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096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 26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D项正确;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当时只是推翻了满清的封建统治, A错误;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 B不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项

2、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转折 ”主要是指 A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C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 A项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排除; B、 C两项内容包含在 D项里面, “转折 ”主要是指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项表述正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凤阳地区 “家家生活大变样 ”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 D改革国有企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题目中反映的是 “包地包产 ”后凤阳地区家庭生活的改善,结合时间 “1979 年 ”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结果,B 项正确; A 项时间为 1958 年,排除; C、 D 两项不属 “包地包产 ”的农业改革,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

4、习课题,搜集了 “政企分开 ”“利改税 ”“股份制改革 ”等资料。根据这些 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从题目中 “政企分开 ”“利改税 ”“股份制改革 ”即可判断为国有企业改革, 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方面的改革, B错误; A、 D两项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且与题目中的改革内容无关,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

5、就开放区 内地 C经济特区 沿海就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D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就开放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学生对课本知识识记清楚即可正确作答,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为: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邓小平强调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 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6、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关知识,邓小平的话是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姓 “资 ”姓 “社 ”的问题困扰时,于 1992年视察南方时发表的南方讲话中提出的,答案:为 C; A、 B、 D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 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答案:

7、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即可判断答案:为 C; A、 B、 D三项所述内容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A汪辜会谈 B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相关知识,从题目中 “洗雪百年国耻 ”即可判断与香港、澳门的割让与回归祖国相符,答案:为 D; A项是在两岸关系上的重大进展,排除; B项是

8、国提出的统一祖国的方针,排除; C项西藏的和平解放属于祖国大陆统一的内部问题,与 “洗雪百年国耻 ”无关。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 “三通 ”、加强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相关知识,学生对教材知识识记清楚即可作答,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项正确; A项是新中国成立早期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 C 是两岸交流的一些方式,不属于方针。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

9、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方针的正确指导下,新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18分) ( 1)图一是什么历史事件?( 3分)是什么具体时间?( 3分) ( 2)图二、图三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4分)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意义?( 4分) ( 3)图二、图三共同作用是什么?( 4分) 答案:( 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分)。时间: 1949、 10、 1( 3分) ( 2)事件及意义: 图二:西藏和平解放( 2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分 ) 图三: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激

10、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分 ) ( 3)共同作用: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要求对历史图片有准确的记忆,图一为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图片。 ( 2)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相关知识,从图片二 “毛泽东宴请西藏客人 ”和图片三 “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可判断这两幅图片分别与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关,再回答两件事的历史意义即可。 ( 3)本题同样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11、和政权的巩固相关知识,图二、图三共同作用即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共同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两件事的解 决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爱的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政治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政治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A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12、 B错误;邓小平理论确 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五大上确立的, 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并未重提, D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习近平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下列图片称赞焦裕禄为 A两弹元勋 B党的好干部 C铁人 D节约标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人物相关知识, A项两弹元勋为邓稼先,错误; B 项党的好干部是称赞焦裕禄,答案:正确; C 项铁人是王进喜;D项节约标兵是雷锋。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

13、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4年 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举手表决通过共同纲领 B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对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进行讨论 D参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知识,抓住时间 “1954年 ”即可判断, B项发生在 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 B;共同纲领是在 1949年通过的, A项排除;改革开放是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 C项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开始实施, D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

14、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D 1951年 9月 ,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未完全实现统一, 1951年中央政府通过与西藏谈判实现了和平解放西藏,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项正确; A、 B 两项为 1949 年,时间不对,排除;D项是西藏解放后的事,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5、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称为 “最可爱的人 ”,主要有 A佟麟阁、赵登禹等 B关天培、邓世昌等 C黄继光、邱少云等 D杨靖宇、赵一曼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知识,黄继光、邱少云等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人物, C正确;佟麟阁、赵登禹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 A排除;关天培、邓世昌分别是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英雄, B 排除;杨靖宇、赵一曼是七七事变前的抗日英雄, D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最可爱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

16、条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答案 :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相关知识,由 “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可判断,满足题目中的这三个条件的只有 B项,即土地改革的意义,答案:为 B; A、 C两项是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 D项是在工业化起步后发生的事,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土地改革 毛泽东说: “现在我们能制造什么?能造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种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一五 ”计划成功实施 C 三大改

17、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一五 ”计划相关知识,题目中毛泽东的话是说明我国工业化的落后,这种局面的改变是在一五计划实施后实现的, B项正确; A项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排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C排除;改革开放是在 1978年后,当时毛泽东所说局面已得到改变,排除 D项。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义门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右表是我国在 “一五 ”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在工业内部,轻重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

18、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一五 ”计划相关知识,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工业占 58。2%,说明工业占很大比重,结合题目 “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 1 7”可知我国 “一五 ”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 A项正确, B、 C从数据即可排除; D项三大改造完成与题意无关。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相关知识,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三大改造的措施,只符合 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是我国向社会义工业化迈进的措施,只符合 C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只符合 B项; D项最为全面的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某网站 “共和国脚印 ”专 栏,以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为 “脚印 ”,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 “1956年 ”的 “脚印 ”应当是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开始 C “文化大革命 ”爆发 D改革开放开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20、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相关知识,从时间为 “1956年 ”即可判断, A项符合题意; B项发生在 1958年,排除; C项发生在 1966年,排除; D项发生在 1978年以后,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 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行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知识,题目问的是 “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行业 ”, D项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题意;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改造,A、 C错误。 B项不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里面,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

21、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综合题 没有强大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实现工业化是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人口 % 占土地 %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状况? (3分 )针对这一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 材料二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 2)根据材料二,列举 “一五计划 ”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4分) “一五计划 ”的完成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 3)材料一、二在

22、发展经济上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分) 答案: ( 1)状况:旧中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富农人口少,但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人口多,却拥有极少数土地。( 3分) 措施:实行土地改革。 (3分 ) ( 2)成就: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4分)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分) ( 3)实现国家工业化(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相关知识,从表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中的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成分的存在及占人口和占土地的比重可看出旧中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富农人口

23、少,但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人口多,却拥有极少数土地。为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土地改革。 ( 2)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问一五计划的成就可直接从图片中所列进行罗列即可;第二小问考查一五计划的完成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需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即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3)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及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题目问材料一、二在发展经济上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考查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的共同目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共同目的 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土地改革;社

24、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16分) 材料一: 从那时以来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 1)材料一中 “从那时以来 ”的那时指什么时间?( 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 “从农村到城市 ”是如何改革的。( 6分)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来诗篇 ” ( 2) 1992年的 “春天 ”又指什么?( 2分)南海边的 “诗篇 ”是指什么?( 2分)结合

25、史实说明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分) ( 3)深化改革要不忘总设计师,请问他是谁?( 2分) 答案: ( 1)时间: 1978年( 2分) 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6分) ( 2) 1992年的 “春天 ”是指:改革开放的深化( 2分) 诗篇: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2分)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 远影响( 2分) ( 3)邓小平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所给信息,社会主义中国面貌发生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可知 “那时 ”是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 2)本题考查南方谈话的相关知识, 1992年的 “春天 ” 是指改革开放的深化;南海边的诗篇是指邓小平 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发表的南方讲话;结合史实说明南方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3)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相关知识,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即可回答,深化改革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