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098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47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广东省广州市第 47中学九年级 5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敲碎铁矿石 B炼铁 C铁水凝固 D海水晒盐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敲碎铁矿石是矿石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炼铁是将氧化铁通过反应冶炼与铁单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铁水凝固是铁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将溶解于水中的盐通过蒸发水使其析出。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

2、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溶剂质量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分子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则右侧的水减少。 A其溶质质量未发生变化,此项不正确。 B溶液质量会减少,此项不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此项正确。 D溶剂质量减少,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两种溶液中都含有 A氢离子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

3、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食盐 NaCl B熟石灰 CaCO3 C水银 Hg D烧碱 NaOH 答案: B 试题分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其化学式为 Ca( OH) 2。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俗名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 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

4、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D项: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的仪器,不能用作配制溶液。所以 D项不正确。 考点:浓硫酸的稀释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铁、银、硫酸铜溶液 ; 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 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铜、银)可知: 铜、银均不和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反应,不能说明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此项不正确。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说明铁的活动性要大于铜;银与硫酸铜溶液不

5、反应可 说明银的活动性要小于铜;此项正确。 银和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可说明银的活动性最弱,但无法说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此项不正确。 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铜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说明银的活动性要小于铜;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溶液的 pH最小的是 A 10%KOH B 20%KOH C 10%HCl D 20%HCl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的酸碱度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常用 pH来表示, pH范围通常在 0 14之间。 pH7 溶液呈碱性; pH 7 溶液呈中性。 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AB项为

6、碱溶液, pH均大于 7。且 B项的浓度更大,则其碱性更强,所以其 pH最大。 CD项为酸性, pH均小于 7。且 D的浓度大,则酸性更强,所以其 pH最小。所以应选 D项。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均发生反应且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分。此项不正确。 B稀硫酸有与木炭粉反应,无明显变化;稀硫酸可与氧化铜粉末反应,观察到粉末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可区分二者。此项正确。C四氧化三铁粉

7、末和铁粉均不溶解于蒸馏水,无法区别。此项不正确。 D铜片与稀盐酸、稀硫酸均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分。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鉴别 已知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OCuCuO B O2Fe3O4O2 C NaOHH2ONaOH D FeFeCl2Fe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uO 可与 C等还原性物质在高温时反应转化为 Cu; Cu可在空气中灼烧转化为 CuO。此项不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 Fe3O4; Fe3O4无法一步转化为 O2。此项正确。 C NaOH可与酸、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反应

8、生成 H2O; H2O 可与氧化钠、过氧化钠或钠单质反应生成 NaOH 。此项不正确。D Fe可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2; FeCl2可与比铁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金属 Fe。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间的转化 现有一杯 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 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加入一定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此项正确。 B恒温蒸发部分水,所得溶液仍为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升温到 60 ,其溶解度发生变化,但溶质和溶

9、剂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此项不正确。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因溶液本身为饱和溶液,所以加入的硝酸钾不会继续 溶解。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A项。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t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 30g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 B t 时,往 100g水中加入 33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剩余 3g固体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0g C t 时, 100g水中溶解了 30g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0g D t 时 ,100

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解了 30g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0g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A t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硝酸钾,则其溶剂的质量为 70g,不符合要求。此项不正确。 B t 时,往100g水中加入 33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剩余 3g固体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在 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为 30g。符合要求,此项正确。 C t 时, 100g水中溶解了 30g 硝酸钾,不知溶液是否达到饱和。所以不符合要求,此项不正确。D t 时 ,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解

11、了 30g硝酸钾,则其溶剂的质量为 70g,不符合要求。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溶解度 50 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20 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原饱和溶液在降温时会析出一部分溶质。因此: A. 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B. 溶质的质量会减小;C. 溶剂的质量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应选 C项。 考点:饱和溶液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主要跟下列有关的是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金

12、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三种金属利用的历史顺序和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 正确。金属的冶炼要求越高,其使用越晚。所以 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金属的性质 下列物质属于铁合金的是 A铁水 B氧化铁 C钢 D赤铁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水是铁的单质,此项不正确。 B氧化铁是铁的化合物,此项不正确。 C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此项正确。 D赤铁矿是自然界中的铁矿石,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铁的合金 硝酸银 AgNO3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4 D +5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化合物中

13、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gNO3中银元素显 +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可列式为:( +1) 1+N 元素的化合价 1+( -2)3=0 N 元素的化合价 =+5 应选 D项。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金银铜铁锡 ”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金属是 A金 B铜 C铁 D锡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见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依次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容器不宜存放硫酸溶液的是 A铁制容器 B铜制容器 C玻璃容器 D瓷制容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的金

