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 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干冰做制冷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A、用铝作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C、干冰做制冷剂是利用干
2、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D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别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象题的解答,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各表示的内容,然后再抓住三点(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一趋势, A、在碱性溶液中加水,碱溶液浓度降低,碱性减弱, PH变小,但不可能变为酸性,错误, B、 久置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这样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没有气体生成,再与碳酸钠反应: Na2CO3+
3、2HCl=2NaCl+H2O+CO2,才生成气体,正确,C、根据反应: Mg+ 2HCl=MgCl2 + H2和 2Al + 6HCl=2AlCl3 + 3H2中 Mg、 Al和 H2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 Al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错误,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表示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所以往里面加硝酸钾晶体,不会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自然也就不变,错误,故选 B 考点:图象题的解答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海鲜食品喷
4、洒甲醛溶液防腐 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 对现象的认识 D对铁生锈的认识 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纯碱使无色酚酞变红,纯碱是碱 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可用稀硫酸浸泡除铁锈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区分硬水与软水,应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棉纤维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硫酸铵与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正确, B、 甲醛溶液会使蛋白质变质,所以海鲜食品不能喷洒甲醛溶液防腐,错误, C、 纯碱
5、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纯碱不是碱,是属于盐,错误, D、 铁锈疏松,易吸水,所以要及时除去,否则 会加快铁生锈,错误, 用稀硫酸除铁锈时,不可长时间浸泡,因为稀硫酸会继续与铁反应,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鉴别,对安全的认识,化学反应的现象,铁生锈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 CO) 将气体点燃 B CaO( C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C KNO3( NaCl) 蒸发结晶、过滤 D FeCl2( CuCl2)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采用化学方法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加
6、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理手段也可以, A、除去 CO2中 CO,由于 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 CO燃烧不起来,无法除去,错误, B、除去 CaO 中 CaCO3,通过足量稀盐酸,两者都会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C、除去 KNO3中 NaCl,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错误, D、除去 FeCl2中 CuCl2,加足量铁屑,发生反应: Fe+CuCl2=Cu+FeCl2,充分反应后过滤,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下列 “课外实验 ”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课外
7、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石墨能导电 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在冷碟底出现炭黑,只能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错误,B、通过在白醋和石灰水中,花改变了颜色,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正确, C、将石墨接入电路,灯泡能发光,说明石墨能导电,正确, D、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酸碱指示剂,石墨的导电性,碳酸根的检验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8、2:1:1 C甲的化式为 CH2 D丙中 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微粒结构的示意图,乙的化学式为 H2O,属于无机物,错误, B、根据反应的微粒示意图: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错误, C、根据微粒结构的示意图,甲的化学式为 C2H4,错误, D、根据微粒结构的示意图,丙的化学式为 C2H6O,所以丙中 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正确,故选 D 考点:微粒结构的示意图,化学式的意义,有机物的概念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 下列错误的是 A锶属于金属元素 B锶元素相对原子质
9、量为 87.62 C图 2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Sr2 D核电荷数为 38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锶带 “金 ”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87.62,正确, C、因为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所以容易失去 2个电子成为锶离子,符号为: Sr2+,错误, D、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为 38,正确,故选 C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 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碳酸钙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细口瓶中,错误, C、为增加密封性,玻璃片
10、的光滑面应朝上,磨砂的一面应朝下,错误, D、稀盐酸可以保存在滴瓶中,正确,故选 D 考点:药品的保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钢铁厂的烟囱弄高些,消除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要防止 “白色污染 ”,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废旧电池只要埋入土中,就能防止其对水源的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钢铁厂的烟囱弄高些,只是将废气往更远处吹,并不能消除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错误,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错误,
11、C、要防止 “白色污染 ”,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或开发容易降解,容易腐烂的塑料制品等,错误, D、废旧电池埋入土中,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地下水,造成其对水源的污染,错误,故选 B 考点:环境污染及保护 稀土元素又称 “21世纪黄金 ”,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酸铈铵 (NH4)2Ce(NO3)6是稀土元素铈( Ce)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而 NH4 的化合价为 +1, NO3 的化合价为 -1,所以不难算出铈元素的化合价是 +4,故选 C 考点:化
