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福建南安五校联考初一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据历史记载,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大量减少 B长期掠夺式的开发 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D地壳运动频繁 答案: B 试题分析: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乱砍滥伐,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侯,应该( ) A两眼睁开,左眼观察 B两眼睁开,右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一般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用来生物作图。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尤其是一些细节处。 如果转换器上的镜头倍数为 10倍,要使总放大倍数为 50倍,则应选镜头应是( ) A 5倍目镜 B 40倍目镜 C 5倍物镜 D 40倍物镜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10倍,要想放大总数为 50倍,目镜为 5倍。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算
3、法,学会运用公式计算放大倍数。 党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后,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A细胞多、细胞大 B细胞多、细胞小 C细胞少、细胞小 D细胞少、细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显微镜下物体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所看到的视野越暗。反之,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本题中,物体的放大倍数由 100倍变成 400倍,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细胞数目,细胞体积之间的关系。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
4、轻盖上,目的是( ) A防止产生气泡 B增加透明度 C防止材料变形 D防止水溢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水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大约有 45度角左右,然后轻轻放下,主要是为了防止气泡的产生。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学生对实验步骤的把我的准确性。 物象处于视野的左上方,如果把玻片标本移向右下方则物象将可能( ) A移向右下方 B移向右上方 C移向左下方 D移向左上方甚至移出视野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处于视野的左上方,实际在载玻片的右下方,要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向上方移动。 考点:本题
5、主要考查显微镜中的像是倒像,并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正确应用。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的细胞结构肯定没有(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膜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能够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基本 结构的异同。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 “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 ”,那么,该探究活动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本探究活动中,总共要探究三个因素,潮湿度,养分和空
6、气。设置变量时。每个变量设置一组对照组,只需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它因素保持不变,保证单一变量,再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即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照试验的设计能力,找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要进行探究实验,首先必须能够( ) A作出假设 B得出结论 C设计实验方案 D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要进行探究实验,首先必须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探究的步骤一般顺序。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修改实验数据 B修改假设 C重新进行实验
7、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修改实验数据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的处理方法。 如下所示,某同学为了研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相同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
8、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在于:两个花盆( ) 花盆 播种大豆(粒) 光照 温度( ) 水 A 10 明亮 20 充足 B 10 暗室 20 不充足 A.光照不同 B.浇水不同 C.温度都是 20 D.都应当种植在同质量的土壤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实验中涉及两个变量:一是光照,另一是水分在做对照性探究实验时,这样不能说明种子是否萌发是由光照引起,也可能由于水分的原因所以, “光照 ”设计为变量,来作对照把温度设计为相同的 20 ,并用同质量的土壤设计合理,但同时把 “水分 ”也设计为变量,这样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否由温度引起,也可能由于水分的原因设计不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种子
9、萌发的条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变量设计能力。 设计实验时,下列选项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光与空气 B温度与湿度 C温度 25 与5 D 土壤与水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 C是单一实验变量。 考点: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对照实验的认识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
10、相同的实验。 在光线条件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该( ) A调大光圈, B用平面反光镜 C使用高倍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明确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取材料 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盖盖玻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A B C D
11、答案: C 试题分析: 对照 “擦 ”、 “滴 ”、 “取 ”、 “放 ”、 “盖 ”、 “染 ”正确的顺序是 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取材料、 盖盖玻片。 考点: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此类题的关键是熟记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使用显微镜时严格遵守操作步骤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 “96”,用低倍镜观察,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96” B “99” D “66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是 96。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和临时装片的制作。考查学生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 “倒立 ”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像
1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大液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所以说动植物细胞的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故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够明确动植物细胞各有哪些结构。 发现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和克里克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世纪 50年代,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 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
13、传学的彻底变革,这一成就后来被誉 为 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科学家的实例,了解生物的发展。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 B种 C属 D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一个物种代表着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了生物分类及分类单位 同学们为了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问题应利用(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分类法 D观察
