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0962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山东省聊城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过程中如淀粉会变成葡萄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人体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水在

2、冰箱里结成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状态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树物理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 a、 b、 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 b a c B将 t2 时 a的饱和溶液 150g降温到 t1 时,析出溶质 30g C t2 时,将 1g a物质加入到 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3g 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 c的 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a晶体,通常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a、 b、 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 b a c, A正确; t2 时 a

3、的溶解度为 50g,那么 t2 时 a的饱和溶液 150g中溶质的质量为 50g, t1 时 a的溶解度为 20g,那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30g, B正确;t2 时 a的溶解度为 50g,那么 2g水中恰能溶解 1ga形成饱和饱和溶液, C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正确。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B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水 C 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酚酞试液 D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稀硫酸与氯化钡溶

4、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不能; B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C中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D中氮气和氧气均不能支持燃烧,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稀硫酸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小, PH变大,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 A错误; B中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

5、化钠反应在与碳酸钠反应,正确;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石灰水中的溶剂水会与氧化钙反应导致溶液的质量变小,错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D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其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 质 杂 质 试剂或方法 A 固体食盐 碳酸钠 过量稀盐酸 B 铜粉 铁粉 磁铁吸引 C 氮气 氧气 灼热的铜丝网 D 二氧化碳 水蒸气 生石灰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A中加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再利用蒸发的方法除去水, A 正确; B

6、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正确; C 中铜与氧气反应,氮气不能,正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把需要的物质除去,错误。故选 D。 考点:除杂质 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 “低碳经济 ”的措施 D日常生活经验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洗涤剂去油污

7、是溶解作用 区别硬水与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灼烧后闻气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人体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 A错误; B中保护金属资源还可通过回收利用金属或寻找替代品等方法来保护, B错误; D中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D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物质的鉴别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和蒸发皿都可以直接加热 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 C氯化铵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锌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烧杯加热时要垫一张石棉网, A错误;金刚石

8、属非金属单质, B错误;氯化铵只含有氮元素,属氮肥, C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 C中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依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错误。故选 C。 考点:常见化学实验 媒体报导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 常见塑化剂 DEHP属于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 C24H38O4,下列有关塑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化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

9、二氧化碳和水 B塑化剂属于有机物 C塑化剂 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4:19:32 D塑化剂是由 24个碳原子、 38个氢原子、 4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塑化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A正确;塑化剂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B 正确;塑化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4:38:16:4=144:19:32, C正确;一个塑化剂分子是由 24个碳原子、 38个氢原子、 4个氧原子构成的, D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10、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是氯化钠和水,无现象;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向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无现象;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会产生氢氧化镁这种白色沉淀;铜的活动性比铝弱,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不能反应物现象。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用 “ ”和 “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的分子,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过程中 和 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C参

11、加反应的 与 分子个数之比为 3:2 D物质 X中含 2种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 A 错误;由图可知,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B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3:1, C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铜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易于水反应生成氢氧

12、化钙;稀盐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欲配制 100g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10.0g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 C 试题分析:配制溶液的方法是:计算、称量、溶解,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依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00g10%=10.0g。故选 C。 考点:溶液的配

13、制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H+ C 20mL酒精和 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变大, A错误。故选 A。 考点:分子的性质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B棉花、羊毛、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C焚烧聚乙烯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 D使用过的塑料、橡

14、胶应回收利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棉花、羊毛属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错误。 考点:化学材料,环境保护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易潮解均需要密封保存。故选 D。 考点:物质的保存方法 填空题 ( 3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 6%的 KNO3。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要使 150kg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应该将该溶液蒸发掉 kg水。 答案: 39:14:48 ( 1分) 75 试题

15、分析:( 1)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14:163=39:14:48; (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50Kg6%=9g 要使 150kg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 x, 9g( 150kg-x) 100% =12% 解得 x=75g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 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 1)下列厨房用品 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 2)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钢铁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 3)根据图示中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烧杯 中

