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0972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筒车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 “随水流自行转动 ”“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 ”,据此信息可以判断是筒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筒车在流水冲击下面的水轮转动,竹筒就浸满了水,并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带到高处倒出,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一时的隋朝 筒车 “玄奘西游 ”和 “鉴真东渡 ”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2、)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学的执著追求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相关史实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都是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人物,他们历尽艰险,到达日本(或印度),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对外友好往来 鉴真、玄奘 至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高宗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

3、知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因此 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演变 下列各项属于唐 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设置驻藏大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解题时抓住 “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 ”,联系已学知识可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4、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 “册命 ”。 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 赞普。 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盟约里说: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史称 “长庆会盟 ”。据此分析可知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和同为一家 ” 唐朝的民族政策 设置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和唐太宗 B唐太宗和唐玄宗 C唐太宗和武则天 D武则天和唐玄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对西域的管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贞观十四年( 640年)唐将侯君集工区高昌,唐朝以其地置西州,并于交河城(今吐鲁番西雅尔和卓

5、)设立安西都护府; 702年,武则天又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和同为一家 ”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对唐朝 “市 ”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住宅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防洪大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的坊市制度,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盛行坊市制度,这是一种由政府管制的集中市场,划定在一个方形的区域内,设有门墙,定时交易,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唐朝市的发展 “盛世时期 ”是封建社会少有的

6、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隋朝时期的盛世局面形成于( )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唐太宗统治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文帝时期的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 “开皇之治 ”,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而 B虽然是隋朝但不和史实, CD是唐朝与题干时间不合,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一时的隋朝 开皇之治 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制度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 答案: B 试题分

7、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抓住 “根本原因 ”,应该从利于统治的角度分析,联系已学知识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从而巩固专制统治,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原因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饮茶习惯盛行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根本的条件,开元年间,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风气在全国盛行,故选

8、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开元盛世 ” 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现在的高考由 “文科状元 ”、 “理科状元 ”,而科举考试中也有 “文状元 ”、“武状元 ”。那么 “武状元 ”最早出现于(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科举制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故选

9、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科举制的创立 武则天时科举制的完善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 ”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 在( ) A汉武帝时 B光武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准确识记,由材料中 “开元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 ”可以判断应该是开元盛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其在位时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 “开元盛世 ”,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

10、会 “开元盛世 ” 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为巩固统治,他仿照唐朝的官制度,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了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和同为一家 ” 吐蕃 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 对外友好交往的

11、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鉴真,复姓淳于,扬州人,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 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 1)列举唐朝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人物。( 2分) ( 2)在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分) ( 3)从中我们得到得什么启示?( 1分) 答案:( 1)鉴真、玄奘 ( 2)不畏艰难、为了理想、信念坚持不懈,执著,有毅力等 ( 3)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学生、生活、性格的培养等角度)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唐朝时期

12、中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在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联系鉴真、玄奘在加强中外友好交往的过程分析归纳,如可以从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畏艰难、为了理想、信念坚持不懈,执著,有毅力等。 第( 3)问,属于开放性 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结合第( 2)问及自身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分析归纳,如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吃苦耐劳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对外友好

13、往来 鉴真、玄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河 ”指什么?( 1分)此 “河 ”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1分) ( 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 2分) ( 3)材料二中的 “涿郡 ”、 “江都 ”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分) ( 4)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分) 答案:)京杭大运河;隋炀帝; (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3)北京和扬州; ( 4)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试题分析:第(

14、1)问,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材料主要阐述了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这大运河,但从京杭大运河开通至今,南北沟通还都要依靠它,据此可知材料中 “河 ”指的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 第( 2)问,主要考查修建京杭大运河的目的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第( 3)问,主要考查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江都是古时的扬州。 第( 4)问,主要考查隋唐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

15、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一时的隋朝 隋唐大运河 阅读材料:( 11分) 材料一: “舟所 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1分) ( 2)材料一中的 “舟 ”指什么, “水 ”指什么?( 2分) ( 3)从材料一中我们看出此人认识到了什么?针对此他做了哪些措施?( 5 分) ( 4)由材料二可知此人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1分)他统治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称之为?( 1分) ( 5)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6、1分) 答案:( 1)唐太宗 ( 2)皇帝,百姓 ( 3)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 并州县;戒奢从简。或轻徭薄赋,不可过分压榨农民,发展生产,廉洁奉公等 ( 4) “天可汗 ”, “贞观之治 ” ( 5)开明的民族政策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材料中“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即唐太宗所语: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简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材料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意为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

17、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因此舟指的是皇帝,水指的是百 姓。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通过第( 1)( 2)问的分析,可以得出唐太宗看出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为此唐太宗采取了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戒奢从简。或轻徭薄赋,不可过分压榨农民,发展生产,廉洁奉公等。 第( 4)问,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依据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 “天可汗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之为 “贞观之治 ”。 第( 5)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大意为 “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 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和同为一家 ” 唐朝的民族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