12、合价的一般规律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正确,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正确,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成分,氧气的助燃
13、性,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成人体内 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 “钙 ”是指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骨骼和牙齿中的钙是指元素,故选 C 考点:元素的分布 下面属于 “物品回收标志 ”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属于物品回收标志, B、是节水徽记, C、是严禁烟火, D、是节能标志,故选 A 考点:图表的含义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 O2验满 C配制 20%的Ca(OH)2溶液 D氢气验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沿烧杯内壁往水中倒,正确, B、
14、氧气的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正确, C、 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在 80g 水中加入 20g 水中,根本溶解不了,也就是根本配制不到 20%的 Ca(OH)2溶液,错误, D、氢气验纯方法:用大拇指摁住试管口,倒拿着靠近火源,若听到噗的一声,表明基本纯净,正确,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填空题 ( 5分)莽草酸 (化学式: C7H10O5)是制取抗禽流感药物 “达菲 ”的原料。 请回答: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成,分子中 C、 H、 O 原子个数比为 。 (2) 从组成上可知莽草酸属于 _(填 “有机化合物 ”或 “无机化合物 ”); ( 3) 104.4
15、g莽草酸含氧元素质量为 g。 (4)对 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 “体重 剂量表 ”服用 “达菲 ”: 体重 小于等于 15千克 15 23千克 23 40千克 大于 40千克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60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 20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 “达菲 ”胶囊 (每颗胶囊含 “达菲 ”75mg)2次,一个疗程 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 颗。 答案:( 1) 3 7: 10: 5 ( 2)有机化合物 ( 3) 48 ( 4) 6 试题分析:( 1)根据莽草酸 (化学式: C7H10O5),莽草酸由 3种元素组成,元素符号右小脚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
16、子个数,所以分子中 C、 H、 O 原子个数比为7: 10: 5 ( 2)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从组成上可知莽草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 3)根据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 104.4g莽草酸含氧元素质量 =104.4g80/174100%=48g ( 4)每天服用 “达菲 ”胶囊 2次,一个疗程 5天,共 10次,每次用量 45mg,所以总共 450mg,每颗胶囊含 “达菲 ”75mg,所以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颗数=450mg/75mg=6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能看懂标签 ( 11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标号 的仪器名称: , 。 ( 2)实验室选用
17、 A、 D装置制取 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或 “熄灭酒精灯 ”)。 ( 3)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反应方程式为 ( 4) 选择发生装置 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若将发生装置由 B改为 F,其优点是 。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2,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 1243 b 4312 c 2134 d 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 。 ( 5)若采用如图所示 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
18、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 长颈漏斗不能倾斜; 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 (填序号) 答案:( 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 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4)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NaHCO3+HCl=NaCl+CO2+H2O ( 5)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实验室选用 A、 D装置制取 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 3)
19、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 4)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 C,若将发生装置由 B改为 F,因为装置 F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所 以优点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导致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分,除水分一定要放在最后一步,所以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4312,选 B 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氯化氢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
20、aCl+CO2+H2O ( 5)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 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使体积增大, 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这样才能使两边的压强相等,气体没有受到压缩, 正确的读数方法: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所以选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杂质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 5分)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 CO和 Fe2O3在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模拟炼铁过程,一段时间后收集到如下数据: 物质 CO Fe2O3 Fe M CO2 反应前质量( g) 2.8 16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21、 0 a b ( 1)预期看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 ( 2)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与预期的现象相符。但查阅资料可知: CO还原 Fe2O3时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铁的其它氧化物 FeO 和 Fe3O4,二者也均为黑色固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Fe2O3+CO 2FeO+CO2、 . ( 2)表中 b的值为 ;物质 M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 2) 3Fe2O3+CO 高温 2Fe3O4+CO2 ( 3) 4.4 FeO 试题分析:( 1)反应得到铁粉,是黑色,所以预期看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 2) CO还原 Fe2O3时在一定条件下可生
22、成铁的其它氧化物 Fe3O4,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2O3+CO 2Fe3O4+CO2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2.8g12/28100%=b12/44100%,可求出 b=4.4g, 同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 M的质量 a=2.8g+16g-4.4g=14.4g,再根据铁元素的质量,不难推出物质 M的化学式为 FeO 考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5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填