14、属活动性在氢元素的前面,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能用来存放硫酸溶液。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 A用钢丝球清除铝锅内的氧化层 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 D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此项不正确。 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可防止铁与氧气、水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此项正确。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防止铁与氧气、水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此项正确。 D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防止铁与水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

15、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A 项。 考点:金属的锈蚀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酒精 B硫酸铜 C液氧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酒精属于纯净物,此项不正确。 B硫酸铜属于纯净物,此项不正确。 C液氧属于纯净物,此项不正确。 D澄清石灰水符合要求,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溶液的特点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剂一定是水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都是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

16、硫酸铜溶液 B溶剂一呈蓝色;此项不正确。 B溶剂不一定是水,常见的溶剂有水、汽油和酒精;此项不正确。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 ,如酒精(属于纯净物,不符合要求)。此项不正确。 D溶液都是混合物,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溶液的特点 填空题 ( 7分)生活中铁制品容易锈蚀 ,某课外学习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用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操作 一周后观察到只有 A中的铁钉生锈,而 B、 C中铁钉均无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 B试管中蒸馏水需要煮沸并覆盖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 2)实验 和实验 对比

17、,证明了铁钉生锈需要接触氧气。 ( 3)某同学将 A试管中生锈的铁钉浸入装有足量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成 ,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这气体是 。 答案:( 1)排除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铁钉与氧气接触。( 1分) ( 2) A( 1分)与 B( 1分), ( 3)黄色( 1分), Fe2O3+6HCl= 2FeCl3+3H2O( 2分), H2(或氢气)( 1分) 试题分析:( 1)铁在水和氧气共存的情况下最易生锈。本探究实验通过对比来验证。在 B试管中蒸馏水需要煮沸并覆盖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排除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铁钉与氧气接触

18、。 ( 2)实验 A中铁钉可接触水和氧气,能够形成铁锈;实验 B中铁钉只能接触水,短时间内无法生锈。二者对比,可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接触氧气。 (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 铁,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 2FeCl3+3H2O。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钉中的铁与盐酸接触并反应生成了氢气。 考点:铁的锈蚀、金属与酸的反应 ( 5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标号 )。 ( 2)上述装置中的 A和 C组合后,可用来制取并

19、收集的气体是 (任写一种 ),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小丽欲使用图 F装 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 “a”或 “b”)端通入。 答案:( 1) B,( 2) O2等, 2H2O2 = 2H2O+O2(合理即可)。( 3) b 试题分析:(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的装置,所以应选 B装置。 ( 2)装置中的 A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中的 C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的密度要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 AC 组合后,适合于: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H2O2 2H2O+O2或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 H2O+CO2。 ( 3)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使用图 F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b端通入。 考点:气体的制备 ( 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 1所示仪器进行 “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 ”的实验: ( 1)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 溶解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称量 计算 ( 2)按实验要求,图 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 3)小婧按图 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

21、误是 ;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 4)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 3所示,他量取的蒸馏水体积为 mL。 答案:( 1) ; (2)玻璃棒;( 3)左码右物; 12.0g;( 4) 81 试题分析:( 1)配制步骤有: a计算所需要溶质和溶剂的量; b称量出相应的溶质和溶剂; c将溶质加入溶液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所以顺序应为: ( 2)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药匙和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为玻璃仪器。 ( 3)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将砖码放在左盘、物品放在右盘。正确操作为:左物右码。从图中可知,所用游码的质量为 3.

22、0g。所以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10g+5g3.0g=12.0g ( 4)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所以他量取的蒸馏水体积为 81mL。 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5分)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 2)操作 A观察到的现象是 ; ( 3)操作 B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 ( 4) 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C( 1分) ( 2)铜丝表面变成黑

23、色( 1分) ( 3)隔热,防止高温的坩埚钳烫坏试验台( 1分),( 4) Zn + H2SO4 = ZnSO4+ H2( 2分) 试题分析:( 1)锌粒是颗粒状固体,应先将试管倾斜,将固体放在试管口,使固体缓缓地滑落到试管底部。 ( 2)铜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生成铜,会观 察到铜丝表面变黑。 ( 3)镁条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坩埚钳温度较高;所以石棉网的作用为:隔热,防止高温的坩埚钳烫坏试验台。 ( 4) C中锌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Zn + H2SO4 = ZnSO4+ H2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9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金属材

24、料。 (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 金 (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字母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 3)以上硬币涉及到 Fe、 Cu、 Al、 Ni(镍),已知 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NiSO4+ H2 Fe+ NiCl2= Ni + Fe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5、用元素符号表示)。 ( 4)工业炼铁可以把赤铁矿 (主要成分为 Fe2O3 )在高炉里和 CO反应,生成单质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氧化铁 (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000t含氧化铁 84的赤铁矿中理论上可炼得含铁 98的生铁 t。 答案:( 1) D( 1分),( 2) A( 1分),( 3)置换反应( 1分), Al、Fe、 Ni、 Cu( 1分) (4)Fe2O3+ 3CO= 2Fe+ 3CO2( 2分) 160( 1分), 1200t( 2分) 试题分析:( 1) A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此项不正确。 B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此项不正确。 C大多数金属元