16、溶液含有盐酸 B烧杯 中一定没有盐酸 C烧杯 中溶液为氯化锌溶液 D烧杯 中的固体可能是铁 答案:( 1) BC ( 2) 氧气和水蒸气 ( 3) BD 试题分析:( 1)制作菜刀是利用铁的硬度大;铜做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好;不锈钢做炒菜锅是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好; (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钢铁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 3)烧杯 中没有铁粉剩余,说明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盐酸过滤;烧杯 中有固体剩余,说明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或锌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的铁。 考点:金属及其性质 ( 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 1) A 实

17、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 2) B实验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答案:(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 2) 滤 纸破损(合理答案:均可) 试题分析:(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后,碱性减弱,但恰好完全反应是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2)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了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考点:中和反应实验、过滤操作 ( 4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 “G蛋白偶联受体 ” 研究,揭开了 “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 ”之谜,获得了 2012年诺贝尔

18、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 ; ( 2)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A B C 答案:( 1) 126.9( 2) B 试题分析: (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的下方数字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 (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碘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故与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样是 7的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

19、应中的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 6分 )下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 1)写出右图标签的横线上氯化锌的化学式 。 ( 2)写出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 (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 1) ZnCl2 ( 2) Cl- ( 3) 2O 试题分析:( 1)已知锌的化合价为 +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可知氯化锌的化学式为 ZnCl2 ; ( 2)氯化锌溶液由溶质氯化锌与溶剂水组成,氯化锌由锌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根

20、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故氯离子表示为 Cl-; ( 3)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O。 考点:化学用语 计算题 ( 5分)将 8.0 g氢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形成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 109.8 g。计算: ( 1)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 (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 9.8g ( 2) 12.9% 试题分析:根据氢

21、氧化钠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即可求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x,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Y。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0 98 142 8.0g x y x=9.8g y=14.2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是 9.8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9%。 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探究题 ( 22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

22、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

23、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将试剂瓶 。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上图所示, 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 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是 (填符号); 【继续探究】请写出实验中加 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 1)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 2)气泡 Na2CO3 + 2HCl = 2N

24、aCl+ H2O + CO2; ( 3)露置于空气中的 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 CO2-,避免其对 OH-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 NaOH溶液(填变质的 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 Cl-、 Na+ ; Ca2+ + CO32- = CaCO3 试题分析: 【实验推断】 ( 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与酚酞变红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 2)若有碳酸钠存在,滴加盐酸,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 ( 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

25、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 【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实验结论】因为碳酸根变为碳酸钙沉淀,滴加酚酞变红色,证明氢氧根的存在,即氢氧化钠的存在 【探究启示】实验结束后应立即盖好瓶盖,并补贴标签 【拓展迁移】通过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后溶液的阴阳离子为Cl-、 Na+; 【继续探究】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存在的 Ca2+、 CO32-、 Cl-、 Na+;反应后碳酸钙是沉淀,还有离子 Cl-、 Na+;所以反应的实质是 Ca2+和 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即 CaCl2+

26、Na2CO3-=CaCO3+NaCl 考点: 推断题 ( 10分)如图所示的是物质 A G相互间的关系( “”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 “”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 F都是单质; 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 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 答: ( 1) C的化学式 ( 2)写出 E的一种用途 ( 3) 、写出标号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以上 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 Na2CO3; (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3) Na2CO3+Ca( OH) 2=2Na0H+CaCO3; 置换反应; ( 4) CO2; 试题分析: 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那么 F是铁;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那么 B是二氧化碳; 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那么 C是碳酸钠; E是一种蓝色溶液,那么 E中含有铜离子,常见的含有铜离子的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知, A可能是碳或氧气,铁可以和盐溶液反应或和酸反应,那么 G可能是酸; D既能和硫酸铜反应液能和碳酸钠反应,那么 D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考点: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