14、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对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呈现出一定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分为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调查全国人口数用的探究的是普查法。 考点 :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选择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知道各种探究方法的的一般规律。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物标本 B禽流感病毒 C机器人 D枯叶 答案: B 试题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生物 ,要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机器人是科学家制造出来的机器 ,生物标本 ,枯叶不再具有繁殖等生物特征 ,故这几项错误 .病毒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 ,它具有新陈代谢和繁殖的特征,病毒是生物。 考点:本题考察生物的主要特征,意
15、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江水奔流 B山洪爆发 C母鸡下蛋 D风吹雨打 答案: C 试题分析 :母鸡属于生物,母鸡下蛋是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考点 :本题考察生物的主要特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青蛙能在水中产卵,卵能发育成蝌蚪,蝌蚪能长成青蛙,长大了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体现了青蛙的那些生命现象( ) A排出体内废物 B新陈代谢 C生长 D生长和繁殖 答案: D 试题分析 :青蛙产卵属于繁殖,蝌蚪长成青蛙属于生长。故本题选择 D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主要特征的理解。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16、B应激性 C繁殖现象 D呼吸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 :应激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生物主要特征的理解。 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是由于农作物的生长缺少( ) A空气 B阳光 C水 D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物的生长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光、温度、水等),干旱地区影响粮食减产的最主要因素是水。 考点 :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述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空气 C水 D温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 春天江河之水开始解冻,虽然寒意尚未消尽,但气温已开始回升。其中水温的变化,鸭子是能最先感
17、觉到的。 考点 :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对问题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大蒜地上部分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是白色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大蒜的绿色是因为细胞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绿素的合成受光的影响。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适应干旱贫瘠的沙漠环境,且能固沙。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一切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C生物能影响和适应环境 D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答案: 荔枝只能生长在我国南方,影响荔枝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土
18、壤 C温度 D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荔枝、龙眼是热带水果,它们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较高因此生长良好,北方冬季温度较低故不能成活,影响荔枝、龙眼在北方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判断影响生物的主要因素。 俗话说 “蚁穴溃堤 ”,这说明生物能( ) A依赖环境 B适应环境 C影响环境 D与环境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 :河堤因为蚁穴而崩溃,是生物影响环境。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利用已学只是对生物现象做出判断。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
19、种类的多样性 C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 :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答案: D 试题分析 :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相关联,又受生物圈中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所以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0、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泉州市森林公园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 B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C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 D整个森林公园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定的空间;空间内所有的生物;生物生活的环境。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看它是否满足这三个要素。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这是学生易错点。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 A遗传 (基因 )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数量的
21、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所呈现出的多种 多样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实质。 考点 :本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以及各知识点内在的联系。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研究的一般方法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 “有光 ”与 “无光 ”两种环境
22、条件,探究 “光 ”对鼠妇分布的影 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方法是对照试验。实验法是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法的认识,意在考查学生判断选择生物研究的方法的能力。 填空题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答案:遗传、生态系统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
23、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 内涵,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稻田中蝗虫是影响水稻生活的 因素,而水分、阳光则属于 因素 答案:生物、非生物 试题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24、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如蝗虫是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故答案:为:非生物;生物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概念、内涵、环境因素的种类方面来切入,理解环境的内涵 自然界中,凡是有 的物体都叫生物。生物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生物特征包括: 、 生长 、 和 等。 答案:生命、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 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
25、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有生命特 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应激性:是指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的概念和生物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并能够理解掌握生物的概念和生物最基本特征
