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097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 “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 ”可知其体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资本主义萌芽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此诗出自

2、谁?(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 1565年,东南沿海的 倭寇基本肃清。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戚继光抗倭 下列哪部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我

3、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明清小说 中华民族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有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尽艰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应属于下列哪一民族( ) A匈奴 B鲜卑 C回族 D蒙古族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清朝时期我国有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

4、里,历尽艰险回归祖国的故事 ”可以判断出出其指的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 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今天

5、看到的长城是明长城,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长城简介,明代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横贯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全长 6300多公里,是现存历代长城遗迹中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实物。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明长城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立宣政院 D设置驻藏大臣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从而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

6、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写作诗词文章,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下列清朝的诗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 A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B一把心肠论浊清 C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D绿叶清阴看总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兴文字狱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兴文字狱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是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备选项中的 ABC均能引来杀身之祸,而 D与文字狱无关

7、,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君主集权的强化 大兴文字狱 明朝中期边疆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哪个国家?( ) A沙俄侵略者 B英国侵略者 C日本倭寇 D荷兰侵略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明朝中期边疆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 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到 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戚继光抗倭 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

8、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答案: B 试题分析: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是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的萌芽和发展,阻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 B符合题意,而 ACD均不符合闭关政策实际,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闭关锁国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 的发展

9、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明、清(鸦片战争前)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与军机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同时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外与民族的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明清时期历史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答案: D 试题分析:抓住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0、雍正时期( 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君主集权的强化 驻藏大臣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明朝时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 19世纪中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京剧 ”“初步形成 ”是本题的关键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中后期以微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京剧。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京剧的形成 下列哪

11、部著作被誉为 “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桑辑要 D红楼梦 答案: B 试题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明代农业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 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 产地 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 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天工开物 明代时,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 ) A苏州 B南京 C成都 D益州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丝织业中心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棉花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

12、明代丝织业中心;清代南京后来居上。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丝织业的发展 2004年 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 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

13、到很大的发展。它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 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尼布楚条约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设置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D制造 “文字狱 ”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雍正七年( 1729),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谨慎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密事务, 1732年,又改称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达到了顶点。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君主集权的强化 军机处 郑成功诗云: “开辟荆榛逐

14、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葡萄牙 B日本 C俄国 D荷兰 答案: D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荷夷 ”“复先基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 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 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设立厂

15、卫特务机构 D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握禁卫、监视、侦查等,明成祖时,迁都北京,继续削藩,并增设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朝君权的加强 厂卫特务机构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册封 “达赖喇嘛 ”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册封 “班禅额尔德尼 ”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 “顺治年间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藏佛教格鲁派 (黄教 )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全称为 达赖喇嘛 ,顺治

16、十年( 1653 年),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 “达赖喇嘛 ”,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B符合题意; A是发生在雍正帝时, C发生在乾隆时期, D发生在康熙时期,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君主集权的强化 册封 “达赖喇嘛 ” 假如某电视台要拍摄电视剧水浒传,请你做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有( )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C农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农民军在春节时进攻官府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水浒传主要发生在宋朝,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17、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玉米的引进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 1)这是哪位著名思想家说的话?他抨击了什么?抨击的是哪一时期?( 3 分) ( 2)文中的 “焚书 ”、 “咸阳之郊 ”指的是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分) ( 3)八股文有什么危害?( 1分) ( 4)历史上还有其他类似于 “咸阳之郊 ”、 “八股之害 ”的事例吗?若有,请举例。( 2分) 答案:( 1)顾炎武。抨击的是八股文。明朝。( 3分) ( 2)指的是 “焚书坑儒

18、”。发生在秦朝。( 2分) ( 3)危害:它使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人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1分) ( 4)有。( 1分)西汉时,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八股取士的相关史实,材料中 “愚以为八股之害 ”反映了明朝的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抨击明朝的八股取士,认为八股取士的害处跟焚书一样,而对人才的迫害和影响比当年在咸阳郊区坑儒四百六十余人更大。 第( 2)问,主要考查秦朝的焚书坑儒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措施,是秦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 的极端手段,对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19、 第( 3)问,主要考查八股取士危害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读书人的的聪明才智遭到扼杀,阻碍了科技文化事业进步。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与归纳,解题时紧扣材料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符合题意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还有西汉时,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朝君权的加强 八股取士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 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

20、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1分)文中的 “帝 ”指谁?( 1分) 材料中的 “六部 ”指哪六部?( 1分) 材料中的 “帝方自操威柄 ”是什么意思?( 1分) 答案: (1)明朝( 1分) 明太祖( 1分) (2)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1分) (3) 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官职的准确认识,材料中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反映了明太祖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废除丞相,权归六部的相关措施。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六部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六部是唐朝

21、时期开始设置,具体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 3)问,主要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特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独揽了国家的军政大权,自己决断国家大事,避免了相权的牵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明朝君权的加强 废除丞相 体验历史( 8分)假如你生活在 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 请回答: (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 1分)最远到哪里?( 2分)沿途经过了哪两个大洋?( 2分) ( 2) 2014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第几周年?( 1分) ( 3)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有何变化?( 2分) 答案: (1)刘家

22、港。( 1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分)太平洋和印度洋。( 2分) (2) 609周年。( 1分) (3)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 1分)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 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 第( 2)问,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在 1405年开始,因此 2014年是郑和下西洋 609周年。 第( 3)问,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交往成果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可能装载的是金银、丝绸、瓷器等,返航时装载的可能是沿岸国家的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 下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