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097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福建建阳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教材封面。这本教材编写的内容应该是 A中国古代史 B中国近代史 C中国现代史 D世界近代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准掌握情况,由图片可知其中有虎门销烟的浮雕以及圆明园的遗迹等内容,可以判断出题干中教材的内容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右图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抗日的音乐作品 (局部 )。这部作品的名称是 A毕业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国际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准确识记,由题干图片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处 ”等信息可直接判断其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容,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而毕业歌黄河大合唱国际歌均无此内容,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其中 “伟大传奇 ”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句是 “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来看,红

3、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执行了失利,使得中央苏区丧失殆尽,红军失去了落脚点,只能进行转移。在最初的转移中,因为采取大搬家的政策,部队行动缓慢,结果敌人步步紧逼,几乎断送了红军。后来为了寻找出路,挽救红军 ,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因此是 “伟大的奇迹 ”。跃进大别山也是重大的战略转移,但不是工农红军的转移、而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转移。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 右图卡片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相关史实的准确掌握,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36年

4、12月 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 “攘外必先安内 ”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 “西安兵谏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分析可知 A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 “标志着全国性 抗日战争爆发 ”指的是1937 年 7 月 7 日的七七卢

5、沟桥事变,因此 D 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 ,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作战区域 毙伤俘日伪军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1940年 华北地区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 3000个 A血战卢沟桥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的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掌握,由材料中“1940年 ”“华北地区 ”等信息可推断出题干所述历史事件应该是百团大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

6、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 1800余次,攻克据点 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 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血肉筑长城 百团大战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D日本的官方言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就必须借助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进行研究等,而电影照场景、文学作品的描写都含有文学色彩,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而日本作为这场屠杀的执行者

7、,其官方言论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血肉筑长城 南京大屠杀 右图是一张纪念科学家的邮票。他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联合制碱法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D研制 “两弹一星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侯德榜历史功绩的准确识记,由图片中 “化学工业科学家侯德榜 ”的关键信息可知其主要成就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侯德榜,中国化学家, “侯氏制碱法 ”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 侯氏制碱法。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故选 A

8、。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侯德榜制碱法 下图所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的准确掌握,由图片中的 “张家口 ”“北平(北京)、天津 ”等关键信息可推断出图片所示的战役应该是平津战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48年 11月 29日开始, 1949年 1月 31日结束,共 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 3个兵团, 13个军 50个师共计 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及华北大

9、片地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 “读到 ”的历史不包括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 “一大 ”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南京的历史事件,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南京签订, 1912 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27 年 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在大陆 22年的统治覆

10、 灭,由此分析可知ABD均发生在南京,不合题意,而中共一大是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天游船上,与南京无关,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武昌起义 D孟良固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意义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7年8 月 1 日,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A。

11、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 B “民主、科学 ” C “救亡图存 ”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鸦片战争后,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 “民主、科学 ”是新文化运动中的 口号; “救亡图存 ”是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是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喊出的口号,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怒潮澎湃,党旗飞扬,这是革命

12、的黄埔 ” 这首校歌所传颂的军校创建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成立的相关史实,材料中 “革命的黄埔 ”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国民党 “一大 ”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称黄埔军校,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的建立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其中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另 “一劫

13、 ”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准确记忆,由题干中 “圆明园 ”“其中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等信息可知应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联系已学史实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 10月 6日占据圆明园, 10月 18日, 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强化罪行 火烧圆明园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悼念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

14、英雄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材料中 “黄海海战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895年,黄海大东沟海域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铁甲舰与铁甲舰对决的大海战,中国北洋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重创。撞击日舰吉野号失败后,邓世昌与致远舰共存亡,和爱犬一起自沉殉国。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 “洋人的朝廷 ”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 “清政府保

15、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影响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 “实业救国 ”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謇 D严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被称为 “状元实业家 ”,而林则徐、魏源与严复均与 “实业救国 ”无关,排除 ABD,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16、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 “它是 l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观点。 ”它指的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源的海国图志该书初刊于 1842 年,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是新文化运动中有关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内容;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 1918年,由此可知 ABC均不合题意,排除;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是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书中介绍了达尔文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7、”思想,对当时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运动起过积极作用。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严复天演论 “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月 ”是蒋介 石挽孙中山的对联。其中的 “主义 ”是指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抓住题干中 “主义 ”“蒋介石挽孙中山的对联 ”等关键信息,由此可判断出挽联内容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有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下图是现在我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校徽。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是 A B

18、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京师大学堂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98年6月 11日,清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而建立京师大学堂是其重要举措,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而备选项中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下列反映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是 A身披西洋服,脚穿西式履 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C官场 “大人 ”“老爷 ”叫不停 D小脚一双三寸莲 , 作揖跪拜大人前