23、 “”、 “=”或 “ (3) BD 溶剂种类(或性质)和温度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 1)从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对于甲来说,会析出晶
24、体,变为 t1 时饱和溶液,但对于乙来说,会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保持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仍然保持在 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从曲线图分析得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 ( 3) t1 时甲的溶解度为 65g,即在 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 65g,所以在 50g水中加入 20g甲,溶液 B为不饱和,升高温度至 t2 时,溶解度为 90g,即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 90g,所以在 50g水中加入 45g甲,所以溶液 D为不饱和 小华同学将小明同学实验中的水改为酒精,发现固体没有溶解,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甲物质溶解度 的因素有:溶剂种类
25、(或性质)和温度 向 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 2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认为 “全部溶解 ”的原因是: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 ( 4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 1) “水 ”有很多种。下列 “水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字母 ) .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电解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同时得
26、到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是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D (2)AB (3)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试题分析:( 1)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所以属于纯净水的是蒸馏水,选 D ( 2)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和 B、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 3)烧碱是青氧化钠,最轻的气体是氢气,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考点:自然界的水,水的污染及防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3分)节假日,某班同学去郊外进行野炊活动。 ( 1)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
27、肉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 。(填序号)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糖醋鱼 (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 功能。 (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 “灶 ”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答案: (1)C (2)乳化 ( 3)需要充足的氧气 试题分析:( 1)从食谱中可看出,缺少维生素的摄入,所以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含丰富的维生素,故选 C (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乳化功能 (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 “灶 ”里塞满枯枝,结果反
28、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需要充足的氧气 考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乳化作用,燃烧的条件 (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 1)氯化铝中的阴离子 ( 2)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 3) 3个氮分子 ; ( 4)氩气 。 答案:( 1) Cl- ( 2) I ( 3) 3N2 ( 4) Ar 试题分析:( 1)氯化铝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符号为: Cl- ( 2)人体缺少 碘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元素符号为: I ( 3)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所以 3个氮分子: 3N2 ( 4)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它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
29、化学式为: Ar 考点:化学用语 计算题 ( 9 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钾、硫酸钠、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样 20g,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1)实 验中, AB之间图象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2) BC 段沉淀减少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有 ( 4)求原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NaCl和 BaCl2 ( 2) BaCO3+2HNO3=Ba(NO3)2+CO2+H2O ( 3) Na2CO3和 Na2SO4 KCl ( 4)
30、14.2% 试题分析:( 1)从图中 BC 段,加入稀硝酸后,沉淀质量减少但并没有减少为0,说明沉淀中既有 BaCO3又有 BaSO4,说明加入氯化钡溶液, OA段发生了 2个反应: Na2SO4+BaCl2=BaSO4+2NaCl和 Na2CO3+BaCl2=BaCO3+2NaCl,AB段表示氯化钡过量,所以 AB之间图象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NaCl和 BaCl2 ( 2) BC 段沉淀减少的原因是: BaCO3+2HNO3=Ba(NO3)2+CO2+H2O ( 3)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a2CO3和 Na2SO4,由于硫酸与 Na2CO3不能共存,所以一定不含硫
31、酸,可能有 KCl ( 4)从图象分析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最终仍有 4.66g沉淀未溶解,即为BaSO4的质量,所以可根据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2NaCl中 Na2SO4和 BaSO4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 Na2SO4的质量,进而可计算原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 设原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 X。 Na2SO4+BaCl2 =BaSO4+2NaCl 142 233 X 4.66g X=2.84g Na2SO4%= 考点:实验型的推断题,特征离子 CO32-、 SO42-的检验,根据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 7分)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
32、采集废液(含 FeSO4和少量 ZnSO4、 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 1) 25 时,氢氧化物沉淀的 pH范围如表所示。 Zn( OH) 2 Fe( OH) 2 Mg( OH) 2 开始沉淀的 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 pH 8.0 9.6 12.4 ( 2) 25 时, Zn( OH) 2可溶于 pH 10.5的碱溶液。 ( 3)制备 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其中一个)。 ( 2)操作 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
