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出土文物,最能直接说明河姆渡氏族已开始原始农业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始农业的特征是: 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四项中只有 B项体现了用于农耕的石器工具。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政权巩固 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农业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图
2、片信息 “商标 ”“纸币 ”“海船 ”,反映了宋朝时期国内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达,清明上河图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资料。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史学名著。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答案: B 试题分析:史记为汉代司马 迁所著,所述的历史时期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所著,所述的历史时期是战国到五代时期,因此共同涉及的历史时期是战国到汉武帝时期。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
3、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的著作,南宋时期不可能看到,因此选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包括 秦朝 隋朝 南宋 元朝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秦朝结
4、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实现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局面,实现统一; 元朝结束了两宋以来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统一; 南宋时期偏安江南,国家分离,因此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们常用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中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西汉和明朝 D秦朝和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朝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为百
5、官之首,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丞相制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君权的加强 。 许多人认为 “世界海洋第一人 ”不是意大利人哥伦布、葡萄牙人麦哲伦,而是 600多年前从长江刘家港出发,远航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航海家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戚继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 1405年 7月 11日 明永乐三年 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访问了 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 1433年 明宣德
6、 8年 ,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鉴真是东渡日本,郑成功是收复台湾,戚继光是抗击倭寇。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反映了他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戚继光, 1528年出生于山东微山鲁桥镇,明朝杰出的军事家。 1548年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自戚家军成立开始,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 10 余年,大小 80 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誉为民族英雄。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7、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 清代有一位军机大臣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首诗说明 A军机大臣整天无所事事,靠绘画消磨时光 B军机大臣拥有处理全国军政要 务的最高权力 C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按皇帝的旨意记录、传达 D军机大臣替皇帝处理军政要务,要有自己的创意 答案: C 试题分析: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因此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
8、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顺治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 赐封班禅为 “班禅额尔德尼 ” C雍正帝 赐封达赖为 “达赖喇嘛 ” D乾隆帝 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赐封达赖为 “达赖喇嘛 ”的是顺治,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是康熙,因此只有 B项正确。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本草纲日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草纲日的作者是明朝李时珍,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华佗是发明五禽戏以及麻沸散,孙思邈的医学著作是千金
9、方。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位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中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B卢沟桥建于清朝 C八达岭长城始建于秦朝 D紫禁城始建于元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卢沟桥建于金代,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 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八达岭长城、紫禁城始建于 明朝,因此 BCD项错误。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某同学在演讲比赛时介绍了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他曾打败金兀术,取得郾城大捷,却被诬陷而死。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
10、光 D郑成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岳飞抗金,打败金兀术,取得郾城大捷,却被宋高宗以及秦桧诬陷而死;文天祥抗元,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历史上的 “澶渊之盟 ”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答案: B 试题分析: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主张议和,于 1005年 1月与辽订立
11、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万两、绢 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 “澶渊之盟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鞅是在秦国变法,为秦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是燕国, 是齐国, 是秦国, 是楚国。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 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均田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均田制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均田制在北魏时期最早
12、推行,为古代土地制度之一;行省制为元朝时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制度分别是分封制、郡县制。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宣帝时期任命汉王朝派驻在西域的骑都尉郑吉为西域都护,统领西域诸国 。这是中央王朝在新疆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立,使汉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汉王朝
13、有权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任命官吏,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这表明,早在二千年前,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葱岭等地在内的新疆地区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曹丕称帝 B赤壁之战 C刘备称帝 D孙权称王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8年曹操南征失败 (赤壁之战 ),退回北方,赤 璧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建立魏, 221年刘备建蜀, 222年孙权建吴,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 以洛阳为中心,
14、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隋大运河 B元大运河 C灵渠 D都江堰 答案: A 试题分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 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灵渠建于广西,都江堰建于四川。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该诗句反映的现象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
15、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该诗句用来形 容十年苦读历经艰辛,一举成名后身价倍增,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而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隋唐时期,因此选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 “开元全盛日 ”指的是 A唐太宗统治初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 年,在前期(开元年间 713 741),唐玄宗起用贤臣,虚怀纳谏,政治清明,使得天下
16、大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 “开元盛世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敦煌石窟 D麦积山石窟 答案: C 试题分析:敦煌石窟,被誉为 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 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 735 个,壁画 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17、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 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 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汉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吐( t)蕃( b), 7 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 朱德题写对
