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0966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武城一中八年级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有:在东北建成了三个重工业企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也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工程项目。建成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新藏公路

2、、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建成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所以 全选,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张艺谋的电影 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箱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 ) A “文化大革命 ”期间 B “大跃进 ”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大跃进 ”运动。 1958年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后 “大跃进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目

3、标是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二月逆流 ” “大跃进 ”运动 周恩来逝世 九一三事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二月逆流 ”的时间是 1967年, “大跃进 ”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1958年,周恩来逝世的时间是 1976年,九一三事件的时间是 1971年。所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

4、乱;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 和平解放西藏 稳定物价之战 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的措施。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为稳定物价,进行了 “米棉之战 ”。 1950年 1952 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西藏和平解放不属于巩固新中国的斗争,所以 正确,答案:选 B。 考

5、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土地改革;北 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 )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大跃进 ”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

6、瞎指挥、浮夸风、“共 产风 ”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9661976 年,毛泽东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土地改革、三大改造都是党从国情出发,进行的正确探索,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土地改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大改造 ”高速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一些遗留问题的主要原因

7、是( ) A三大改造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B部分小私有者的反对 C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D领导不够重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弊端。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大改造 ”高速进行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 “驱散乌云见太阳 ”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

8、的内容。 1951年 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藏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人民的愿望 B党的领导 C人民的积极性 D客观经济规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认识。 1958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总路线指导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的工农业

9、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 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大改造

10、”高速进行 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确定了国旗、国歌、国徽 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内容有: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确定国徽图案;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以 全选,答

11、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8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 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B在总路线指导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总路线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总路线的提出,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认识。 1958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在总路线指导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忽略了经济发

12、展的客观规律,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西藏 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49年 9月;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1951年

13、 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1950年 10月;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1952年底,所以按时间顺序排列是 ,答案: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 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土地改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 A彭德怀 B聂荣臻 C刘伯承 D贺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

14、美援朝战争的内容。 1950年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列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时期英雄的是( ) 董存瑞 黄继光 邱少云 刘胡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有严守组织纪律,直到壮烈牺牲的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15、 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抗美援朝战争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事件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抗美援朝 C开国大典的举行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 10月 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 8分)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

16、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 1)此材料出自哪里? (1分 ) ( 2)材料中的 “三年以来 ”指什么时期以来?( 1分) ( 3)材料中 “三十年以来 ”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2分) ( 4)材料中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指什么事件?它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 谁?( 3分) ( 5)建此建筑物的目的是什么?( 1分) 答案:(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 2)解放战争时期, ( 3)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

17、主义革命的开始。 ( 4)鸦片战争,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5)目的是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上述材料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 1949 年 9 月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 ( 2)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解放战争的内容。材料中的 “三年以来 ”指 1946年 1949 年,这段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 ( 3)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材料中 “三十年以来 ”指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以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 4)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

18、中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指 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5)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目的是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的烽烟;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伟大的开端 五四风雷;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全面内战的爆发 阅读下面材料:( 7分)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

19、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 1)此材料的出自我国哪部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此材料,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 ( 2)此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2分) ( 3)此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 2) 1950年, 1952年底。 (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

20、的是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献。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它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文献颁布后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 2)本题考查的是土 地改革的时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1950年,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3)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土地改革运动 阅读

21、下列材料:( 6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 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 96 3。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分) ( 2)材料一、二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1分) ( 3)从材料二中,

22、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3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大改造时期,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所以材料一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的特点。所以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 2)本题考查的是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

23、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 3)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大改造 ”高速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6分)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

24、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 1)材料一是哪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 1分) (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分) ( 3)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 1 分)此材料制定后,在中国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2分) 答案:( 1)第一个五年计划。 ( 2) 1956年,中共八大。 ( 3)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

25、一个五年计划。材料一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即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的内容。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 矛盾,制定了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 3)本题考查的是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 5月,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会后,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

26、动起来。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中共八大;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 曲折的探索历程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8分) (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 20世纪 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 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

27、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3分) 图四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2分) 答案:( 1)图一是 “两弹元勋 ”邓稼先;图二是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图三是 “铁人 ”王进喜。 ( 2)图四和图五是 “一五 ”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 ( 3)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 20世纪

28、 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一是 “两弹元 勋 ”邓稼先;图二是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图三是 “铁人 ”王进喜。 ( 2)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成就。鞍山大型轧钢厂、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都是 “一五 ”计划时期取得的经济成就。 1960年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 ( 3)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等等。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