33、主要作用是 。 ( 3)溶液 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成分的化学式);溶液 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写名称)。 答案:( 1) 2NaOH+ZnSO4=Zn(OH)2 +Na2SO4或 2NaOH+FeSO4=Fe(OH)2 +Na2SO4 ( 2) 过滤 漏斗 引流,防止液滴飞溅 ( 3) Na2SO4、 NaOH、 MgSO4中的两种 硫酸亚铁 试题分析:(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控制 PH=9.6,结合氢氧化物沉淀的 pH范围, Mg(OH)2开始沉淀的 PH为 10.4,所以不会沉淀,故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ZnSO4=Zn(OH)
34、2 +Na2SO4或 2NaOH+FeSO4=Fe(OH)2 +Na2SO4 ( 2)操作 a 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引流,防止液滴飞溅 ( 3)溶液 1是发生了反应: 2NaOH+ZnSO4=Zn(OH)2 +Na2SO4和 2NaOH+FeSO4=Fe(OH)2 +Na2SO4,所以 Na2SO4一定含有,而 MgSO4没有参加反应,再加上 NaOH可能过量,所以溶液 1所含溶质有: Na2SO4、 NaOH、MgSO4中的两种;固体 1含有两种沉淀 Zn(OH)2和 =Fe(OH)2,继续加过量的NaOH,
35、并且控制 PH 10.5,根据 25 时, Zn(OH)2可溶于 pH 10.5 的碱溶液,所以固体 2中就只含有 Fe(OH)2,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Fe(OH)2+H2SO4=FeSO4+2H2O,故溶液 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亚铁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将注射器 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气球变瘪 将注射器 3稍稍向外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注射器 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气球鼓起 无明显现象
36、 将注射器 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一)( 1)步骤 中气球变瘪的原因 ; ( 2)步骤 、 可得出碳酸钠具有 的性质; ( 3)步骤 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 4)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步骤 可得出碳酸钠具有 的性质; (二)上述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又对瓶内溶液的成分十分好奇,进行了探究: (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一致认为瓶内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 。 ( 2)【实验验证】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 A、 B两支试管中, A中 加入 CaCl2溶液, B中加入 Na2CO3溶液 A中产
37、生白色沉淀, B中没有沉淀 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 3)【反思与交流】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除了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代替试管 B中加入的 Na2CO3溶液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K2CO3 b.BaCO3 c.CO2 d.无色酚酞 e. CuSO4 答案:(一)(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 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 ( 2) 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 3)将注射器 4稍稍向外拉 证明 CO2完全被吸收 ( 4) Na2CO3+Ca(OH)2=CaCO3+2NaOH ( 5)与含 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二)( 1)【提出猜想】 NaOH和 NaCl Na2CO
38、3 ( 2)【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 A、 B两支试管中, A中 加入 CaCl2溶液, B中加入 Na2CO3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 B中没有沉淀 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NaOH、 NaCl 和 Na2CO3 ( 3) ac 试题分析:( 1)步骤 中气球变瘪的原因:将注射器 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 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把瓶中的气球压扁 ( 2)由于步骤 发生反应,且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 将注射器 3 稍稍向外拉,其实就是将瓶中的二氧化碳吸入注射器,这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得出碳酸钠具有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39、的性质 ( 3) 将注射器 1中的 NaOH溶液推入瓶中, 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这样二氧化碳被消耗,瓶内压强减小,气球鼓起,此时步骤 的操作是:将注射器 4稍稍向外拉,目的是:证明 CO2完全被吸收 ( 4)步骤 将注射器 4中的澄清石灰水推入瓶中,与步骤 生成的 Na2CO3反应,所以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CaCO3+2NaOH ( 5)步骤 可得出碳酸钠具有与含 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性质 二 (1) 【提出猜想】因为瓶内发生了这几个反应:Na2CO3+2HCl=2NaCl+H2O+
40、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根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一定有,反应物可能过量,所以瓶内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 NaOH和 NaCl,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 Na2CO3 ( 2)【实验验证】因为加入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Na2CO3,所以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NaOH、 NaCl 和 Na2CO3 考点: NaOH、 Ca(OH)2、 Na2CO3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 8分) A、 B、 C、 D、 E、 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已知 B、 F为金属氧化物, B溶于酸会得到蓝色溶液
41、, F中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B是 _ _, F是 _ _(均填化学式 ) ( 2) CB的化学方程式为 _ ED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若 BA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CuO F Al2O3 (2)2Cu + O2 2CuO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CuO+H2SO4=CuSO4+H2O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框图推断题,解题时,找到题目中的 “题眼 ”,即抓住特征现象,比如 :特征颜色、特征离子的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常见物质的相互转换等,然后顺藤摸瓜,逐一推断出来,此题突破口在: A通
42、电变为 C,那么 A为水, B为金属氧化物, B溶于酸会得到蓝色溶液,说明 B为氧化铜,那么 C为氧气, 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即甲烷,则 D为二氧化碳, F中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且为金属氧化物,则为氧化铝 ( 1) B是氧化铜,化学式为: CuO, F为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 ( 2) C为氧气, B为氧化铜,所以 CB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O2 2CuO E是甲烷, D是二氧化碳, ED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B为氧化铜,若 BA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考点:框图推断题