18、联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他所称颂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杜甫( 712770),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 “诗圣 ”、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 “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被誉为 “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 “三吏 ”和 “三别 ”,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 “三吏 ”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 “三别 ”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
19、,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对后世影响深远。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与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这一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刘邦 B杨坚 C赵匡胤 D朱元璋 答案: C 试题分析: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公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后周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 “宋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
20、权并立的时代。 综合题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可谓群星璀璨,人才辈出。这些杰出人物,或以思想或以行动解决时代提出的命题,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以政治人物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人物功绩(连线题, 3分) (2)人物档案( 6分) 唐太宗 ( 599-649) 问题 解决之法 成效 隋朝灭亡 唐朝初建以史为鉴 百废待兴 政治 经济 文化 包容开放 (3)人物赏析( 3分) 中国古代帝王的思想与行动会影响历史进程。除了上述人物外,请你再列举一位促进历史发展的皇帝,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人物功绩( 3分) (2)人物档案(共 6分) 问题 解决之法 成效 唐太宗 ( 599-649
21、) 政治 选贤任能、完善科举制 精简吏治、善于纳谏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分)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或:贞观之治( 2分) 经济 轻徭薄赋、重视生产 崇尚节俭、重视民生 ( 2分,任意两点) 文化 (3)人物赏析( 3分) 列举的皇帝,答出相应的理由。 示例:汉武帝 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一个皇帝、一个事例、一个作用,各 1分)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实现国家统一,并且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太宗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出现了 “贞观之治 ”局面;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入侵,平定地方分裂叛乱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2、 ( 2)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其表现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 ( 3)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汉武帝时期采取颁布 “推恩令 ”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唐玄宗前期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出现 “开元盛世 ”。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
23、漫长的历史过程。( 10分)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而水耨(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不忧冻饿,亦亡(通无)千金之家。 汉书 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r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单位:万人) 请回答: (l)依据材料一,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4分) 南方经济发展概况表 时期 南方经济地位 汉代 初步开发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趋势。( 2分) (3)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趋势对当时的南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1)(每空 1分,共 4分) 南
24、方经济发展概况表 时期 南方经济地位 经济落后 南朝(或南北朝、南朝宋,仅填写宋不给分) 宋代 全国经济中心 (2)北方人口大幅下降,南方人口略有增加。( 2分,要求概括性语言,未答出程度副词扣 1分,具体描述不给分) (3)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南方虽然地广人稀,但是经济落后,北方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初步的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宋代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2)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北民大量南迁,
25、导致北方人口大幅下降,南方人口略有增加。 ( 3)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由于北民大量南迁,不仅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经验,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在复习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有位同学做出了如下思维导图。( 15 分) 请回答: (1)请你帮他把这幅导图填写完整。 (1O 分 ) (2)这位同学在复习时看到了美国作家培根的一段话: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大帝国,没
26、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所指的三种东西是什么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5分) 答案: (1)(每项 1分,共 10分) 蔡伦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7位 隋朝 李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北宋 活字印刷 明朝 宋应星 l7 世纪中国 工艺百科全书 (2)三种东西: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3分) 核心思想:这三大成就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7位, 隋朝时期李春设计的赵州桥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7、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 “l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 ( 2)根据材料信息以及结合所学, “第一种在文学上 ”可知是指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第二种在战争上 ”可知是指火药推动了军事武器 的变革, “第三种在航海上 ”可知是指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再根据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大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概括培根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人教版
28、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伴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 一 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例如,唐朝时期,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那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他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 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海航行。 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 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张岂之主
29、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清朝政府颁布诏令: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 贸易,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由原来开放四个港口减至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包含了基本史实与评价两部分。( 6分) 基本史实: _。(请填写序号) 评价: _。(请填写序号) (2)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多方面的,材料一中除 了政治方面的交往,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交往 (2分 ) (3)唐朝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还积极汲取他国文化。请列举一例。( 1分)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从唐朝到清朝,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5)唐朝与清朝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同
30、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总结经验教训。( 2分) 答案: (1)基本史实: _ (请填写序号)( 4分) 评价: 。(请填写序号)( 2分) (2)文化交往、经济交往。( 2分) (3)玄奘到天竺取经。(正确即可)( 1分) (4)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注释:没 有回答变化过程者扣一分)。( 2分) (5)开放兴国;封闭落后。(言之成理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史实是指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评价通常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具有主观性。因此 是关于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 是关于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评价。 ( 2)根据材料信息 “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
31、。他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 ”体现了文化交往, “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 ”体现了经济交往。 ( 3)根 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到天竺取经,回国后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加强了中印之间的交往。 ( 4)根据材料信息 “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由原来开放四个港口减至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体现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关系由开放趋向封闭、锁国。 ( 5)唐朝时期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外之间的交流,扩大了唐朝的影响;而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挨打,据此回答。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 机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