26、综合题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图,请据图回答: (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是 。 ( 2)图中植物细胞是 (填 “甲 ”或 “乙 ”), 你的判断依据是它有 (任写一个)。 ( 3)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具有 2 、 、 6 三个基本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 ( 4)图中结构 储存有与遗传变异有关的物质。 ( 5)对植物细胞起到支持保护作用的结构 1 。 答案:( 1)功能、细胞 ( 2)甲、细胞壁(或液泡、叶绿体) ( 3)细胞膜 4 细胞核 细胞质 ( 4) 4 细胞核 ( 5)细胞壁 试题分析: (1)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
27、体的生长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顾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及线粒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的是细胞壁和叶绿体。图甲 1是细胞壁,故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 3)由( 2)知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 4),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5)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起到选择作用,对植物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不同,考查学生的识图
28、能力以及知识点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 ( 1)切取洋葱鳞片叶时常有刺激物喷出,这些刺激物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 (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图中 往载玻片上滴的液体是 ;为细胞染色时用的染剂是 。 ( 3)视野中的物象要由图二中的甲转换为乙,可转动 ,换用 (填 “低倍 ”或 “高倍 ”) 物镜观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当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都不动,那么污点存在于 上。 答案:( 1)液泡 细胞核 ( 2) 清水 碘液( 3)转换器 高倍 物镜 试题分析: (1)
29、细胞质中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许多物质,例如糖类,一些辛辣的物质。 细胞中被染色最深,进似球形的结构是细胞核。( 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 滴,取,展,染,盖,吸。所以应是 ,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滴的是清水;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滴的是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吸水胀破。( 3)低倍镜下观察的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小,高倍镜下则相反。由甲转换为乙,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方法是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污点的判断:污点只能存在于玻片、目镜和物镜上。可用排除法,转动转换器,如果污点不在,说明在物镜上,如果还在说明可能在目镜或玻片上,再移动玻片,污点动了说明在玻片上,没有移动就在
30、目镜上。 考点:本题主要综合考查了植物临时玻片的制作步骤和显 微镜的使用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明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一台显微镜中,能将标本放大的部件有两个 分别是 目镜和 物镜,若小明选 择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40,则他所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倍。 (2)显微镜能调节焦距(调节镜筒的升降)的部件是 粗准焦螺旋和 细准焦螺旋。 (3) 是 ,它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是 ,它可让我们收集光线。 (4)在观察时,小明发现在视野的左下方有一个很好的细胞物像,想把它移到视野 中央,则他应该向 方向移动装片。 答案:( 1) 1 3 4
31、00 ( 2) 8 9 ( 3)载物台 反光镜 ( 4) 左下方 试题分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接近眼睛的是目镜,接近物体的镜头是物镜,【 1】目镜,【 3】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答案:为 400。( 2)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粗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钮较小,粗准较大,故【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3)载物台是物镜下方的黑色台子,作用是放置玻片标本,反光镜的凹面镜有聚光的作用,可调节光线强度。(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物象处于视野的左下方,实际在载玻片的右上方,要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向下方移动。 考点:本题主
32、要考查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综合考查学生对显微镜操作的准确性。 探究题 在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们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 甲组 乙组 作出假设 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 环境条件 阴暗潮湿处 阳台向阳处 实验材料 一块馒头 一块面包 处理方法 将实验材料装入袋中 实验结果 馒头发霉 面包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 霉菌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 1)你 (同意、不同意 )该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因为该实验方案设计的变量是 (唯一、多个) ( 2)如果你不同意该实验方案,请写出你的方案和预期。 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阴 暗、潮湿 、 (温暖、低
33、温 ) ,乙组 阴暗、潮湿、温暖处 实验材料的选择:甲组一块 ,乙组 一块面包 实验结果预期:甲组 ,乙组 (发霉、不发霉) ( 3)根据你的实验结果预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答案:( 1)不同意 多个 ( 2) 低温 面包 不发霉 发霉 ( 3)温度 试题分析:( 1)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而本实验中存在多个变量(实验材料,水分,阳光),故实验结果不准确。( 2)本题是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应是温度,其他因素应保持相同,在实验中只有一个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是由温度
34、变化而引起的。故应填低温,面包,甲组不发霉,乙组发霉( 3)实验现象与实验假设相同,证明实验假设正确,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对照实验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他捉了 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 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 理。 将捉来的 10只鼠妇放入
35、纸盒中央, 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是移到黑暗的一端的 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 2)该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小明把纸盒一端做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起 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设置 (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 ( 3)实验时不能只用 1只鼠妇做实验,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探究过程中 。 ( 4)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答案:( 1)鼠妇怕光吗?(阳光影响鼠妇生活吗?等)( 2)光 对照 相同 ( 3)不能排 除偶然性(意思接近即可)( 4)将鼠妇放回原生活地(意思接近即可) 试题分析:( 1)小明的推测是:鼠妇怕光。为了验证这一推测,应设计变量是光,其他因素保持相同。( 2)探究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实验一组是黑暗环境,一组是明亮的,明亮处理是做对照组,除光外其他变量保持相同,证明实验现象只是由光引起的,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一只鼠妇的偶然因素比较多,引起的误差较大。( 4)鼠妇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无权决定它的生命,人类与其他动物在生物圈中是平等的,我们要爱护其他动物,实验后应放回大自然。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科学探 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