26、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此项不正确。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D项。 (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金属的导电性,所以应选 A项。 ( 3)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置换反应。根据反应可知 Ni 的活动性大于氢,小于铁。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l、 Fe、 Ni、 Cu。 ( 4) Fe2O3和 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铁 (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2+163=160; 可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在冶炼过程中是守恒的,可计算出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生铁中铁

27、元素的质量,进一步求出冶炼出生铁的质量。具体过程为: 答:可冶炼出铁的质量为: 2000t84 ( 100%) 98 =1200t 考点:常见的金属、金属的性质、铁的冶炼、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 11分)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 (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 色逐渐变为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实验结束时,老师滴加两滴反应后的溶液到玻璃片上,烘干后出现白色固体。小明说这是氢氧化钠,小刚认为不可能,证据是 ; ( 3)右上图是反应的微观变化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

28、此反应的实质是盐酸溶液中的 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酸和碱往往都能发生类似反应,请尝试书写氯酸( HClO3)与氢氧化钾( 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 20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答案: (1)乙( 1分),红( 1分),无( 1分)。 NaOH+HCl=NaCl +H2O( 2分) (2)(含有酚酞的)烧杯中的溶液呈无色( 1分) (3)氢离子(或 H+)( 1分), KOH+ HClO3 =KClO3 +H2O( 2分) ( 4) 40( 2分) 试题分析:( 1

29、)从 pH图像可知:该操作是向碱性物质中加入酸。所以应按照以上乙图所示进行的。开始时烧杯中的物质为氢氧化钠,呈碱性,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为红色;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颜色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 +H2O。 ( 2)从 pH图像可知:最后溶液呈酸性。即加入的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或最后溶液呈无色)。 ( 3)两图对比可知:氯离子和钠离子在反应后仍然存在。所以反应的实质是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所以氯酸( HClO3)与氢氧化钾( KOH)反应会生成盐和水,化学方程式 为: KOH+ HClO3

30、 =KClO3 +H2O。 ( 4)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纯盐酸的质量;未知量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解题思路:可根据纯盐酸与氢氧化钠在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出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具体解题过程为 : 解:设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 NaOH + HCl=NaCl +H2O 40 36.5 20%x 36.5%20g 40:36.5=20%x:36.5%20g x=40g 考点:中和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5分)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 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点据图回答: 温度为 时, a与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 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

31、影响最大。 ( 2) t2 时, 35ga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g; ( 3) t2 时,用 100g水与一定质量 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应加水 g。 ( 4)在 t2 时,将等质量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 答案:( 1) t1 ( 1 分), a( 1 分)( 2) 75( 1 分)( 3) 350( 1 分)( 4)a( 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温度为 t1 时, a与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 a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 (

32、 2)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即 t2 时,在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a物质为 50g 。所以 50g水中最多溶解 25ga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25g +50g=75g; ( 3)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所以 t 2 时,用 100g水可与 50g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 50g10% ( 100g+ 50g) =350g。 ( 4)根据三者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2 时,将等质量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其次为 b; 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不析出

33、晶体。 考点:溶解度曲线 ( 3分) 下图 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1) 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 (2)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得 ”或 “失 ”)电子,变成阳离子,该离子的符号为 。 答案:( 1)金属,( 2)失, Al3+ 试题分析:( 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知:该元素为铝,为金属元素。 ( 2)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个,易失去;带 3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离子符号为 Al3+。 考点: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4分)现有 H、 O、 Na、 S、 C五种元素,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要求书写化学式。

34、( 1)一种金属氧化物 ;( 2)一种盐 ; ( 3)一种碱 ;( 4)一种气体单质 。 答案:( 1) Na2O ( 2) Na2CO3或 Na2SO4 ( 3) NaOH ( 4) H2或 O2 探究题 (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 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

35、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请设计三种实验方案,用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烧杯中的溶液是否含有氯化氢,并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需填写的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2至 3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方案二 有气泡产生 方案三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_(填化学式),经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答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溶液变为红色 方案二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方案三 取烧杯

36、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 CaCO3,过滤 (本题合理即给分) 试题分析: 方案一:溶液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方案二:酸可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即可) 方案三:酸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或其他碳酸盐也可)。会观察到有气泡出现。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即将溶液中存在的氯化氢反应为氯化钙。可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CaCO3(过量的碳酸钙不溶解,不会形成新的杂质)。反应完全后,再经过过滤即可除去多余的碳酸钙。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除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