细胞壁,它对细胞有 _和 _作用; ( 5)若甲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 】 答案:)乙 1细胞壁 3叶绿体 5液泡 (2) 5液泡 ( 3) 2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 4)保护 支持 ( 5) 3
26、叶绿体 试题分析:( 1)图中,能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图是乙,因为乙图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这也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包括人体细胞)的区别。( 2)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液泡里含有大量的糖分。由于 液泡里面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与味道和色素有关的物质,所以西瓜的甘甜可口与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的成分有关。( 3)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细胞膜,因为细胞膜极薄并且紧贴细胞壁,细胞膜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图中 在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5)如果甲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叶绿体,叶绿体内有绿色色素,从而使细胞呈现出绿色。 考点:本
27、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此题的切入点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下图为显微镜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 出下列符号所示的名称。 c、 g、 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 “p”,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 ,应将装片向 移动就能将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气泡,判定它是气泡的理由是 。 视野中有一污点,在移动物镜和装片时污点仍在原处,可推断这污点在 。 用下列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同一张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物象放大倍数最低的组合是( ) A目镜 5物镜 40 B目镜 5物镜 10 C目镜 10物镜 40 D目镜 10物镜
28、 10 答案:( 1)物镜 粗准焦螺旋 ( 2) d ( 3)右上 ( 4)两端黑,中间空(亮)(5)目镜 ( 6) B 试题分析:( 1)图中因为镜头 C离载物台近,所以镜头 C被称为为物镜;旋转 g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较大,所以 g被称为粗准焦螺旋。 (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倒像,这里倒像的意思是该字母水平旋转180之后的字样。因此在装片上写有字母 “p”,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d。 ( 3)在显微镜下,物像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想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需要向左下方移动,这时需要将装片向右上 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物像移至视野
29、中央。气泡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视野中看到的边缘黑,中间空亮的就是气泡。 ( 4)视野中存在污点,位置可能存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如果转动目镜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没有在目镜上;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没有在装片上,所以可以推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最低的组合是目镜与物镜乘积最小的组合。四个选项给出的数据计算结果分别是 200、 50、 400、 100,由计算结果可知放大倍数最低的应该是选项 B。 考点: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有一片
30、广袤的草原,草原上主要生活着袋鼠等食草类有袋动物,草原上没有猛兽。 1859年,好事的移民从英国带来了 12只欧洲野兔。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这些天敌,与兔子生态地位相近的小袋鼠对它们也没有竞争能力,于是它们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到了 1907年,兔子已遍布整块大陆。由于兔子和牛羊争夺牧草,草原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想尽了办法,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等等 兔灾仍然无法消除。后来,澳大利亚人从国外将能够捕食兔子的狐狸引进草原,数年过去了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一条食物链: 。 ()你认为兔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的原因
31、主要是: 。 ()请你设想并描述数年或更 多年后草原上可能出现的情形: 。 ()你是否赞成当地人捕杀狐狸制作裘皮大衣?为什么? 答 ;请阐述你的理由: 。 答案:( 1)草 兔 狐狸 ( 2)没有天敌 ( 3)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的草原得到恢复 ( 4)不赞同因为狐狸作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一员,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狐狸一旦被捕杀,就会破坏生态生态平衡。 试题分析: ( 1)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摄食关 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一条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草原上,袋鼠、野兔、牛、羊都以草为食,狐狸以兔为食,狐狸没有天敌,所以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草 兔 狐狸。 ( 2)兔子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的原因是食物充足和没有天敌,但是主要原因是没有天敌。 ( 3)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数年或更多年之后,草原生态系统可以得到恢复。 ( 4)不赞同。因为狐狸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捕杀狐狸制作裘皮大衣,会使狐狸数量大大减少,兔因天敌减少会大量繁殖,从而严重危害草原上的草,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 统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