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0967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广东云浮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北京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打制石器 B劳动 C火的应用 D环境的变迁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发展进化的相关史实。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因为险恶的生活环境,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由此得出结论在北京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面是 “天 ”字的几种字体,哪种是秦始皇规定的

2、标准用字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加强统一采取相关措施。公元前 221年秦王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加强统一,秦 始皇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在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了六国文字。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在( ) A战国时期 B东汉 C秦朝 D西汉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史实。西汉初年,诸之百家的各派人物活跃。提出观点见解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对。汉武帝为改

3、变这种局面,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学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设置西域都护,证明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是哪个时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都不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基础题,考查的是汉朝与我国境内民族的关系和对外的交往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故答案: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纸的最早发明是在

4、(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秦汉文化相关史实的识记。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所以纸最早发明是在西汉,故答案:选择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道教的形成是在(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秦汉文化程度的考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 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

5、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故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答案:选择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官渡之战后,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是( ) A曹操 B袁绍 C孙权 D刘备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破坏了生产。公元 200年占据河北一带的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双方在官渡大战,后曹操采用计策取得胜利,统一了黄 河中下游地区。故答案: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

6、根本原因是( )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此题问得改革成功的原因,在历史上评价改革是不是一次成功的改革,主要是看改革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民族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说他是一次成功的改革,故答案:选择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

7、元 D顾恺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相关史实的考查,是基础题。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位数字。故此题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桑辑要 D农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相关史实的考查,是基础题。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

8、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符合题意的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是( ) A绘画 B书法 C石窟艺术 D诗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化中有关艺术发展史实的考查,是基础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也很突出有书法、绘画,还有石窟艺术。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石窟遍布,其中,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最高成就的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秦

9、朝时,掌握军事的长官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郡守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相关史实。公元前 221 年秦王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所以掌握军事的长官是太尉,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秦国与楚国 B秦国与赵国 C赵国与楚国 D秦国与齐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基础题,考查的春秋战国纷争的历史

10、史实。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 元前 260年,秦国、赵国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万大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所以长平之战发生在秦、赵之间。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下列图像中,哪个是教育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A孔丘即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B孟子战国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提出 “仁政 ”,是思想家; C庄子战国时期到家的代表人物,提出 “无为而治 ”的思想,是思想家; D韩非子战国 末期

11、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是思想家。故此题答案: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基础题,是对半坡居民生活史实的考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原始农耕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元谋人是我境内最早的人类,还不会劳动;北京人刚学会劳动,但是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

12、活。 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伏羲氏 D禹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 人文初祖,尧舜禹的 “禅让 ”、大禹治水等相关的史实。炎帝时期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陶器,开辟集市,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上古时期,河水泛滥成灾,因而,也就出现了一个治水的英雄是( ) A尧 B禹 C舜 D黄帝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 人文初祖,尧舜禹的 “禅让 ”、大禹治水等相关的史实。尧、禹、舜都是黄河流域

13、部落联盟的首领,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禹领导人民治水 13年,三国家门而不入;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服,还叫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 “人文之祖 ”。故符合题意是禹,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朝的建立者是( ) A尧 B禹 C舜 D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 人文初祖,尧舜禹的 “禅让 ”、大禹治水等相关的史实,是基础题。禹当黄河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约公元前 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14、第一个王朝 夏朝。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在(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答案: C 试题分析:陶瓦或于西周初年(公元前 1066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 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所以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西周。故答案:选择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以什么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 ( ) 青铜器 甲骨文 礼法制 分封制 A B C

15、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从学生考查的学生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从课本是对有关青铜文明相关史实的考查。此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 “青铜文明 ”。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这些文明的创造者是礼法制下束缚的广大奴隶,为创造这些文明他们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故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很快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楚国 B吴国 C晋国 D齐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春秋时期齐国盛产鱼盐

16、,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还改革军制,组建军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符合题意的 D选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问鼎中原 ”的主角是( ) A楚国 B齐国 C晋国 D吴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重大事件和由此产生的成语典故的掌握。 “问鼎中原 ”的典故说的公元前 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 :“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 ;如果天子无

17、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 “问鼎 ”。所以此题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导致从 “千耦其耘 ”到 “个体农 耕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耕作技术的进步 D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有关史实。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是农业由 “千耦其耘 ”发展到 “个体农

18、耕 ”,故此题答案:选择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青铜工艺十分精湛,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制造工艺。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所以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的朝代是商朝,故答案: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综合题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12分) 答

19、案: 1)政治上:( 3分)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 力; 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加强皇帝权威。 2)思想上:( 3分) 采取儒生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统一思想;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立太学,地方上设立官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军事(疆域治理或民族关系)上: 加强边疆地方的巩固和管理( 3分) 开疆拓土: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 后来公元前 60年(汉宣帝统治时期),西

20、汉设立 “西域都护府 ”,使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版图 4)总之,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3分) (评分说明:本题答案:分为政治、思想、军事共三个方面的和一总结。政治、思想、军事三个方面和答案:,只要学生每个方面答出一个就可以给 3分。)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学生分析理解总结能力的概括。首先找出此题有两处关键:1、 “哪些措施 ”提示学生不只是一点答案:。 2、 “促进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提示学生答出的措施是要促进大一统的形成;其次学生解题 要开拓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领域结合课本所学知

21、识确定答案:。最后扣题进行总结。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 13分)认真阅读下列历史材料: 【材料一】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 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材料二】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材料三】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材料四】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 上述材料都选自本学期初一课本。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四则历史材料,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改革的内容?( 4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四则改革的内容。( 4分) 这个变法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哪些内容?(

22、2分) 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作用?( 3分) 答案: 战国时期:( 2分)商鞅变法( 2分)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4分。说明,只要答对其中两个便可给四分。) 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2分)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3分)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商鞅变法内容、作用等史实的 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四则材料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改革的内容 ”问法告诉学生四则材料反映的是一次改革,四则材料中任一材料的信息都可帮助判断答案:。 “把乡、邑、聚合并成县 ”意思要建立县,由此判断出是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 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

23、分析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问题说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提示学生不能摘抄原文。材料一中 “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 ”我们可以看出把农民编制起来了。 “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可以得出加大了刑罚;材料二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很明显在鼓励生产; 材料三立军功的人,按大小封爵,这是对立军功者的奖励; “把乡、邑、聚合并成县 ”就是把它们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单位:县,建立县制。 此问是在 的基础上衍生,从第 问,我们知道这次改革是商鞅变法;从第 问我们列出来商鞅变法涉及的内容。回顾课本有关商鞅变法的内容,确定本问的答案:。 此问是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重大作用,也因此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进行变法。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 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