19、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剪发辫、洋装洋饰开始流行、改称谓(废除清朝官场的 “大人 ”、 “老爷 ”称呼,官员之间以 “官职 ”相称,民间称 “先生 ”或 “某君 ”。)、废跪拜(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禁缠足、倡女权(颁布缠足禁令、婚姻自由),由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而 BCD的表述均不合民国初年的史实,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社会生 活的变化 综合题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 120周年。初二某班通过举办 “走近伟人毛泽东 ”图片展,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

20、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传播正能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的解说词。 答案:( 1)图 1 1928( 2分);井冈山( 2分)。 ( 2) 图 2 泸桥( 2分)。 ( 3)图 3 重庆谈判( 2分);抗日战争( 2分)。 ( 4)要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以天下为 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问,主要考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8年 4月朱德、陈毅

21、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4军,这幅画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与会师部队在一起。 第( 2)问,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过程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34年 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6月中旬,与 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第( 3)问,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由图片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信息可得出图片的场景指的是 1945年 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到重庆与其谈判,这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第( 4)问

22、,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主要从毛泽东一生得到启示,可以从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热爱祖国、与时俱进等方面去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长征;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井冈山会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 第二次是 1927年到 19

23、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 1)根据材料,中国 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 6分) ( 2) 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 2分) ( 3)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4分) 答案:( 1)洋务运动( 2分); “自强 ”、 “求富 ”( 4分)。 ( 2) 甲午中日战争( 2分)。 ( 3)九一八事变( 2分);七七(卢沟桥)事变(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

24、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 “第一次是从 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 ”可推断出指的是洋务运动,联系已学 知识可知 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后期又以 “求富 ”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 第( 2)问,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材料中 “1894年日本发动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也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 3)问,主要考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关

25、键信息 “第二次是 1927年到 1937年这段时期 ”,再结合日本侵华的相关内容 可知日本再次向中国挑衅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 七七事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

26、远。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 1)材料一中 “维新之路 ”、 “共和之路 ”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些尝试?( 4分) ( 2)据材料二, “正确革命道路 ”指什么道路? (2分 ) ( 3)从 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谈谈你的认识。( 2分) 答案: (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2分);辛亥革命( 2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分 )。 (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

27、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答出其中一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理解与认识,由 “维新之路 ”、 “共和之路 ”可知材料中所述探索指的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第( 2)问,主要考查中国共产 党探索革命道路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中 “应将重心转向农村 ”“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 “正确革命道路 ”指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分析,从中获得相关认识,如

28、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共和制的确立;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 包围城市 小龙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了如下知识结构图。对此,小华说: “图中有一项内容是不正确的。 ”你赞同小华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赞同。 (1分 )理由: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是渡江战役,而不是百团大战。 (3分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史实的准确记忆与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 “图中有一项内容是不正确的 ”,观察知识

29、结构图,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百团大战 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是渡江战役,而不是百团大战。所以同意小华所说。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渡江战役 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 3分,共 15分) ( 1)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错误: 订正: ( 2)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被日本割占的不平等条 约是辛丑条约。 错误: _ 订正: _ ( 3)在 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位代表充满豪情地说: “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 此路应是唐胥铁

30、路 。 错误: 订正: ( 4)下图所指事件是发生在 1915年的五四运动 错误: 订正: ( 5)在北伐战争中率领 “铁军 ”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是朱德。 错误: 订正: 答案: ( 1)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 订正: 鸦片战争 ( 2)错误: 辛丑条约 订正: 马关条约 ( 3)错误: 唐胥铁路 订正: 京张铁路 ( 4)错误: 五四运动 订正: 新文化运动 ( 5)错误: 朱德 订正: 叶挺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主要考查马关条约内容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

31、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而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 3)主要考查京张铁路的修建等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京张铁路 1905年 9月开工修建,于 1909年建成通车 ,共修建四年整,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而唐胥 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在上海修建的。 ( 4)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由图片中的 “德先生与赛先生 ”可推断出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指的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而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 ( 5)主要考查学生北伐战争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北伐战

32、争中,叶挺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 “北伐名将 ”,所部被称为 “叶挺独立团 ”,为 4军赢得 “铁军 ”称号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新文化运 动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12年 11月 8日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这次大会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顾党走过 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会议篇】 (1)下列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

33、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有: (多选)( 3 分) ( 2) 1945年,中共还召开过哪次重要会议,它以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2分) 【创新篇】 ( 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指的是什么?( 2分) 【感悟篇】 (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2分 ) 答案:( 1) B、 C、 D( 3分)。 ( 2)中共七大( 2分)。 ( 3)毛泽东思想( 2分)。 (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

34、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奋勇前进;回顾党走过 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等 (言之有理,思想观点正确,即可得 2分 )。 试题 分析: 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日至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出席大会由董必武、李达等 12人。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年月日 月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国七大,以 “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为方针,以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

35、册的。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 准确认识,由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指的是: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综合材料可知主要阐述了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可以 此为中心进行论述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奋勇前进;回顾党走过 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